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杂志《柳叶刀》日前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一项扫描技术能够跟踪艾滋病病毒(HIV)的发展,从而可能开创治疗新途径并促进下一代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通常用于识别恶性肿瘤,但美国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技术也可能在对抗艾滋病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它可以识别病毒对淋巴结的影响,从而通过放疗或手术进行治疗。
马里兰大学生物工艺学院的戴维?保扎博士和其他科学家对15名HIV感染者进行PET全身扫描后发现,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出现免疫反应的身体部位显着不同。
PET扫描显示,在感染初期,头部和颈部的淋巴结反应活跃,但在其后的阶段,病毒引起了躯干的免疫反应,再后来的阶段则是内脏的免疫反应突出。
全球现有4,200万名HIV感染者,现在一般采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加以治疗。手术或放疗将为治疗开辟新途径。
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医学》月刊发表新研究确认,被称为“杜塞尔多夫病人”的53岁德国男性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和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在很长的观察期内都未再检测到活跃的艾滋病病毒,成为继“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后,又一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多年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常见治疗方案,其目的是将病毒载量降低到几乎检测不到的水平,并防止感染者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但病毒并不能在患者体内根除,而是被免疫系统“锁”住。如果停止使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病毒就会开始再次复制和传播。
显然,真正的治愈是将患者体内的病毒清除。从目前的研究报告来看,这似乎正是发生在“杜塞尔多夫患者”身上的事情。
这名德国男子于2008年1月被诊断感染艾滋病病毒,并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在2011年1月确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接受过化疗,但2012年9月白血病复发。2013年,这名患者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接受骨髓移植,使用的造血干细胞来自一名女性捐赠者。
由德国、西班牙、美国等多个国家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杜塞尔多夫病人”的治疗状况进行长期研究监测后发现,这名患者在2018年11月停止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后,研究人员没有在病人的血液中检测到活跃的病毒感染,只是组织样本中仍有一些艾滋病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残留物。团队认为这些残留物不可能有复制病毒的能力。
此前,公认被“治愈”的两名艾滋病患者是“柏林病人”蒂莫西·布朗和“伦敦病人”亚当·卡斯蒂列霍。
“柏林病人”也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这名病人2007年在柏林接受放射疗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干细胞移植后,两种疾病均消失,直到2020年去世前未再次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此后,许多人想复制“柏林病人”的成功,却一再失败。
不少人一度认为,“柏林病人”只是侥幸,直到在委内瑞拉出生长大的“伦敦病人”出现。患有艾滋病和淋巴癌的卡斯蒂列霍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干细胞移植后,同样在长时期没有检测到活跃的病毒感染。
这些患者的共同之处是均接受了干细胞移植,而干细胞捐赠者的CCR5受体都出现了一种共同的基因突变,可阻止艾滋病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传染病研究员蒂莫西·亨里奇认为,几名患者的治疗状况显示,在这些人身上实现艾滋病治愈的机会非常大。
领导治疗“伦敦病人”团队的英国剑桥大学微生物学家拉温德拉·格普塔表示认同。但格普塔也补充说,在某些情况下,病毒会在人体内发生变异,并找到其他途径进入细胞。另外,目前尚不清楚患者在骨髓移植前接受的化疗是否可能通过阻止受感染细胞分裂,从而帮助消除了艾滋病病毒。
不少观点认为,也许治疗艾滋病的希望就在于基因疗法。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团队在测试从人体提取干细胞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使其具有相关突变的可能性。格普塔认为,关于“杜塞尔多夫病人”的研究证实,“CCR5受体是目前实现治愈的最易驾驭的目标”。
不过,多名专家提醒,治愈病例接受的干细胞移植疗法风险很高,且有诸多制约因素,不便推广。格普塔也谨慎表示,这类疗法仅能作为最后的手段来治疗那些同时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艾滋病患者,并不适用于所有病人。
“杜塞尔多夫病人”在一份声明中说,骨髓移植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事实上,携带CCR5相关基因突变的人本就极少,骨髓配型也是道难关,术后感染风险、排异反应等亦不容忽视。近年来,多国研究人员对多名患者也开展过类似尝试,但都未获成功。
国际艾滋病协会成员、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传染性疾病专家莎伦·莱温指出,预防、尽早检测和坚持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是防治艾滋病的“支柱手段”。
艾滋病至今仍无完全治愈的方法,但在药物治疗和疫苗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概括地说:1. 药物治疗方面,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应用使患者寿命显著延长,病情得到控制。新研发的药物使治疗方案更加多样化,药物耐受性降低。但未能根治,治疗终生。2. 疫苗研发方面,HIV致病机理复杂导致难以研制出高效疫苗。但近年来部分疫苗在减缓病情和延缓药物治疗方面显示出潜在效果。包括:疫苗RV144效果显著但无法长效。RV144 II期的改进版效果有限。“Berlin patient”接受基因疗法后功能性治愈,但难以推广。“巴黎患者”进行骨髓移植术后停药仍无病毒反弹,显示能控制病毒复制。部分研究在治疗肿瘤和感染艾滋病病毒方面表现出协同增效,值得探索。2020年,部分mRNA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有望提高研发效率。3. 其他免疫治疗法也在研究,如细胞治疗、中和抗体、宿主靶向药物等,仍需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总体来说,艾滋病仍属全球性威胁,但药物疗法和疫苗研发的进展为最终控制疾病带来希望。下一步的关键是继续深入研究HIV传播与致病机理,开发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与疫苗。这需要医学界和药企的通力合作与投入,也需要社会的广泛支持。
艾滋病是一个让人惶恐色变的疾病,不单单损害自己越来越会损害之下一代人,于这个科技兴盛的今天,科学家们对于这个疾病依旧没分析出糟糕的治疗方案。不过便于近日,美国方面称,他们看到了铲除患者体内藏匿的艾滋病病毒的潜在治疗靶点,对于抗体细胞之中的一个短链非编码展开修饰,便可避免冬眠的HIV“重生”。
艾滋病潜伏期指的是自艾滋病毒感染起到发生艾滋病症状与征象的时间。听听便会深感惧怕,艾滋病躲藏于人体外部,因而人们也许没感受到,潜伏期并且绝不特定,很多时候随著传染病毒的数量、人体的免疫状况与营养状况因而变动,因此艾滋病的潜伏期有些短,有些长,平均值为8-9年。假如发生下列症状,您可能已遭传染!
艾滋病发作末期,有许多呼吸症状,例如短时间呕吐或是感受呼吸困难,这也许是因为潜伏的艾滋病诱发肺部并发症,进而造成一系列呼吸症状。身体的淋巴结忽然发生改由未知因素引发的肿胀。颈部前面与腋窝上面的淋巴结是最为常用的。淋巴结的特征是肿块没结合。深感相当无法触碰,有时会有一定的可爱。假如已爆发了一个危险的行为,应当更为留意。
许多人于日常生活之中亦也许有一些皮肤病,如皮炎与青春痘等。他们也许绝不甚关注某些皮肤受损的发生。皮肤与黏膜亦是人体传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部位之一。艾滋病晚期难发生的症状之一是排泄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厌食而且呕吐。许多人也许相信这也许是改由消化道的一些问题引发的,因此没立即留意。不过假如疗法排泄道传染的药物违宪,应特别注意这些排泄道症状,也是艾滋病传染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59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美专家建议慎用药物涂层血管支架
下一篇: 窄带内镜可有效鉴别结直肠息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