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可见于西医中的许多疾病,但并非都由消化道疾病引起,如急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贲门痉挛、幽门痉挛及梗阻、胰腺炎、胆囊炎,也由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引起。中医认为,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以致引起食物及痰涎从口吐出的病症。对于呕吐病人的护理,中医讲究详辨呕吐症状的虚实,进行辨证施护。
近日,本报记者在采访北京市和平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韩晓雪时,韩主任解释到,在中医理论中,脾与胃相表里,脾主升,胃主降,一升一降,可保持气机通畅,使胃内的食物的得以向下输导,营养吸收分布于全身。若邪气犯胃或胃虚失和,胃气则不下行,反逆而上,发生呕吐。再者,呕吐还与肝、肺之气失调有关系,因为,肝肺之气是左升右降,协助脾胃气机升降的调和的,如果肝肺气机失调,必然导致脾胃失调,使呕吐发生。
呕吐分为两类--实证和虚证,呕吐实证多由外邪、饮食所伤,发病较急,病程较短;虚证多为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在护理呕吐病人时,对于实证患者,以祛邪化浊,和胃降逆为主;对虚证患者多用温中健脾、滋阴养胃及扶正之法。
那么,我们怎样辨别呕吐患者是什么样的病证呢?
一.实证:
包括外邪犯胃、饮食停滞、痰饮内阻、肝气犯胃四种类型。
1.外邪犯胃:
症状表现为:突然呕吐,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部和上腹部发闷。
2.饮食停滞:
症状表现为:呕吐酸水,上腹胀满,打嗝厌食,饮食后恶心、呕吐加重,吐后恶心症状减轻,大便稀、秽臭或者便秘。
3.痰饮内阻:
症状表现为: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胸部和上腹部闷胀不适,不思饮食,头晕心悸。
4.肝气犯胃:
症状表现为:呕吐酸水,频繁打嗝,胸部和两胁闷胀疼痛。
二.虚证:
包括脾胃虚寒、胃阴不足两种类型。
1.脾胃虚寒:
症状表现为:饮食稍有不慎,即上腹不适,恶心呕吐,时作时休,饮食差,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口干却不欲饮,手脚凉,喜暖恶寒,大便稀。
2.胃阴不足:
症状表现为:呕吐反复发作,时有干呕,口燥咽干,腹中饥饿却不欲饮食。
韩主任说,家庭护理呕吐病人,只要掌握病人的上述症状表现,就基本能够辨别患者疾病的证候虚实了,对于护理方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神昏是指以神志障碍为特征的病证。轻者神志恍惚或朦胧,重者不醒人事,又称为“昏迷”、“昏愦”或“昏不知人”。临床上很多疾病,如中风、热病、时疫温病,厥证、痛证、消渴、癃闭、膨胀及颅脑损伤等在发病过程中都可能出现神昏。
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肺炎、中毒性菌痢、肺源性脑病、心源性脑缺血综合症、癫痫、肝昏迷、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以及中暑、电击中毒等病所出现的昏迷,均可参考神昏的辨证护理。
病因病机
① 外感邪热:六*之邪,蒙蔽心窍,毒热灼伤营血而内陷心包,或热结肠胃,上扰神明,热郁气逆,闭塞清窍等,均可致神昏。
② 风痰上扰:阴虚阳亢,风痰上冲,蒙蔽清窍而神昏。
③ 湿浊内阻:湿毒*浊之邪,郁结于内,气机郁闭,蒙蔽心窍而神昏。
④ 阴阳俱虚:素体虚衰,病邪猖獗;病久体弱,邪盛正衰;或邪气内闭日久,阴精耗竭,阳无所附,阴阳两虚,以致阴阳离决,而出现神昏。
一般护理
神昏病人意识丧失,生活不能自理,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因此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护理,防止发生意外。
① 病室环境:病室内及周围环境要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光线柔和,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病室内应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设专人守护,并作好记录。
② 生活护理:病人神志不清,应卧床休息,取平卧位。躁动不安者应加床档,防止坠床摔伤。待病人神志逐渐恢复后,可适当活动。若昏迷时间较长,应经常按摩四肢肌肉,活动关节,以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
