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贵州地处山区,有道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特殊的地理环境要求人们有很强的生存适应性。石恩权和他的父亲石玉书老先生都是贵州最有声望的两代名医,在石恩权身上,既有父辈古朴的医风,又体现着现代中医果敢、开拓的精神。
少年石恩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象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中医,他是家里第一个继承父业的儿子。其父石玉书是贵州名医,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而闻名。在石恩权的一生中,父亲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人。
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石恩权教授
有些时候在学术观点上我同他是不一致的,因为我是学西医的,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学中医,所以我对有些东西持怀疑态度,可是我看到家里他医好的病人特别多,这对我是个刺激。这些事情我一直在脑筋里记得很清楚。后来学了中医以后,我觉得自己是太莽撞了。
在父亲的引导下,加上自己不懈的实践和钻研,石恩权在中医领域渐入佳境。四十余年来他一直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长于治疗内科、精神科、儿科以及妇科疾病。在对鼻咽癌等疑难病症的辨证治疗上颇有心得,同时对于外感热病理论与临床研究尤为精深。他认为虽然病痛各有不同,但在治疗上万变不离其宗,总有规律可循。
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石恩权教授
我原来医的那个发烧的病人,他就本身是肾虚,因为他已经七八十岁了,他又外感了疾病,这就是两个不同的情况。外感疾病就要清热、解表,要除湿,但他底子上是一个肾虚。我就抓住他这两个环节,一方面补他的肾,一方面解他的表,清他的热,但是这个时候在治病的过程当中又有偏重了,有些时候是补他的肾为主的,有些时候是以清他的热、解他的表、除他的湿这方面重一些。
经过石老的精心调理,这位八十六岁的老人恢复了健康,晚年生活非常幸福。想到父亲因外感风寒而两度病危,老人的儿女们不堪回首。
患者女儿:我第一次看到皮包骨的人是什么样,那个腿简直是根本没有一点肌肉,全部是皮,而且人整个变形,我们学校老师都关心都去看,他们都跟我讲,说你爸可能不行了。
患者儿子:简直是没办法了,那个皮一块一块地撕下来,身上瘦得简直都是肉皮都快没了。后来又把石大夫请到家里来,吃了三服药就把他的胃口开开了,稀饭喝到了,蛋花喝到了,就一天天逐步地把我父亲这条命拣回来了。所以我们对石大夫相当感激。
患者:我多活了十年啊。
贵州地处山区,有道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但年逾古稀的石恩权仍然坚持每天出门诊,在他身上还可以看到他父亲老石先生的影子。他象父亲一样随时探访病人,却从来都分文不取。石老还常到贫困山区给百姓免费看病,用最少的药钱解除老乡的病痛。
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石恩权教授
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一个病人,他是个口腔溃疡、农村的病人,辣椒都吃不下。我在那儿路过,村里人说这个是省里边来的医生,你是不是请他看一看。我们就站在街上,就在小街上看了一眼。他的舌头也看了,脉象也摸了,我说你心脏有热,另外你里边的湿毒很热,我立马开了药方给他。他问我,你这个药要好多钱吧?我说要什么钱,我在这路上给你看看病,我不要钱。这个药吃下去大概过了三天以后,他就回来告诉我,他说我太高兴了,我已经七八年没有吃过辣椒了,这回我可以吃辣椒了。
提起石老讲课,学生们有口皆碑。老石曾经有一个男病人出现了许多综合症状,并且久治不愈。是一位护士无意间的一句“六十四岁”,激发了他的灵感。他突然想到要从年龄的因素去辨别病症。
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石恩权教授
平常我想不到这个问题,就是因为那个护士一大声讲“六十四岁”,我立马就想到这个问题。结果我又去看这个病人,又发现这个病人的症状和女同志绝经期的症状表现相类似。我想一定是一个更年期,是一个男同志的更年期的问题了,结果我就用治疗女同志更年期的方法去调整他肾的阴阳,最后很快就好了。
在将近半个世纪的行医生涯中,石老先生挽救了无数生命。而今,他已经是儿孙满堂的老人了,闲暇的时候,石老夫妇便寄情山水,遍游名川大山。
(名医名方)治疗口腔溃疡的基本方:(请遵医嘱加减)
生地12g 竹叶9g 银花12g 蒲公英15g 紫花地丁15g 连翘9g 甘草3野菊花12g 天葵子15g 土茯苓15g
贵州四大名医之一的石恩权也在贵阳市海天园安息。其父亲石玉书曾经是贵阳中医医院首任院长。石恩权是贵阳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其病重时吩咐在其墓碑上刻下治病良方。
方一:益气解毒方
益气除湿解毒,治疗多种慢性炎症病变。
黄芪12克,炒白术10克,黄连3克,黄柏9克,厚朴9克,金银花15克,藿香9克,土茯苓15克。
方二:水火互济方
调节阴阳,治疗多类型神经衰弱
广栀仁15克,砂仁6克,夜交藤18克,灸甘草9克。
墓碑上的治病良方是用生命书写的,体现的是一个医者的大爱!
