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的七篇大论是王冰在整理《素问》时补入的,主要论述运气学说,为《内经》主要学术内容之一。笔者在学习中发现七篇大论对疾病的认识有独到之处,与《内经》其它篇章论述有着鲜明的不同,兹探析如下。
(1) 论病证重症状描述,少病理分析
洋洋洒洒七篇大论,共计五万二千多字,篇幅约占《素问》的三分之一,内容上及天文,下涉地理,中傍人事,主要论述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影响。古代将七篇大论称为五运六气学说,今人则名之为古代气象医学。既然是气象医学,则必然涉及疾病,综观七篇中涉及证候、症状共计 450 种左右(不记重复),其中症状占极大部分,且大多数症状属重复出现,少则 2~3 次,如寝汗、眦疡、瞤瘛、鹜溏等等;常见有的 6~7 次,如嚏、耳鸣、目赤、嗌干、肠鸣、掉眩、谵妄等等;最高的达 16 次之多,如血溢、胕肿、腹满等等。这些症状大多是以症候群的形式出现。七篇中分析种种气候变化,每一种变化都详述人体病变出现的症候群,如 “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 …… 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 胻足皆病 ” 。这一组组症候群可以看作感受了某种邪气之后机体发生病变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表现,似可归于中医 “ 证 ” 的范畴,但这几十组症候群既没有相关脉证,更没有证名,不似《内经》其它篇章论证的方式,如心痹有 “ 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 ;胞痹为 “少腹膀胱按之则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 ” 等,名称、症候群皆齐备。
七篇中虽然没有证的分析,但《内经》中唯一的 “ 证 ” 字却是出现在《至真要大论》中, “ 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 ” 。此 “ 证 ” 当作病证无疑。七篇中 “ 病 ” 字多用作动词,作“ 患病 ” 解,如 “ 民病腹中喘鸣 ” “ 病冲头痛 ……” ,用作名词的 “ 百病 ”“ 肾病 ”“ 脾病 ” 等常是泛指,真正特指某一病的少见。所谓病,是指在某种病因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一系列具有一定规律的病理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若干阶段的相应证候。依据这一概念,检遍七篇,有较完整病理、症状描述的仅见一病,即温病。《六元正纪大论》: “ 少阳司天之政 …… 寒来不杀,温病乃起,其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血崩胁满,肤腠中疮 ” ,说明寒邪入侵,寒气化热,怫郁于上以致热入营血,迫血妄行,于是形成温病出血重症。除温病外七篇中仅有个别病名记载,如温疠。《六元正纪大论》论太阴司天“ 二之气 ” 病候时指出 “ 其病温疠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 ” ,明示温疠的传染性及发病症候的一致性,但未详明具体症候及病变过程。从 “ 太阴司天 ” 及 “ 二之气 ” 而视之,分析病理可能是主气的二之气少阴君火与客气的司天之气太阴湿土相合,湿热相蒸,邪热蕴结而侵犯人体,故使温疠大行。霍乱一名后世作为病证名称,在七篇中亦有记载,见于岁土不及, “ 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 ……” ;也见于土郁之发, “ 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 ,呕吐霍乱,饮发注下, 肿身重 ” 。可见,虽有名称,实际上并无病理阐述,且与呕吐、注下诸症并列,不能反映出前者是病,后者是其症状的相应关系,似只能作为一症状对待。分析上述现象出现,可能是因为认识气候与证候关系比较形象、直观,而找出气候与病证的关系和规律则非易事。
(2 )论病因重气候变化,少内因认识
七篇大论对运气分析繁多,五运要区分岁运、主运、客运,岁运中还要分辨太过、不及、胜复、郁发;六气中须明辨主气六步、客气司天在泉,还要客主加临、运气同化,变化出相得不相得、天符、岁会、同岁会、同天符、太乙天符等等情况。七篇大论对每一种气候变化都标明它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人体因此出现的常见证候,但在分析这些气候因素影响人体后的病机时,用笔则又出奇的简少。
《至真要大论》曰: “ 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 此 “ 之化之变 ”是医生最想了解的机理,但往往语焉不详。例如, “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寒生春气,流水不冰,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 ……” ,在论述了气候变化特点后,紧接着就是一组症候群,中间没有具体地分析六淫的侵袭途径、正气与邪气的交争态势、外邪淫 的传变规律、内外合邪的问题以及体质在六淫发病中的意义等问题。只有在《气交变大论》言五运不及时略有反映表里相传的机理,如 “ 木不及 …… 其藏肝,其病内舍胠胁,外在关节。火不及 …… 其藏心,其病内舍膺胁,外在经络 ” 。言内外合邪而生病者仅见于《至真要大论》: “ 所谓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 ”“ 重感于邪 ” 似间接地道出患者体内原有故邪,复又新感外邪。其实临床所见气候的剧烈变化常为诸多内伤疾病的诱发因素,如冠心病、心绞痛、溃疡病、青光眼、哮喘、胆石症、风湿痛等慢性病多在冷锋过境时发作,而七篇大论中亦常提到类似证候如心痛,胸痛引背,眦疡,目痛,胃脘痛,髀、股、膝痛等等,却不言是内外合邪。所以重气候变化的外因,而忽略内因是七篇大论发病观的特点。
