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网络干预抗击上网成瘾

医案日记 2023-06-17 02:59:20

网络干预抗击上网成瘾

据了解,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例趋高。以北京市为例,全市88%的中小学生热衷于玩电脑,15%的孩子存在过度上网、过度玩游戏的情况。

中小学生过度上网或玩游戏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自我约束能力减弱,学习兴趣下降,不按时完成作业,严重者还会厌学、逃课、退学等;与家长对立,不听话,撒谎;对其他活动的兴趣减少;与人交流减少,或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作息规律被打乱,精神不振,健康状况下降等。

以上状况如不及时改变,将严重妨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身体健康,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干预是良药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青少年研究组开展的“青少年过度玩游戏及过度上网矫正”项目,将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上网、玩游戏与学习及其他活动的关系,纠正对电脑、网络的过度使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据了解,该项目是科技部“十一五”攻关项目——“青少年心理健康”项目的子课题之一。

该项目研究人员黄薛冰医生和宋翠林医生介绍说,这一项目具有以下特色: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要活动方式,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由专业人员设计,并经心理咨询专家完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心理辅导活动(10人左右一组),利用周末进行,每周一次,共8次活动,每次1小时;活动形式生动活泼,易被青少年接受,使青少年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转变态度,引导他们自觉纠正对电脑、网络的过度使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安排“父母培训”讲座,便于家长更好地与子女沟通。这项活动之后,还可根据需要提供个别咨询和辅导。

这两位研究人员介绍说,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前期的调查工作,进入干预阶段,相关干预方案已经制定出来,下一阶段是实施,即选出有问题的孩子,通过活动进行干预,以小组团体活动的形式从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进行干预矫正。这一项目特别强调团体治疗,通过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倾诉,相互监督,可以达到宣泄不良情绪的目的,形成良好的治疗氛围。

项目研究者强调,治疗的前提是孩子能认识到过度上网和玩游戏的危害,自己愿意矫正,这样才能有效。至于情况特别严重,已经失去自控能力,根本就不愿意治疗的孩子,可能需要强制住院治疗。

家长也要“治疗”

在“青少年过度玩游戏及过度上网矫正”项目的干预计划中,有一部分是针对上网成瘾青少年家长的。

黄薛冰说,孩子过度沉浸在网络中,往往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系。因为孩子之所以沉溺于虚拟世界,肯定是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得到满足,缺乏与父母、同学、老师的交流。

她还提醒说,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与家长在生活习惯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冲突,交流存在障碍。如果家长用说教、训斥或命令等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干预,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使孩子变本加厉地上网,不利于孩子脱离网络和游戏的诱惑。另外,如果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态度不统一,一方溺爱,一方严厉,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利的。

据黄薛冰介绍,考虑到上述因素,干预计划中有一部分教育内容是专门针对家长的,让家长一起参加。她说:“我们强调,网络干预不是一方的事情,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干预绝非“速效药”

网络成瘾的概念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对上网成瘾的治疗,无论国内、国外,目前都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

据专家介绍,判断孩子是否存在上网成瘾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个国际通用量表进行初步判断。这个量表有八道题,如果有五道以上的答案为“是”,就需要到医院向专业医生进行咨询,也可拨打免费咨询电话。另外,有些人可能并不是五道题都回答“是”,但是上网或玩游戏的时间也超过了正常限度,人际交往和学习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也应该带他们到专业机构进行咨询。

宋翠林提醒家长,不要以为找心理专家谈上两三次,孩子的问题就能完全解决,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治疗干预是个长期的过程。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不良或过度使用而对互联网络产生依赖感,导致个体在学习、工作、交往、健康等方面可能发生损害的现象。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更加的突出。看看下面的网瘾病例解读的详细分析。

本文以12岁至17岁的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青少年使用网络情况调查分析,找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并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防治和对策进行探讨。 根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互联网使用情况较好,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控制、外部干预等方式控制上网时间和内容,但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主要集中在网络的休闲娱乐功能,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多是“网络游戏倾向”和“网络聊天倾向”。同时还发现一些问题,如家长对学生的上网行为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学校针对中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教育缺乏等。

通过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比较复杂,除网络本身具有即时满足性、跨时空使用、产生快乐的成瘾特性外,还受到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特殊人格特制的内在因素影响,及网络内容和形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多方面影响。在各种影响因素中,青少年内在因素是根本,其他外在因素只是诱因。结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对于网络成瘾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要注重青少年的网络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社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视,规范青少年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家长要不断的提高自我,科学的监督和干预青少年上网;学校也要加强教育管理,开展多种教育形式引导青少年正确的上网行为,提高他们的心理“免疫力”,同时利用与家庭建立的紧密关系,指导家庭的青少年上网。

自我价值感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以及对作为主体的自我(Ⅰ)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国内外研究表明: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成就动机、应对方式、归因方式、人际交往等都有密切的相关,是否拥有合理的自我价值感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学业和生活等各方面是否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对自我价值感的研究,几乎都是都是以普通大学生为被试的,还没有关于网络游戏成瘾者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研究。攻击行为是指给他人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任何行为,是动物和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之一。

有研究表明,网络游戏成瘾者由于长期接触网络游戏,极易产生攻击行为。 因此,本研究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和“攻击性问卷”对182名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和157名非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进行测验,以期探索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攻击性行为及其相关。

结果如下: (1)就大学生总体而言,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在几个维度上显著低于非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且发现网络游戏成瘾高分组在几个个维度上均显著低于非网络游戏成瘾低分组。 (2)就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来说,网瘾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在几个维度上男网瘾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都显著高于女网瘾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网瘾大学生的几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3)就大学生总体来说,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在攻击总分(T)、愤怒(A)和敌对(H)这几个维度上都高于非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且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攻击性行为各个维度在性别和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 (4)低自我价值感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在在口头攻击、愤怒和敌对维度上显著高于高自我价值感被试。 (5)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各个维度和攻击行为的五个维度均呈显著性负相关。

孩子叛逆沉迷网络怎么教育孩子叛逆沉迷网络怎么办

1、强化干预。在网络成瘾的干预中,一日发现网络成瘾孩子上网时间减少,立刻给予奖励、表扬或肯定性评价;一旦发现网络成瘾孩子上网时间增加,立即给予适当的处罚。
2、替代、延迟满足法。一方面,帮助网络成瘾的孩子培养替代活动吸引其注意力,并弄清他的上网习惯,然后使其在原来上网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另一方面,逐步减少孩子上网时间,最终实现戒除孩子网瘾的目标。
3、转移注意法。通过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想法,对症下药降低他们对网络的迷态程度。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转移其对网络游戏的注意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34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