③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喉间痰涎壅盛或伴呕吐者,应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或分泌物,以防阻塞气道而窒息。重度昏迷病人常因舌根部后缩而阻塞气道,应用纱布包住舌体将其轻轻拉出。为防止病人咬伤口舌,可用裹上纱布的牙垫或压舌板垫入上下牙齿臼齿之间。每次翻身时,应轻轻叩拍病人背部,以利痰液排出,预防并发症发生。伴喘促、紫绀者,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
④ 口腔护理:用两层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于口鼻部,以湿润吸入的空气,保护口腔粘膜。一日三次用2%黄柏水或银花甘草液清洗口腔,有口疮时,可用冰硼散或养阴生肌散喷涂。牙龈出血、红肿者可用黄芩或五倍子或地骨皮等煎水清洗口腔。有假牙者应将假牙取下,置清水中浸泡。伴抽搐时应留置牙垫,以防止咬伤口舌。
⑤ 皮肤护理: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局部受压或因久病气血虚衰,血行不畅;或因二便浸渍,很容易发生褥疮,故应作好褥疮的护理。因此要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应帮助病人更换体位,定时翻身,在骨突处用红花酒精按摩,并用气圈、海绵垫托扶,防止因压迫出现血瘀而生褥疮。经常保持床铺平整、整洁、干燥。大小便失禁者应及时更换床单,并经常用温开水擦洗臀部、背部,女病人要冲洗会阴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对汗多的病人,出汗后要用毛巾及时将汗擦干,更换汗湿的衣被。
⑥ 饮食护理:要保证供给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神昏初期可从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2~3天后仍神昏不醒,可采用鼻饲法供给营养。神昏初期以实证居多,鼻饲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米汤、果汁、牛奶、豆浆、鸡蛋等,后期多转虚证或虚实夹杂,可根据辨证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待病人恢复吞咽动作,再改用口服进食。
⑦ 病情观察:神昏病人病情变化快,应密切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舌苔、脉象等。如呼吸深大或浅数;或逐渐减慢以致暂停;或呼吸深大与暂停交替出现;或体温骤升骤降;或血压过高过低均为危重或濒死的危象,都要认真对待。
⑧ 保护眼睛:对眼睑闭合不全的病人,每日须用生理盐水或氯霉素眼药水滴眼,并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双眼,每日更换两次,以免因角膜长期暴露于外,使角膜干燥受损。
⑨ 保持二便通畅:如病人三天未解大便时可给缓泻剂或灌肠通便。对尿潴留的病人,可进行小腹热敷、按摩或针刺。取穴:水道、膀胱俞、中极等。必要时可行导尿术。
⑩ 针灸急救方法
◆ 指掐或针刺人中、劳宫穴,对轻度昏迷初期者可能奏效。
◆ 高热神昏者,可十宣放血或针刺大椎、曲池、陶道等穴。
辨证护理
对神昏病人,首先应辨明虚实,再根据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的原则辨证护理。
分 型证 候 治疗与护理原则
热毒内陷 热入心包:神志不清,高热,烦躁谵语,面赤气粗或伴抽搐,舌质红绛而干,舌苔黄或焦黄,脉细数。
热结阳明:躁扰不宁,谵语,伴大便不通,腹满坚硬,苔黄焦而燥烈,脉细实有力。热动肝风:高热,面红耳赤,伴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舌质绛,苔黑而干,脉洪数。 热入心包者,清心开窍、泄热护阴;若热结阳明,则通腹泄热,急下存阴;若肝风内动,则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风痰上扰 发热面赤,躁扰如狂,渐进神昏,呼吸气粗,喉间痰鸣,便秘溲赤,苔黄腻,脉濡滑而数。 清热化痰开窍。
湿浊内闭 面色苍白晦滞,畏寒肢冷,浮肿尿少,嗜睡,口臭*浊,恶心呕吐,舌淡体胖,苔白腻,脉沉细。 扶正化浊开窍。
亡阴亡阳 亡阴:神志昏迷,汗出,面红身热,唇舌干红,脉象虚数。
亡阳:神昏不知人,手撒肢冷,大汗淋漓,目合口开,鼻鼾息微,面色苍白,二便失禁,唇舌淡润,甚则口唇青紫,脉微欲绝。 亡阴宜救阴敛阳;亡阳宜回阳救逆。
呕吐的引证解释是:⒈谓恶心而吐出胃中容物。引《汉书·西域传上·_宾国》:“又_大头痛、小头痛之山,赤土、身热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驴畜尽然。”《隋书·隐逸传·李士谦》:“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勉强吃了一块板鸭,登时就呕吐起来。”韦君宜《忆西榆林》:“乍开始打鱼,人们也受不了这湖上的风浪和冰凉的湖水,有的一上船就呕吐。”。
