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
其病原为多种肠道病毒,可发生于四季,但夏秋季最易流行。3岁以下的幼儿是主要患者,病人的咽部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沬传播,或唾液、粪便污染手和用具。故托幼单位是本病的主要流行场所。手-足-口病多数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常有1-3天的持续低热,口腔和咽喉部疼痛,或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特征。皮疹多在第2天出现,多见于手指、足趾背面及指甲周围,也可出现于手掌、足底、会阴及臂部。开始时为玖红色斑丘疹,1天后形成半透明的小水疱,如不破溃感染,常在2-4天吸收干燥,呈深褐色薄痂脱落后无瘢痕。口内、粘膜、软腭、舌缘及唇内侧也有散在的红斑及小疱疹,多与皮疹同时出现,或稍晚1-2天出现。口内疱疹极易破溃成糜烂面,上覆灰黄色假膜,周围粘膜充血红肿,患儿常有流延,拒食,烦躁等症状。
故如3岁以下幼儿出现上述症状,注意为该病的可能性,早期治疗预后良好,同时注意患儿的休息和护理。及时发现疫情隔离患者1周,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幼儿园所和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双手、口腔,同时注意日用品、食具、玩具的清毒。如有神情淡漠、头痛、呕吐等症状,应警惕并发症的出现,应及时送院检查治疗。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276例,全部获愈。平均服药时间为6天。
什么是手口足病
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一旦流行,就会使很多孩子被传染,被传染上的孩子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因而被称为手口足病.
如果有类似情况不要惊慌,直接去医院确诊~
手口足病的症状与预防2008-04-29 18:04
疾病症状:
手足口病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中医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当疫苗湿热之邪伤及肺脾两脏时,造成肺卫失和或毒邪蕴积于脾,使脾主四肢及开窍于口的功能失调,出现上述的临床特征,同时可伴有发热、流涕、微咳等类似夏季感冒的症状或流涎、拒食、烦躁等症。
中药治疗本病疗效颇佳,既能消除、缓解症状,又可缩短病程。在发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热解毒、化湿凉血疗法,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生苡仁、牛蒡子、蝉衣、紫草、芦根、竹叶、生石膏、黄连、灯芯草、六一散等;在发病的后期,若见手足心热、食少、烦躁不安等症,可以再加入生地、麦冬、白薇、玉竹等养阴清热之品。
预防措施:
1. 注意孩子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2.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造宜。
2. 多让孩子饮水、多吃蔬菜和瓜果。
3. 对儿童玩具要经常消毒,尽量避免孩子到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4. 让孩子注意休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能力等。
5. 一旦有发病儿童,要及时就医和隔离,并等孩子痊愈后由医生批准再回到幼儿园,避免孩子交叉传染。
手足口病(EV71)临床表现
多为5岁以下婴幼儿,手、足、口及皮肤、黏膜出现典型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并伴有卡他性症状。
1)典型病例: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数在38?6?1C左右,持续2~3天,少数病人3~4天以上。有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几乎都有发热,且持续时间长。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由于口腔黏膜溃疡疼痛,患儿有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斑丘疹在5 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手足远端部位的斑丘疹和疱疹一般无疼痛和痒感,愈后不留痕迹。在同一患者手、足、口病损不一定全部出现。
2)不典型、散发型病例:出疹只表现在患者身体某一个部位上,斑丘疹或疱疹稀疏且不典型,往往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进行病原学和血清检查。
3)合并症:有的可合并心肌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肺水肿等,但以无菌性脑炎、心肌炎等最为 常见。
发病季节:全年都可发生,以4~9月多见。
那些人容易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是婴幼儿。它是一种儿童传染病,传染性强。一般通过患儿接触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等亦可造成传播。
怎样预防:1)饭前便后要用洁净水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2)室内应经常通风,做好家庭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小孩的衣物等要经常日光晾晒:
3)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还应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4)托幼机构、小学等儿童聚集单位应每日晨检,发现疑似病人时应敦促家长带小孩就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86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幼儿急疹
下一篇: 风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