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用生理学方法探讨证候研究思路

医案日记 2023-06-15 16:10:13

用生理学方法探讨证候研究思路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显着特点之一,其核心是“证候”。证候既包括四诊检查所得,又包括内外致病因素,是中医对疾病过程中人体功能状态的概括和总结。生理学就是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因此生理学方法在现代中医基础研究,特别是证候研究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学对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把握是现代生理学所不及的,对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研究是现代生理学的优势,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对中医学现代研究和现代生理学的发展都会产生推动作用。

目前,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从机体生理功能状态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不多。证候既然是中医对疾病过程中人体功能状态的概括和总结,因此,用生理学方法探讨中医证候是中医学现代研究应着重进行的工作之一。

电生理信息与证候研究的关系

在对某证候进行深入研究之前,首先应该从临床对各种证候的特征进行提取与分析,用这些特征指导、规范、验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工作,然后将动物实验与临床实验相结合,去探讨该证候的生理基础及病理变化。因此,在没有提取各种证候的基本特征之前,去深入研究某一证候很难全面客观地说明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是否是该证候所独有的,因为没有其他各证候作为参照物,其研究结果只能说明某证候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对于证候的动物模型的研制也是如此,在没有从临床取得证候特征的情况下,就不好判别动物模型所属证型的类别及模型研制的质量,以这样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同理,在现代科技还没有提取各证候的特征之前,进行中药复方对某证候作用的现代实验研究就很困难。因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人体电生理信息与中医证候间的关系,其意义重大,是中医药学现代研究首先应该进行的工作。

证候、象与人体电生理信号检测关系

中医学认为表现于机体外部的征象,能客观地反映内在脏腑的机能变化,从而作为推断或确定内脏机能正常与否的依据。机体的外在表现,即中医的所谓的“象”,如同一个信息场,它体现了中医整体观所强调的“形神统一”的界面全息效应。反映出中医学对象的层次和关系实际,是人体健康和疾病变化的逻辑起点,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电生理学则是应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人体电信号(包括通过换能器能够转换为电信号的其他物理、化学信号)对人体的活动规律加以认识的科学。现代电生理临床检测技术有许多是属于无创伤检测,即在检测过程中受试者不会感到痛苦,不会受到创伤,只是通过体表的电极或换能器,将信号放大记录,并可通过计算机信号分析程序对信号特征加以分析。电生理技术运用于临床检测最成功的例子当属心电图检测技术。今天我们可以通过体表心电图判断整个心动周期以及电活动的正常与否;脑电图记录技术则为科研人员分析人脑所处状态提供了信号源,通过对脑电信号的α波功率谱分析,可以获得大脑整体的兴奋状态;通过对心电图、心音图、颈动脉搏动图、心尖搏动图的记录,我们可以进行人体心功能的测试;通过检测皮肤电阻,可以反应人体交感神经系统的紧张度。

以前进行的证候现代研究曾经应用过上述某一种或两种电生理检测技术,获得的结果则是某系统与某证候的关系,如心气虚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因此,在认识中医证候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人体整体功能状态变化的认识。同时,电生理的这种体表信号,与中医的“象”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进行人体电生理信号的“象”(信号特征)与中医证候关系的研究,有可能将电生理这种获取、认识人体信号的方法延伸为中医证候学的一种通过现代科学获取“象”的途径,从而将电生理学方法纳入中医证候学的发展与研究中来,也为现代科技认识中医证候学架起了一座桥梁。

计算机信号分析技术与现代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

现代生物电信号分析研究成果表明,依靠计算机技术,采用控制论中使用的数学公式和程序,将生物电信号由常规的时间域信号,转换为频率域或幅值域的数据进行多相信息分析,可以使原来在时间域中不明显的特征,在频率域或其他域中获得明显的表现,从而有利于特征的获取,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和利用电生理技术获得人体电信号。

现代数据分析技术为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实验数据进行管理与分析提供了方便,使得科研人员可以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获得相应的统计结果。方差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是获取证候与信号特征关系的得力工具。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是使中医药区别于一般经验医学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医学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而证候学说正是这一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阐明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机制的中心环节,也是临床治疗学的理论依据,在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应用生理学方法进行中医证候学的现代基础研究是中医学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其研究进展将深刻地影响中医现代化的进程。

