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别嘌呤醇易致药疹

医案日记 2023-06-19 09:56:50

别嘌呤醇易致药疹

别嘌呤醇(Allopurinol)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具有抗风湿所必须的巯基。本品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可使尿酸合成减少,从而防止尿酸结石的沉积,有助于痛风结节及尿酸结晶的重新溶解。此药半衰期为18~30小时,临床上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约有3%~10%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皮疹较常见,严重者还发生剥脱性皮炎、紫癜性病变或多形性红斑等。

自从1986年以来,我国已有多例别嘌呤醇所致药疹的报道,其中重症和死亡占一定比例。在重症药疹中,别嘌呤醇引起者占22%~32.3%不等,可见别嘌呤醇已成为近年来引起重症药疹较常见的药物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本品发生不良反应主要因为含有巯基。它可通过激活一系列免疫学反应或生物化学反应诱导产生一些疾病,包括药物性皮炎。所致过敏反应为迟发性反应,有潜伏期长的特点一般在15~20天左右发病,个别的3个月发病。由于潜伏期长,临床易被忽视,往往耽误病情,导致停药和治疗不及时。本药所致药疹引起内脏损害的比例较高,主要累及肝、肾。孙蔚凌等报道的别嘌呤醇引起药疹伴药物性肝炎占61.5%;肾损害占28.5%。

对此类药疹治疗时,需加强对肝、肾的保护,避免使用对肝、肾毒性大的药物。诊断药疹依据病史及临床症状;皮疹分型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剥脱性皮炎,多形红斑型,大疱表皮坏死松解型,麻疹样型和紫癜型。

治疗药疹应立即停药,除用抗组胺药对症处理外,轻者每天静滴相当于强的松40~60毫克的皮质类固酮激素,重者每天静滴相当于强的松100~200毫克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显效后观察3~5天,病情稳定后皮质类固醇激素开始减量。急性肝损害者给予保肝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使用别嘌呤醇时应根据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具体情况用药,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临床症状、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停药,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且应定期检查血象和肝、肾功能。

病毒性带状疱疹怎么治

对于病毒性疱疹的治疗,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治疗还不能彻底清除病毒,阻止疾病的复发。目前治疗分一般性治疗、抗病毒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这些治疗都是必要的。一般性治疗事实上是对症治疗,而抗病毒治疗是对因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多通过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有效地阻止复发。⑴口服,0.2g/次,1次/4小时或1g/d,分次给予。疗程据病情而定,几天到半年不等。肾功能不全者酌减量。⑵静滴,5mg/次,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时间1小时,每8小时1次,连续7天,12岁以下儿童一次按0.25g/m2用量给药。肾功能不全者减量;肌酐清除率每分钟10~25ml/m2者减为每24小时1次;清除率每分钟0~10ml/m2者减为2.5mg/kg,每24小时给药1次。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静滴给药,偶见药疹、恶心、出汗、低血压、血尿及肌酸酐水平上升,停药后恢复正常。口服无明显不良反应,并用丙磺舒可使该品的排泄减慢,半衰期延长,体内药物蓄积。剂型与规格]片剂:0.2g/片,0.4g/片。胶囊剂:0.2g/粉。粉针:(冻干钠盐),0.25g/支,0.5g/支。滴眼剂:0.1%,8ml/瓶。阿糖腺苷(Vidarabine)作用与用途:进入人体后,在细胞内磷酸化,生成一、二、三、磷酸盐,继而竞争性抑制病菌毒DNA聚合酶活性。全内动态:静滴后,在体内迅速去氮成为阿拉伯糖次黄嘌呤,并迅速进入一些组织中。按10mg/kg剂量缓慢静滴,阿拉伯糖次黄嘌呤的血浆峰值为3~6ug/ml,阿糖次苷为0.2~0.4ug/ml,阿拉伯糖次黄嘌呤形式为主自尿排泄,母体化合物只有1%~3%。肾功能不全者,阿拉伯糖次黄嘌呤在体内蓄积,其血浆浓度可为正常人的几倍。阿拉伯糖次黄嘌呤的平均T1/2为3.3小时。给药方案:静滴,10~15mg/kg.d,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稀释成0.7mg/ml滴入,8~12小时滴完,疗程5~15天。带状疱疹:10mg/kg,连用5日,亦用葡萄溏注射液溶解。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有胃肠系统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对肝肾功能有影响,抑制骨髓且可致畸胎,孕妇禁用,突出的不良反应为肌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无力、体重减轻、震颤。别嘌呤醇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使用权阿拉伯糖次黄嘌呤的消除减慢而蓄积,可致较严重的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剂型与规格:注射剂(粉针):0.2g/瓶,0.5g/瓶,1g/瓶。注射液:1g:5ml。

男子尿酸610,用了3个月降到420,他的经验是什么?

