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证见解

医案日记 2023-06-16 15:59:08

肾病综合征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但长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较多,且易复发。加用免疫抑制剂虽可减少复发,但又有降低生殖能力的副作用。笔者通过对本病的中药治疗,获得了一些临床见解,现阐述如下。

立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皮下组织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胸腔、腹腔及阴囊鞘膜积液。症见全身水肿、按之凹陷、气短乏力、头晕、腹满纳差、恶心呕吐、小便短少、时有腹泻、舌苔白滑、脉象沉细。从临床症状上讲,可归属于中医的“水肿”、“肾风”和“虚劳”等疾病的范畴。

从病机上讲,水液的代谢障碍是本病的发病根源。而水液的运化、输布和排泄,主要与脾、肺、肾三脏有关。在三脏中,惟脾位于中焦,且主运化水湿。若脾阳受损,土不制水,水湿外溢,必致水肿。若病失治,脾阳虚进一步发展,渐侵及肾,损伤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证,可见尿少、胸水、腹水、外阴水肿等临床表现。总之,脾阳不振,土残水滥是本病辨证的关键。正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其中,湿指水湿;肿指肢肿,甚或全身浮肿;满指胸满(水)、腹满(水)。

立法:笔者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脾,辨证为脾阳不振,脾阳虚损的程度决定了本病的转归方向。若受损的脾阳得到纠正,则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趋于康复;若脾阳得不到补充,或误治、失治,致使脾阳虚损及肾,而成脾肾二阳俱虚,则疾病会进一步恶化,病情加重。因此,温补脾阳应始终贯穿于本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温脾以运水,达到祛除水肿,消除尿蛋白的目的。

关于如何健脾补肾,许叔微有“补脾不如补肾”,孙思邈有“补肾不如补脾”之说。两者在论述其治法上各有侧重。前者乃指治脾应治其本,如脾阳不足应补肾阳,而后者指肾病应治后天(脾),用后天补先天(肾)。这两位大医家的着眼点不同,其侧重点亦因之各异,在理论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当见到脾肾同病时,必有一脏是主要的。临证时当分辨清楚,何时健脾,何时补肾,何时双补。笔者之见,在全身浮肿,尿量不少时以补脾为主;若尿量减少,出现胸水、腹水、外阴水肿时,要以脾肾双补为主。

2003年04月04日《中国医药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28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