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拍摄小鱼微血管的显微新技术将拯救癌症病人

医案日记 2023-06-14 07:06:25

拍摄小鱼微血管的显微新技术将拯救癌症病人

对一条2cm长黑鳍白肚小鱼的最新技术观察,可能会挽救成千上万名癌症病人的生命。据《解放日报》报道,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日前披露:他们运用比普通X射线穿透力更强的硬X射线,成功观察并拍摄到小鱼体内一根直径仅30?滋m的微血管。这一实验成果有望使早期癌症的诊断更加提前。

这条小鱼体宽6mm,厚不到4mm。从光机所提供的照片看,这条弯曲的微管连接小鱼鱼鳔和鱼头部。“这种微管是普通X射线发现不了的。”负责此项研究的陈建文研究员介绍,在临床医学中,通常用X射线层析术(即CT)来判断生物组织的病变,但早期癌变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极小,不能在成像上有所反映,因而早期癌症诊断十分困难。

上海光机所与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形貌站合作,采用波长为0.087nm的硬X射线和衍射增强相衬成像技术,其成像分辨率“明察秋毫”,达10?滋m。据介绍,由于硬X射线波长更短,其穿透力自然更强;而衍射增强相衬成像技术则能获得物体的位相分布,并能在平面图片上显示三维信息,对组织边界的分辨效果尤其显著。报道说,运用硬X射线和衍射增强相衬成像技术观察及拍摄到鱼体内如此细微的组织,国际上还是首次。专家认为,运用这些技术,有望使早期癌症组织从正常组织中“暴露”,为病人赢得更多的治疗时间。

我想考西南微生物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写着要加试是什么意思呀?我是应届毕业生,学的就是生物技术