呕吐的引证解释是:⒈谓恶心而吐出胃中容物。引《汉书·西域传上·_宾国》:“又_大头痛、小头痛之山,赤土、身热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驴畜尽然。”《隋书·隐逸传·李士谦》:“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勉强吃了一块板鸭,登时就呕吐起来。”韦君宜《忆西榆林》:“乍开始打鱼,人们也受不了这湖上的风浪和冰凉的湖水,有的一上船就呕吐。”。注音是:ㄡˇㄊㄨ_。词性是:动词。拼音是:ǒutù。结构是:呕(左右结构)吐(左右结构)。
呕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呕吐ǒutù。(1)饮食、痰涎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古代文献多以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现一般不区分,而将有声无物者,称为“干呕”。
二、国语词典
胃壁收缩异常,食物逆出口外,称为「呕吐」。多由胃病、中毒或精神作用而起。
三、网络解释
呕吐(呕吐)呕吐,中医病证名。是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的一种病证,可出现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辨证以虚实为纲。治疗以和胃降逆为原则,但须根据虚实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关于呕吐的近义词
吐逆
关于呕吐的反义词
吮吸
关于呕吐的诗词
《至日宴水上呕吐先醉上府公》
关于呕吐的诗句
妇女呕吐无人色洗去了蓝的酒迹和呕吐的污迹呕吐热潜炽
关于呕吐的单词
barfbesickgagspuespewvomitupchuckpuke
关于呕吐的成语
令人作呕呕心沥血椎心呕血呕心镂骨呕心吐胆吞吞吐吐吐心吐胆呕心抽肠握发吐哺刳精呕血
关于呕吐的词语
呕心镂骨令人作呕刳精呕血呕心吐胆呕心抽肠椎心呕血镂心呕血握发吐哺呕心滴血吐故纳新
关于呕吐的造句
1、航轮在风浪中颠簸前进,许多旅客都呕吐起来。
2、引起此次疫情的大肠杆菌被称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主要症状是带血性腹泻、呕吐和发烧。
3、汽车在山路上不停地颠簸,很多乘客都因晕车而呕吐不止。
4、这话显得有些多余,四周到处都是枪声、爆炸声、还有修士们的惨叫声,远远近近影影绰绰都是敌人的影子,硝烟和血腥味混杂在一起,变成令人呕吐的恶劣味道。
5、急性腹泻最可能是感染性,特别是起病突然或伴有呕吐、便血、发烧、厌食或无精打采等情形。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呕吐的详细信息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西医·恶心和呕吐 3.1疾病名称3.2英文名称3.3恶心和呕吐的别名3.4分类3.5ICD号3.6病因 3.6.1感染3.6.2腹腔其他脏器疾病 3.6.2.1脏器疼痛3.6.2.2胃肠道梗阻 3.6.3内分泌代谢性疾病3.6.4神经系统疾病3.6.5药物等理化因素3.6.6精神性呕吐3.6.7前庭疾病3.6.8妊娠呕吐3.6.9其他 3.7发病机制 3.7.1信息传入3.7.2呕吐反射中枢3.7.3传出神经 3.8恶心和呕吐的临床表现 3.8.1呕吐的伴随症状3.8.2呕吐的方式和特征3.8.3呕吐和进食的时相关系 3.9实验室检查3.10辅助检查3.11诊断 3.11.1病史3.11.2临床表现3.11.3体格检查 3.12鉴别诊断 3.12.1急性感染3.12.2脏器疼痛所致恶心呕吐3.12.3机械性梗阻 3.12.3.1幽门梗阻3.12.3.2十二指肠压迫或狭窄3.12.3.3肠梗阻 3.12.4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3.12.5药物性呕吐3.12.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12.6.1脑血管病3.12.6.2颅内压增高 3.12.7妊娠呕吐3.12.8精神性呕吐3.12.9内耳前庭疾病 3.12.9.1晕动症3.12.9.2迷路炎3.12.9.3梅尼埃病3.13恶心和呕吐的治疗 3.13.1胃肠道疾病3.13.2肝脏、胆道及胰腺疾病3.13.3中枢神经系统病变3.13.4药物所致的呕吐3.13.5神经、精神因素所致的呕吐 3.14相关药品3.15相关检查 4中医·恶心和呕吐 4.1恶心的辨证治疗4.2呕吐的辨证治疗4.3推拿疗法治恶心和呕吐 5参考资料附:1治疗恶心和呕吐的穴位2治疗恶心和呕吐的中成药3恶心和呕吐相关药物 1拼音 è xīn hé ǒu tǔ
2英文参考 NV
N/V
nausea and vomiting
