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约1032-1113),字仲阳,山东郓州(今山东省东平)人,北宋著名儿科学家。他的父亲钱颢,擅长针灸,但嗜酒喜游。钱乙3岁时,他的父亲东游海上,竟然一去不返,母亲又早亡,于是便成了孤儿。他的姑母可怜他孤苦,于是把他收为养子。稍大读书,后来跟随姑父吕氏学医。吕氏病危时,告诉了他的家世,钱乙听后号淘大哭,请求外出寻找父亲,往返五六次,才打听到父亲的所在。又过了几年,把父亲接回来,侍奉至终。不仅如此,钱乙对收养他的吕氏也非常孝敬,“其事吕君,犹事父”。吕氏去世后,因为没有儿子,钱乙为他收行葬礼尽孝,并帮助将他的孤女嫁出;每年祭祀,和亲生儿子一样。从上所述,反映了钱乙良好的人品道德,这也是他成为名医的重要条件之一。
钱乙跟随姑父学医,勤奋刻苦,精通经典,博览诸家,尤其对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颅囟经》更为推崇,并以此做为指导,精专儿科,闻名遐迩。宋神宗元丰年间,钱乙去汴梁(今开封)行医,誉满京城,那时正好长公主生病,召钱乙就诊,他诊病非常准确,皇帝便授予他“翰林医学”的称号。后来皇子仪国公病瘛疭(手足抽搐),国医未能治愈,皇帝听了长公主的建议,召钱乙诊治,进黄土汤而愈。皇帝非常高兴,夸奖其医术,并晓谕众臣,然后问道:黄土汤为什么能治瘛疭呢?钱乙答道:瘛疭是肝木失养引起的,黄土汤能温补脾土,土能胜肾水,肝木得肾水滋养,则风自止,而且诸医都快治好了,到我这正好赶上治愈。皇帝赞赏他说的对,任命他为太医丞。从这件事例也可以看出钱乙高尚的医德医风,不矜持己名,诋毁他医,因而受到众医及病人的爱戴和信任。此后,上至皇戚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愿到他那里看病。钱乙不分长幼妍媸、贫富贵贱,一视同仁,皆认真诊治,授之于药,均满意致谢而归。
钱乙“为方博达,不名一师,所治种种皆通,非但小儿医也。”(《钱仲阳传》)除医书外,史书杂说无所不读,天文地理、社会人事无所不晓,别人读书拘泥守古,而他能超越框框,融于己见,且大都与理法相合。他精通本草,多识物理,因而能辩认错误,别人得到一种特殊的药,或有什么疑难的事,求教于他,都能有问必答,充分显示其博学多识的才能和甘为大众服务的情操。
钱乙在数十年的临床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在儿科方面更有创新和收获,他把这些经验和体会结合《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医著及诸家学说,写成了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但由于生前医务繁忙,随著随传,比较杂乱。后经弟子阎季忠收集整理,核校编辑,删去重复,正其谬误,才于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正式刊行问世。除《小儿药证直诀》外,钱乙还著有《伤寒论指微》五卷,《婴孩论》百篇等,可惜均已失传。
《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书。世界医学史上与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确是十分重要的。钱乙也因此书名留医史。
河南。
钱柏山,河南浚县人,“钱氏宫廷针灸”第30代传人,毕业于河南省职工医学院。多年来替心研习中医针炙,曾多次进修于省市三甲医院针炙科。曾多次赴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炙医院进修,并结合祖传秘针研读大量针炙古籍文献,勤勤恳恳30载,继承家传,开拓创新,整理出宫廷针灸的治疗体系。
钱乙,字仲阳,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宋代著名儿科医学家。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戚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曾任太医院丞,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钱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时著名医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言不为过。
孩子也是可以吃的。成年人的用量是:一次8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如果是孩子服用,可以减少用量。服药期间,最好不要吃辛辣刺激食品,以免影响药物疗效。
六味地黄丸,由北宋著名儿科学家钱乙创制。起初是为主治小儿发育不全:发音不全、行动迟缓、牙齿不长、囟门(指婴儿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不合、头大额方、目昏神暗、面色无华等。经历代中医的锤炼,它的功效不断得到完善,在现代临床中由原来的儿科用药拓展到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涉及病症40余种。
肾阴虚者最适宜长期服用。肾阴虚的常见症状如下:一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二是头晕、耳鸣、健忘,女性表现尤为明显;三是失眠、多梦;四是手足心热、盗汗;五是头发无光泽、脱落、早白;六是面部黄褐斑;七是性功能下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八是脉象沉细或细数,舌红少苔。那么,孩子能吃六味地黄丸吗?
孩子也是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名方。这一称谓来自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89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孙一奎
下一篇: 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