1、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开发已取得巨大进展,基因的分离、扩增、重组以及体细胞的克隆技术都已实现,某此蛋白质的结构和协能已经探明。快速繁殖脱毒、组织培养、胚胎移植、胚胎切割和单克隆抗体等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预计到2000年时产值可超过1000亿美元。 科学家已从单个基因的测序转到有计划、大规模地测绘人类、水稻等重要生物体的基因图谱。全世界已有6000多项农作物方面的生物技术研究成果进入田间试验,抗虫害的转基因水稻、玉米、土豆、棉花和南瓜等已在美国和加拿大大面积试种。美国种值的转基因作物越来越多,1998年种植7000万英亩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而几年前则很少。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稻”,在3年内可推广种植,它可以使水稻单产提高20%-25%。据法国《论坛报》近日报道,纺织业已采用了既不用化肥也不用农药的生物技术棉花。从1996年开始,美国专门生产“户外用”服装的帕塔戈尼亚公司使用的棉花100%是用生物技术生产的棉花。现在,美国是全球主要的生物棉花生产国,每年产量是2800吨,继美国之后是印度(年产量是930吨)、土耳其(800吨)和秘鲁(650吨)。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科学家已运用生物技术设使一只老鼠长出一个大象的卵,该技术在未来可以帮助拯救世界上的一些濒危动物。老鼠可被用作制造其他动物的卵子的“工厂”,这些卵在受精后,可用来使濒危动物怀孕。
2、人类基因项目在本世纪初完成
人类基因组组织项目在本世纪初完成,这将极大推动医学领域的研究活动,改变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式,有利于人们健康。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研究科学家卡罗尔·西拉科教授说:“在今后50年,主要置人于死地的杀手可能被消灭掉。 在几十年内,基因条码将具有更深刻的意义。一旦科学家更多地了解了导致癌症或者中风的生物途径,这此条码将变成预知未来的“水晶球”。在交织的DNA链中,基因条码将有可能确定人们未来可能出现的疾病以及人们患上这些疾病的可能性。
3、生物技术能使多种疾病得到有效防治
由于基因组项目的完成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今后癌症病人不需要经历痛苦的治疗过程,他们将使用根据基因筛选而制定的治疗方法。基因分析将使医生有可能在分子层面上评估化疗既杀死患者的健康细胞又杀死癌细胞的问题,并使他们有可能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加以纠正。科学家正逐渐解开癌症、血管堵塞和阿耳海默氏症的生化途径,他们能把新的基因移植到人体内,治疗疾病。许多危害人类的疾病,如心血管病、癌症、艾滋病等,糖尿病等,将得到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控制。美国有数十家公司已用“合理药物设计”法设计超级药物,这种方法把生物技术和化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能医治目前药物不能医治的癌症、艾滋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致命疾病,有的已经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专家们预计,这方面的研究将对遗传机制、发育机制和免疫机制有更多的了解,不但有助于治疗一些遗传疾病,而且对了解生物进行过程也有重大的意义。科学家最终可能发现阻止患心脏病和癌症的方法。
4、人类将全面进入克隆时代
克隆技术是生物技术领域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科技突破,随着在英国克隆的“多莉”羊的出生,引起世界范围人们的高度重视,科学家认为它预示着“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克隆时代”。多莉已在1998年4月顺利产下它的第一只羊羔,这表明,由一只成熟细胞克隆出的羊可以受孕并足月怀胎,产出一只健康羊羔。曾帮助克隆出多莉羊的PPL制药公司在今年还克隆出一头牛犊。 克隆出“多莉”的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说,克隆体有生产健康的后代对于核转移技术的商业化很重要。采用克隆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加快良种家畜的繁殖,从而有可能使畜牧业发生一场革命;可以培养出一批批优质的牛羊品种,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以拯救濒危野生物,保持生态平衡;可在医学领域大量生产人们所急需的许多名贵药品。此外,采用克隆技术,可以对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克隆,改变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总之,在这世纪之交,在隆技术的发展将会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大大造福于人类。 克隆技术还可以带来医学突破。克隆出“多莉”羊的科学家说,如果伦理及法律许可,为不育夫妇克隆婴儿的事最终会出现。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者伊恩·维尔穆特说:“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有两面性。现在,我毫不怀疑,这种技术的潜在益处要远远大于其潜在坏处。就人类克隆来说,这项研究将大大延长人类生命。”
5、生物技术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生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也逐渐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新趋势。生物芯片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美国艾菲梅特里克斯公司宣布用DNA成功地制成生物芯片,可用于读取活组织基因随进化而来的涌动信息流,这是生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结晶。摩托罗拉公司、柏德仪器公司以及美国政府的阿尔贡国家实验所已宣布,它们已经结成合作关系,以便批量生产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对于医学和农业具有广泛的意义,它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可以进行数以千计的生物反应。生物芯片采用“微凝胶”技术,其中,在一块面积相当于显微镜载物片的玻璃上的微型结构——其数目多达1万个以上——起着微型试管的作用。这些芯片工作的速度比常规方法更快。生物芯片计划可能会导致一个市场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6、环保领域大量采用生物技术
科学家们还在环保领域大量采用生物技术,以遏制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目前开发的主要技术有: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水,用微生物脱硫防治大气污染,用细菌降解清除污染物,用无污染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培育抗病虫害农作物和开发实用的可生物降解塑料。
编辑本段生物安全
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所谓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生物安全问题引起国际上的广泛注意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由UNEP、WHO、UNIDO及FAO联合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关于生物技术安全的特设工作小组,开始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国际上对生物安全立法工作引起特别重视是在1992年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此次大会签署的两个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均专门提到了生物技术安全问题。从1994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共组织了10轮工作会议和政府间谈判,为制订一个全面的《生物安全议定书》做准备,为了尽快拟定议定书初稿,还召开了4次关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1999年2月和2000年1月先后召开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特别会议及其“续会”,130多个国家派代表团参加会议讨论有关问题,其中欧盟15国最为积极,环境部长全部到会,美国副国务卿参加了此次会议。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终于在2000年5月15日至26日在内罗毕开放签署,其后从2000年6月5日至2001年6月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签署。
编辑本段生物科技
生物科技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与人类生活都造成重大的改变。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依据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之定义,系指「基于特定之目的利用有机生物体(living organisms)或部分来制造或修改产品、改良动植物,并发展为生物体(microorganism)之一套具实用性之机制」。现代生物科技肇始于1973年由Boyer和Cohen所发明的DNA重组技术与1975年的融合瘤 (hybridoma)技术。DNA重组技术显示细胞具有自我复制数百万次的能力,其经济力量才在日后逐渐形成基因工程技术,包括细胞工程(如克隆技术)、酵素工程及发酵工程(如利用酵母菌,霉菌和乳酸菌来发酵)等。时至今日,生物技术已广泛运用在农业、医药、食品、环保、能源、海洋与国防等领域,其发展潜力亦与日剧增,并为世界之医疗、能源、环保与粮食等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编辑本段个体识别
近几年来,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进展日新月异,而分子生物学技术也不断完善,随着基因组研究向各学科的不断渗透,这些学科的进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法医学上,STR位点和单核苷酸(SNP)位点检测分别是第二代、第三代DNA分析技术的核心,是继RFLPs(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VNTRs(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检测技术。作为最前沿的刑事生物技术,DNA分析为法医物证检验提供了科学、可靠和快捷的手段,使物证鉴定从个体排除过渡到了可以作同一认定的水平,DNA检验能直接认定犯罪、为凶杀案、强奸杀人案、碎尸案、强奸致孕案等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随着DN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DNA标志系统的检测将成为破案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此方法作为亲子鉴定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一种方法。
编辑本段多样属性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表现的是千千万万的生物种类。在地球上热带雨林中生活着全世界半数以上的物种(约500万种),因此,那里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不仅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料,如胶、油脂、芳香油、纤维等,还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特殊的基因,如耐寒抗病基因,使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许多野生动植物还是珍贵的药材,为治疗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 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等,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这是地球资源的巨大损失,因为物种一旦消失,就永不再生。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食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如今,人类都在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为之付诸行动。
编辑本段名词解释
绪论 *1、应激性:任何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 *2、反射:人和动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1、细胞的化学成分
3、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细胞是由原生质构成的。构成细胞的这一小团原生质又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4、结合水: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5、自由水: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6、缩合: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缩合。 *7、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NH—CO—)叫做肽键。 8、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9、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 10、核酸: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 11、脱氧核糖核酸:含有脱氧核糖的核酸,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12、核糖核酸:含有核糖的核酸,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3、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14、亚显微结构:又称超微结构。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15、细胞膜:又称原生质膜或质膜,是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化形成,并位于其外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结构。 16、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 17、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这种膜运输蛋白质具有专一的结合部位,对所结合的物质具有高度选择性,只能同专一物质结合的特性类似于酶同底物的反应。当某种载体蛋白的外端表面的结合部位与专一性物质结合后,载体蛋白分子就发生构象变化,将该物质分子运转到膜的内表面,随之释放到细胞质中。 *18、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可以看到细胞质是透明的胶状物,细胞质主要包括基质和细胞器。 *19、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20、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2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
