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盛良多年来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他在长期的科研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中医药与西医药理论虽然不同,但二者对人体的作用机理、物质基础必然相同,其实质主要为化学反应,二者的药化、生化、药理、生理、病理的科学基础主要是现代化学,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应是中医药与西医药在化学上的会通。因此,他选择了中药四气五味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作为突破口进行研究。最近他在中药四气五味的宏观化学成分上提出了三点假说,这将对中医方剂配伍、中药质量控制、西药中药化、中医现代化等产生积极影响。
破解四气五味之谜先解三个难题
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是四气五味。盛良教授认为,中药药性与西药一样是由其化学结构决定的,研究中药药性必须要研究中药药物构性、构效关系,然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明显滞后。长期以来,国内外虽对中药化学成分、药理实验作了大量研究,但恰恰与中药药性理论之核心四气五味少有结合。自上世纪50年代起,有人试图从中药的化学成分来探索中药四气五味的物质基础,但是至今没有找出在中药性味与化学成分关系上的贯穿整体、化解矛盾、统一判断的标准,仍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盛良教授认为,研究中药药物构性、构效关系应是中药药性研究中必须攻克的堡垒。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先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找到中西药的结合点/结合桥梁,二要化解因中药成分复杂而无法分析中药构性、构效关系的难题,三是解决中药四气五味量化问题。
三个假说针对三个难题
爱因斯坦的量子论是现代科学的重要基础,中西医药基础理论结合也离不开量子化学。中药的四气五味和能量有关,而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及带电基团得失吸推转移和能量有关。按照中医药观点,能量分阴阳:能供推电子或负离子,或与正离子加合的物质,吸热,为阴;能得吸电子或释出正离子,或与负离子加合的物质,放热,为阳。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及带电基团从能级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级较高的轨道时,需要吸收能量为阴;反之,需要释放能量为阳。与其相应,中药分气(性)、味:气(寒凉温热)为阳,释放能量;味(酸苦甘辛咸)为阴,吸收能量。化合物吸收或释放能量具有量子化特征,且能级大小有不同。基于以上认识,盛良教授提出了针对三个难题的三个假说。
假说1:电子得失吸推阳-酸-气、阴-碱-味说。从广义酸碱论看,碱是电子对的给出者,酸是电子对的接受者,酸碱电子理论和软硬酸碱原则以及前线轨道理论可与中药的气味对应结合予以解释。即得吸电子为阳-酸-气,失推电子为阴-碱-味。此假说可能成为中西医药的结合点/桥梁。
假说2:中药四气五味宏观化学成分说。根据假说1提出中药四气五味在宏观结构上与软硬酸碱相应的化学成分。中药也讲化学成分的构效关系,四气五味就是其化学结构特性的反映,是众多化学成分在软硬酸碱性上的共同体现,是宏观的,故称中药宏观化学成分。中药宏观化学成分是中医药阴阳、五行、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化学和西医药学结合会通的产物。要使中药药性现代化,必须要研究中药四气五味与化学结构之间的内在规律,这是一条必须跨越的鸿沟。此说能使复杂的中药化学成分变得简单、易辨,使分析中药四气五味化学成分成为可行。
假说3:中西药量化结合说。凡是现代化学、西医药中能够量化化合物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的量化体系,都可以借来量化中药的四气五味,并着重提出中药量化可与著名的西药定量构效理论Hansch方法相结合来量化中药的四气五味。
三个假说将成为表达中医药的基本“语言”
一味中药有多达成百上千种化学成分,中药四气五味到底与其化学成分有何关系,这些问题既让人好奇,也让人望而生畏,所以在这一中医药现代化关键领域的研究上一直沉寂。盛良教授却抓住这一课题,艰苦探索了10年。他从1999年起,先后发表有关论文8篇,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中国中医药年鉴2004年、2005年先后收录了他的3篇论文,肯定了他的学术创新,尤其是他最近提出的2项假说,可以广泛运用于中医药实践。他以假说1申报了两项省级课题,由著名中医药专家项平、陈建伟、王兴华、刘幸平等人参加,课题组的初步验证结果和假说相符。
盛良教授说,医药同理,药化与生化同理,三假说不仅是对中药四气五味物质基础研究的突破,也是对中医生化、生理、病理物质基础研究的突破,将对方剂配伍、中药质量控制、西药中药化、中医现代化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中西医药结合理论众说纷纭,三假说能解释众说,包含各家,从基础理论上肯定以前的中西医药结合验证。中医药正在走向世界,其中最大的障碍是中西医药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通,而用化学成分来表达中医药,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基本“语言”。
一、四气五味
1、四气的认定依据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狭义的)。主要反映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影响,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气这么重要,那我们要怎么去判断药物的寒热温凉呢?