(3) 论病机重五脏乘侮,少阴阳虚实探析
“ 病机 ” 一词,首见于七篇,文曰诊病要 “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 ,治病更要 “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著名的病机十九条就出自于《至真要大论》,是指导临床分析病机的范例,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此中病机的概念包含病因、病位、病理、病性等内容。六淫之邪侵袭机体的病位,在七篇中论述最多的是五脏,《五常政大论》《气交变大论》认为五运太过、不及均是邪在五脏,如 “ 发生之纪 …… 清气大至,草木凋零,邪乃伤肝 ”“ 赫曦之纪, …… 暴烈其政 …… 甚则雨水霜雹切寒,邪伤心也 ”“ 敦阜之纪 …… 大风迅至,邪伤脾也 ” 。《至真要大论》明言,三阴三阳司天,其所化六气 “ 以所临藏位,命其病者也 ” ,故“ 六气之胜 ” 亦皆是五脏受邪, “ 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 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 ” 。七篇大论的大部分篇章对五脏病机的分析,相当重视五行的相胜、乘侮关系。如《气交变大论》论 “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 ” ,文中从 “ 民病 ” 的诸多证候中,可见既有 “ 炎暑流行 ” ,心火过亢的表现,如 “ 血溢血泄注下 ” , “ 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 ” ,亦有火盛乘金的证候,如疟、少气、咳喘、嗌燥、耳聋等等。五运太过,大多是以这类病机为主。五运不及,则略显复杂,除了有不及之脏的病变,还有相胜之脏相乘及相生之脏报复的证候。如 “ 岁火不及,寒乃大行 …… 阳气不化 ” ,民病有心火不足的表现, “ 胸中痛 ” , “ 郁冒 昧,心痛暴喑 ” ;又有水来乘火,肾有病变的表现, “ 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 ” ;还有火生土,土为火之子,子复母仇,表现出脾土病候, “ 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 ” 等。
对六腑病变,七篇中症状描述颇多,如 “ 否隔 ”“ 鬲不通 ”“ 腹中鸣 ”“ 肠鸣 ” “ 少腹坚满”“ 胃满 ”“ 暴注 ”“ 鹜溏 ”“ 下迫 ”“ 溺色变 ”“ 淋 ”“ 癃闭 ” ,等等,均说明存在六腑病变;但病机分析则只在《至真要大论》中稍有论述,如 “ 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耳痛溺赤,善惊谵妄 ”“ 太阳之胜 …… 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互引阴股 …… 寒入下焦,传为濡泻 ”“ 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脐下反动,气游三焦 ” ,其中亦只论述到邪气入胃和三焦的病理,而根本未涉及大肠、小肠、膀胱和胆。
值得注意的是, “ 病机十九条 ” 的论述方法与前述有所不同,其中五脏病机无五行相胜、乘侮之理,六淫病机亦没涉及到直中五脏,虽然紧接着又提到 “ 必先五胜(五行更胜之义),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以致和平 ” ,但毕竟在论述中未涉及这些内容,若要详细分析病机属阴属阳,属虚属实,属内属外,属气属血,那是医家自己的工作了。原文已经非常原则地指出: “ 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虚者责之,盛者责之。 ”另外, “ 病机十九条 ” 中亦是有五脏病机而无六腑病机,更不提经络病机。
(4) 论治病重治则治法,少治病手段
在对疾病的治疗方面,七篇大论作了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创立了诸多治则治法:第一次提出 “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 原则。 “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 ……” 均属正治法, “ 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 则属反治法。但无论正治、反治,其本质则一,目的均是 “ 疏气令调,则其道也 ” 。
第一次对虚寒虚热的治疗提出了治则 ——“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此法后被王冰注释为: “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 ,成为历代医家补益阴阳虚衰的至理名言。
第一次对方剂配伍制定了君臣佐使的法则 ——“ 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 ,并且设立了大、小、奇、偶、缓、急、复七方的配伍与主治功效。其中的 “ 反佐法 ” ,确实打开了医家的治法思路,使许多疑难危重病者在紧急关头得到了救治。