3、细胞分裂
*23、细胞周期: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4、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上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25、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4、新陈代谢概述
*26、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27、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这叫做同化作用。 *28、异化作用(分解代谢):生物体把组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把代谢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这叫做异化作用。 *29、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5、水分代谢
*30、水分代谢:指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3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 32、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 *33、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34、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质壁分离。 *35、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6、矿质代谢
*36、矿质代谢: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过程。 *37、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7、光合作用
*38、: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 *39、生物的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40、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C6H12O6 + 6H2O + 6O2 _酶_ 6CO2 + 12H2O + 能量 *41、无氧呼吸: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高等动植物来说称为无氧呼吸。 C6H12O6_酶_ 2C2H5OH(酒精)+ 2CO2 + 能量 C6H12O6_酶_ 2C3H6O3 (乳酸)+ 能量 42、发酵: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如果用于微生物,习惯上称为发酵。
8、物质代谢
*43、食物的消化:指在消化道中,将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变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44、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9、能量代谢
*45、能量代谢:指生物体对能量的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 46、内呼吸:机体内的全部细胞从内环境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以及氧在细胞内的利用的生理过程。 47、外呼吸:机体从外界环境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生理过程。
10、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48、自养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能够直接把从外界环境摄取的无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自养型。 49、异养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成有机物,只能把从外界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异养型。 50、需氧型(有氧呼吸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以释放能量,并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需氧型。 51、厌氧型(无氧呼吸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在缺氧的条件下,依靠酶的作用使有机物分解,以获得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厌氧型。
1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2、:生物的生殖:生物体产生自己的后代的过程,叫做生物的生殖。 *53、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54、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生物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 55、孢子和孢子生殖:有的生物,身体长成以后,能够产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个体。这种细胞叫孢子,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 56、出芽生殖:又叫芽殖,是由母体在一定的部位生出芽体的生殖方式。芽体逐渐长大,形成与母体一样的个体,并从母体上脱落下来,成为完整的新个体。 *57、营养生殖: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58、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 59、配子生殖:由亲体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两相配成对,互相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配子生殖。 60、卵细胞:在进行有性生殖时,有的细胞长的大,失去鞭毛,不能游动,这种大的配子叫做卵细胞。 61、精子:有的细胞能够产生大量的小细胞,小细胞生有两根鞭毛,能够游动,这种小的配子叫做精子。 62、卵式生殖: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卵式生殖。 *63、减数分裂: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的特殊的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和DNA只复制一次。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只有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 *64、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65、联会: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66、四分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67、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 *68、生物的个体发育: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有丝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叫做生物的个体发育。 69、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包被着,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就叫做被子植物。 99、胚的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 70、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并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71、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差别很大,而且形态的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种胚后发育叫做变态发育。
12、生命活动的调节
72植物的向性运动:指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73、植物激素: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的对植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特殊微量化学物质。 74、生长素的二重性:指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浓度的高、低是针对最适浓度而言) 75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76、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 *77、动物激素:动物体的内分泌腺产生的对动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特殊微量化学物质。 78、反馈调节:指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79、协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80、拮抗作用:指不同的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81、内激素:是由昆虫体内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它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等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 *82、外激素(信息激素):一般是由昆虫体表的腺体分泌到体外的一类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在同种的个体间传递化学信息,因此又叫信息激素。
13、遗传与变异
83、遗传现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常常相似的现象。 84、变异现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的现象。 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的进化中同等重要。 *85、细胞核遗传:细胞核遗传指由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86、细胞质遗传:指由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细胞核遗传遵循孟达尔的遗传定律,细胞质遗传不遵循。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87、性状: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区别性特征。 *88、DNA 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89、半保留复制:指DNA 的复制过程中,子代DNA分子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90、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91、遗传信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92、转录:指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93、翻译:指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以信使RNA为模板,一转运RNA为运载工具,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94、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过程。 后发现,某些病毒中RNA同样可以反过来决定DNA,为逆转录。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完善。 *95、密码子: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密码子。 *96、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97、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98、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99、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100、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101、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102、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Dd) *103、等同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同性状的基因,叫做等同基因。(DD或dd) 104、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5、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06、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107、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体自交后代要发生性状分离。 108、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109、基因的分离定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分离规律。 *110、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111、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呈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112、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指某一种生物体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113、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114、性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有关染色体。 115、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 116、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与性别相联系,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117、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谁能告诉我癌症初期有没有可能治愈