药物寒、热、温、凉四气的产生,与其实四时季节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本草经疏》云:凡言微寒者,禀春之气以生;言大热者,感长夏之气以生;言平者,感秋之气以生,平即凉也;言大寒者,感冬之气以生。此物之气,得乎天者也。”由于四时气候的变化,药物禀受有差异,故有“四气”之名。
药物性能的四气,是古人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反映而概括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寒温性质是相对而言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强调“入腹则知其性”。深刻揭示了中药寒、热、温、凉四气的真谛。大凡能减轻或消除热性证候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凡能减轻或消除寒性证候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温热。如薄荷、葛根主治风热表证,其性属凉;石膏、知母主治温热病气分热盛证,其性属寒;麻黄、生姜主治风寒表证,其性属温;附子、干姜主治亡阳证,其性属热等。所以一般说来,温性、热性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的作用;寒性、凉性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2、 五味的认定依据 :五味是指药物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自《神农本草经》提出了“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并将其作为药性以来,历代本草均遵循之,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发展,逐步完善了中药五味。
《吕氏春秋》记载:“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灵枢·邪气藏腑病形》云:“水谷皆入于胃,其味有五。”说明五味的起源多与烹饮食有关。
最初,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的真实滋味或气味,由人体味觉器官(口尝或鼻嗅)直接感知。如黄连昧苦,乌梅味酸,生姜味辛,甘草味甘等,皆“乳口则知其味”(《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是药物真实滋味的反映,属于药材性状的范畴。药味肇源于口尝。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不同的滋味具有不同的功能效应。《素问.至真大要论》将其概括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就是将五味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后世医家在这一基础上又作了补充。具体说来,辛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如生姜散寒,木香行气,红花活血;酸味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如五味子收敛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甘味具有能补、能和、能缓的作用,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和中,缓急止痛,又能缓和药性,缓解毒性;苦味具有能泄(包括降与泻)、能燥、能坚的作用,如大黄泄闭,杏仁降气,黄连泄火,苍术燥湿,知母、黄柏坚阴;咸味具有能下、能软的作用,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疬痰核;淡味具有能渗能利的作用,如茯苓、苡仁渗湿利水。
根据药物的作用确定其味,五味自用于归纳药物作用之后,便渐渐发展成了理论工具,人们便采用了以功效类推定味的方法,从而产生了抽象之味。这样就出现了本草所载药物的味,与实际味道不符合的情况。比如大凡具有发散作用的定为辛味,具有补益作用的定为甘味等等。如麻黄并无明显的辛味,因其具有较强的发散作用,故定为辛味。又如石膏本无味,但历代本草均记载其辛味。《本草乘雅半偈》诠释为“味之辛解,即用之释”。由此可药物五味经历了“味(口尝之味) 功能 味(性能之味)”的认知过程。尤其是性能之味,已经脱离或部分脱离口尝直接感受之味,是药物实际效用的总结,对临床用药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引经报使
中药,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 历史 ,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开始,就对中药的运用、有了非常详尽的论述。关于中药的使用特点,大致分为“性味”和“归经”两个大的部分。所谓“性味”,指的就是中药的“四气五味”,或者说,这是中药的“本质特性”;而“归经”,指的就是中药的“外部倾向”,和哪个脏腑、哪条经络更容易沟通。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宋金两朝时,张元素根据中药四气五味的厚薄、升降浮沉的缓急,创造性地提出“引经报使”之说。
所谓引经报使,听起来似乎很神秘,其实,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向导”即可。也就是说,在组方之时,有意添加的、能“带领”诸药直达病所的、起辅助作用的中药。一般来说,一个成方里,作为“引经报使”的中药大多只有一味,少量有两味的引经药,三味以上则极为罕见。
