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走出误区心理健康第一步

医案日记 2023-06-11 15:43:53

走出误区心理健康第一步

兰州8月23日电 心理学专家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我国心理学发展较晚且发展速度缓慢,加之社会及学校心理教育方面存在偏差等原因,许多大学生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有严重误区,这其实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需要迈过的首道“门槛”。

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心理学医师余敏告诉记者,通过近几年的心理医疗经验她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病人”普遍对心理疾病认识错误,不是不以为然,就是视为恐怖的精神疾病,甚至觉得看心理医生就意味着得承受他人歧视的眼光。因此,进行心理咨询或救助的大学生仍是极少的一部分。

大学生对心理医疗产生误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我国心理学科不够发达、社会重视不足。据国家卫生部2001年公布的数字,中国每百万人口只有2.4个心理工作者,10个精神科医生。而美国现有临床心理学医生、社会工作者和精神护理人员28万人,每百万人口就有550个心理学家,157个精神科医生。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的心理医疗在技术上和环境上还赶不上国外发达国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全社会对心理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学校教育对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长期缺失。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学校严重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这给高校教育埋下了诸多隐患。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近年来发生的“硫酸泼狗熊”“砷中毒”等一系列大学生不良个案中,多数都是因为学校片面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不够,使得这些看似优秀的年轻人发生了严重的人格偏差。

余敏指出,近年来,虽然不少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一直在探索改进,但仍然摆脱不了一些认识误区。比如许多大学里出现的心理辅导站,其实是建立在德育辅导的前提上,而对于如何以科学和有效的手段来帮助大学生这一心理弱势群体,为迷惘苦恼的大学生编织一张心理健康的保护网,却仍然是缺乏考虑和实践的。

目前,虽然没有多少大学生去看心理医生,但并不是说大学生群体中就没有心理问题,而是观念上的误区使他们不习惯看“病”。“其实,心理疾病绝不是精神疾病,作为‘病人’,首先要自己愿意看病才能起到效果,才能解决具体问题,释放心理压力。”余敏呼吁说:“所以大学生一定要走出误区,树立起健康的心理卫生观念,正视自己的心理疾病,这样才能真正征服心理问题,让自己健康爽朗起来,否则不管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医疗,都起不到根本的效果。”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转型时期。面对严峻的升学、就业的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探索和研究目前日益严重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注重群体正面引导,重视对学生消极心理状态的改良和不良行为的矫正,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化学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谈谈个人的看法。
  
  1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1.1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
  
  心理健康是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如果把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相混淆,主要是面对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疾病的治疗,心理障碍的疏导,用治疗取向代替预防、发展,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化、医学化的倾向,就会忽略全体学生的身心发展。心理咨询仅仅面向个别学生,它只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不能成为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
  
  1.2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
  
  因为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把学生表面的行为“上纲上线”到品行不良的高度,而忽视了行为背后潜藏的真正原因——学生的心理需求,所以只理解为是班主任和政教、团队工作者的任务。误将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代替心理教育。
  
  1.3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形式和内容上,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单纯地开设心理课,或开展心理咨询,或进行心理测验。首先,学校这方面工作者大多为半路出家,专业性不是很强,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需要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身体验的方式才能实现,而且心理课程只能解决一些共性的或一般性的问题,很难能解决个性的或特殊性的问题。常常因措施不当以致公开结果,人为分类,结果无意中伤害了学生,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疾病。
  
  2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1教师的表率作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质量。”教师完善的人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并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有理想,有抱负,对事业兢兢业业,刻苦认真。有正气,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行为等,体现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学识广博,思维敏捷,良好仪态,充沛精力,开朗性格,乐观幽默,愉快的表情和文雅的风度,有较强的承受挫折能力,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友善等。教师的人格魅力悄悄打动学生的心,足以使学生心悦诚服,达到效仿疗法的目的。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2课堂的渗透作用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活动场所,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的主渠道。
  
