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医药报转 奥地利科研人员日前发现了黄病毒入侵健康细胞的机理,从而为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研究开辟了新途径。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细胞生物学》杂志上。
黄病毒是一种微小包膜病毒,许多传染病病毒如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流行性乙脑病毒和初夏脑膜炎病毒等都属于黄病毒科。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病毒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发现,黄病毒可以使自己的细胞膜与被感染细胞的细胞膜融合,通过这种被称为“受体内吞”的机制,将自身的遗传信息植入被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从而入侵健康的肌体细胞。
科研人员还发现,一种被称为“融合蛋白”的物质在黄病毒与宿主细胞融合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种蛋白对宿主细胞质的酸碱程度非常敏感,宿主细胞质的酸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黄病毒的入侵。
病菌、病毒原理的发现
1892年12月27日,法国巴黎大学的会议厅里挤满了人,国外代表和法国各科学团体的代表坐在荣誉席上。当一个步履蹒跚灰白头发的小个子紧紧挽着共和国总统的手臂走进大厅时,乐队奏响了凯旋进行曲,每一个人都站了起来,全场欢声雷动。一位英国医生由衷地赞叹道:“谁能说明有多少生命靠你而得救,有多少生命将来还要靠你而得救?你已经揭开了多少世纪来遮盖着传染病的帷幕。”这位被称颂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当时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这次盛会,是为庆贺他的七十寿辰、赞扬他的杰出贡献而举办的。
1822年12月27日,巴斯德生于法国东部的多尔城。家境贫寒,父亲是制革工人,母亲也是劳工人家的女儿。他从青年时代就立志要当一名化学家,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取得生理学学士学位后,他继续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在求学期间,他节衣缩食,把生活费用维持到仅能勉强活下去的最低限度,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研究。为此他经常饿得身体发虚,胃部发痛。毕业后,巴斯德一边教化学课,一边继续研究结晶体。他花费了将近五年的时间,第一次发现了有机化合物的旋光异构现象,为现代生物化学奠定了基础。
巴斯德在向科学的顶峰攀登中,总有一种废寝忘食、不畏艰险的精神。他非常热爱他的研究工作,1849年5月29日是巴斯德结婚大喜的日子,人们纷纷前来贺喜,可惟独不见新郎,大家只好分头去找,最后终于在学校的实验室里找到了正在做实验的巴斯德。法国南部的阿莱省蚕丝业很发达,但不知为什么每年都会发生使人恼怒的情况:蚕儿不断生病,不吐丝,不做茧,甚至大批死亡。巴斯德在对这种蚕病的研究中,每天从清晨5点到晚上11点连续工作。这期间他的三个孩子不幸夭折,他在痛苦中坚持研究,终于找到了防治蚕病的办法。阿莱省的蚕农为了纪念他所作出的贡献,为他立了一座雕像。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巴斯德为了表示对侵略者的抗议,他把普鲁士波恩大学授给他的博士学位证书退了回去。他认为“为祖国战死是幸福的!”他要求参加作战,后来没有去成。
法国的酒一向以品质优良而享有盛名,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能远销。酿出的佳酿放一段时间,就常常会变酸,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什么酒会变酸呢?巴斯德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终于发现酵液体中有许多细菌。但如何才能消灭这些细菌呢?巴斯德用了许多抗菌药品做实验,结果都不理想。最后,他试着将酒加热到各种温度,发现只有将酒缓缓加热到50℃时,酒里的细菌才全部被杀死,因此人们称这种消毒法为巴斯德消毒法,并且沿用至今。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巴斯德开始集中精力研究怎样对付细菌,从而成为一位著名的“细菌猎人”。
