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青霉素的面世是人类医药史上的丰碑,但是后来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以及伴随而生的愈演愈烈的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不良反应,与环境污染一样,对人类健康威胁日益严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在相关学术专业杂志上也讨论了十多年,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完善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种形势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的正式公布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是大家应该予以重视的事情。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抗菌药也不例外。抗菌药发现以前,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是细菌、寄生虫及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病死率一直占各种疾病分类的首位。麻疹、肺炎、产褥热、败血症是引起人类死亡的常见病,也是影响人类人口的重要因素。有了各种抗菌药物之后,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减少,所以抗菌药的出现曾经被认为是人类福祉。正是因此,到了21世纪初期,各种疾病病死率排位中,一直占首位的传染病让位于心脑血管病及肿瘤而位列第三名。这个变化的出现,抗菌药物功不可没。但是,“福兮祸所伏”,细菌通过改变自身的结构,产生耐药酶等方式,使原来作用很好的抗菌药相继失效。肺炎、结核、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疗效下降,发病率、病死率再次升高。人类健康再次受到威胁,这是对人类的一个重要挑战,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
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聋哑人的半数以上源于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此类药物也可以加速老年人听力功能减退。人们都知道“对症下药”,亦即对不同病人及不同病症,抗菌药的选用也有品种、剂量、用法及疗程等多方面的相应要求。这些要求既与治病疗效相关,也与不良反应相关。但是,目前也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选药不正确,花了钱无效果,反而产生不良反应;医生或病人偏信新药贵药,而实际上并不对症,还导致耐药性发展;超剂量用药,杀鸡用牛刀;给药途径不合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增加不良反应;疗程过短,细菌杀灭不彻底,斩草没除根,留下隐患,导致感染死灰复燃或者疾病慢性化等等。因此,医生熟悉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合理用药,防止不良反应是一项必要的任务和必须承担的职责。规范抗菌药的使用方法,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也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我国实行开放政策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抗菌药物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得到拓展,人民健康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包括预防治疗两方面的使用失控,使耐药迅速产生。如氟喹诺酮类药物1986年在我国上市以后,同类新药迅速发展,由于它价廉物美,市场销售良好,导致其生产和使用失控,所以近年其耐药率迅速升高。西方发达国家氟喹诺酮类药物比我国早上市3年,但是细菌耐药情况却没有我们严重。据统计,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已经超过半数,其感染已经失去了对此类药物的可选择性。更为使人震惊和无奈的是,新开发的其他类抗菌药也在几年后迅速耐药。有人预计,如果不马上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10年后,人们对细菌感染疾病将无药可选,无药可用,历史将回复到50年以前的局面。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如此严峻,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延缓耐药性的发展。
