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笔者近日读到陈士奎先生发表在贵报上的《中华文化是孕育中西医结合的土壤》一文,颇有同感,然而觉得其文中一关键性论点“和合是中华文化思想的精髓”有失片面。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精髓是中和”才全面。因为从本质上讲,中是目的,和只是达到中这一目的的手段,而陈文所论之和合事实上只讲到和并未言及中。笔者提供一篇相关文章,欢迎中医同道批评指正。
古人云:“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那么,溯本求源,中医从本质上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医学?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何关系?中医为何会被称为中医?中医之中字暗藏了何种玄机?这些问题必须首先阐明。只有先认识了中医之本质,才能图谋中医之发展,才能为中医现代化献计献策,才能为中医现代化之路找准正确的前进方向。
一、中和二字之内涵
子思忧大道之学失其传而作《中庸》。《中庸》第一章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上述引文是关于中和二字较全面的最早阐释,揭示了中庸和中和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庸即中和,中庸之道即中和之道,二者只是名称不同,实质却是一样的。
历代三教九流曾对中和二字有过不同理解。如儒家程朱认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等。道家中派李道纯集儒、释、道三家中和之说著《中和集》,主张三教归一,强调守中等。佛家密宗特别强调修中脉等。普通老百姓则认为中庸之道(即中和之道)就是折衷调和之道等。
坦率地说,仔细体味中和二字的含义,真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大特色。如果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从哲学的高度较全面地认识理解中和二字,笔者认为似乎可以这么理解:中指的是人、物、事的相对内在的静态平衡,和指的是人、物、事的相对外在的动态平衡。绝对运动中的中与和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等复杂关系。中与和之间的这些复杂关系十分类似于现代唯物辩证法中的某些论述。如果某些人、物、事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中和状态,那么将会出现相应程度上的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简单地讲,相对而言:中是静态平衡,和是动态平衡;中是目的,和是手段;中是归宿,和是过程;一定程度上的和可以达到相应程度上的中,中与和就是这样不断地在动与静之间交替地变化着并曲折地前进上升。
为了理解上的方便,笔者在此再简要地补充与本文论述相关的几点:
1.中和二字的基本含义,即常识上的中和含义。关于中的基本含义有,上下东南西北六方之中谓之中,东南西北四方之中谓之中,左右之间、上下之间谓之中,圆球的中心谓之中等。关于和的基本含义有,把几个人、物、事进行折衷调和谓之和,“消除”人、物、事之间的冲突、摩擦、矛盾谓之和等。
2.对中和二字的基本含义进行不同程度的、合情合理的引申发挥,可以得出关于中和的引申含义,这些引申含义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有些还复杂难解。容易理解的,关于中的引申含义有,事物之精华谓之中,黄道谓之中,运动中的太阳系之太阳谓之中等;关于和的引申含义有,海纳百川谓之和,兼听则明谓之和,运动中的太阳系之九大行星谓之和等。较难理解的,如中引申含义的人、物、事的性质谓之中,人的心灵美谓之中,凝聚力谓之中等;和引申含义的人、物、事的形状谓之和,人的外貌美谓之和,包容性谓之和等。
3.中与和之间是辩证统一的,难以截然分开,之所以分开阐释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事实上宇宙中任何人、物、事都是中和的集合体。但是,包含中与和只是人、物、事存在的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该人、物、事就达到了中和的美好境界。如上面提到的事物之精华谓之中,其实这个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相应的和;而海纳百川谓之和,其实这个和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相应的中,而之所以谓中谓和,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才不得已“以偏盖全”罢了。其它如和平、美丽、舒适等无不是既中且和并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中和之美好境界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精髓是中和
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由阴阳五行构成其哲学基础,由三教九流来具体展示与演绎,但论其核心精髓却只有中和二字。那么,中和二字又是如何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呢?