贵州国家级名老中医石恩权教授临床多年总结提炼出治疗慢性乙肝经验方温阳益肝饮,临床疗效很好。
方药组成:熟附片15克,桂枝9克,云茯苓20克,炒谷芽15克,鲜天青地白草150克,淫羊藿15克,焦白术12克,柴胡30克,槟榔12克,生姜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大量临床资料证明,与甲肝比较,乙型肝炎之发病、症候、预后转归诸方面均有其明显特点。石恩权认为,急性甲肝湿热蒸腾于外,其病属滞于阳分,清热利湿解毒法常取显效。而乙肝虽亦系湿热之邪,常于不知不觉中已经深陷五脏之阴分,其病变已深,病机大致有三。
湿毒系乙肝致病之主要因素,湿毒长期逗留系主要特点。所谓湿毒,其热性未必明显,故具有抑制阳气,深入营血脏腑经络,缠绵难祛之特点,且易转向迁延性或肝硬变甚至癌变,故不可以寻常湿热视之,此其一。
二是阳气不足,也因湿毒邪气渐次损伤所致,因其邪势不扬,潜伏期长,起病缓慢,病邪渐进而阳气于不知不觉中已暗耗,且一经体检查出,或又长期运用苦寒解毒药,经年累月必损正气,始则脾阳渐致肝肾之元阳亦大都伤损,机体更无力祛除滞留之湿毒。
三是阳气郁滞,此湿毒阻滞本已虚弱之阳气,令其不能正常运行,故此湿毒得以长期滞留体内,此亦乙肝病程迁延之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石恩权认为乙肝虚实错杂,需以综合之法治之,以补益阳气、燮理肝胆、清利湿毒为治疗之基本方法。本方即据此而拟定,然运用此方之要点,当在临床对三条病机轻重缓急之权衡。
既为肝脾肾之阳虚,若仅用参芪术平和之温,常不济事,本方中以附子通行十二经,合以桂枝、淫羊藿、白术、茯苓,补三焦阳气而和营血,温固阳气,然方中附子之量,常需15克以上,量少亦常难济事;柴胡主心腹胀,胃中结气,寒热邪聚,合以谷芽,桂枝、生姜、槟榔,推陈致新,燮理肝胆。石恩权认为少阳为枢,阳气邪滞与否又在肝胆,所谓通阳者於乙肝治疗在于疏理肝胆清气也。肝胆之清气流畅则可将久伏之邪毒引之,由阴出阳,由里达表。柴胡之量必须30克以上,石恩权常用至60克,胃肠之动力显著增加,大便常因此通畅,此气机流动之征兆。天青地白草为日本鼠曲草全称,甘凉微寒,治火热湿毒、瘀肿痈疮之证,以鲜者为好,用量90~150克。若湿热稍重,可更增其量,或加新鲜车前草数株,此类亦不伤阳气。
有学者认为,可大量运用桂附,故意酿造湿热,待病者便秘、尿赤、心烦,舌红苔黄,甚至转氨酶明显升高,再转而行清利之法。石恩权则认为此法可能直接伤及肝脏功能,无确实经验者当慎之。
温阳益肝饮乃小剂温补,循序渐进之方,亦含和解之意,若肝胀痛烧灼,大便偏于干结,口干欲饮,舌红或赤,脉弦细,夜有汗出,显然阴虚内热,此亦乙肝之一大类型,本方必不相宜,用之不慎,可致阴伤血溢之变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07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鲍友麟
下一篇: 王兆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