对于当前我国抗菌药物使用的严峻形势,《指导原则》的公布无异于一场及时的甘霖,给久渴的大地带来春的讯息。它是国家医药管理者的一项好措施,是临床各科医生的重要参考,也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
好的政策需要认真的执行才能有预期的效果。认真学习、执行《指导原则》是一项关键任务。它首先是医师和药师的重要任务。几乎每一个临床科室都要使用抗菌药物,每一个医师都要开抗菌药物处方,每一个药师都要执行和监督抗菌药物处方,所以医师和药师必须首先要学习好,执行好《指导原则》,这是专业所需,也是职责所在,更是义不容辞的任务。
抗菌药的合理使用需要全民对《指导原则》的认识及理解,这样才能较好配合及执行医嘱而做到合理用药。民众中存在很多用药误区,这与结核的复燃,链球菌感染后风湿病的发生及耐药发展密切相关,亟需医药管理部门采取管理措施,科教、信息部门加强宣传,以提高广大民众对《指导原则》的认同和落实。同时,为了加强细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也应该加强有关检验人员及检验设备的投入,力争做到多点耐药监测,加强医、药、检三方面联系。
无疑,《指导原则》在我国抗菌药正确使用,延缓耐药性发展减少及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将会起到重要作用。虽然要做到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并非仅仅一个《指导原则》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们每迈出一步,就向目标接近了一步,相信只要上下一心,与时俱进,各负其责,一定会把这一难题管理好,使我国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上周,去看了电影《误杀》,在此之前并没有看过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只是对于悬疑题材比较感兴趣,虽然目前翻拍影视唱衰的比较多。
但在没有看过原版的情况下,看完后还是比较满意。
评分和原版相差也不大。
电影主要讲述了李维杰的女儿平平被警察局长拉韫的儿子素察迷奸,误杀素察,李维杰保护妻女,隐瞒所有证据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面,几个关键的点分别是: 误杀,隐瞒,救赎,情感共鸣。
误杀或谋杀,结果都一样
李维杰一家是早年移民到泰国的底层华人,作为一个小学文化的中年男人他只能通过开一间网络维修的小店铺,勉强糊口。
即便这样,一家四口也只能住在墓园旁边的房子里,每天为每一分钱精打细算。
这个看上去落魄,窝囊,没什么本事的男人,他生活中最大的爱好是看电影和看泰拳比赛。
“只要看过一千部以上的电影,你就会发现这世上没有任何离奇的事情。”
李维杰沉浸在电影的虚拟世界里,守着店铺,养育女儿,生活拮据却安定,对他而言很满足。
大女儿平平和许多青春期的女孩一样,不善于和父母沟通,有自己的心事,喜欢攀比,比较天真。
她不知道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吗?当然知道,可是面对家境优渥的同学们她感到自卑,带着自卑,埋怨且看不起这个没本事的父亲。
可是,当平平被素察欺负,甚至威胁时,她却本能的求助母亲。
在仓库中,当平平拿起锄头击打素察前,她到底是想打落素察手中的手机,还是击打素察本人?
平平对爸爸说的是只想打落素察手中的手机。
那一刻内心的想法只有平平自己知道,只是通过电影镜头的表达,那一瞬间平平应该是想要击打素察的,让他没有还击的能力。
李维杰在回到家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在仓库处理“案发现场”的一切时,曾再三向妻子确认 “仓库里一点血迹都没有吗?”
在案发时,李维杰观看泰拳还特意给旁边的观众解释了什么是吞舌。
这一段,镜头切换的非常巧妙,一边是激烈的殊死搏斗,一边是热烈的拳击比赛。
镜头穿插营造紧张感。
影片后面众人找到素察的尸体时棺材和身上有血迹,而且素察的眼睛是睁开的,显然当时击打头部时素察并没有死,他是昏迷后在棺材中闷死的。
安安吃饭时用叉子在玻璃上不断划,那个声音和素察半夜在棺材中挣扎发出的声音相似,李维杰却阻止了安安。
由此可见,连四岁的小女儿安安都能听到棺材中的声音,作为第一时间去检查埋尸地点的李维杰会不知道?
一场由误杀,变成他杀的案件,如许多凶杀案一样,需要毁灭一切证据,以求脱罪。
隐瞒,就要彻底
李维杰也许做梦都不会想到,他看过那么多的悬疑电影,最终会在杀了人以后,用电影中的手法瞒天过海。
为了制造案发时不在当地,他利用了电影《蒙太奇》中的手法,用虚构事实+加强记忆力的方法打了一个时间差。
他训练妻女面对警察的一系列询问时的反应,他把每一个环节都严丝合缝的做了推敲弥补,甚至连所有不相干的人都被他刻意利用。
当所有事情都按照李维杰预想中的样子发展,失去儿子的拉韫虽然认定李维杰是凶手,却束手无策。
众人挖开了本来埋葬素察的棺材,只看到一只被打死的羊。
这一只替罪羊,让警察和民众的关系完全破裂,也让警察无法再定他们一家人的罪。
“你为什么连我都瞒着?”
?