比如说,三教都隐晦地点出以中和作为内修的最高法则,能“致中和”则在儒可以成圣,在释可以成佛,在道可以成仙。说到底,中原、中华、中国、中医、中黄等名词的含义究其文化根底莫不源于中和观念。中国人为人处事强调以和为贵,思想观念上强调大一统而反对四分五裂,对待不同事物主张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去粗取精,融会贯通,这都源于中和观念。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占重头戏的“黄文化”其实也是中和文化。“黄文化”源于中国人认为黄色是土地之本色,而土地是万物生长收藏的起点与终点,即万物之所归藏,同时与天相对的地又被中国人比喻为母亲,故凡是与黄或黄色有关的人、物、事几乎都被中国人视为最尊贵且最亲切的。由于土地的这种特性正好又是中和美好状态的集中表现,所以凡是与黄或黄色有关的人、物、事几乎都被中国人视为中和的典型代表。在“黄文化”中,比较高尚的有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帝是中国人的始祖等;比较庸俗的有,黄袍加身,黄道吉日,黄粱美梦等。可以说,历代中国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白丁,无不深受中和文化的影响。中和观念已经成了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心理基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潜意识里所认为的中国是世界之中央,中国乃大朝天国,黄皮肤的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尊贵的人等,大概源自于此。
三、中医是中和之医
由于中医产生发展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土壤之上,故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非同一般,二者之间的许多特点是相同或相通的。除此之外,中医还有其自身的某些特点,现择其精要,简略地讲,中医有如下之特点:
1.中医以阴阳五行为其哲学基础,以天人合一的中和美好境界为其理想的追求目标,以系统论、信息论等为其研究方法与指导。
2.中医以精气神学说为其根本,以经络学说为其特色,中医博、杂、精,但她可以以一气字贯通之。
3.中医辨证论治用药的目的是使患者体内外重新达到或恢复静态与动态的中和境界。在中医诊治过程中,医患关系务必要追求中和境界,如此才能使辨证论治之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
4.中医高度重视心理因素在医疗过程中之奇特作用,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等。中医的这种天人合一且以人之心神为本的医学模式远远早于并且高于当今西医所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中医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以中和为法则。
6.中医是中和之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中医之本质属性,所以,中医是海,其它医学是川,中医与其它医学之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关系。
以上所论,已经体现了中医是中和之医。另外,在中医的精气神学说中,神为中,精气为和。中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中医的这种重心神为尊中的表现,重脾胃为崇和的表现。《伤寒论》之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即中和之剂的典型代表方剂,其适应症广泛,疗效确切可靠,自古及今为医家所重视。临床上,以上方剂的灵活化裁方是中和之剂的变体,扩大了中和之剂的适应症。中医师临床上所谓的辨证论治,究其实,就是以中医之中和理论为指导,以调整并使患者体内外都达到中和的美好境界为目的,如此所开的中医处方都可称为广义上的中和之剂。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精髓是中和,中医实乃中和之医,简称中医。
中医的"中"是什么意思如下:
西汉开始有“中医”的说法,若“中”不指中国,究竟何意呢?中国最早认识尤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堪舆、天文、地理、医学……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
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
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中医年轻又古老是因为“中医”用它来指代中国传统医学的时间还不到200年,但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与中华文明同步诞生、发展,相辅相成绵延发展了几千年。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医”在这里的意思是中等的医者,与现代中医的含义并不相同。
现在中医的“中”指的是中国,同时也代表着“中和”“中庸”之意,“医”指的就是医学、医生。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传统医”“国医”等,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
几千年来,祖祖辈辈都用中医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证实了中医无论是在治病上、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实有效、功不可没的。
发展:
中医在发展过程中,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相结合,又形成了不同的类别。以儒家文化为背景的儒家医学,也称儒医,代表人物有张仲景、张从正、李时珍等。在2017年5月,河南成立了国内首个儒医类社团——河南省儒医文化研究会。
以道家文化为背景的道教医学,也称道医,代表人物有葛洪、孙思邈、傅青主等。以佛家文化为背景的佛教医学,也称禅医,如少林寺有少林药局、少林伤科等。此外,还有以易学为背景的易医、以武学为背景的武医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91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为中医药及东方文明进行的一次哲学辩护
下一篇: 中医药是独具魅力的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