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者报告说,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对于因急性胸痛,但肌钙蛋白阴性的急诊病人有预测价值。(Am J Cardiol2007,99:1369)
英国Northwick Park 医院的Senior 医师说,MCE这种床边检查技术,能用于急诊室的可疑心肌梗死病人,这些病人用常规检测法不能明确诊断。他们的研究证明MCE能确定或排除冠心病。
Senior 医师和同事的研究纳入158例可疑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所有病人均无确定的心电图诊断,且肌钙蛋白为阴性。
结果显示,在平均随访8个月后,研究者发现有27例病人MCE结果异常,与其他病人相比,前者更可能发生心性死亡、心梗和血管成形术(59%对7%);在MCE结果正常者中有少数病人(3%)死亡或发生非致死性心梗。
研究者还发现,MCE异常的病人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按TIMI评分的高危病人(59%对33%)。
Senior医师的结论认为,如果MCE正常,病人可以出院观察;如果异常,病人应被收入院,按冠心病治疗并且可能需要做冠脉造影术。因此,MCE可能成为急诊室急性冠脉综合征可疑病人的价/效比优的检测方法。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简便、常用的方法。尤其是患者症状发作时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还能够发现心律失常。不发作时多数无特异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异常压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有明显的S-T段压低和T波倒置。
2.心电图负荷试验
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如潘生丁、异丙肾试验等)。对于安静状态下无症状或症状很短难以捕捉的患者,可以通过运动或药物增加心脏的负荷而诱发心肌缺血,通过心电图记录到ST-T的变化而证实心肌缺血的存在。运动负荷试验最常用,结果阳性为异常。但是怀疑心肌梗死的患者禁忌。
3.动态心电图
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分析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此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运用于监测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该方法可以观记录到患者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心电图的变化,如一过性心肌缺血导致的ST-T变化等。无创、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4.核素心肌显像
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以及某些患者不能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时可做此项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负荷试验,则可提高检出率。
5.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可以对心脏形态、结构、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是,其准确性与超声检查者的经验关系密切。
6.血液学检查
通常需要采血测定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肌损伤标志物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临床中以心肌肌钙蛋白为主。
7.冠状动脉CT
多层螺旋CT心脏和冠状动脉成像是一项无创、低危、快速的检查方法,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冠心病早期筛查和随访手段。适用于:①不典型胸痛症状的患者,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核素心肌灌注等辅助检查不能确诊。②冠心病低风险患者的诊断。③可疑冠心病,但不能进行冠状动脉造影。④无症状的高危冠心病患者的筛查。⑤已知冠心病或介入及手术治疗后的随访。
8.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成像技术
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一种高分辨率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更好的观察血管腔和血管壁的变化。
冠心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①病史询问及查体:包括危险因素及临床症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等)的询问。②心电图:包括静息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和动态心电图。③生化标志物检测:如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④影象学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X线检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等。 所有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中,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和最主要的手段。通过这种方法可非常直观地了解冠状动脉的直径、走行、分布和形态,对病变冠状动脉还可了解血管壁是否光滑、有弹性,是否有狭窄性病变以及病变的程度、部位、长度、数量和特征(如是否有钙化、血栓、溃疡、动脉瘤、内膜夹层,病变是否成角及是否位于分叉血管处,是偏心还是同心性病变等),这些特征对选择介入治疗适应症、判定介入治疗成功率、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时机、器械和方法非常重要。因为介入治疗时医生从血管腔内治疗冠状动脉病变,是在病人的体外用手操作心导管,是一种间接接触冠状动脉的技术。因此说,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而且通过造影充分显示所有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是成功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先决条件。
1.心电图检查
(1)静息心电图:约有60%的心绞痛患者静息心电图在正常范围,可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改变或非特异性ST-T变化,有时可伴有房性、室性期前收缩,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2)发作时心电图:绝大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过性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或ST段急性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原为T波倒置者发作时变为直立(假性改善)。
(3)心电图负荷试验:是早期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方法简便、易于接受。目前常用的心电图负荷试验有运动和非运动负荷试验两类。最常用的是运动负荷试验,运动方式主要为分级活动平板或踏车。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主要以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持续2min为运动试验阳性。
(4)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电图):可从中监测24h内心电图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并与患者的活动情况进行对照和分析,如出现以下情况可供诊断时参考:
①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持续时同≥1min,且2次缺血发作间隔时间≥1min。
②ST段压低≥2mm。
③缺血发作总时间≥60min/24h。
④缺血发作≥24h 6次。心电图显示缺血性ST—T改变而当时患者并无心绞痛时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
2.放射性核素检查心肌灌注显像:随冠状动脉血流放射核素很快被正常心肌摄取,缺血心肌可显示灌注缺损,而在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后复查则出现缺血区再灌注现象。心腔造影:可测定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射血分数,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及显示局限性室壁运动异常。
有下列情况提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
①心脏低作功负荷即出现新的灌注缺损;
②多处或大面积缺损;
③心腔增大,肺摄取增加;
④射血分数≤40%,运动致射血分数下降>5%。
3.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造影的主要指征为:
①胸痛似心绞痛不能确诊者;如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可谨慎地做激发试验。
②内科治疗无效的心绞痛,须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而考虑冠脉旁路移植手术者。一般认为,冠脉管腔狭窄70%~75%以上可以确诊,狭窄在50%~70%者也有一定意义。
4.其他检查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亦可见心影增大。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检测到心室壁阶段性运动不协调。心肌超声造影可了解心肌血流灌注。此外,多排螺旋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MDCT)冠状动脉三维重建,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镜检查等,也已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可显示血管壁粥样硬化病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59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德发明新型红外线同位素能谱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