  这位朋友,也许你或是你的朋友正面临癌症的折磨,但不管是谁,请相信科学,很多癌症在初期是可以冶好的,如宫颈癌,乳腺癌等早发现就可以通过手术彻底治愈,那么请看以下我找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和你的亲人们永远开心快乐!
  半世纪来,我国癌症的治疗取得很大进展,50年代初期,我国仅有上海、天津两家规模不大的肿瘤专科医院。60年代,北京、广州、杭州又相继成立肿瘤专科医院。1969年全国肿瘤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省市均须建立防、治、研相结合的肿瘤中心,其后,我国肿瘤医院有如雨后春笋,截至1998年,全国已有肿瘤专科医院62家,床位16473张,专业医师5557名。70年代中期成立了九大常见肿瘤协作组,从制定模式病历、统一病理诊断及分期标准,研究治疗方案,规定随访要求等,使我国肿瘤治疗逐渐专业化。80年代又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由卫生部指令在全国推广的我国常见肿瘤诊治规范,以后又作了修订。我国肿瘤的治疗水平也随之逐步提高。各常见肿瘤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五年生存率也自1976年前的37.98%上升至1976~1985年的39.55%,及1986年以来的46.64%。各常见肿瘤的五年生存率也分别有明显提高。

  回顾这一阶段癌症治疗的进展,常与人们对癌症认识水平有关。初期认为癌症是一局部区域性疾病,对待癌细胞一如对待细菌或病毒,仍沿用控制急性传染病的基本方针,类似消减病原菌似的消除人体癌细胞,采用以杀伤性为主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遵讶鲜恫欢霞由睿?灾琢鲋瘟频墓勰钜菜嬷?辛讼嘤Φ谋浠?=?0余年来肿瘤治疗上主要建立了以下几个观点。