例如我们常说的“清热泻火”,按照张元素的理论,泻心火宜用黄连,泻肺火宜用黄芩,泻肝火宜用知母,木通偏泻小肠,石膏偏泻胃火等等。另有柴胡佐黄芩以清泄下焦,疏散少阳之火,须佐以黄连,这时候,黄芩黄连,就是所谓的“引经药”。
张元素“引经报使”的理论出后,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逐渐整理、归纳出了大约8种“引经药”:
1、引药上行 :这个名词很好理解,也就是引导药力上行,对病位在上、在头面的方剂,有目的地选择“引经药”。比如擅去头面诸风的“细辛”,擅通头脑的苍耳,开提肺气的桔梗,等等,都是引药上行的“引经药”。值得一提的是“桔梗”,素有“诸根多降,桔梗能升”之说,当病在上焦,需要升提气机时,常被作为“引经药”使用
2、引药下行:所谓引药下行, 和我们理解的“峻下、泻下”不同。常作为引药下行的中药有两个:川牛膝、旋覆花。其中的“牛膝”,更是历代医家都公认的引药下行良品,而旋覆花则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之说。病在下焦,需要气机下降的时候,多择其一即可;
3、引药到病位:古文说“引药到病所”。举个例子,羌活能引药直到上肢末梢,而它的“好兄弟”独活,则善于引药直到下肢。最出名的,莫过于头面的引经药:厥阴头痛藁本为引,少阳头痛柴胡为引,太阴头痛苍术为引等等;
4、引火归元:所谓引火归元,“元”是哪里?也就是少阴是也。比如金贵肾气丸之“肉桂”,其实就是一味最常用的“引火归元”之品。虚火上炎、阴阳互格的浮阳外越之证,肉桂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引经药”;
5、引气上升:这个也好理解,当气机下陷时,升提中气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方法。如著名的补气成方“补中益气汤”,里面就有柴胡与升麻两味“升提药”,其目的,也就是将人参黄芪补益的中气向上升提,以促进中焦的清气上升。
6、引血下行:在中医理论里,有一个“肝阳上亢”的证候,其本因是肝经阴血虚损,不能收敛阳气,乃至肝阳过度上亢,此时,可见头面红赤诸像。中医认为,这是“血随气逆”而成,常用“牛膝”作为引血下行的“引经药”,以防止“血之余气,并赶于上”而成气厥。
7、引邪外越:外邪内侵机体,如果郁而不散,容易闭塞气机。故中医常有“疏散外邪”之说,最常用的引邪外越的“引经药”就是柴胡。少阳证之小柴胡汤,柴胡之“和解少阳”,其实就是引邪外越之意;
8、引邪下泄:和引气上升相反,引邪下泄主要是诱导邪气下行,从下焦而出。比如玉女煎里的“牛膝”,就有引导火热之邪下行之用;导赤散里的木通,也有引导心经火热之邪从水道而出之功。
总之,“引经报使”是历代医家对中药使用的经验总结,归纳起来,其实主要就是根据中药独有的“升降浮沉”,对照病位所在的位置而来。对于实际组方,是很有指导价值的。
我们的生活中能接触到很多中药的概念,比如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个“辛”就是中医中五味的其中一种。如果能判断中药的四气五味,我们就能知道吃什么对身体的哪一块好。分辨四气五味在生活中是很有作用的。
四气
四气:主要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能。中医药草最讲究相对立的药性,比如“寒凉”与“温热”,有共性也有程度的差别,一般的理解寒也是凉,温也是热。但凉比寒要轻一些,温比热要轻一些。
一般寒凉的中药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清热降火,能解读。比如我们的口角炎,口腔溃疡如果是上火引起的,那么用这样的中药效果就比较好。寒凉的药物更多的是用在阳盛热证之中。
一般温热的中药大多是祛寒,助阳的作用。比如感冒是受寒引起的,就可以用此类药物。
还有平性药物。典型的例子就是甘草,它被使用的频率非常高,但主要都是起“调和”药性的作用。
五味
中药的五味分为辛味、甘味、酸味、苦味、甜味。中药归纳的五味的途径也是通过口尝,靠人的感官来判断,大多是长时间的临床观察,由不同药性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在人体,并观察其反映,研究其治疗效果来确定。
一、 辛味,就是尝起来辣辣的。
功用:发散、行气、行血、祛湿、杀菌
食材:辣椒、姜、葱、蒜、香菜等。
二、甘味,就是尝起来甜甜的
功用:补充气血、健脾和胃、止痛解毒。
食材:甘薯、红枣、玉米、小麦、葡萄。
三、 酸味
功用:帮助消化、收敛固涩、止渴止泻
食材: 山植、柑橘、柠檬、话梅
四 、苦味
功用:清热泻火、祛暑除烦、滋阴润燥、降糖、消脂
食材:苦瓜、苦菊、莲心、野菊花等
五、咸味
功用:利水消肿、软坚散结、泻下通便
食材:海带、牡蛎、海参、海虾、龟板、鳖甲
我们上文列举的都是最常见的食材,中医中“性味”是很关键的标志,也是中药的基本性能。
中药的味被大致归纳为五种,即所谓的“五味”。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再重新走“神农尝百草”的老路,靠着自己去品尝。也不需要走遍全国,中草药十分好买到。也不是医疗技术很差,只能盲目去试。一代一代的中医大家将以前试过有效的药材归纳总结,我们只需要继承古人的智慧结晶,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避开有害的食品。只要将四气五味融汇贯通以后可以通过闻,尝,看来了解寒热的食物,也能更好的判断哪些东西有保健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23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美研究显示:女性越胖越易患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