目前降尿酸,主要以药物为主,饮食为辅。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丙磺舒)。男子尿酸610,用了3个月降到420,大概归于药物的功效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痛风及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逐年增高。高尿酸血症指的是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出现的血液高尿酸状态。由于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的根本因素,降低尿酸水平成为了痛风治疗的重点所在。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出药(苯溴马隆、丙磺舒等)。

别嘌醇别嘌醇属于抑制尿酸生成药,该类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尿酸的合成,使得血和尿中的尿酸含量降低到溶解度以下水平,防止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也有助于痛风病人组织内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

1. 使用

痛风急性症状消失后(一般在发作后2周左右)开始使用,不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别嘌醇需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成人初始剂量50mg/次,1-2次/d, 每周可递增50-100mg,至200-300mg/d,分2-3次口服,最大量不超过600mg/d,每2周应检测一次血尿酸水平。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减量,推荐剂量为50-100mg/d,如患者Ccr<15ml/min禁用此药。

2.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白细胞减少、脱发、肝肾功能损伤等,一般停药后均能恢复正常。另有国外报道数例患者在服用本品期间发生原因未明的突然死亡。

在所有不良反应中最为引起重视的是皮疹,可呈瘙痒性丘疹、荨麻疹、紫癜、甚至重症药疹(如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于2013年发布的第57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警惕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别嘌醇引起的重症药疹等不良反应。其中就包括重症药疹如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并指出临床医生在处方别嘌醇片时,需注意剂量、特殊人群,避免超适应症用药,严禁禁忌证用药;过敏体质患者、高敏状态患者慎用;注意合并用药,防止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服用后,如果出现任何皮肤反应或其他超敏反应体征应当立即停药,及时到皮肤科诊治。

超敏反应的基因因素:超敏反应综合征往往发生在最初用药的几个月内,最常见的是剥脱性皮炎。亚裔人群(包括中国汉族人)使用别嘌醇时发生严重超敏反应的风险高于白人,此类反应与白细胞抗原HLA-B*5801等位基因的阳性率直接相关。中国汉族人中此基因阳性率为6%-8%,而白人仅为2%。如条件允许,建议亚裔人群在使用别嘌醇前进行HLA-B*5801基因快速PCR检测,阳性者禁用。

3. 药物联合使用

?普利类降压药卡托普利、地平类降压药氨氯地平及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和别嘌醇联用会增加超敏反应的发生风险。

?别嘌醇和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联用时,皮疹发生率增加。

?别嘌醇可使铁在组织中过量蓄积,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着,故别嘌醇不宜和铁剂(如琥珀酸亚铁)同服。

?别嘌醇和华法林合用时,会增加出血风险。必要时调整华法林剂量。

非布司他(又称非布索坦)非布司他属于抑制尿酸生成药,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合成降低血清尿酸浓度。

1. 使用

初始剂量为20-40mg/d,2-5周后血尿酸不达标者,逐渐加量,最大剂量为80mg/d。因其主要通过肝脏清除,因而在肾功能不全和肾移植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轻中度肾功能不全(G1-3期)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G4-5期)患者慎用。在服用非布司他的初期,经常会出现痛风发作频率增加,这是因为血尿酸浓度降低导致了组织中沉积的尿酸盐动员。为预防治疗初期的痛风发作,建议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

2.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关节痛、皮疹等。其中最为引起重视的是可能导致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的增加。

有研究结论显示,与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会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2019年2月21日,FDA发布信息,警告抗痛风药非布司他可能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并要求限制非布司他的使用。

FDA提醒,使用此药前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心脏病或中风病史,权衡使用非布司他的获益与风险。如患者在服用非布司他期间出现胸痛、呼吸急促、心跳过快或不规则、身体一侧麻木或虚弱、头晕、说话困难、突发性剧烈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未咨询医生前不要擅自停药,以免痛风症状恶化。FDA提醒医务人员,非布司他仅用于别嘌醇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患者,应告知患者注意其心血管风险,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就医。