首倡了用药原则,应 “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 。对妇人重身而病,治疗可遵循 “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 之训,大胆施治,因 “ 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 ,药达病所,攻下的是邪气,无碍母子之体。
据此可见,七篇大论所论治法,多为药物所设,针灸火 按摩、推拿、汤熨、浸浴、气功等等治疗手段少见,说明当时药物治疗已占重要地位。但这些治则和治法大多较为抽象,并非针对原文所述具体一组症候群所立,所以可以推论,当时病证与治疗方法之间还未结合得很紧密,不似《伤寒杂病论》有脉有证并有治方,方证结合。
在如何治未病,防御六气淫泆袭人方面,七篇中显得很缺乏,只是泛泛一提 “ 食岁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 ” (《六元正纪大论》), “ 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 (《五常政大论》)。对照《内经》其它篇章中的避邪防病思想,则此处有欠深入和具体。
总之,七篇大论对病证的研究确有不少独特之处,值得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如前所言,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应在研究时加以注意。
(本文得到上海市教委专项课题基金资助,编号: “ 秦汉时期病与证的研究 ”98G (文) -2 W98Z )
作者简介:
周国琪 (1953~),浙江人,教授,硕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内经》教学和研究工作。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1
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保存下来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是祖国文化的遗产珍贵的一部分。他不但是古代祖先们对于自然灾害与疾病作斗争的记实,同时也说明人民在实践中逐渐掌握自然界的规律,认识疾病并逐出提高总结成功经验,进而能更好地掌握人体的生理病理,更好地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
内经全面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体系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被后世尊为“医学之宗”的《黄帝内经》吸引初出入中医殿堂的我。
内经中有关人体内脏形态功能的记载很丰富,这都是经过长期的观察与实践总结得出来的。早在先秦西汉时期就有了如此详细的解剖知识,从此可知我国古代文化的高明与悠久的历史渊源。在内经中就有“剖而视之”的说法,说明我国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人体解剖。内经也提出了关于血脉循环的概况,这比西欧古罗马名医盖伦提出“血液循环的中心是肝脏”的学说要正确,而且也要早得多。与十七世纪英国医生哈威用科学方法证实血液循环原理早一千几百年。这为我国在世界医学领域画上了璀璨的一页,是我们的骄傲。
古人对脏腑功能的认识是建立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运用唯物主义哲学来概括、解析和提高,脏腑学说更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等理论基础上。
人体的各机体内部的各脏腑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同时也是人与外在环境的统一。脏腑的各项活动并不是孤立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认识一下。
1)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内经》在强调整体观念时,其特点是不重视人体的内在结构性,而强调功能的联系性。《内经》按照各脏腑的作用性能而分归为五脏六腑,并运用阴阳统一法则来解释脏腑之间的关系。这关系是功能的主脏气,藏而不泻属阴,六腑功能主传化物,泻而不藏,属阳。根据阴阳学说的概念,阳主表,阴主里。这就是脏腑的表里关系。《灵枢》本神篇“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这种脏腑相结合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循环路线,每一经都属一脏或腑。如“手太阴肺之脉,下络之肠上膈属肺。”在生理病理上这种相合也是有事实可见的,脾和胃就是经常相互影响而致病。又如小肠有火,口舌生疮,舌为心之苗,这我们都可以在生活实践观察和体验得到的。此外,内经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等理论来阐述和概括脉腑目的关系。
内经认为“五藏上通七窍外合皮毛血脉肌肉,外通四肢百骸”。这说明内脏与全身各组织也是相关的。
机体内部五脏六腑的功能相互关联但又各司所职。但都是在心主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各肮脏组织功能才能得到平衡协调。“主明则下安就是的印证。”