心理生理学主要有哪些研究方法,它跟心理生理学有什么异同

心理生理学目的主要是为了从生理学角度解释心理学的问题。,研究心理或行为如何与生理学的变化相互作用。例如研究心理刺激条件下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过程,研究放松训练对生理功能的影响,都属于心理生理学。心理生理学研究成果为医学心理学的心身中介机制提供了许多基本理论依据,是医学心理学重点基础分支学科之一。
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实验法,临床观察法,需要借助各种仪器。许多措施是现代心理生理学的一部分包括脑子活动措施例如ERPs,脑波(脑波记录仪, EEG), fMRI (功能磁共振成像),皮肤导率(皮肤导率反应, SCR措施; 皮肤电反应GSR),心血管措施(心率小时; 每分钟的下BPM; 心率可变性HRV; 血管舒缩的活动),肌肉活动(肌动电流术在学生直径上的EMG),变化激动想法和(瞳孔测量法)和眼睛运动,被记录通过电镀物品oculogram (EOG)和方向注视方法。
后一个问题无法回答,请您写清楚。

生理学循环系统教学实践与研究论文

生理学循环系统教学实践与研究论文

一、引言

生理学研究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是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及临床课程的知识基础,其在医学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因其内容繁多,系统性强且比较抽象,因此,初学者很难深刻领会所学内容。如何针对生理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生理学教学的关键。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自1969年创立以来就开始应用于医学教育过程中,并得到高度关注。该学习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的不同,不断发生变化,但其根本特点都是以问题为基础,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探讨来实现教学目标。我校生理学学科在近年肾脏的排泄功能教学中逐渐引入PBL教学法,由于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尝试在循环系统的教学中穿插PBL教学法,具体总结如下。

二、PBL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教学前准备。其一,挑选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由学科教师从本学科建立的PBL案例。库中挑选,经过反复的讨论分析最终挑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例作为教学案例,该案例涉及循环和呼吸两个系统的功能改变,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其二,设计PBL教学方案。针对教学案例提出和生理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分析心功能不全对机体会产生哪些影响”,“体格检查中哪些现象可以用生理学知识进行解释”,“案例中呼吸功能和心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教师根据这些问题分析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出相应应对方案,比如,哪些是学生很容易想到并能分析全面的问题,那些问题是学生不易想到,需要教师引导启发的问题等,通过提前的讨论分析,可以提高教师对讨论的整体把控能力;其三,提前对学生进行PBL教学法说明会。生理学多在大一和大二开展,因此,多数同学没有接触过这一教学模式。在进行教学前要让学生清楚什么是PBL教学、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不同、教学环节如何进行,如何查阅文献资料等,使学生知道如何着手准备PBL讨论,并提前一周将教学案例和教学问题告知学生。第二,分组讨论合适的分组直接影响讨论效果,根据学科开展PBL教学的经验,我们将平时学习成绩较好表现积极的同学和不太积极的同学穿插分组,8-10人一组,每个讨论小组由两名教师进行指导。小组长简单介绍案例后,学生围绕预设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控制讨论节奏,引导讨论方向,防止偏离主题。讨论结束后,教师对讨论内容进行简单总结,指出偏差和不足,对讨论未能深入解决的问题和存在分歧的问题给予点拨,让学生课下再次深入探讨。同时,教师要根据讨论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查阅资料的情况、发言的踊跃性及正确程度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第三,课后要求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针对讨论过程中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再次查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将所有问题以书面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反思讨论过程中的不足,评估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出应对策略。真正做到通过PBL教学巩固理论知识,将相应知识点融合渗透形成知识树连贯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PBL教学法在生理学循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第一,循环系统知识点比较多,且联系紧密,是比较难理解的一章。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在这一章的学习之中,由于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不能将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体系,导致越学越困难,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学习的自信心。通过此次PBL教学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学生能够掌握心脏的泵血过程、组织液生成的机制及影响因素、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等这些重点、难点的知识点。同时,通过用这些理论知识解释疾病的一些症状,确定疾病的治疗原则,可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生理学和临床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由于该案例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脏功能的异常和长期的呼吸系统功能改变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讨论分析,学生体会到,一个系统的疾病可能引起其他系统甚至全身做出相应的改变,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助于学生建立整体医学观念。第二,PBL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可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和教学效果。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学生方面,由于长期接受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当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去自己查阅资料时,部分学生比较浮躁,不能深入进去,只是简单的用手机在网络上搜索答案,应付差事。更有甚者,为了应付所有学生必须发言的要求,有的小组在查资料时进行分工,每个同学只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查阅资料,而不是根据问题全面的去研究案例,造成在发言时只会照本宣科,而在后续讨论中在没有新的见解与认识。在写书面论文时,对讨论内容的归纳总结比较肤浅,不能系统的进行探讨,甚至把网络上下载的文字不加修改的加入论文中。这些现象表明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讨论还处于一种应付状态。当然,这也和学生对PBL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了解不充分有一定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PBL教学中要准备的更加充分,使学生明白PBL教学的好处,教会学生如何更有效的去查资料、讨论时如何切入主题及论文的撰写方法等。还可以将讨论效果好的小组的讨论过程录制成视频,让学生观看,从而更直观的认识PBL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使学生逐步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并真正从这种教学模式中受益。在教师方面,由于PBL教学中教师要对讨论过程进行整体把握和指导,因此,PBL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有丰富而全面的专业前瞻性知识和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同时,还要能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与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PBL教学体验,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欲,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校生理学PBL教学已经开展了数年,教师的PBL教学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和一名好的PBL教师之间还有差距。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博览群书,收集与生理学相关的知识,了解生理学新动向和新方法,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理学教学中穿插PBL教学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我校现阶段师资和教学设施等方面的限制,不适合在所有学生中大规模的开展PBL教学,可以尝试将PBL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效结合,探索出适合在我校开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BarrowsHS.Theessentialsofproblem-basedlearning[J].JournalofDentalEducation,1998,62(9):630-633.

