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曾经是多少仁人志士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然而,几十年对中医现代化不懈努力的结果却远远不尽人意,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彷徨之中,这中间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笔者认为:造成中医现代化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中医现代化的方法和切入点出了问题,因此切实地进行中西医学比较研究,找准中医现代化的切入点就是解开这个难题的关键。
中医现代化要提倡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方法
进行中医的现代化,首先要对中西医学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回想过去几十年的“实验、实证、分析”方法基础上的中医现代研究实践,究竟给中医学带来了什么呢?中医临床阵地的不断缩小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停滞不前,这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面对中医现代化的困境,有人动摇了,认为中医不科学,是经验主义的,甚至提出所谓“废医存药”之说;也有一些人认为中西医学具有“不可通约性”,进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反对任何形式的西医学知识向中医学的渗透,以保持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性;更有许多热爱中医事业的人在困惑中彷徨,中医现代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
笔者认为,要达到中西医学全面正确的认识,就必须提倡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考察对同一种生命现象中医是怎么阐释的,西医又是怎么认识的,联系实践反复思考,到底谁说得更对一些,更符合客观情况,再把思考的结论放到实践中反复验证,如此比较、认识、实践,再比较、再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现在中西医学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危机,中医学面临的危机更严重一些,危机预示着革命,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谁正确地把握了这个历史趋势,谁就将成为未来医学的主宰。中国应该把握住这个机遇,中医更应该把握住这个机遇,因为中医在实现医学革命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优势。西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分析、实证、实验”资料,中医根本没有必要重复西医走过的老路,完全可以借鉴西医学中科学的成分,从而实现中医学的跨越式发展。
中西医学的第一个不同点——哲学方法论的不同
如果切实地进行这种比较研究,就可以发现中西医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指导思想的不同。中医是以朴素的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为其哲学基础的,西医学则是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不同的哲学思想对应着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方法认识解释客观世界又产生不同的理论,这是中西医学理论差异的根源所在。过去中西医结合主要是以西医的方法研究中医,以西医“实验、实证、分析”的还原论方法研究朴素系统论指导下形成的中医理论,这是方法论的重大失误。笔者认为,这种“中医西化”的方法论失误是造成目前中医困境的根本原因。
科学并不在于使用了多么“科学”的仪器,而更在于是否使用了科学的方法,科学也绝不是以仪器的精密、方法的现代为标志的,科学更在于它是否真正地反映了客观现实,所谓的“中医西化”错就错在看不到中西医研究方法的根本区别,简单地以西医的方法研究中医理论,犯了缘木求鱼和惟科学论的错误。
方法论的差异就像一条宽广的河流,横亘在中西医之间,使人只能隔河相望而不能相互交流,曾经有人就根据中西医学方法论的巨大差异认为“中西医学不可通约”。可是,有没有可能在这河流上建座桥呢?中西医学研究的对象都是人,都是健康与疾病,两者存在通约的内在基础,只要实现方法论的统一,两者是完全可以通约的。事实上这样的桥梁已经存在了,那就是系统论。现代系统论辩证地吸取了还原论和古代朴素系统论中合理的成分,扬弃了还原论和古代朴素系统论不合理的内容,已经在更高的高度上实现了两者的统一。因此系统论完全可以作为中西医学沟通的方法论桥梁,剩下的任务只是在这桥上走——用系统论的观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动态的观点、层次的观点、质量互变的观点等等来研究和解决中西医学具体的问题了,当然这其中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
中西医学的另一个不同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西医的理论体系主要是建立在神经调节基础上的,而中医则更重视体液调节。这是中西医学的又一重要不同点。究竟是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更重要呢?从进化的观点看,体液调节是更基本、更原始的调节方式,例如在植物中并不存在神经调节,却已经存在原始的体液调节,假如一块树皮损伤了,损伤在体液调节的作用下可以愈合,这是植物的原始的抗损伤调节表现。神经调节只是在以后的进化过程中,多细胞动物为了适应更复杂多变的环境而在原始的体液调节的基础上产生的更高级、更现代的调节方式。已经有种种证据表明,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乃至再生、修复是在体液调节尤其是免疫调节的作用下完成的。体液调节主要就是指免疫调节,其次是内分泌调节,而疾病就是损伤与抗损伤不断斗争的过程,因而考察疾病过程免疫调节就具有比神经调节更重要的地位。
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朴素系统观的指导下以及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体液调节理论认识,具体地讲就是营卫学说、气血理论。如果说中医主要讲的是体液调节很多人难以接受,其实体液病理学比神经病理学要“科学”得多,也正确得多。每一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往往是起于体液尤其是免疫的变化,而不是神经。在西方神经生理学和细胞、细菌等学说兴起之前,占统治地位的也是以“四体液说”为代表的体液病理学,采取的也多是放血、导泻等类似于中医的疗法。与西方“四体液说”不同的是我们的祖先天才地把体液调节分为“营”和“卫”两部分,“营”对应着“血”,“卫”对应着“气”,然后用阴阳这种古代的哲学理论把营卫气血的变化进行动态的、整体的、辩证的考察和总结,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理论,这点要比古代西方的“四体液说”高明多了。
仔细地考察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的有关论述,可以看出《内经》对各种生理病理现象都是以营卫气血理论阐释的,中医营卫学说实际上是整个中医理论赖以建构的基础。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营卫学说又有所阐发,然而自宋以来,营卫学说却日趋式微,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几乎已经找不到营卫学说的踪迹了。失去了营卫学说的中医基础理论,犹如悬浮在半空中的空中楼阁,使人难以把握。中医营卫学说,而如果结合西医学的知识重新审视营卫学说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内经》建立在营卫学说基础上的对睡眠和梦的认识、对疼痛的认识、对发热的认识、对精神或者意识的认识、对生长和衰老的认识等等关于这些现代医学仍然困惑的难题的解答是多么深刻,使人不能不惊叹于古人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天才,其他还有“卫气为百病母”的观点、经络学说、疾病形层传变学说等等古人在实践中总结的系统规律,都需要现代中医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借鉴现代医学的知识,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更高的层次上继承和发展,从而建立起真正符合客观实际的、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的、中医自己的基础理论。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是中医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
现代医学最新的进展表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并不是仅仅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还要接受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复杂调节和影响,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同形成一个复杂广泛的调节网络,机体内所有细胞、组织无一不受这个网络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它们既是这个系统的成员,亦接受这个系统的调节,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防病和抗病作用,这就是著名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直接反映系统特性,可以作为系统论原则方法与西医学知识结合的工具,为继承和发展中医体液调节理论,同时为有效地借鉴现代医学成果提供了联系的桥梁,因此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无疑是中医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
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为研究切入点,也是符合系统论要求和中医重“关系”而轻“实体”的研究特点的。系统论认为: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才是系统呈现整体性的根源,而人体系统中器官与器官、细胞与细胞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完成的。所以,神经-内分泌-免疫之间的有机网络式的联系才是人体呈现整体性的根源,真正代表着人生命的本质。因此,考察疾病本质,也必须把注意的焦点放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上,而不应该放在细胞或者基因这些要素形态的变化上。笔者认为:所谓疾病就是在内外环境损害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个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而证则是相对短暂稳定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异常整合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90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从国学看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