2)机体与环境的统一。《内经》明确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说明人与天地自然的统一性。在整体观念思想的指导下。古代医学家总结出内脏生理功能活动与外界环境变化有关。“四时之气,更伤五脏”《素问·生气通天论》。又如“风伤筋,燥胜风,热伤气,寒生热……”并认为“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这都强调到了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与现代一些医学的局部观点截然不同。
内经还指出了七情所生与脏腑有关联。这说明内经在精神活动方面的内容有较丰富的记载。“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爱,肾在志为恐”。这说明古代医家早已观察到七情的精神活动与脏腑有关。
“怒伤肝,喜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爱伤肺,喜胜爱;恐伤肾,思胜怒。”这说明情志话幼不正常可能致病,也涉及到相生相克的问题,这更能说明七情不协调对机体有重要的影响。
内经的五脏六腑功能与现代医学体系是不相同的,我认为最明显的是,心心除了主血脉,是血液运行的动力外,还是君主呢。心还主神明呢,统领其他脏腑功能。同样,肺除了司呼吸外还主一身之气,与全身水谷代谢有关,肺还主治节,与皮毛、鼻窍声音有关。肾脏为五脏六腑之精气及生殖之精,肾还主骨,生髓通于脑等等,五脏六腑相互关联显而易见吧。
内经五脏六腑功能与现代医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主要还是研究方法不同的结果。古代医学以生产实践经验总结为基础,而现代医学以解剖学组织学为基础,再利用科学仪器作试验研究得出。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初学者读了《黄帝内经》的内脏学说的几点体会。当然,初出茅庐肯定有许多的不足,不过,让我们共同努力,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开展祖国医学的学习,让祖国医学继承发扬光大,让中医的明天更加辉煌!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2
最近阅读了《黄帝内经》及有关讲解《黄帝内经》的一些书籍,使我对这部经典的著作有了一个全面的瞭解,对养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在作为医学院的学生,观念开始有改变了。这一次阅读之後,《黄帝内经》在我面前不再是单纯的医学书籍,它更像一本养生宝典、一本哲学书,一本瞭解自然,瞭解自身,关注自身,顺应自然法则,达到天人合一从而使人生存的更好的养生哲学书。也使我悟到“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的智慧。《黄帝内经》流传千百年,是一本前无古人後无来者的旷世经典,它的医学价值和哲学价值正在不断被後人挖掘中,我也从这本书中得到不少的启发,也希望我能更深更好的理解这本书,给我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帮助。
我在瞭解中医养生知识的同时,更感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黄帝内经》是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籍,它不象西医书籍那样去讲解生理病理的专业知识,它只是帮助我们去认识自己的身体,帮助我们认知日常生活中的玄妙,告诉我们什麼是坏的生活习性,什麼是好的生活习性,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告诉我们怎麼不生病,怎麼顺应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我深切地感到,《黄帝内经》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精神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 可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这笔财富,很多人认为,讲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养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很多年轻人
更是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身体,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灵,不懂得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起居无常,饮食无度,生活没有规律,暴食暴饮,透支健康,透支快乐,还有人以为有了名利地位和金钱就有了一切,许多人都为追求这些东西而对健康在所不惜。所以在当今的社会中,有很多人都是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年轻。《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健康才能长寿,而长寿并不等於健康。只有健康快乐,才是一个完满的人生。你每天的生活习惯,决定你是否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养生,这样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这样才会生活得有滋有味。健康和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 下面来说说我阅读《黄帝内经》第三章“因天之序——十二时辰养生法”的读後感。