3西医·恶心和呕吐 恶心和呕吐(nausea and vomiting)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恶心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感觉,表现为胃部不适和胀满感,常为呕吐的前奏,多伴有流涎与反复的吞咽动作;呕吐是一种胃的反射性强力收缩,通过胃、食管、口腔、膈肌和腹肌等部位的协同作用,能迫使胃内容物由胃、食管经口腔急速排出体外。恶心、呕吐可由多种迥然不同的疾病和病理生理机制引起。两者可或不相互伴随。
呕吐伴发热者,须注意急性感染性疾病;呕吐伴有不洁饮食或同食者集体发病者,应考虑食物或药物中毒;呕吐伴胸痛,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肺梗死等;呕吐伴有腹痛者,常见于腹腔脏器炎症、梗阻和破裂;腹痛于呕吐后暂时缓解者,提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及胃肠道梗阻性疾病;呕吐后腹痛不能缓解者,常见于胆道疾患、泌尿系疾患、急性胰腺炎等;呕吐伴头痛,除考虑颅内高压的疾患外,还应考虑偏头痛、鼻炎、青光眼及屈光不正等疾病;呕吐伴眩晕,应考虑前庭、迷路疾病,基底椎动脉供血不足,小脑后下动脉供血不足以及某些药物(氨基甙类抗生素)引起的脑神经损伤。
由于引起恶心、呕吐的疾病很多,恶心、呕吐仅是疾病的症状之一,因此,在未明确病因之前不应盲目应用作用于呕吐中枢的强镇吐药物,否则会贻误病情。只有在明确了导致呕吐的病因之后,在积极治疗病因的基础上,才能行必要的对症治疗。
3.6.1感染 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急性病毒性肝炎等、阑尾炎、胆囊炎、腹膜炎、急性输卵管、盆腔炎等。
3.6.2腹腔其他脏器疾病3.6.2.1(1)脏器疼痛 胰腺炎、胆石症、肾结石、肠缺血、卵巢囊肿蒂扭转。
3.6.2.2(2)胃肠道梗阻 幽门梗阻(溃疡病、胃癌、腔外肿物压迫)、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癌、胰腺癌)、肠粘连、肠套叠、绞窄疝、克罗恩病、肠结核、肠道肿瘤、肠蛔虫、肠扭转、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输出襻综合征、胃肠动力障碍(糖尿病胃轻瘫、非糖尿病胃轻瘫)、假性肠梗阻(结缔组织病、糖尿病性肠神经病、肿瘤性肠神经病、淀粉样变等)。
3.6.3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症、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低下、各种内分泌危象、尿毒症等。
3.6.4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供血不足、脑出血、颅脑外伤、脑寄生虫病等。
3.6.5药物等理化因素 麻醉剂、洋地黄类、化疗药物、抗生素、多巴胺受体激动药、非甾体抗炎药、茶堿、酒精、放射线等。
3.6.6精神性呕吐 神经性多食、神经性厌食。
3.6.7前庭疾病 晕动症、梅尼埃病、内耳迷路炎。
3.6.8妊娠呕吐 妊娠剧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3.6.9其他 心肺疾患(心肌梗死、肺梗死、高血压、急性肺部感染、肺心病)、泌尿系疾患(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尿毒症)、周期性呕吐、术后恶心呕吐、青光眼等。
呕吐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射过程。反射通路包括:
3.7.1信息传入 由自主神经传导(其中迷走神经纤维较交感神经纤维起的作用大)。
3.7.2呕吐反射中枢 目前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两个区域与呕吐反射密切相关。一是延髓呕吐中枢,另一是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hemical trigger zone,CTZ)。
3.7.3传出神经 包括迷走神经、交感神经、体神经和脑神经。
通常把内脏神经末梢传来的冲动引起的呕吐称为反射性呕吐,把CTZ受 *** 后引起的呕吐称为中枢性呕吐。延髓呕吐中枢位于延髓外侧网状结构背外侧,迷走神经核附近,主要接受来自消化道和内脏神经、大脑皮质、前庭器官、视神经、痛觉感受器和CTZ的传入冲动。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位于第4脑室底部的后极区,为双侧性区域,有密集多巴胺受体。多巴胺受体在CTZ对呕吐介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应用阿朴吗啡、左旋多巴、溴隐停等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可引起呕吐,而其拮抗药、甲氧氯普氯普胺(胃复安)、吗丁林等药物有止呕作用。化学感受器触发区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神经肽物质和r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也可能参与呕吐反射过程。