  1.多学科综合治疗: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实体瘤并不能籍单纯扩大手术范围来提高疗效,且由于不少患者术时已有亚临床转移灶的存在,更不是手术所能奏效。也由于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学等学科的发展,多学科结合的综合治疗就成为肿瘤治疗的必然趋势。各学科取长补短,使疗效有较大提高。试以上海的肝癌为例,1977年以单纯外科切除为主,五年生存率为16.0%;1978~89年由于肝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提高,小肝癌的比重逐渐增加,使五年生存率上升至30.6%。1990年以来,开展了多种综合治疗方法,以及肝癌的二期切除,复发后再切除等,使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达48.6%。又如北京的儿童肾母细胞瘤,1970年以前手术切除加放疗的五年生存率为20~30%,70年代以后手术、化疗、放疗结合,使5年生存率提高到80%,甚至可保留器官。广东鼻咽癌采用分层综合治疗后,其Ⅰ、Ⅱ、Ⅲ、Ⅳ期的五年生存率分别达到92.4%、79.6%、62.3%、40.18%。其他多种肿瘤均有类似结果。人们更加注重个体化联合化疗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铂类加健择、紫素等治疗NSCLC,有效率达40~50%,1年生存期优于既往以CDDP为主的联合化疗。

  2.治疗方案个体化:癌细胞的不均一性决定了癌症的个体差异,不但病期早晚不一,生物学行为各异,机体对药物及各种治疗的反应也均不同,因此治疗方案势必个体化。采用新的检测和诊断技术,了解每一病人的个体化信息,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试以最常见的胃癌为例,临床上已将原来四期分为七期,治疗方法也相应分为胃镜下粘膜切除、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RO、R1、R2、R3、R4等根治手术,能恰如其分地实施治愈性更大的A极根治手术。为了避免切除过多或不足,现已建立了能在术时即刻反映肿瘤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的放射免疫导向手术。此种技术现已应用于甲状腺、乳腺、结肠、胃等癌症切除术。

  3.保存功能,注意生活质量:癌症治疗目前正在经历一次从"良药苦口"到"良药可口"的转变,要求既要有较高的生存率及缓解率,还应安全、保存功能及高生活质量。为了适应这种转变,肿瘤外科正在进行从"解剖型手术"到"功能保护解剖型手术"的转移。广泛"整块"切除的根治术也已逐渐过渡为适度的癌症根治术。以往一些根治手术原则,如乳癌"整块"切除原则,已被"乳癌在其早期就已是一全身性疾病"的认识所修改。美国Ⅰ期乳癌保留乳腺手术的比例已达60%以上,即使Ⅱ期乳癌也已达35%以上。黑色素瘤的Hardley原则。软组织肉瘤必须将受累肌群完整切除的原则,均已被做了相应更改,使更多的肢体得以保留。直肠癌远端切除的界限也自距肿瘤5cm缩改至2cm,使更多患者得以保留肛门,并减少了泌尿系并发症及性功能障碍。5HT3受体阻断剂的广泛应用、G-CSF的问世、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但降低了化疗两大毒副作用的危害,而且显著地提高了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维甲酸诱导细胞分化、砷剂诱导细胞凋亡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成功,不但开辟了一个化疗治疗的新领域,而且也是对以细胞毒性药物进行杀伤性治疗的肿瘤化疗一次观念上的突破。是肿瘤化疗从相对的非特性的细胞毒治疗,转向多靶点治疗的先驱。