[2]张文靖,张松江.在肾脏的排泄功能中应用PBL教学法的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136

[3]徐芳,刘颖等.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8:3461-3493

[4]刘旭东,刘慧慧等.泌尿生理学PBL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7):84-85

[5]张建苹.生理学实验PBL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6):41-43.

;

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其主要研究方法有那些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它同时还肩负着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病理生理学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即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以及各系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
统病理生理学。疾病概论所包含的内容是关于各种疾病的普遍规律性问题,如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疾病时稳态(homeostasis)调节的紊乱及其规律,疾病的转归等。基本病理过程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炎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各系统的许多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例如心血管系统的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的呼吸衰竭,肝胆系统的肝性脑病和黄疸,泌尿系统的肾功能衰竭等。人体系统很多,如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骨骼关节系统等等,病理生理学将不能一一叙述。至于每一种疾病的特殊变化和特殊规律,虽然也属于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范围,但病种过多,学时有限,故许多具体疾病的病理生理学问题,将分别在有关学科特别是临床学科教材中论及,

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活动的脑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

资料拓展: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它的研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对心理活动生理基础的研究由来已久,从解剖学、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大脑机能定位,到心理活动的脑物质变化的生化研究,再到脑电波、脑成像技术的应用,历经一百多年,但其迅速发展还是近几十年。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它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

首先提出生理心理学这一学科名称的应属《生理心理学纲要》的作者、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此书是第一本生理心理学专著,可以说是作者设想的一门新的科学领域的梗概。

意在说明心理学可以用客观的、生理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不过从神经生理和脑功能方面探讨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实验工作却早已由神经学家和生理学家开始了。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和生物基础的科学。它和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内分泌学、神经学、精神病学、遗传学、动物学以及哲学等都有密切关系。

行为的动机和情绪,睡眠和觉醒,学习和记忆,语言和思考的心理过程,感觉和知觉过程,以及心理障碍等问题的生理机制。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除用人为研究对象外还用各种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心理行为活动的生理学机制。

随着心理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生理心理学超越了传统生理心理学的视野和方法,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自身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14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