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积极谨慎地实施调脂治疗——对他汀类药物大型临床研究的再思考

医案日记 2023-06-19 14:28:02

积极谨慎地实施调脂治疗——对他汀类药物大型临床研究的再思考

近年来,国际上多项与他汀类药物有关的多中心、长期随访临床研究表明,从稳定性冠心病到急性冠脉综合征,从冠心病2级预防到糖尿病、脑卒中的防治,从血脂异常到正常血脂水平用药,调脂都可以带来益处。但是,调脂药物剂量多少合适?不同人群的调脂治疗有何不同?要明确这些问题,临床工作者需要对近年来发表的这些大型临床研究报告进行全面了解,而不能笼统分析,更不能人云亦云。同时,应遵循《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提出的“积极谨慎”的指导原则,在确保安全、有效、经济的前提下,结合东方人群特点,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权衡强化降脂的利与弊

在“AtoZ”研究(A期-Z期)中,有4500例接受了低分子量肝素和替非罗班基础治疗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服用4个月的安慰剂后再服用辛伐他汀,剂量为20毫克/天)和强化治疗组(服用40毫克/天的辛伐他汀30天后剂量增至80毫克/天)。结果显示:常规治疗组服安慰剂一个月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中位值为122毫克/分升,服辛伐他汀8个月时为77毫克/分升;强化治疗组服辛伐他汀1个月时LDL-C中位值为68毫克/分升,服辛伐他汀8个月时为63毫克/分升。治疗8个月后,普通治疗组有343例患者(16.7%)出现第一终点,而强化治疗组有309例(14.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14)。然而,强化治疗组有9例患者(0.4%)出现肌病,而服较低剂量的辛伐他汀者均未出现肌病,服安慰剂者中出现1例(P=0.02)。据此,有关专家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明确指出:“对于80毫克/天剂量的辛伐他汀,应该谨慎使用”。

对于“AtoZ”的研究结果,临床医师应予以重视。该研究表明,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积极进行高剂量强化降脂与推迟使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未见更多获益。虽然这些患者血脂达标,但临床疗效并没有预期的好,且有明显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虽然降低血脂有益处,但并不是越低越好,终点获益与否是评价治疗效果的方法之一。临床医生需考虑个体化治疗原则,重视安全性。作为东方人群的中国人应用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更应慎重。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他汀类强化和中度调脂治疗的临床效益比较研究(9PROVRE-IT研究)是评估强化降脂对血脂不高或轻度增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随机、双盲研究。4162例入院10天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服用40毫克/天的普伐他汀)与强化治疗组(80毫克/天的阿托伐他汀)。结果表明,对血脂不高或轻度增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强化调脂比常规治疗临床获益更显著。随访两年时,标准普伐他汀治疗组主要终点发生率为26.3%,而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为22.4%,即阿托伐他汀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相对危险较普伐他汀组下降了16%(P=0.005),但绝对危险仅降低3%~4%,两组间总死亡率及心梗引起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7及0.06)。亚组分析显示,27%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LDL-C超过125毫克/分升,经过强化降脂后获益;但大部分(73%)患者LDL-C小于125毫克/分升,并未获益,强化降脂组与标准剂量组事件降低率相近。强化降脂组的安全性隐患及经济负担明显增高,肝酶增高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常规治疗组有1.1%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大于正常上限3倍,而强化治疗组为3.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因此,强化调脂是否适用于血脂不高或轻度增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中国肝功能异常的人较多,东方人群身高、体重均较西方人群低,对高剂量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可能更差。

治疗达到新目标研究(TNT研究)是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进行强化降脂的代表性研究之一。10001例年龄35~75岁既往发生冠心病的患者被分为阿托伐他汀(10毫克/天)组及阿托伐他汀(80毫克/天)组。入选血脂标准为LDL-C≤130毫克/分升。随访中位数时间4.9年。结果显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与低剂量组的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7%(434例)和10.9%(548例),即高剂量组的严重心血管事件相对风险减少了22%(P