  4.重视姑息及康复治疗:8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肿瘤学,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肿瘤治疗的模式逐渐从生物、医学的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治疗上偏重于局部的"癌","只见癌,不见人"、忽视患有癌症的"人"的观点正在渐渐被纠正。另一方面癌症的客观存在正在逐渐被患者所接受,而癌症治疗的进步也使"带瘤生存"、"带癌延年"的观点逐渐体现在癌症的治疗和癌症患者的意识中。因此,各种非根治性的局部介入治疗有较大发展,如肝癌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各种管腔梗阻的支架置入、B超或CT指引下的局部药物注射、超声聚焦、射频治疗、电化疗等,上述各种治疗以及传统的中医药治疗都取得了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的疗效。另外,过去单纯以CR、PR来评定疗效的标准日显偏颇,需要修正,因为更多的晚期癌症病人的治疗重点,已从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转向为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自WHO提出控制晚期病人的疼痛的号召以来,三阶梯止痛也已在国内开展。由于我国曾受鸦片战争之害,不论患者或医师认识均尚不足,药品的发放管理也尚待改进,距WHO的要求尚有距离。
  尽管我国癌症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但发展并不平衡,总体治疗水平还较低。据上海、北京两地居民1988~1992年期间常见肿瘤的五年生存率统计,肝癌仅3%、肺癌及食道癌均10%左右,胃癌稍高,但也低于20%,结、直肠癌不到40%,乳腺癌稍高,达70%。与各肿瘤医院住院病人的疗效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部分病人因确诊时病期已晚,未能住院施以治愈性治疗外,肿瘤专业单位疗效较高,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在肿瘤基因治疗尚未取得突破前,现阶段大力推广常见肿瘤诊治规范,使每一患者能享受最佳方案的诊治,提高我国癌症治疗的总体水平,实是当务之急。另外,有组织地开展多中心协作的临床试验,不断筛选出最安全、有效新的综合治疗方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也甚重要。除此以下,传统治疗方法的优化,以及不断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也将对提高本世纪癌症治疗的疗效有决定性的意义。

  1.广泛切除的肿瘤外科转向保存组织及功能的肿瘤外科。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外科手术仍将是实体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各种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将在实体瘤的综合治疗中显示日益重要的地位。而肿瘤外科将向适度的根治手术演变。
  (1)手术方案个体化:有赖于术前精确分期及术中准确判断肿瘤浸润及淋巴转移范围。将较广泛地应用特异性单抗引导的放射免疫导向手术,也将籍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在现行分期的基础上发展成能区别各不同生物学行为的亚期。为了安全地缩小手术范围,将广泛地应用各种以降期为目的的治疗。 (2)微创外科:随着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具有创伤小、间接性及微观性特点的腔镜下微创手术,将在癌症根治术中会有较大发展。而且在癌症的治疗中也会有一席之地
  (3)移植、修复外科:由于显微外科技术及分子免疫学的进展,为了减少癌症手术的致残与保留脏器功能。各种脏器移植术及各种组合的肌皮瓣将广泛地用于各种癌症根治术及修复术。
  (4)预防性手术:随着基因研究的进展,今后将会发现更多的单基因遗传致病基因甚或明确某肿瘤的多重易感基因,对那些已有明确癌前病变的高危个体,将可施以损伤较小的预防性手术,以防癌症的发生。

