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走出网瘾泥沼(一)

医案日记 2023-06-17 03:43:40

近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举办了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讲座,能容纳50多人的教室里,座无虚席。但记者看到,来听讲座的大都是家长。一位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今年15岁,上高中一年级,而且上的是一所不错的中学。孩子一直学习不错,让她很感欣慰,但自从上了高中后,儿子渐渐迷上了网络,玩游戏、聊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眼看着儿子学习成绩下降,她是又急又气,把电脑锁在一个屋子里,不让儿子接触。但锁住了电脑,却锁不住儿子的心,他从此又泡在网吧里不出来了。给他的午餐钱几乎都被他花在了网吧,而且还常常为要钱在家里吵闹。对于儿子的做法,她又不敢过分指责,怕这样会把孩子“推”出去,变得更无法管教。她说自己为此事直上火,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想让孩子来听听讲座吧,拽都拽不来。讲座主讲人黄薛冰博士告诉记者,其实,这位家长遇到的问题是近几年来很多家长所面临的问题,那就是孩子患了网络成瘾症,沉湎网络不能自拔。

1

“网络成瘾”已成为社会性问题

让我们来看一些数字:2003年2月26日,民盟北京市委发布了题为“关于电子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他们在对北京市9个区县的600余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后发现,88%的学生玩电子游戏,昼夜连续(20小时以上)玩过电子游戏的学生达7%,14.8%的学生患有网络成瘾症。2004年11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和西南师范大学心理系联合对重庆市北碚区5所学校的4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达到了10%~15%。

从这些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了。更加值得重视的是,和其他的成瘾性疾病如毒瘾、酒瘾等一样,网络成瘾也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多是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在向家里要不到钱时,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网瘾”,很有可能采取暴力手段获取钱财。而且,一些网络游戏本身就是暴力游戏,容易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2002年6月北京“蓝极速网络”网吧的一场大火,断送了24条生命,死者绝大多数是深夜仍在玩网络游戏的学生,而纵火者也是几名只有十几岁的网络“玩家”。新华社有报道说,湖北汉口天大粮油市场一名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钱。类似的报道在媒体上并不少见。

网络成瘾症对家庭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家里有一个上网成瘾的孩子,那么这个家庭的父母就不可能再有踏实的生活,除非孩子戒了网瘾。像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母亲,记者能深深地感受到她的无奈和焦虑。中央电视台记者曾采访过郑州市的一个家庭,儿子是个沉湎于网络的大学生,父母为给他“戒瘾”,什么方法都用上了,无济于事,最后听说武汉有一位心理专家拯救了多名“网瘾”患者,便开车带着并不情愿的儿子奔往武汉。在电视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父亲无奈的表情和母亲的眼泪。黄薛冰博士在门诊曾遇到不少前来咨询的“网瘾”患者的家长,她告诉记者,为把孩子从网络中拖出来,这些家长的生活全被搞乱了,有的家长甚至说“想死的心都有”。

2

上网成瘾和性格、家庭有关

黄薛冰博士告诉记者,要戒除网瘾,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上网为什么会成瘾。网络成瘾症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患者无法摆脱时刻想上网的念头。目前在上网人群中,发病率愈来愈高,并以青少年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有关专家对网络成瘾病人的描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难以自拔。这些人多沉溺于网上自由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

网络成瘾多发生在上网的一年以内,敏感、孤僻者,以及善于抽象思维、厌倦生活、自我评价低者容易成瘾。网络是虚拟世界,上网者的身份可随意改变,没有社会约束,所以网络有交互性、匿名性、便捷性、逃避性的特点。有以上性格特征的人,很容易在网上找到乐趣,并愿意生活在网络世界中,最后形成“网是好的,现实是坏的”这样的认知,生活在虚拟空间中,不愿意面对现实,使正常社会生活恶化,比如不爱学习、逃学、不上网时脾气暴躁等,可一旦上网则情绪好转。

北京的一项研究认为,孩子的网络成瘾与父母的文化程度也有关,父母亲为高中文化程度的孩子成瘾者居多;父母学历在本科以上者,成瘾率明显偏低。成瘾者与父母的职业也有关系,工人家庭的学生成瘾者比例偏高,这可能与父母了解、指导孩子使用计算机上网的认识及能力相关。

网络成瘾对患者的身心都有不良影响,初时患者只是有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上网时有极度的快乐感。如果上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患者可能会采取极端的行为。浙江省绍兴县一名连续三个通宵上网的少年,因父亲不准他再去网吧,竟从四楼窗口一跃而下,以身殉“网”。精神上的依赖最后可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无网可上时会有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表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35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