对此,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BertramPitt博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明确指出:“虽然阿托伐他汀80毫克/天组的心血管死亡人数有一定降低,但非心血管原因死亡却增加了31例。在80毫克/天的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证实前,临床医生和患者需要认真权衡其降低心血管危险的益处和非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之间的利弊。

不应一味追求调脂达标

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是最早一项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入选的4444例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高,总胆固醇平均水平为260毫克/分升,LDL-C达到188毫克/分升。研究中,辛伐他汀剂量为20~40毫克/分升,治疗后患者总胆固醇(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分别为-25%、-35%、8%、-10%;LDL-C降到122毫克/分升(ATPIII的标准为LDL-C

4S研究的结果对ATPIII所要求的LDL-C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普伐他汀于老年高危患者的前瞻性研究(PROSPER)是首次在老年人群中进行的调脂干预研究。该研究入选了5804名年龄为70~82岁、总胆固醇水平为154~347毫克/分升、有心血管病史或有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普伐他汀(40毫克/天)组或安慰剂组平均随访3.2年。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后LDL-C下降34%,主要终点事件(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脑卒中)降低15%(p=0.014)。调脂治疗对老年患者有临床获益,但调脂治疗组的总死亡率与安慰剂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74),且新诊断肿瘤245例(安慰剂组为199例),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这一结果可能与老年人群肿瘤及死亡风险大有关,而普伐他汀对老年患者肿瘤有无影响,这一问题值得关注。

循证医学带来启示

日本高胆固醇血症成年人一级预防研究(MEGA)是首次在东方人群中进行的一级预防研究,平均随访5.3年。8214例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随机被分为普伐他汀(10~20毫克/天)组和对照(不用普伐他汀)组。患者的基线平均总胆固醇水平为243毫克/分升,LDL-C为157毫克/分升,TG为127毫克/分升,HDL-C为58毫克/分升。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TC水平下降11.5%,LDL-C下降18%,TG水平下降8.1%,HDL-C水平上升5.8%,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主要终点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3%(P=0.01),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梗风险下降48%(p=0.03),需要几率下降40%(P=0.01)。

东西方人群存在差异,不能将西方人群的研究结果完全照搬到东方人群。MEGA的结果提示,对于轻中度胆固醇升高的东方人群,应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即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冠心病危险。服用10~20毫克/天的普伐他汀可以使冠心病危险约降低30%,这与欧美人应用20~40毫克/天的普伐他汀治疗所获得的益处相似。东方人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获益似乎比较显著,并不需要很大剂量的药物也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是首次在东方人群中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4870例18~75岁、有冠心病史的中国患者参加试验,治疗组为2429例,安慰剂组为2441例。入选病例平均血脂水平为:TC207毫克/分升,LDL-C129毫克/分升,TG164毫克/分升,HDL-C46毫克/分升。治疗组服用含天然他汀类成分的药物血脂康胶囊(0.6克/天,一天两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线血脂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血脂康仍然可以使血清TC水平降低13%,LDL-C降低20%,TG降低15%,HDL-C升高5%,与安慰剂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冠心病事件危险降低45.1%(P

CCSPS再次提示了东方人群的特点,血脂康组患者LDL-C仅接近ATPⅢ的达标标准,但临床事件仍明显降低,这说明达标不能绝对化。CCSPS研究结果为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在选择合适的调脂治疗剂量、评估疗效和临床获益以及安全性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为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教授 顾复生)

他汀类药物详细资料大全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不仅能强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而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三酰甘油(TG),还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所以他汀类药物也可以称为较全面的调脂药。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HMG-CoA 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 *** 细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临床上主要用于降低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已成为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最有效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方面非降脂作用,其中包括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还具有缓解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治疗骨质疏松症、抗肿瘤、抗老年痴呆等多种作用。

