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最近公布了一份新的高血压推荐指导手册,这份手册规定收缩压(高压)超过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超过80毫米汞柱就不再被视为健康血压。
这一手册由美国政府指定的专家委员会制定,刊载于近日出版的《美国医学协会会刊》网络版上。新手册并未修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高压超过140毫米汞柱,低压超过90毫米汞柱被视为高血压。但新手册中对健康血压的规定更为严格,今后高压在120~140毫米汞柱之间,或低压在80~90毫米汞柱之间,将被视为“准高血压”。而美国现行的标准规定,高压在130~140毫米汞柱之间,或低压在85~90毫米汞柱之间,才被视为“准高血压”。
制定这一新标准的政府专家组组长、波士顿大学医学院院长阿拉姆·科巴尼安说,从前高压120毫米汞柱、低压80毫米汞柱被视为相当健康的血压水平。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当高压超过115毫米汞柱,低压超过75毫米汞柱时,血液对血管的撞击损害开始增加。相对于高压115毫米汞柱、低压75毫米汞柱的人而言,高压130毫米汞柱、低压85毫米汞柱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几率要高出一倍。科巴尼安说,他希望这一新的高血压标准尽快付诸执行,但并不想因此增加公众的恐慌情绪。
高血压作为当今世界最广泛流行的心血管疾病,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更为严格的高血压标准,以引起更多人的警惕,减少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
简明标准
1998年9月29日至10月1日,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高血压大会在日本召开。
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明确了诊断高血压的新标准,全面提出了高血压的防治方案。
其定义是: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既往有高血压史,现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中国已将血压升高的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统一。
详细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制订供参考)
即3次检查核实后,按血压值的高低分为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和诊断高血压。
(1)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8.7kPa(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12.0kPa(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
(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8.8~21.2kPa(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12.1~12.5kPa(91~95mmHg)之间者为是。
(3)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21.3kPa(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7kPa(95mmHg)者为是。
中国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参考了《1999WHO/ISH高血压指南》,将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分类:
理想血压(<120/80mmHg),
正常血压 (<130/85mmHg),
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
1级高血压 (140—159/90—99mmHg),
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
3级高血压 (≥180/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舒张压<90mmHg),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类。
最新的高血压标准
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基本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诊断高血压的标准。
其中,将120~139/80~89mmHg列为正常高值是根据中国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的结果。
血压处于此范围内者,应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及早预防,以免发展为高血压。
(见下表) 类别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 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 ≥140 <90 表: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
注:若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美国
美国的《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将血压水平分为四类:
正常血压( ≤120/80mmHg),
高血压前期 (120—139/80—89mmHg),
1期高血压( 140—159/90—99mmHg),
2期高血压 (≥160/100mmHg)。
较以前的突出改变是将原来正常的血压120/80mmHg定为“高血压前期”,而将正常标准血压降至115/75mmHg。
降低正常血压标准,一方面提醒人们早知晓、早治疗、早控制,但另一方面,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会有较大上升,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任务更加繁重。
在高血压前期需要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年龄40—70岁的人,血压水平自115/75mmHg起,每增加20/10mmHg,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相应增加1倍。
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收缩压比舒张压更重要。
因此,必须将收缩压降至130—140mmHg以下。
欧洲
《2003年欧洲高血防治指南》中,提出了不同血压测量方式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
诊所血压为140/90mmHg,
24小时动态血压为125/80mmHg,
家庭自测血压为135/85mmHg。
降压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日本
日本高血压学会议的正常血压是130/85mmHg,理想血压是120/80mmHg。
该学会还设定了高龄者的正常血压:
60—69岁140/90mmHg,
70—79岁<150—160/90mmHg,
80—89岁<160—170/90mmHg。
在高血压标准的制定上,各国为何会出现微小的差异呢?欧美在高血压标准上的新规定只是增设了“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的所谓“高血压前期”数值,或部分调整了“正常血压”的范围,并没有修改世卫以往对高血压临床诊断140/90的标准。
这些新规定的目的在于提前开始高血压预防措施,使医疗干预力度加强,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控制血压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美国“高血压前期”的提法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其中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的医疗卫生资源本来就相对不足,“高血压前期”的说法可能会导致一些医生在治疗上“用力过猛”,造成更大的医疗负担;二是怕一些病人一听到“高血压”就过分紧张,干扰正常治疗。
在前段时间召开的亚太高血压防治会议上,各国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的血压标准最科学、最适合亚洲各国情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95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八成白血病患儿可化疗治愈
下一篇: 造成宫颈癌和宫颈早期损伤的元凶被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