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医非典诊治有新思路

医案日记 2023-06-15 11:57:37

中医非典诊治有新思路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博士生导师仝小林教授近日提出,中医必须重新认识非典,并应尽快纠正以往的片面看法。

仝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对非典的新思考:中医病名应叫“肺毒疫”。非典病位在肺,病性为毒,传染性极强,死亡率高,属于中医瘟疫范畴。但从指导中医临床实际出发,应叫“肺毒疫”,如再用春温、岭南温病或伏气温病等命名,则不够贴切。

病程可分为发热期、喘咳期、喘脱期、恢复期。发热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第1~2天),壮热期(第3~5天),热毒期;喘咳期分为两种情况,已用激素和未用激素;喘脱期分为两个阶段,宗气外脱和元气外脱。从病因来看,嗜肺疫毒由口鼻或其他黏膜部位侵入,毒聚在肺,因毒而热,因热而喘,因喘而脱是病机发展的几个阶段。临床特征为热、咳、痰、喘、脱。热的特征是热毒深重;咳的特点是越咳越喘,咳后常使喘憋加重;痰的特点是早期痰少而白,甚或无痰,部分有黄痰,合并或继发细菌感染时痰量明显增多;喘的特点是气短气憋,吸氧后缓解;脱的特点是早期为宗气外脱,呼吸浅促,心率增快,汗多神疲,后期为元气外脱,呼吸急促,脉疾而数,大汗淋漓,神志萎靡甚至昏迷等。

临床治疗要点:严格掌握激素适应症,因其副作用大,延长病程,对已用者要尽早加中药以对抗激素副作用,减少激素用量,缩短激素疗程并抗肺纤维化;应早期全程应用解毒活血法,以溃散邪毒,改善微循环;重视热毒夹湿,因单纯清热效果不佳,要适当佐以化痰、燥湿、利湿之品,分消湿热;重视原有基础病的治疗,以减少死亡率。

仝教授还根据分期辨治的思路,拟定了四个时期的八种方药,临床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

2003年非典叶欣

叶欣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1976年毕业时,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1983年,被提升为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

2003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
3月4日中午,极度疲倦的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叶欣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

中医文化的与非典

从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到现在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我们都在等待下一个考验我们的疫情是什么?该如何面对?然而,在对SARS和禽流感的防治和治疗中间,人们发现有一样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那就是中医。中医学有着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基础。它和国画、诗词,以至于《易经》、风水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体系。同时它又是一门和自然科学紧密结合的医学科学。
2003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考察广东省中医院后说,SARS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后缩短了发烧时间和住院时间。专家们还建议,如果能把中医参与治疗提升到常规治疗层面对世界其它地方防治SARS将会很有帮助。这大大鼓舞了中医界,也为这上千年的传统医学注入了一股实证的新鲜血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11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