基本介绍中文名 :他汀类药物 外文名 :statins 作用 :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 副作用 :有 药理作用,适用范围,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理作用他汀类药物主要以降血清、肝脏、主动脉中的胆固醇及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主。 1.调血脂作用:具有明显的调血脂作用,降低LDL-C的作用最强,TC次之,降TG作用很小,而HDL-C略有升高。他汀类与HMc-coA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且和HMG-coA还原酶的亲和力高出HMG-CoA数千倍,因而对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发生竞争性抑制,使胆固醇合成受阻。 2.非调血脂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等,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的形成或稳定和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适用范围适于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防治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主要需要警惕肌病和肝脏不良反应,其他还有胃肠反应、皮肤潮红、头痛等。 他汀相关性肌病临床表现包括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出现肌炎及严重横纹肌溶解的病例是比较罕见的,且多发生在合并多种疾病和(或)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横纹肌溶解常表现为CK(磷酸激酶)显著升高(高于正常值上限10倍以上),可能伴有血肌酐升高,且常伴有肌球蛋白尿和肌球蛋白血症,并可引起急性肾衰竭。 肝功能受损的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在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中,仅约1%-2%出现肝酶水平较高幅度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肝酶增高多为一过性,多发生在开始治疗或增加剂量的前3个月,一般停药后肝酶水平即可下降。注意事项禁用于活动性肝病或原因不明的转氨酶持续升高。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如果ALT或AST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建议减低用药剂量或停止用药。禁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过程总出现肌痛、乏力或不能解释的疲劳,应及时停药,并去医院做必要的检查。本类药物不宜与心血管类药物中的华法林、维拉帕米、氯吡格雷、地高辛、吉非罗齐等贝特类降脂药、胺碘酮等药物同用。如果必须服用,应听取医生建议,将他汀类药物减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对于高龄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须遵循个体化防治原则,根据需要在密切监测肝酶与肌酸激酶的情况下,更为谨慎地调整剂量。 (说明: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须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服用他汀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他汀药可以随便吃吗?

桃江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相信通过前面几篇文章的叙述,大家对他汀类药物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应该有所认识。

他汀类药是一种常见药物,自一个叫远藤章日本人在1976年搞出了一种药物,叫做美伐他汀,其本质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的抑制剂,它有很多益处,有降血脂、血管保护、逆转血管斑块时、神经保护、防治肿瘤时,他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他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因为这个扭转乾坤的作用,仅立普妥(阿托伐他汀),累积销售额达1523亿美元。

他汀类药有这么多好处,这么神奇,就没有副作用吗?就可以随便吃吗?显然不是,它有副作用,它有严格的适应证,先来讲一讲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一、他汀类药物的四大副作用:

1. 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增高,随剂量增大而增加。他汀类药物所致的严重肝损害很难预测,但是发生率还是比较低的,建议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前进行肝酶检测,以后定期检测肝酶。虽然他汀类药物有肝酶异常的副反应,但是肝功能异常并不是他汀使用的绝对禁忌症。若患者没有肝肿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和(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器质性肝损害证据,应积极充分地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此类患者在他汀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在服药4~8周后复查转氨酶水平,只要转氨酶无进行性升高( 3倍正常上限),则可以继续用药。 而且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分析病因。如果是由活动性肝炎等严重肝病所致的转氨酶升高,不应使用他汀治疗。引起转氨酶轻中度升高的最常见原因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即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此类患者应用他汀治疗不仅安全有效,还能改善肝脏功能。 根据国内外相关指南,不伴有肝脏损害其他证据的单纯性轻中度转氨酶升高(其中绝大多数属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并非应用他汀的禁忌证。相反,由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具有许多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如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反应、脂代谢紊乱和脂质过氧化等,应用他汀治疗不仅不会加重肝脏损害,反而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2. 横纹肌溶解导致的肌病,可能算是他汀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发生率约5%,肌病得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与他汀的剂量呈正相关性,主要表现为肌痛或肌无力,伴有“肌酸激酶”(CK)的升高,可至正常上限10倍以上,也可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症状。如果没有引起注意,继续用药,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龄、女性、体形瘦小、亚裔这4类患者发生肌肉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可能遗传因素有关,我国人群对于他汀的耐受性较差。在同等剂量他汀治疗时,我国患者发生肌病的风险是欧洲患者的10倍。因此,在使用他汀治疗剂量时,要小剂量开始。 在合并有其他疾病时,肌不良反应的风险会增加。例如急性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肝肾功能减退、严重创伤等应激状态、糖尿病、接受大型手术等患者,应用他汀治疗时也应加强监测,一般认为:肌酸激酶在排除干扰因素,增加超过3-5倍,应该减小剂量甚至暂停用药。