CTZ主要接受来自血液循环中的化学、药物等方面的呕吐 *** 信号,并发出引起呕吐反应的神经冲动。但CTZ本身不能直接引起呕吐,必须在延髓呕吐中枢完整及其介导下才能引起呕吐,但两者的关系尚不明了。CTZ位于血脑脊液屏障之外,许多药物或代谢紊乱均可作用于CTZ。某些药物如麻醉剂、化学药物、麦角衍生物类药物、吐根糖糖浆等及体内某些多肽物质如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P物质、血管紧张素、胃泌素、加压素、血管肠肽等均可作用于CTZ引起恶心呕吐。此外,某些疾病如尿毒症、低氧血症、酮症酸中毒、放射病、晕动症等引起的恶心呕吐也与CTZ有关。
传出神经将呕吐信号传至各效应器官,引起恶心呕吐过程,呕吐开始时,幽门关闭,胃内容物不能排到十二指肠。同时,贲门口松弛,贲门部上升,腹肌、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胃内压及腹内压增高,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导致胃内容物排出体外。
3.8.2呕吐的方式和特征 喷射性呕吐多见于颅内炎症、水肿出血、占位性病变、脑膜炎症粘连等所致颅内压增高,通常不伴有恶心。此外,青光眼和第8对脑神经病变也可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不费力,餐后即发生,呕吐物量少,见于精神性呕吐。
应注意呕吐物的量、性状和气味等。呕吐物量大,且含有腐烂食物提示幽门梗阻伴胃潴留、胃轻瘫及小肠上段梗阻等;呕吐物为咖啡样或血性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含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则提示食管性呕吐(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窒、食管癌等)和见于神经性呕吐;含有胆汁者,常见于频繁剧烈呕吐、十二指肠 *** 以下的十二指肠或小肠梗阻、胆囊炎、胆石症及胃大部切除术后等,有时见于妊娠剧吐、晕动症;呕吐物有酸臭味者,或胃内容物有粪臭味提示小肠低位梗阻、麻痹性肠梗性肠梗阻、结肠梗阻而回肓瓣关闭不全或胃结肠瘘等。
3.8.3呕吐和进食的时相关系 进食过程或进食后早期发生呕吐,常见于幽门管溃疡或精神性呕吐;进食后期或数餐后呕吐,见于幽门梗阻、肠梗阻、胃轻瘫或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导致十二指肠壅积;晨时呕吐多见于妊娠呕吐,有时亦见于尿毒症、慢性酒精中毒和颅内高压症等。
3.11.1病史 (1)药物或放射线接触史:易引起呕吐的常用药物有某些抗生素、洋地黄、茶堿、化疗药物、麻醉剂、酒精等。深部射线治疗、镭照射治疗和60钴照射治疗,常引起恶心呕吐。
(2)其他:呕吐可为许多系统性疾病的表现之一,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减、肾上腺功能低减等内分泌疾病,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病,脑供血不足、脑出血、脑瘤、脑膜炎、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疾病,尿毒症等肾脏疾病。
3.11.2临床表现3.11.3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应注意神志、营养状态、有无脱水、循环衰竭、贫血及发热等。
(2)腹部体征:应注意胃型、胃蠕动波、振水声等幽门梗阻表现;肠鸣音亢进、肠型等急性肠梗阻表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急腹症表现。此外,还应注意有无腹部肿块、疝等。
(3)其他:
①眼部检查注意眼球震颤、眼压测定、眼底有无视盘水肿等。
②有无病理反射及腹膜 *** 征等。
3.12.2脏器疼痛所致恶心呕吐 属反射性呕吐,如急性肠梗阻、胆管结石、输尿管结石、肠扭转、卵巢囊肿扭转等。急性内脏炎症(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憩室炎、腹膜炎、重症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等)常伴有恶心呕吐,患者多有相应的体征,如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变化等。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有的患者血清淀粉酶升高(胰腺炎)或胆红素升高(胆石症)。
3.12.3机械性梗阻3.12.3.1(1)幽门梗阻 急性幽门管或十二指肠壶腹溃疡可使幽门充血水肿、括约肌痉挛引起幽门梗阻,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呕吐常于进食后3~4h发生,呕吐后腹痛缓解。经抗溃疡治疗及控制饮食后,恶心、呕吐症状可消失。