那时候,法国的羊群常因炭疽病蔓延而大批死亡。巴斯德决定为农民解救危难,来到炭疽病流行的夏特勒地区。一到那里,他就抽取病羊的血,从中找到了引起炭疽病的细菌——炭疽杆菌,并且用稀薄的炭疽杆菌液注射到羊的身体里去。这样一来,羊就不再得炭疽病了。不久,巴斯德又被邀请去研究一种鸡霍乱病。
这时,巴斯德已从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研究动物传染病的方法:首先把引起病的微生物找到,把它培养起来,让它繁殖;然后用它注射到正常的动物身上,看它是不是会引起同样的病。如果动物得病了,还得在它的身体内找到同样的微生物。现在,巴斯德就用这种办法来研究鸡霍乱。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如果让培养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鸡霍乱菌就会失去致病的能力,可是这种病菌却能使鸡得到免疫的能力。巴斯德把这种具有引起免疫力的细菌称为“菌苗”。
巴斯德从这里开始又研究炭疽杆菌。经过几轮试验,后来他把培养箱的温度调到42℃~43℃之间,炭疽杆菌危害牛羊的作用明显减小,可以作为菌苗给牛羊接种防病,从而能预防炭疽病。就这样,巴斯德取得了战胜传染病的划时代成就——创立了免疫学。
巴斯德用菌苗预防鸡霍乱和炭疽病取得成功后,向法国科学院请求进行公开的试验。1881年5月5日,在梅仑的普莱堡农场,巴斯德把48只羊分成两批,各24只,其中一批当场被注射了减毒炭疽菌苗,另24只任其自然。然后巴斯德宣布:他将在第12天、第26天,分别给这48只羊注射等量的有毒炭疽菌苗,并预言,今天注射过减毒菌苗的24只羊将不会生病,而另24只羊会患炭疽病死亡。
6月2日,一大批议员、记者、兽医和牛羊业经营商,以及附近的农民迫不及待地再次来到普莱堡农场看结果。24只接种疫苗的羊果然全都活着;而另24只羊中,22只已经死亡,剩下的两只也是奄奄一息了。亲眼目睹的人们高兴地喊道:“奇迹,这真是奇迹!”巴斯德的发明,拯救了法国的畜牧业,他也因此而获得了法国最高荣誉——荣誉大勋章。
但巴斯德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进一步想到要是能将细菌和微生物的原理用来治疗人类的疾病该有多好啊!
当时欧洲的医学还很落后,外科手术的死亡率达80%以上,大多死于伤口感染化脓。对病人施行手术,差不多等于宣判死刑。巴斯德潜心研究后发现:造成死亡的原因是因为开刀的伤口暴露在千百万细菌面前。空气、纱布、器具、医生的手上,到处都布满了细菌。对此他提出了高温消毒灭菌法。当时苏格兰有一位外科医生李斯特接受了巴斯德的建议,手术前进行彻底消毒,结果在他主办的医院里,手术病人的痊愈率是当时世界外科医院中最高的,而术后死亡率又是最低的。
19世纪后期,狂犬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年过六十的巴斯德又对疯狗产生了兴趣,于是他专注于狂犬病疫苗的研究。他把疯狗的唾液注射到兔子身上做实验。一次,一条大疯狗由于阵痛引起狂怒,口水直流,巴斯德立即和助手一起把狗牢牢地绑在桌子上,为了取得这条大疯狗嘴里的唾液,他亲自用嘴含住滴管从疯狗的颚中吮吸唾液,吸完后,他转身告诉助手,实验可以继续进行了。正是凭着这股献身精神,巴斯德的抗狂犬病疫苗在动物身上获得了成功。
一天,阿尔萨斯省的一名叫梅斯特的9岁男孩被一条疯狗咬伤了14处,两天后被送到了巴斯德这儿。巴斯德犹豫了,抗狂犬疫苗从来没有在人身上试验过啊!人命关天,最终巴斯德还是决定试用,如果失败,他愿承担一切后果。注射后的那天晚上,巴斯德紧张得彻夜不眠,随时注意病孩的反应。31天后孩子完全恢复了健康。巴斯德终于松了一口气。从此,注射抗狂犬病疫苗的治疗方法在全世界迅速推广,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病人。巴斯德的病菌和病毒发现犹如上帝赐给了人类一位“神医”,巴斯德也因此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89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药食调理急慢性咽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