  2.2.1选择恰当教学内容
  
  强加给学生的心理教育是枯燥无力的,是很难被学生接受的。每一堂课所要“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该堂课的教学素材中所蕴涵的,是份内的、自然的。例如通过介绍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如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会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等古代的化学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讲纯碱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化学家、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为打破外国技术垄断,投入全部身心完成了氨碱法,并将其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公布与众的高尚人格。通过“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从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到人造卫星上天,从现代海洋开发到合理利用资源,从现代化工业发展到人类环境的保护,从人的衣食住行到卫生保健,都离不开化学知识,从而使学生适时产生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时机,向学生展示学习化学的价值。使学生明显地感觉到,学好化学能够培养科学情感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实践意识,优化思维品质,培养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知难而进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毅力。
  
  2.2.2营造良好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教学环境中无形的方面,是教师和学生共处于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可感的某种心理气氛和情景,是教学过程中对师生产生“共振性”即整体倾向性的心理情绪。创设良好的育人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理智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落落大方的教姿融入学生的主体,体现出与学生的平等。善于观察、了解学生,多赏识,少责备,多表扬鼓励,树立每位学生的威信,宽容学生,善待他们的错误。一次测验中,有个基础较好的学生做得很不好,该做的都没有写。在评讲试卷时,其中有一道比较难的习题让他讲解,结果讲的很好。我接着说:“试卷上其他部分做的都很好,如果这道题没有错的话不是更完美了吗?”这种心理的沟通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
  
  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使学生在富有情感的环境中获得知识[2]。例如教学“奇妙的二氧化碳”:

怎样解决小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现今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也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许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从小就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等,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全方面发展,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非常优秀。家长的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也是为了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但是孩子从小就需要学习各种东西,他们的学习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的话,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抑郁,孤僻,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1、调查表明,小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不少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只要孩子学习出现退步家长就会非常生气,批评甚至打骂孩子,这就会让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不能够轻松的进行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差。二是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都是娇生惯养,一旦离开家庭去到学校这个大环境中,不少孩子就会感到非常不适应,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三是一些孩子性格比较孤僻,不喜欢交朋友,总是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也是不好的。

2、如果孩子出现以上心理健康问题,作为家长一定要去重视并及时开导孩子,帮助孩子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孩子的想法。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多带孩子看看世界,多让孩子了解一些东西,多看书,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充实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总之,小孩子的内心是非常敏感的,作为家长一定要耐心,细心的去疏导孩子,帮助孩子走出认知的误区,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误区