3. 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尤其是大剂量他汀常,表现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血糖难以控制等。整个他汀类药物都可能引起,与应用何种他汀无直接关系。 若他汀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增高,可对其进行相应的非药物或药物治疗。 在临床上,无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还是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只要具备他汀治疗的适应证就一定要积极应用。对于这些患者,更应加强生活方式干预,特别是要嘱患者加强饮食控制与合理运动并控制体重,以降低新发糖尿病风险。所以无论是否有糖尿病,都要定期监测血糖。

4. 他汀类药物可以引起记忆和认知障碍:在临床上可能并不少见,只是容易被人忽视,不像高血糖、肌病和肝酶异常那么容易发现,后果也没有那么严重。通常症状较轻,且停药后可逆。 他汀类降脂药还有其它比较罕见的副作用:比如胃肠道反应,便秘、腹痛、腹胀及消化不良等,也可能发生皮疹、头痛,但大多数较为轻微,导致死亡的病例罕见。总之,除非需要,不能乱用。综合看来,这些副作用以肌病和肝酶异常稍多,而高血糖、记忆和认知障碍、胃肠道反应均较少,应该定期复查。

二、如果在使用他汀药物的过程中出现来副作用,我们怎么办?目前临床应用的降脂药有很多种,其疗效均不如他汀可靠,并且是药三分毒,每一种药都有其副作用。客观的讲,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够代替他汀。 除非确认有严重不良反应而不能继续使用他汀治疗,一般仍需继续。

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减量与间断应用;2、他汀类药物之间的转换应用;3、非他汀降脂药物的替换应用;4、他汀与其他降脂药物联合应用,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调脂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5、保护性药物的联合应用。

三、应用他汀的注意事项

1、他汀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的时候应该注意。他汀与经CYP450 3A4代谢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与CYP 3A4抑制剂联合应用时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多种常用药物钙拮抗剂、卡维地洛、格列奈类、胺碘酮、普罗帕酮、酮康唑、氟康唑、红霉素和吉非罗奇等。在应用他汀时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应尽量避免合并使用上述药物,必须合用时应评估是否需要调整他汀的种类或剂量。

2、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应慎用他汀 。在中老年人群中,应该将甲状腺功能检查作为必要的评估项目之一。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肌酶增高,引发肌病。所以应该在纠正甲状腺功能后再启动他汀治疗

3、老年人应用他汀应慎重。老年人发生他汀副作用的几率要大一些,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在出现肌肉无力、肌肉疼痛、肌肉酸软、肌肉僵直、运动时或运动不久后肌肉痉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并及时复查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调整药物剂量。

4、一些不能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活动性肝脏疾病者;原因不明的肝脏转氨酶持续升高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等。

四、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作用有很多,副作用也有一些? 他汀类药物最基本的作用是降脂,它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基石。一般认为下面的情况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

易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极高危人群。极高危人群多是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高危人群多是具有很多危险因素将要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包括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狭窄患者、冠心病患者、脑梗塞患者、脑出血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脂症。已经发生冠心病(包括心梗)、脑梗死、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超过50%,无论血脂水平如何,均应服用他汀,并将LDL-C降至1.8 mmol/L以下;无冠心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一般控制目标