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瘢痕引起的幽门梗阻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饱胀感,迟发性呕吐,呕吐物量大、酸臭,可含隔夜食物。上腹部可见扩张的胃型和蠕动波并可闻及振水声。
胃窦幽门区晚期肿瘤也可引起幽门梗阻,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贫血、消瘦、乏力、上腹疼痛等。
3.12.3.2(2)十二指肠压迫或狭窄 引起十二指肠狭窄的病变有十二指肠癌、克罗恩病、肠结核等,引起腔外压迫的疾病有胰头、胰体癌及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这类呕吐的特点是餐后迟发性呕吐,伴有上腹部饱胀不适,有时伴有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呕吐物中常含胆汁,呕吐后腹部症状迅速缓解。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多发生于近期消瘦、卧床、脊柱前凸患者,前倾位或胸膝位时呕吐可消失,胃肠造影示十二指肠水平部中线右侧呈垂直性锐性截断,胃及近端十二指肠扩张,患者有时需作松解或短路手术。
3.12.3.3(3)肠梗阻 肠腔的肿瘤、结核及克罗恩病等,或肠外粘连压迫均可引起肠道排空障碍,导致肠梗阻。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 *** 停止排便排气,呕吐反复发作较剧烈。早期呕吐为食物、胃液或胆汁,之后呕吐物呈棕色或浅绿色,晚期呈粪质样,带恶臭味。呕吐后腹痛常无明显减轻。检查可见肠型,压痛明显,可扪及包块,肠鸣音亢进。结合腹部X线平片等检查,可作出诊断。
3.12.4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 许多内分泌疾病可出现恶心呕吐,如胃轻瘫、结缔组织病性甲亢危象、甲低危象、垂体肾上肾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恶心呕吐可是少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早期的主要症状,低钠血症可以反射性的引起恶心呕吐。另外,恶心呕吐常出现于尿毒症的早期,伴有食欲减退、呃逆、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根据各种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可明确恶心呕吐的病因。
3.12.5药物性呕吐 药物是引起恶心、呕吐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一方面可通过 *** CTZ受体(如多巴胺受体),由此产生冲动并传导至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呕吐,如化疗药物、 *** 物、洋地黄类药物等;另一方面可 *** 胃肠道,使胃肠道神经兴奋,并发出冲动传入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中枢兴奋,出现恶心呕吐,如部分化疗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及某些抗生素等。
3.12.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病、颈椎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均可引起恶心、呕吐。
3.12.6.1(1)脑血管病 常见疾病有偏头痛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偏头痛可能与5羟色胺、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运动障碍有关,常见的诱因有情绪激动、失眠、饮酒及过量吸烟等。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单侧头痛,呕吐常呈喷射状,呕吐胃内容物,呕吐后头痛可减轻,还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视觉改变及嗜睡等症状,应用麦角衍生物制剂可迅速缓解症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可出现恶心呕吐,且有眩晕、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头痛、意识障碍等表现。
