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学在我国源远流长,历代皆有。既见于医家,亦见于文、史、哲诸学者中,学派诸多,异彩纷呈。
精神养生
《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首次提出精神保养可以防病,并依据四时之气的特点来调养精神。精神养生派认为,人的思、虑、智、志、意、魂等均由神所主。因而主张神气清静内守,不宜躁动妄耗;强调少私寡欲,抑目静耳,调摄神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则可抗衰延年,促进健康。
动形养生
《吕氏春秋》率先提倡动形养生,认为经常运动身体,可强身健体。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编了“五禽戏体操”,作为练身强体之功法。
调气养生
气乃生命之根本和动力,具有“抗邪防病”的功效。气贵在运行不息、升降有常。调养元气之法包括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和七情,省言语;习吐纳、行导引等。
固精养生
通过固摄阴精,使之充盈内守,以达养生。强调节情欲以防阴精妄耗,倡导晚婚,通过调七情、少操劳,以保养阴精,固秘阳精,益寿延年。
食疗养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为此派宗师,其主导思想是节制饮食,以食疗病,延年益寿。饮食宜清、淡、软、简;忌腻、厚、生冷、杂。邹铉提出:“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此为养老之大法也。”认为食疗对人体具有调和阴阳、滋养脏俯、补益气血、调节情感等作用,为养生之本。
药饵养生
利用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以达到抗衰老的目的。其观点是以扶持为本,制方原则在于“中和”,认为老人药饵,只可用温平、顺气、补虚、中和之药,并应与食疗结合,一是温养肾气,二是健脾理气,即重在培养先天、后天之本。用药要根据四季气候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未病先防,养脾气,填肾精。
上述养生之法各有所长,因此,养生抗衰延寿之本,应根据自身诸方面的条件,选择综合养生方法,方可奏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20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花疗种种
下一篇: 白术规范化栽培技术(白术如何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