人体是一个最无为和最自足的系统,如果我们偏离了它,是必然要生病的。中医讲的养生,就是我们每天要按照人体的本性去做,什麼时间做什麼时间的事。“因天之序”,就是说一定要因循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个顺序。我们人体也是一样。人们为什麼说某个人贪生怕死就说这个胆小如鼠,很多人会意认为只是个口头禅而已,其实它是有道理可寻的。子时—胆经当今,而“子”在生肖中为鼠,这个时辰阳气特别的小就象老鼠一样。故此,“胆小如鼠”这个词就出现在大家的口中。在这裏我就不一一列举十二时辰的养生法和道由。《黄帝内经》就是这样,它把事物全归为一类是分析,为什麼猪想胖那麼
快呢,那是因为亥时就是三焦当令,从属相上来讲,这一时段的状态就像是猪,猪怎麼跟亥时相关呢?实际上就是猪总是处於那种享受的状态,就是什麼都不管。吃饱了喝足了就躺那儿哼哼,以次来养自己所以猪就是养胖的。从取象次类的角度来讲,它是归为一类的。猪是茅艾郁闷情绪的,猪要郁闷也长不胖了,所以猪的身心处於三焦通泰的状态,就是一个身体全部通常的象。人体是一个系统(版权归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要因循身体本性的原则。
其实,养生并不难,养生无处不在,养生存在於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养生就是养护我们的生命,保养我们的心灵。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到一点,就做到一点,长此以往,原本不好的生活习惯能得到改正,原本受到伤害的身体能够慢慢得到修复。只要你认识自己,能够“恬淡虚无”,学会“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顺应自然,懂得规避虚邪,“不妄作劳”,善待自己,善待心灵,你就会守住自己的精、气、神,就能远离疾病,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3
《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非常独特,它是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被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
说到生命活力,我们经常会用这样的一些词汇: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等,这些都是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词,代表我们领导力的词。
什么叫魄力?在中医里,魄是肺的神,肺的神明。所谓"神"又是什么意思呢?神是精足了以后的外现。所以"魄"是肺气足的体现。而魄力的"力"就关系到我们的另一个脏器——肾。在中医看来,我们的力量都来源于腰,都来源于肾。所以,"有魄力"指的是肺和肾两个脏器的精气非常充足,所以做事才能气壮山河,才能够出大手笔。而肺和肾这两个脏器在中医里又居于先天的范畴,关涉到我们的本能,所以我们说的魄力是学不来的,它是我们身体当中的本能的一种外现。如果你魄力不够,只能说明你先天肺气不足,肾精不足。
在中国,许多人对中医常识都有一种耳熟能详的感觉。比如说老百姓并不懂医学,但是他们每天都在运用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用古话说,这叫做"日用而不知",就是天天在用,却不知其中道理,介绍两个例子。
我们中国人练功的时候,我们打大自然太极时,第一个动作通常是"两腿分开,与肩同宽".那么先伸左脚和先伸右脚有没有不同?中医认为,左肝右肺,左边为肝气,右边为肺气。左边为肝,主血。所以一定是先伸左脚,先开血脉。因为血的运行比气的运行要慢,这样气血才能平衡。为什么还要"两脚与肩同宽"?就是要打开大腿内侧的三条阴经,然后脚尖再微微内扣,大腿外侧的三条阳经也就随之开启。如果两边阴阳经没有感觉,这个站立姿势对练功就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夏天,我们的阳气全部浮越在体外,身体内部形成了一个寒湿的格局,人体的脾胃是最虚的,消化能力也是最弱的,所以我们在夏天要吃一些姜,古人还有一句话是"上床罗卜,下床姜".下床姜,就是当人起床以后,可以吃一些姜类的,温热的,宣发的东西,在中医里,生姜经常来入药的,它是助阳的,助生发的。所以可以吃一些姜来使你的阳气更加振奋。
冬天的时候,我们的阳气全部收敛了,身体的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内热的格局,"上床萝卜"就是指在晚饭时应该多吃萝卜,因为萝卜是顺气的,它能够增强人的消化能力,让人在夜里有一个很好的睡眠。
这些道理,我们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领悟到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只要把这些细节问题都掌握了,身体的很多问题都能解决。这也是《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一种养生之道。简单的说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锻炼身体。
(原文)
(解读)
“ 帝曰:有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之病乎? ”黄帝问道:有旧病从五脏发动,因而影响脉色,如何区别它是久病还是新病呢?