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办?如何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办?如何治疗?
动脉硬化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首先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一级预防)。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二级预防)。已发生并发症者,及时治疗,防止其恶化,延长病人寿命(三级预防)。 1.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 已有客观证据表明:本病经防治病情可以控制,病变可能部分消退,病人可维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病变本身又可以促使动脉侧枝回圈的形成,使病情得到改善。因此说服病人耐心接受长期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2.合理的膳食,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不增高,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肥肉、猪油、骨髓、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避免多食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肝、脑、肾、肺等内脏,鱿鱼,牡蛎,墨鱼,鱼子,虾子,蟹黄,蛋黄等。若血脂持续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各种瘦肉,鸡、鸭、鱼肉,蛋白,豆制品等。 3.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 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回圈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禆益,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应根据原来身体情况、原来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来规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体育活动可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活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1小时,分次进行),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 4.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5.提倡不吸菸,不饮烈性酒或大量饮酒(少量饮低浓度酒则有提高血HDL的作用)。 6.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脂肪症、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肝病、肾病综合征和有关的内分泌病等。 有人认为,本病的预防措施应从儿童期开始,即儿童也不宜进食高胆固醇、高动脉性脂肪的饮食,亦宜避免饮食过量,防止发胖。 注意动脉硬化的危险讯号: 在动脉硬化发展的早期,由于病变轻微而在临床上无任何的不适症状,这就消弱了人体的防范,隐匿了病情。但是,只有动脉硬化发展的非常严重时,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种种不适的症状和体征,如常见的症状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等。 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几乎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都处在隐匿状态下潜伏发展。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此时,做许多常规的医学检查如心电图、血脂、血流变、脑电图、脑血量等,都查不出什么病变问题。患者大都不以为然、无大妨碍,不了了之。这让患者又继续病入膏肓。对于晚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都已发展成了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等疾病了,常规的医学检查就很容易检查出了。这时,患者开了许多降脂、降压、增加心肌供氧供能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比如让高血压患者终年服用降压药、高血脂患者终年服用降脂药等,这些对逆转病灶已无能为力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病变终究会一天天加重,直至病入膏肓而死亡。 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虽然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但是不同的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这些都是动脉硬化病的早期危险讯号,敬请广大的患者注意!而这时候,大多数的患者,对此都不以为然,思想麻痹,放松了警惕性,让病魔继续发展,直至病入膏肓时才起患者的注意,但为时已晚......
动脉粥样硬化怎么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怎么治疗,这个病还是不很好治 的噢
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怎么治疗
你好,这是一个动静脉都有问题的患者,现在要小心下肢的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到周围血管专科去看看,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保守加袜子,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动脉硬化没有特别好的药,专科治疗吧.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1.生活方式改变(1)平衡膳食 每天应摄入蔬菜300g~500g,水果200g~400g,谷类250~400g,胆固醇少于300mg/d,食用油少于25~30g,每日饮水量1200ml。限制饮酒。每日啤酒355ml,红酒2两,白酒1两。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在6g以内,钾盐摄入≥4.7g/d。(2)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3天、每天20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连续2天不运动。推荐每天快步走>6000步,速度是每分钟100步。(3)控制体重 维持BMI在18~24mg/kg2(4)戒菸2.药物治疗(1)血压管理 降压治疗可以降低卒中风险已经得到众多研究证实,欧洲高血压指南2009年更新版中将卒中二级预防血压目标值从2007年的<130/80mmHg调整为“谨慎推荐达标值在130~139/80~85mmHg。理想的降压策略可能在几天或几周时间内逐步平稳而安全地降压,最好在脑灌注监测条件下进行。在药物选择方面,多数随机对照研究证明,降压药物预防卒中的主要效益来自降血压本身。五种常用降压药,包括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受体阻断剂(ARB),均可用于卒中预防,其中利尿剂,以及利尿剂联合ACEI在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得到确证。(2)抗栓治疗 由于阿司匹林对于总体的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治疗明确获益,关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所有的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评价,都是以阿司匹林为对照的基础上进行的。①抗凝治疗 临床试验表明,华法林在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防脑卒中或血管性死亡事件方面不优于阿司匹林,反而有更高的严重出血风险,提示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优先应用阿司匹林而非华法林。②抗血小板治疗 单一抗血小板药物对于整体的缺血性卒中/TIA(短暂性缺血性发作)的二级预防,目前各国指南均推荐使用单一抗血小板治疗,还没有针对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单一抗血小板药物与安慰剂之间、单一抗血小板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比较研究。高复发风险患者选用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③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联合治疗较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有减少卒中复发的趋势,但是无统计差异。高复发风险患者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该结论可能也适合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调脂治疗 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或TIA的复发风险,进一步分析表明,强化降脂(LDL-C较基线下降≤50%)获益更多。此外,很多影像学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甚至逆转冠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4)血糖控制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HbA1C(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或者在7%左右时,可以预防各种微血管并发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如果一旦诊断糖尿病,即早期开始控制在上述水平,大血管并发症也可获益。但是还没有研究观察控制血糖对脑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卒中复发或对狭窄动脉本身的疗效。目前只能参考对于整体缺血性卒中和糖尿病的指南中的血糖处理建议。3.手术治疗(1)脑供血动脉支架成形术 1985年颅内动脉狭窄的颅内外搭桥外科治疗被证明对预防卒中复发无效。2005年发表的WASID试验及其亚组分析显示,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或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条件下,某些人群卒中复发率非常高,如颅内动脉狭窄≥70%的患者,1年内相关区域内发生卒中的风险为23%。这些结果促进了尝试进行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治疗。(2)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
动脉硬化可以治愈吗?怎么调理好?
病情分析: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你有血压高,还有头昏头痛等情况,有动脉硬化.考虑动脉硬化是由高血压引起的.