【英盛观察】家庭教育本来应该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但很多家长却是盲目的。许多家长的家庭教育是被孩子的“问题”牵着走的。孩子出现了问题以后,家长才会对孩子教育一番,而如果孩子平安无事,家长的教育也就放松了,以为万事大吉。甚至有的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教育孩子,给孩子设计未来,完全不顾孩子的实际。这种随意性的家庭教育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在指导家庭教育中,应强调计划的重要性,讲清随意性的害处。在制定家庭教育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三个方面的依据:首先是孩子的实际,家长必须全面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其次是同龄孩子的普遍生理、心理特点及发展趋向;再次是学校与班级以及社区的教育计划、教育要求。在学习方面,家庭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责任感的培养上。
二、家庭教育中的口头说教
不少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说”孩子,把一“言教”作为家庭教育的唯一方式或主导方式,这显然也是一个误区。
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渗透性,即渗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应大力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重视这种渗透性。我们把家庭教育归结为:“言传、身教、境教”的结合,三者缺一不可。“言教”应是启发性的说服教育,不是随意的批评、训斥,,有些家长的言教,很少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主要是批评、责备,甚至谩骂,这肯定会及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身教”,是指家长的示范性教育,即处处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使孩子敬佩、信服,从而学习家长,自我教育。有些家长,只管孩子,不管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甚至背道而驰,这样的家长只能给孩子留下一种口是心非、言行相悖的负面印象,从而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境教”,指环境教育,即创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当前,一些家庭重物质轻加深的倾向是不利于家庭教育的。
指导家长走出单纯说教的误区,必须给家长讲清道理,在言教、身教、境教的结合上,教给家长一些具体的方法。
三、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
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父母之间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父母与祖辈之间可能出现不一致,祖辈之间也可能出现不一致。这些不一致有的反映在教育思想上,引导反映在记忆内容上,引导反映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这种状况,一方面可能使孩子不知听谁的好,莫衷一是;另一方面可能会使孩子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去听从,而不去明辨是非;还可能造成孩子的烦恼情绪。
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缺乏指导
加强孩子心理健康指导,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工作,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任务。近年来,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错误地处理问题,导致孩子心理严重失衡,以致出走、自残、自杀、杀人的案例不是个别的,还有一些孩子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
目前,要求所有的家长都能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是不现实的,但让家长明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心理健康问题并引起高度重视却是非常必要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发现不正常的苗头,及时采取疏导措施。自己不能解决问题的,要及
时与老师联系,请教专家,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五、家庭教育中的劳动教育薄弱
热爱朗读的品质只能通过教育和实践来培养。在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同时,家长更要重视劳动教育。一方面,给家长讲劳动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请家长安排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除了自我服务性劳动必须坚持之外,还要有一定量的家务劳动,而且要明确要求,持之以恒。对于学校的集体劳动,社区的公益活动,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
六、怂恿孩子的超消费现象
出现超消费的现象,既有社会的原因,又有家庭和学生本人方面的原因。消费行为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炫耀心理、喜新厌旧心理、享乐心理、追求时髦心理,助长了超消费现象的发展。而一些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疼爱、娇生惯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学生一旦养成了超消费的不良习惯则会后患无穷。
在消费方面的指导,首先,要加强正确的消费观教育。虽然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表达提高,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要教育培养孩子懂得量入为出,合理消费,学会积累,要把消费行为与自己的身心健康联系起来。其次,要进行具体消费的指导,让孩子懂得一些必要的消费知识。再次,还要给孩子树立节俭的榜样,特别是学生中的榜样,亲友中的榜样。
七、家庭教育中的重智轻德及重知轻能
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分数,而对于孩子的品德和情操则不管不问,漠然置之。重视智育是应该的,但轻视品德就不应该了,问题还在于有许多家长把知识与智力等同起来,重视知识的学习,而轻视能力的培养。
据此,我们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应该引导家长认清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孩子学会做人上,指导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把今天的努力与将来为社会、为祖国做贡献联系起来。要知道,一个道德存在缺陷的人只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不可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更谈不上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了。
八、家庭教育中的过分之爱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但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往往陷入各种爱的误区:养而不育的本能之爱;偏袒、放纵的溺爱;揠苗助长的狂爱;设计完好的锢爱。
作为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仅有这种本能的爱,是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健全人的,这就必须把本能的爱上升为理智的爱。没有爱的感情,就没有家庭的快乐;同样,没有理智的爱,就没有真正的家庭教育。认为“树大自然直”是非常不理智的,殊不知“树大难掰”不仅是千百年来人们的经验的总结,更是对父母停留于本能之爱的告诫。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溺爱”的倾向也在不断蔓延。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包办孩子的一切,甚至连吃饭都要一口一口地喂;有的家长因过分担心孩子的安全,而将自己的孩子“与世隔绝”,限制孩子与他人之间正常的人际交往;有的家长因为偏爱自己的孩子,往往只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而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为自己孩子的缺点、错误辩护,甚至与别人发生冲突也在所不惜。家长的这些做法使孩子变得自私、孤独、怯懦、冷漠,养成许多坏习惯和不良品质。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家庭教育中“走火入魔”,他们无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给孩子安排五花八门的学习内容,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置孩子的感受和爱好于不顾。这种“揠苗助长”的疯狂之爱,无疑是对孩子心灵的戕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54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