3.12.6.2(2)颅内压增高 脑血管破裂或阻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急性脑炎、脑膜炎)和颅内肿瘤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呕吐,其特点为呕吐前常无恶心或轻微恶心,呕吐呈喷射状与饮食无关,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常伴有剧烈头痛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呕吐后头痛减轻不明显;脑血管意外常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颅内感染者除头痛、呕吐外,还伴有畏寒、发热,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脑肿瘤的呕吐常在头痛剧烈时发生,呕吐后头痛可暂时减轻,常伴有不同程度脑神经损害的症状。
3.12.7妊娠呕吐 恶心呕吐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50%~90%的妊娠妇女有恶心。25%~55%的孕妇出现呕吐。恶心呕吐常发生于妊娠的早期,于妊娠15周后消失。呕吐多见于早晨空腹时,常因睡眠紊乱、疲劳、情绪激动等情况而诱发。孕妇若为第一次怀孕,更易出现妊娠呕吐。妊娠呕吐一般不引起水电解质平衡或营养障碍,也不危及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约3.5%妊娠妇女妊娠剧吐可引起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酮症酸中毒。妊娠剧吐较易发生于多胎妊娠、葡萄胎及年轻而精神状态欠稳定的妇女。关于妊娠呕吐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内分泌因素和精神因素有关。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3.12.8精神性呕吐 精神性呕吐常见于年轻女性,有较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包括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多食。呕吐发作和精神紧张、忧虑或精神受 *** 密切相关。呕吐常发生于进食开始或进食结束时,无恶心,呕吐不费力,呕吐物不多,常为食物或黏液,吐毕又可进食,患者可自我控制或诱发呕吐。除了神经性厌食者因惧怕或拒绝进食可有极度消瘦和营养不良、闭经外,许多神经性呕吐患者食欲及营养状态基本正常。有时患者甚至多食导致营养过剩。
3.12.9内耳前庭疾病 内耳前庭疾病所致恶心呕吐的特点是呕吐突然发作,较剧烈,有时呈喷射状,多伴眩晕、头痛、耳鸣、听力下降等。常见疾病有晕动症、迷路炎和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等。
3.12.9.1(1)晕动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恶心常较明显,呕吐常于头晕后发生,多呈喷射状,并伴上腹部不适、出冷汗、面色苍白、流涎等。晕动症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某些因素 *** 内耳前庭部,反射性引起呕吐中枢兴奋所致。
3.12.9.2(2)迷路炎 是急慢性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除了恶心呕吐外,还伴有发作性眩晕、眼球震颤等。
3.12.9.3(3)梅尼埃病 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发作性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球震颤等。呕吐常于眩晕后发生,可呈喷射状,伴恶心,呕吐后眩晕无明显减轻。
3.13.1胃肠道疾病 胃肠道疾病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直至空肠、回肠、结肠及直肠在内的任何部位的病变都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的症状,其中以食管狭窄、食管癌、贲门失弛缓、贲门癌、胃窦部嗜酸性肉芽肿、胃窦部巨大溃疡或癌肿、十二指肠溃疡或郁积症、多种原因导致的小肠与大肠梗阻或急性胃、小肠或大肠的炎症性病变为最常见的病因。因消化道良性或恶性病变造成的狭窄或梗阻所致的呕吐,药物治疗是无效的,只有经扩张、置入支架或手术治疗,解除狭窄或梗阻之后,呕吐症状才会消失。对于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未进行扩张或手术治疗之前,可选用钙离子通道拮抗药或硝酸甘油餐前半小时口服或餐前15~30min舌下含化治疗,早期可改善呕吐及梗阻症状;或者试用肉毒杆菌毒素行狭窄局部注射治疗。胃肠道急性炎症性病变引起的呕吐,应积极选用抗生素并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补充维生素;胃肠动力障碍引起的恶心与呕吐则可应用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剂;如果呕吐是由胃肠道痉挛所致,则可应用东菪莨堿等抗胆堿能药物。
