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人类千百万年的进化史,人们不难发现,我们的祖先栖居于洞穴之中的历史至少有近百万年。早在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在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特点的远古时期,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就保存有古人类生活的遗迹。类人猿历经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人类得以生存、繁衍,不能说不与洞穴漫长时期对人的庇佑息息相关。
当人类进入古代文明,民栖茅舍竹篱,官居楼台亭榭之时,却有许多名人雅士、高僧仙道仍眷恋着洞穴生活,追逐着古人遗风。那些修仙求道的人,多在洞中修炼,其中有很多人得以高寿。如江西庐山的仙人洞,传说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修炼的地方。四川青城山是道教基地之一,山中的五天洞、朝阳洞、丹台碧洞等都先后有人在那里居住修炼过。至今,青城山上还留有一块“道在养生”的古碑刻,它正道出了洞穴养生的真谛:道,就是养生;修道,就是强健身体,防病治病。
人类进入高度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洞居生活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又有了新发现、新认识。根据科学家们统计,至今,在我国黄河中下游的山西、甘肃、陕西、河南等省,仍然有4000多万人口居住在窑洞里。科学家们对山西省住窑洞而得以长寿的人,进行50年的研究后得出结论:他们之所以长寿,正是窑洞生活方式带来的结果。
那么,洞穴中存在哪些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有利因素呢?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室温稳定,湿度适宜。科学家们认为,人类最合适的生活温度应在10~22℃,相对湿度在30%~75%范围内。如在3~5米厚黄土覆盖下的洞室中,夏季室温比室外低10℃左右,冬季室温比室外高15℃,而且温度和相对湿度都较稳定,形成了“冬不生火暖融融,夏不摇扇也清凉”的理想生活环境。而相对恒定的温度、湿度,对人体植物神经系统又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增强体内器官的协调和生命的活力,使呼吸、脉搏、血压趋于平稳,使机体内环境保持平衡,从而有利于人体健康。
第二、环境幽静,宁神益智。在洞穴中居往,最显著的优点是没有噪声干扰。外界噪声(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引起的紧张和不良影响少,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反应,使人达到养生学中所说的“入静”状态。还可松弛神经、肌肉组织,使机体进入“放松”状态。居于幽静的洞穴之中,如同置身于“仙境”,有超凡脱俗之感,能陶冶情操,起到宁心安神、消除疲劳的作用。
第三、空气清纯,防病强身。洞室中空气污染少,受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影响亦很少,因而洞室空气中极少见尘埃微粒和有害微生物。洞室空气湿度相对较高,增强了空气自身的净化能力,又可保护皮肤、口腔及鼻咽部黏膜组织,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长期生活在窑洞中的人,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以及风湿病、皮肤病就大为减少。洞穴之中含有大量阴离子,阴离子能对机体产生良性刺激,改善植物神经功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振奋精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一些研究还证实,洞穴空气中某些理化特性,还有其特殊的疗病健身功能。富含氯化钠、硫磺、白矾的洞室空气,对治疗呼吸器官疾病、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有良效;有的洞穴空气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铜、矾等,这些微量元素具有高度的生物学活性及催化反应能力,它们与体内的氨基酸、蛋白质或其他有机物质结合,形成维持机体活力的各种酶、激素或维生素,对改善人体生理活动和健身防病起着重要作用。有的洞穴岩缝中散发出的微量放射性物质如氢气,能促进人体的内分泌机能,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α粒子电离后产生的大量阴离子,被医学上誉为“空气维生素”,被人体吸收后顿觉精神振奋,心旷神怡,并能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增强小血管的弹性,使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和毒性物质排出体外,对一些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衰弱、肺气肿、偏瘫、风湿性关节炎都有良好的治疗和康复作用。为此,“洞穴医院”也相继出现,我国新疆伊犁河畔的火龙洞洞穴医院就是其中的一所。
当今世界,人口爆炸,住宅楼鳞次栉比,向空间、四周无限伸展,生态破坏,耕地减少,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已然显露;工业乃至交通发达,大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已构成威胁;而现代封闭式、摩天楼式的居民住宅,又趋多功能化和装饰化,于是乎“高楼综合征”、“住宅空调症”等许多从来未有过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接踵而至。仅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报道,居住在新建和整修的建筑中的人,30%会出现“建筑物综合征”,美国约为50%,日本在20%~50%之间;新加坡对500名在高楼、空调环境中工作的人调查表明,有半数以上的人患有此类综合征。人们开始从现代住宅中警醒过来,由此也带来了更多的反思———未来人类选择居住环境的理想归宿在哪里呢?
诚然,人类历经进化,早已从洞穴中走出来,虽然全球响彻着“回归自然”的声声呼唤,虽然未来毕竟不大可能会“回归”到古朴的穴居生活方式中,但洞穴的特定环境及其所具有的特殊保健功能,十分有益于许多疾病的康复,有利于人们修身养性,怡养身心,却病延年,这是毫无疑问的,也值得我们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恒 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69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梁晓声:修身养性强调心灵感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