  2.从相对非特异性的细胞毒治疗转向多靶点的治疗,现已知道肿瘤是一多基因疾病,也已明确肿瘤是由历时较长的多个阶段不断发展而成的致死性疾病。既然是长期的慢性病,就可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选择不同的抗癌靶点,从针对肿瘤细胞生物代谢的分子靶,发展至针对肿瘤内某一特殊细胞群众,或调控影响肿瘤生长、浸润、转移的重要因子加以治疗。阻止或延缓其发展达到即使不能治愈也可有效地控制其发展的目的。这一观念的建立,将为新世纪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及肿瘤的生物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治疗也将更受重视,应在开展临床多中心协作前瞻性研究,建立客观的疗效指标及中药的研究等方面加强工作。因此,21世纪抗肿瘤药物的治疗,尤其是有针对性及特异性的免疫治疗,在癌症控制中的地位将会越益重要。
  (1)单克隆抗体:调动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统去识别和根除肿瘤细胞,是多年来人们的希望。最近单克隆抗体(Rituxan Herceptin)的应用获得了令人兴奋的治疗效果。单克隆抗体乃由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可以结合于肿瘤细胞表面,并释放出细胞毒性物质,以达到治疗目的。此类抗体与细胞毒抗癌药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尤其对难治性肿瘤有效。今后靶向癌基因蛋白或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治疗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2)肿瘤疫苗:是另一肿瘤治疗中的热点,目前已有针对各种不同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癌等20几种疫苗,正在进入临床作试验治疗。
  (3)靶向血管的抗肿瘤药:血管形成是肿瘤恶性转化、生长和转移的生物基础与重要环节。其过程涉及到微血管生长正负调控因子的平衡,其中促进因子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素蛋白酶(MMP)、粘附分子及血管产生素等。内源性抑制因子主要有:血管抑制素、内皮细胞抑制素、凝血栓蛋白(TSP-1)等。正常情况下两者平衡,血管处于静止状态。在肿瘤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失去平衡而诱导血管增生,靶向血管的抗肿瘤策略,即针对肿瘤血管形成的某些因子及其关键环节进行干预,由于该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不易产生耐药性,药物剂量小、疗效高等特点。目前已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以及干扰素α2a等三类十余种制剂,进入临床试用,随着对肿瘤血管形成机理的深入研究,将会开发出更多高效特异靶向肿瘤血管的新药。
  (4)抗乏氧细胞毒药物:实体瘤中约有30%的肿瘤细胞为乏氧细胞,乏氧能导致肿瘤产生针对放化疗的保护蛋白。克服肿瘤乏氧成为抗肿瘤治疗的又一新靶点,目前已研究开发乏氧细胞毒药物(Tirapazamine)临床上与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具有毒性低、疗效好的特点。
  (5)诱导分化和细胞凋亡,自维甲酸及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成功,为肿瘤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使癌细胞向正常方向定性分化。维甲酸通过诱导细胞分化,砷剂则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其实两者均是针对发病基因PML/RAR2进行的靶向治疗。目前已开发出多种癌细胞分化诱导剂,通过诱导癌细胞发生一些形态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表型的改变而降低癌细胞的恶性程度。
  (6)抗信号传导治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细胞增值,凋亡传导通路中的某一环节发生异常,可导致肿瘤的发生,开发抗信号传导的新药,可为肿瘤治疗开辟新的领域,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1571),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球有明显的疗效。相信今后将不断开发出针对其他信号传导途径或环节的新药。
  基于对肿瘤发生、发展、转移、侵袭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可以预测;传统的化疗、免疫治疗与干扰宿主微环境(如靶向肿瘤血管药物)治疗相结合之策略,将成为今后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新途径。

  结语
  最近,以解决肿瘤分子遗传学为起因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对21世纪医学科学,生物技术和制药工业的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在人种和个体之间在基因上的多态现象尚不清楚,功能基因的分布及其功能也还未阐明,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但终究人类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今后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高发区人性的基因资源开展肿瘤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筛查,结合DNA芯片技术和我国已有的自己克隆的肿瘤相关基因,从基因组信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高度,阐明其功能以深化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认识,并详尽的了解我国常见肿瘤的分子改变规律,为癌症这一多基因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为肿瘤的防治展开崭新的一页,相信在本世纪内基因治疗将成为癌症的最终治疗,癌症这一顽疾必将被人类所征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92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