指导意见:

所以你应该从以下做起:1,合理饮食,少吃咸,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2,必须要口服阿司匹林,但拜阿司匹林较好,每晚1片即可,正规降脂治疗,如果你经济条件良好,可以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 每晚.如果经济条件不太好,可以选用辛伐他汀,20mg 每晚就可.3,适度锻炼,保持好的心情.其实老年人应以防病为主,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对我的回答给与评价.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是属于动脉硬化的表现,下面是我的建议.

指导意见:

对于动脉硬化,减少对脂肪的摄取:应少食"饱和脂肪酸"占有量较多的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食物的虾,肝,肾和其他内脏,蛋黄等.多吃恰玛古产品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内的酸碱平衡,防止动脉硬化之功效. 空腹口服,用温开水冲服恰玛古碱性营养液,半小时后进餐,以豆浆为主进主食,忌食辛辣食品,油炸食品.一次吃恰玛古碱性营养液1支,一天三次

病情分析:

你好

48岁男性 血压以往只是舒张压高,但控制得很好(80左右),现在收缩压有时也高(130到135之间),这时感觉到头昏,头痛,视网膜动脉硬化2级.

指导意见:

脑动脉硬化时老年人常见病,吃活血通络的中成药就可以了,只能减轻,脑动脉硬化时缓慢形成的,没那么快好的,没有症状就可以不吃药了,也可以使用活血通络中药静点

病情分析: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指导意见:

[编辑本段]预防保健

1)饮食治疗:

①减少对脂肪的摄取:应少食"饱和脂肪酸"占有量较多的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食物的虾,肝,肾和其他内脏,蛋黄等.多吃恰玛古产品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内的酸碱平衡,防止动脉硬化之功效.

(2)不吸菸并防被动吸菸:菸草毒害心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内皮系统功能,可致心肌肥大,变厚,殃及正常的舒缩运动并可致"好"血脂HDL下降.

(3)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体力活动量需根据原本身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运动,每天最好坚持不短于30分钟的活动,可"一次性完成"或分3次进行,每次10分钟.依个体条件进行跳绳,保健体操,打太极拳,骑车,步行,修花剪草,拖地,干家务等.

(4)释放压抑或紧张情绪:慢性忧郁或持续的紧张,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易致心跳快速,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流减少.

恰玛古产品的服用方法

空腹口服,用温开水冲服恰玛古碱性营养液,半小时后进餐,以豆浆为主进主食,忌食辛辣食品,油炸食品.一次吃恰玛古碱性营养液1支,一天三次.

生活护理:

预防动脉硬化的几种食物

牛奶:含有一种因子,可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浓度,牛奶中还含有大量的钙质,也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大豆:含有一种皁甙的物质,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生姜:含有一种含油树脂,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作用.

大蒜:含挥发性激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大蒜:在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肌梗塞方面有良好的作......
得了动脉硬化该怎么办?如何治疗能好?
我父亲也是动脉硬化闭塞症,开始左下肢有经常的疼痛还有发麻的感觉,

自己到药店去买了一些药物吃,但是还是没有解决问题,

去检查后发现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还好发现的不算晚,经过北京武警三院周围血管科的王斌主任的耐心治疗后、现在明显感觉好多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71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