3. 药物联合使用

?考虑体内蓄积因素,非布司他与茶碱联用时应谨慎使用。

?考虑到提高血药浓度导致中毒的风险,非布司他禁用于正在接受硫唑嘌呤或巯嘌呤治疗的患者。

?基于在健康受试者体内进行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非布司他与秋水仙碱、萘普生、吲哚美辛、氢氯噻嗪、华法林、地昔帕明合用时无显著相互作用。因此,非布司他可与这些药物联用。

苯溴马隆苯溴马隆属于促进尿酸排出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1. 使用

成人起始剂量25-50mg/d,2-5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可调整剂量至75mg/d或100mg/d,早餐后服用。此类药品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异常或肾移植患者,eGFR 20-60ml/min/1.73m^2患者推荐剂量50mg/d;eGFR<20ml/min/1.73m^2或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服用时须碱化尿液,将尿液pH值调整至6.2-6.9,心肾功能正常者维持尿量2000 ml以上。中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者(肾小球滤过率低于20ml/min以及患有肾炎者)禁用,孕妇或妊娠可能性的妇女以及哺乳期妇女禁,避免与其他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同时使用。

2.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腹泻、胃部不适、恶心等),皮肤过敏(风团、斑疹、潮红、瘙痒等)等。其中最为引起关注的是肝损害。

CFDA于2014年12月31日发布了名为?警惕苯溴马隆的肝损害风险?的药物不良反应通报,旨在提醒此类药品可能增加肝损害风险。用药期间,应留意肝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如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感、腹痛、腹泻、发热、尿浓染、眼球结膜黄染等,应及时就诊,必要时检查肝功能并进行相应治疗。

3. 药物联合使用

?有文献资料报道水杨酸盐、抗结核药吡嗪酰胺会降低本品的排尿酸效果。?与醋硝香豆素、苯茚二酮、双香豆素乙酯等抗凝药合用,可能出现抗凝药活性增加的现象。

丙磺舒丙磺舒属于促进尿酸排出药,通过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的主动重吸收,增加尿酸盐的排泄,从而降低血中尿酸盐的浓度。

1. 使用

本品适用于慢性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成人起始剂量1次0.25g,1日2次,1周后可调整剂量至1次0.5g,1日2次。服用期间应摄入足量水分(每日2500ml左右),防止形成肾结石,必要时同时服用碱化尿液的药物。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病史及肾结石不宜使用本品。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症状尚未控制时不用本品。如在本品治疗期间有急性发作,可继续应用原来的用量,同时给予秋水仙碱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2. 不良反应

?胃肠道症状如恶心或呕吐等,见于约5%的服用者,偶可引起消化性溃疡。

?能促进肾结石形成,应保证尿ph值6.0-6.5。大量饮水并同服碱化尿液的药物,以防肾结石。

?本品与磺胺出现交叉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皮肤瘙痒及发热等,但少见。

?偶引起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及肝坏死等少见不良反应。

3.药物联合使用

?饮酒、氯噻酮、利尿酸、呋塞米、吡嗪酰胺以及噻嗪类等利尿药可增加血清尿酸浓度,本品与这些药同用时需注意调整用量,以控制高尿酸血症。

?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盐同用时,可抑制本品的排尿酸作用。

?与吲哚美辛、氨苯砜、萘普生等同用时,后者的血药浓度增高,毒性加大。

?与各类青霉素、头孢菌素同用时。后者的血药浓度增高,并维持较长时间,毒性因而加大,尤其是对肾脏的毒性。

?与口服降糖药同用时,后者的效应增强。

?与甲氨蝶呤同用时,后者的血药浓度可能增高,毒性加大。

?与呋喃妥因同用时,由于肾小管分泌作用受到抑制,使呋喃妥因在尿中抗感染的疗效减低。

?与利福平同用时,因二药被肝脏摄取有竞争,故利福平的血药浓度可增高并时间延长、毒性加大。临床上一般不主张为了提高利福平的血药浓度而两药并用。

?与磺胺药同用时,因后者由肾排泄减慢,血药浓度升高。长期共用时应定期检测磺胺药的血药浓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68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