3.13.2肝脏、胆道及胰腺疾病 肝脏、胆道及胰腺疾病是导致恶心、呕吐的常见病因之一。恶心、呕吐可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早期症状,常与食欲减退、厌油腻食物及上腹部饱胀同时出现,随着护肝治疗及适当的休息之后,恶心与呕吐可逐渐消失。呕吐也是胆道梗阻或绞痛常伴随的症状,只有当胆道梗阻或炎症消除之后,呕吐才会停止;急性胰腺炎时常伴随有恶心与呕吐症状,只有随着采用胃肠减压,减少胰液与胰酶的分泌等措施之后,呕吐才会逐步缓解或终止。
3.13.3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病及颅脑外伤等病变,均可引起颅内压力增高而导致恶心、呕吐。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应用降低颅内高压、减轻脑细胞水肿的药物治疗,脱水治疗后,不仅可改善呕吐的症状,更重要的是起到了保护或恢复脑细胞功能的作用。
3.13.4药物所致的呕吐 多种药物有引起恶心与呕吐的不良反应,一般而言,只要立即停止应用引起呕吐的药物,呕吐症状就会减轻直至消失,因此并不需要应用镇吐类药物。目前临床上对某些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常采取联合化疗或放疗,或对某些恶性肿瘤采用抗癌药物行介入治疗。但无论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之后,均可引起较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最突出的表现是恶心与呕吐。为了预防或减轻此不良反应,常可应用镇吐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昂丹司琼(奥丹西龙)(商品名:枢复宁)、格拉司琼(商品名:康泉)及昂丹司琼等。必须指出,应用这些作用强的镇吐药物之后,也会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或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及间隔时间。
3.13.5神经、精神因素所致的呕吐 对神经、精神因素所致的呕吐,心理治疗是关键。首先应消除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其次可配合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是镇静药与胃肠促动力剂,重者可采用多塞平或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治疗。禁忌应用昂丹司琼(奥丹西龙)等强烈作用的镇吐药。
4中医·恶心和呕吐 恶心为症状名,一作恶心[1]。指感觉胃中有物上拱,急迫欲吐的表现,常是呕吐的先兆[2]。古代文献有将呕吐区分者,谓声物俱出为呕,有物无声为吐[3]。现一般将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者,总称呕吐[3]。呕吐有实呕、虚呕、外感呕吐、内伤呕吐、寒呕、热呕、痰呕、气呕、食呕、血呕、脾虚呕吐、阴虚呕吐等[3]。但呕而有声无物者,称干呕[3]。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恶心者,由心下有停水积饮所为也。……水饮之气不散,上乘于心,后遇冷气所加之,故令火气不宣,则心里澹澹然,欲吐,名为恶心也。”
《罗氏会约医镜》卷八:“恶心者,胃口作逆,兀兀欲吐欲呕之状,或又不能呕吐,觉难刻过,此曰恶心,而实胃口之病也。其症之因,则有寒、有食、有痰、有宿水、有火邪、有秽气所触、有阴湿伤胃,或伤寒疟痢诸邪之在胃口者,皆能致之。能察其虚、实二者,则得其源矣。实邪恶心者,其来速,其去亦速,邪去则止。虚邪恶心者,必得胃气复者方愈。且此症之虚者,十居八九,即有夹食、夹痰之实邪,亦必由脾气不健,不能运化而然。治者,当知实中有虚,勿得妄行攻击,以伤胃气也。”
胃有寒邪者,宜温中,用理中汤[1];
胃中热者,宜清火,用二陈汤加芩、连,或左金丸等[1];
感受暑热或火盛烦躁恶心者,竹叶石膏汤[1];
胃有痰湿者,宜燥湿化痰,二陈汤、平胃散[1];
胃有食滞者,宜消导,用保和丸[1];
脾胃虚弱者,宜健脾和胃,用香砂六君汤[1];
脾肾虚寒者,宜温补脾肾,用理阴煎、温胃饮等[1]。
和胃降逆,为呕吐通治法,然仍当审因治本[3]。
①用中间三指的指腹推下膻中100次。
②用拇指指腹按揉天枢1分钟,适当用力。
③用拇指指端掐按内关20次,力度适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55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卧床病人的正确卧姿
下一篇: 美学与心理护理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