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病是一种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全身性地方性疾病,1953年发现于黑龙江省克山县,故名。本病在黑龙江、吉林、河北、陕西、甘肃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许多乡村亦有流行。
本病根据起病的急缓、病程的长短以及自觉症状的有无,分为急型、痨型(慢型)和潜在型。其临床表现常有胸闷,心悸难受、恶心、频繁呕吐、气促、浮肿等症状,甚者可有急性心源性昏厥及全身抽搐。由于呕吐物初为食物及粘液,以后则为胆汁,故在民间又常称本病为“吐黄水病”。体检所示常为面色灰暗、四肢厥冷,脉搏微弱,体温偏低、血压下降,心界轻重度增大,心音低弱,心尖区有I—II级收缩期杂音,时有舒张期奔马律。心律失常多系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或房室传导阻滞。肺部可有干、湿性罗音,也可见肝肿大。
本病病因至今未明,似与水土(包括粮食)中某些元素的含量异常有关。病毒感染亦为致病原因。
本病诊断依据,有心肌炎后心肌受损的各种征象之一,但可除外其他病因的心脏病。在克山病流行地区或非流行地区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本病的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如抗休克、抗心衰、抗心律失常及维生素C的应用,而安静休养则为首要。
中医学对克山病并无专门论述。根据本病的突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的症状,往往考虑为阴毒伤寒,少阴中寒而郁遏,心阳不振,脾阳不达四肢,甚者寒邪直中于心,阳气暴脱发为昏厥、抽搐,心悸。故亦可参照“心悸”、“心劳”进行论治,分为心阳暴衰、心虚劳损、心虚邪伏等。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慢性克山病56例,痊愈35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2.8%。
(一)人体低硒与克山病
张家口重—中—非病村人群发硒(平均)依次为0.191~0.211~0.237μg/g。按不同样品类型重新统计后的发硒水平和特点列于表6-11中。由表中可看出:①病人与非病人发硒无显著差异;另据测试病人血清硒0.0495μg/ml,健康人0.0435μg/ml,二者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甚至健康人群还略低于病人群。②在健康人群中,存在30%的低发硒样品,而且本区最低值出现在该人群中;③病区人群与非病区人群硒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但它们中仍然各自存在一定比例的低发硒人群和高发硒人群,而且本区发硒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都落入病村样品中。
表6-11 张家口人发硒含量统计表
以上统计特征表明,无论病村还是非病村,病人还是非病人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发硒判定标准能将它们截然分开。特别是病村中的病人发硒>0.20μg/g样品占47%,而且本区发硒最高值也出现在病人中,这就从反面证明人体低硒并不一定导致克山病的发生。因此,虽然补充足量的硒可以抑制克山病发生,但是人体低硒也并不一定会发生克山病。这是因为抑制克山病发生的条件比较复杂;除了硒之外,Mo、Zn、Mg、Vc,以及膳食营养、身体免疫功能等都能起到抑制克山病的作用。近几年,环境硒变化不大,但病区发病率自然减退的现象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二)人体低硒与克山病暴发流行
我们在第一章中就曾指出克山病暴发流行是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某一干扰因素引发人群系统的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为急型和亚急型这种病程短,发病急的特殊症状。而低硒环境和人体硒状况是一种长期作用因素,不符合系统干扰条件。因此似乎应该对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暴发流行原因与人体低硒分离开来,虽然它是克山病发病的一种控制因素。致于是何种干扰因素诱发了张家口克山病的暴发,有人提出是气候方面的原因(张家口地方病防治所研究报告),但由于缺乏当时与克山病暴发有关的环境硒和其它资料数据的记录,还难以作出肯定的结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76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高血压病
下一篇: 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