“我没什么本事,能做的只是挡在你们面前。”
所以,李维杰甚至想到四个人中,总会有人受不住身体或心理上的压力,说出实话,而安安当晚看到母亲往棺材里埋东西,只是天黑她只看到素察手上的白色绷带。
众目睽睽下,不顾所有人反对,挖坟掘墓后只能看到一直雪白的替罪羊。
救赎,只为让自己问心无愧而已
李维杰信佛,影片开始,第一次他十分轻松的去寺庙布施,身后经过了两只蹦蹦跳跳的羊。
在毁灭了有关素察的一切证据后,第二次去寺庙布施,法师却拒绝了他。
“你心有挂碍,佛祖是不会接受你的祈求”。
在佛寺如此繁盛的泰国,拜佛能让人内心平和,但李维杰的内心早已充满负罪感,是罪恶之身,即便虔诚叩拜仍无法消除身上的罪孽。
如同在他身后出现的那只羊。
在发生暴乱后,李维杰一家平安回来了,小女儿安安考试得了一百分,因为他答应过女儿,下次考一百分就给她买个口琴。
只是那张试卷上的分数是涂改过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一家人的安全,李维杰教四岁的小女儿安安撒谎,所以安安便学会了用谎言得到好处。
李维杰自首后,面对镜头,只对被他利用的那些普通人道歉,为他所做的事情付出了常规代价。
有人说,这是影片的败笔,也有人说这是主题的升华。
从现实意义而言,这样的结局是为了过审,但放在影片中,最后的镜头 “李维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颂叔那个意味深长的表情,总是耐人寻味。
李维杰从杀人这一点上看,不是一个绝对的好人,人生而平等;在李维杰说“我没什么本事”阿玉掩面而泣也可以看出,他不算是一个很好的丈夫。
只是,在父亲的角色中,李维杰愿意付出一切,那么最后的自首不过是一位父亲顺其自然的选择。
最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是父母的爱
整个案件的起源是平平质疑参加夏令营,父亲李维杰虽觉得费用昂贵,当时没有答应女儿的要求,但夜里还是给了女儿报名费,在同意书上签字了。
如现实中大多数普通父亲一样,不善表达爱,只会用行动表示。
女儿平平也如大多数青春期的女孩一样,不理解父母。
当遇到突发事件,李维杰毅然为妻女扛下了一切;平平无助的向母亲求助。
亲人,永远是最大的动力和后盾。
警察局长拉韫对儿子素察各种宠爱,毫无原则和底线,这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溺爱。
在溺爱之下的素察,因为得到的爱太多,变成一个无恶不作的少年。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拉韫爱孩子的方式方法错了,但她也是爱的,所以面对儿子生死不明,她几近疯狂,无所不用其极。
可拉韫看到手机里不堪入目的视频时,强势的局长失声痛哭,因为她知道儿子不可能还活在世上,甚至她在伤心欲绝时幻想自己的儿子还在身边。
她想象中的素察,穿着一身干净的校服,是一个乖乖的高中生的模样。
一个根本不了解儿子的母亲,却一味的溺爱自己的孩子,是母亲的错,也是孩子的错。
李维杰最后以自首的方式,和女儿平平再一次交心,平平也通过这次惨痛的事件,真正成长起来。
当拉韫夫妇失去一切,询问李维杰,素察生死时,李维杰说 “女儿第一次受到伤害时,我没有保护她,我不想家人受到第二次伤害。”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电影的主题曲《亡羊》中有一句歌词: 是谁在暗地角落给一枪是谁用谎言控诉真相
羊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七次,每一次都有重大的意义,前面提到过几次,整个电影中李维杰在案发后所做也可以但算作“亡羊补牢”。
将误杀引起的一切毁灭,一人背负所有罪孽;看到女儿说谎选择自首,完成作为父亲的言传身教。
生活在底层的普通民众,也是一只只羊。
“羊有草吃就够了,他们才不会在意会不会被薅羊毛。”
面对有权势的人,他们像是一只只待宰的羔羊,否则素察不会在打瞎别人一只眼后,拉韫却只在意儿子手受了伤。
否则素察的父亲在儿子出事后,不会只关心这件事会不会影响自己的选举。
当权者不会在意一只羔羊,虽然羔羊的心愿是只要能吃到草。
所以当“羔羊们”彻底被激怒,他们终于无法忍受压迫时,发生了暴乱,只需要一个导火索,李维杰的事情成为压垮羔羊的一根稻草。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也是对当权者的一种警告。
白鸽绕不过塔顶,作恶多端的孩子终将自食恶果,权势滔天的人,总会失去所有。
“误杀”的又何止是一个人。
所以李维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整部影片可以说是集各种电影情节于一身,在拉韫查李维杰的观影记录时,电影清单上出现的影片都能在影片中找到痕迹。
李维杰在处理车子,推车下水采用的是《看不见的客人》中的手法;手机定位路线采用的是《网络迷踪》;为爱背锅采用的是《白夜行》和《嫌疑人X现身》;影片开头和彩蛋部分前后呼应,分别致敬了《肖申克的救赎》和《活埋》。
这部影片监制是陈思成,作为圈内少有的推理谜,在悬疑推理方面希望可以坚持下去,也希望国产翻拍能继续用心。
亡羊补牢,成语,释义:羊因为羊圈的空缺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喵~~~~~
问题回答完毕
采纳点击谢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29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非处方用药安全可靠吗,
下一篇: 功能饮料看准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