“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 ”岐伯答说:你问得很细致呀!这只要验看它的脉色,凡如脉虽小而气色不差的,那是新病;
“ 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 ”如脉不差,可是气色已差的,那是久病;如脉和五色都差的,那是久病;如脉和气色都不差的,那是新病。
“ 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 ”肝脉肾脉见了沉弦的现象,皮色显现出了苍赤色,这样的病,是由于击伤所致,不见血也好,已见血也好,形体必肿,好像水肿一样,这是瘀血肿胀。
“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 ”尺脉两旁是季胁(胁下小肋骨)。轻按尺部可以候肾,重按可以候腹。
“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中附上(关部脉),轻按其左,可以候肝,重按可以候膈;轻按其右,可以候胃,重按可以候脾。
“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上附上(寸部脉),轻按其右,可以候肺,重按可以候胸中;轻按其左,可以候心,重按可以候膻中。臂内阴经之分,可以候腹,臂外阳经之分,可以候背。
“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上段之端,是候胸喉部疾病的,下段之端,是候少腹、腰、股、膝、胫、足中部疾病的。
今天学习了区别久病和新病。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对病因学的认识正邪论
“正”,就是正气,就自然气候而言,是指自然气候的正常变化。“邪”,就是邪气,就自然气候而言,是指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气候的反常变化,《七篇》中叫做“胜气”。《五运行大论》谓:“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固),胜则地固(裂)。”这就是说,在自然气候偏胜的情况下,自然就会出现反常而成为灾害。前已述及,由于人与天地相应”人体的疾病部位及疾病性质与气候的反常变化密切相关,那么人体的发病原因当然也同样可以用正邪的观点来认识和分析。《七篇》中有关病因学认识的论述,归纳之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气相得而和,不相得则病
所谓“气相得而和”,从病因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自然气候变化正常,人体能够与之相应,这就是正常,属于健康状态。这种正常的气候变化叫“正气”。人体的这种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叫“正气”。这就是说,在正气居于主导地位时,人体就健康无病。反之,所谓“不相得则病”,从病因学的角度来说,即自然气候与季节不相应。例如春行秋令,冬行夏令,应温反凉,应寒反热等等,就叫做“不相得”。人体不能与气候变化相适应也叫做“不相得”,这就是反常。这种反常的气候变化叫“邪气”,人体的这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的外在表现也叫“邪气。这就是说在邪气偏胜,居于主导地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五运行大论》中所谓的:“上下相,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均是指此种情况而言。
(二)高下之理,地势使然
《七篇》认为,人体的寿夭,亦即体质的强弱,疾病的实虚,与人体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五常政大论》谓:“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天。”“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一州之气,生化寿天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天。”这就是说,在西北地区的人,比较健康,寿命较长;在东南地区的人,健康较差,寿命较短。同时,方位、地势不同,所生的疾病也不相同。这也就是说,《七篇》认为,健康的良否,疾病的发生,与人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与人体体质的强弱有关,因为地理环境不同,气候条件就不一样。
(三)根于中者命日神机,根于外老命日气立
《七篇》认为,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成与败,盛与衰,一方面取决于自然界的气候条件,但另一方面更取决于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五常政论》谓:“五类盛衰,各随其气之所宜,故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此气之常也。”“根于中者命日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日气立,气止则化绝。”这里所谓的“中”,即机体的内在因素,亦即内因。这里所谓的“外”,即外在气候条件,亦即外因。只有在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才能构成正常的生理活动。从人体发病学的角度来理解,亦即外因与内因均可使人发生疾病。
(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正气”,此处是指人体生理活动正常。“邪气,是指使人发生疾病的各种致病因素,亦即《七篇》中所谓的“胜气”。《素问遗篇·刺法论》谓:“五疫之至皆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刺法论》虽然不属于《七篇》的范围,但它是《素问》中讨论运气学说的文章,当然也可以反映运气学说对于病因学的认识。论中所谓的“五疫”,指各种传染病。“染易”,即传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传染病也可能不传染,原因是人体正气可以抗邪,因此邪不能传。这也就是说,人体疾病的发生虽然可以由于外因,也可以由于内因,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内因是主要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关于正气与邪气,内因与外因的关系问题,《内经》其它篇章中论述很多,《素问·评热病论》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篇》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灵枢·五变篇》更是反复举例来说明这个道理。篇中谓:“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材木。……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夫木之早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久曝大早,则脆木薄皮者,枝条汁少而叶萎。久阴淫雨,则薄皮多汁者皮溃而漉。卒风暴起,则刚脆之木,枝折机伤。秋霜疾风,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凡此五者,各有所伤,况于人乎。”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虽然一方面提出了“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强调了自然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但是同时又明确提出了“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更强调了人体正气对于疾病发生与否的决定作用。这些论述,不但十分明确地说明了正气与邪气的相互关系,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也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中医学在病因学认识上的整体观这些认识与《七篇》中所述的病因学认识,完全一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21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张锡纯祛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