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药进入欧盟拦路虎15年应用期

医案日记 2023-06-11 12:58:35

中药进入欧盟拦路虎15年应用期

虽然已经实施的《欧盟传统草药法》(下称《草药法》)为我国中药企业出口欧盟提供了合法身份,但其苛刻的条件却让诸多企业采取了观望态度。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下称“医保商会”)了解到,在经历了3年多的过渡期后,我国仍然没有一例中药产品在欧盟国家进行注册。而近日,一份由中国药典委员会、医保商会及同仁堂(38.93,0.01,0.03%)等协会和企业共同起草的评价意见函已经被递交到欧盟委员会,希望能对部分条款放宽条件。

15年应用期成为门槛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上百亿欧元,占世界植物药市场份额的40%以上。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到欧洲的中药产品共计9085万美元,占总出口量的22.4%。

按照《草药法》规定,到2011年4月后,草药销售将受到严格的管理。进口到欧盟的中药需证明在欧盟成员国应用达15年以上,同时证明在第三国(如中国)应用30年以上,才能正式注册。

但由于在2000年之前,中国海关在出口放行时仅要求按中成药或中药饮片的统一编码进行申报,企业没有单个品种的出口记录。欧盟各国海关当年在进口草药产品放验时也没有要求企业按品种进行申报。因此,现在无法通过官方数据来证明某种中药在欧盟有15年以上的销售历史。

同时,由于经营者转换等原因,中国现在的出口经营公司无法查到当初的原始记录,同样,欧盟境内的大部分中药经营者也无法查到当初的原始记录。

也正是出于上述原因,15年应用期成为了一个门槛。由于目前尚没有一个品种在欧盟国家进行注册,按照这样的进度,过渡期过后,我国诸多传统中药将被阻止于欧盟市场之外。

专家建议不考虑期限

针对上述原因,此次诸多专家在评价意见函提出,希望欧盟能够不再考虑这15年的期限。

专家们表示,实际上如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等早在1995年之前就已进入欧盟市场,只是由于经营者无法搜集在欧盟应用的有效文献证明,而不能在欧盟进行简化注册。

“对于在中国通过官方药品管理部门的新药注册审批而上市,并在欧盟有着较为广泛应用的中药,建议能给予列入简化注册,不受在欧盟境内使用15年期限的规定。”评价意见函中表示。

而另一方面,《草药法》中同时规定,今后出口到欧盟的中药成分中只能包含植物和几种矿物,这也就意味着属于我国中药之一的动物药将被拒之欧盟国家之外。

然而,我国众多中成药处方中含有动物来源成分,这些成分对药品的功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次的评价意见函中,专家同时建议欧盟委员会能够允许使用那些来源于人工养殖或在合理利用状况下不会导致该物种种群受到濒危威胁的动物成分药品。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雷允上等部分中药企业正在尝试进行欧盟产品的注册,然而去欧盟注册一个药品,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对于更多处于观望状态的企业来说,是否能在所剩不多的过渡期内完成注册,已经成为目前摆在企业面前的最大问题。

中草药:拦路虎的功效与作用

拦路虎
(《贵州草药》)
【异名】喉痛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拦路虎的根。
【植物形态】拦路虎
藤本。茎细长,有纵条纹。3出羽状复叶,对生,有长柄,长约3厘米,常卷曲;小叶有短柄,长约0.3厘米,叶片线状披针形,质薄,长5~8厘米,宽1~1.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基出脉3条。
生于丛林中或路旁,分布贵州等地。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苦,平。
【功用主治】解毒,清热利尿。
【选方】①治脚气水肿:拦路虎五钱。煨水服。
②治喉痛:拦路虎一钱。泡开水慢慢咽下。

提醒您:拦路虎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拦路虎和蒲公英一起煎水喝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靠种植洋芋脱贫致富的农民们聚集在镇文化活动广场,举行社火汇演。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化装成洋芋宝宝,他们夸土豆、唱土豆,抒发靠土豆致富后的喜悦。轰轰烈烈百业兴、红红火火闹新春、安定喜事真不少、把安定洋芋表一表…定西安定区农民:常年说,金蛋蛋、银蛋蛋不如地里长的土蛋蛋,这几年大伙种洋芋买了钱,日子好过了,闹社火的劲头更高了。在甘肃,按照民间风俗,每逢破五,乡村的社火就要闹起来。而北方更多的地方这一天是要吃饺子。坚守在北京地铁工地的建设者们会聚一堂,吃起了“破五”的饺子,在牛年春节享受到年俗的乐趣。 黄土高原西部的定西地区,“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十有九年旱,岁岁人发愁。”早在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曾上书朝廷称: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解放后,本地绝大多数农民仍然过着“全天两顿粥、三代一张被、草皮做燃料、洪水解饥渴”的日子。缺粮、缺水、缺衣、缺房……一道道难题,世世代代折磨着定西人民。  “定西的贫困,关键在干旱缺水。”定西市水务局局长董映番说,1994年以前,定西是十年九旱,夏粮基本上都是颗粒无收。“当时的定西地区各机关单位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无条件给群众拉水,拉水车一停下来,鸟啊、牛啊全都围上来了。”董映番对以前缺水的情景记忆犹新。干旱成了定西脱贫路上的拦路虎。为了找到治旱之水,定西人修水库,打机井,筑塘坝……但在“九山一川难见水”的定西,仍不能解决缺水难题。有人认为,若不调水,干脆没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次又一次把定西人民从困境中解救出来。1972年,定西连旱3年,群众衣食无着,纷纷扒火车逃荒。1982年,又是一个大旱年,五六万灾民扒火车逃荒,灾情再次惊动中南海。这年12月,国务院专题召开的甘宁两省区救灾会议,举世瞩目的中国扶贫开发在定西拉开了帷幕。定西人也从此大抓农田水利、农村交通、农电线路、林业、能源建设等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建设,按照“山顶戴帽子、山腰缠带子、山底穿靴子”的模式,开展了大规模的小流域综合治理。  在1995年大旱年,定西人变传统的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终于创造出集雨抗旱的“绝招”。 雨水集流使水问题不断解决、梯田建设使生态不断改善,1999年定西人告别绝对贫困。也就在大旱之年,定西有了第一个小康村。从修梯田、兴水利、耙耱镇压的传统抗旱普及地膜覆盖、推广抗旱品种的科技抗旱,到顺应天时调整作物结构,形成以全膜双垄集雨沟播为主的集雨栽培技术,以打窖拦蓄、集雨补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创造了农艺、农机、雨水集流和节水、节肥技术相配套的抗旱增产模式,定西人把抗旱的主动权紧紧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走出了一条从存活到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  今天,定西“没治”的“铁论”被彻底打破,农民圆了世代温饱梦,吃饭、喝水、穿衣、住房的历史难题一一化解。虽然遭遇2009年特大旱灾,但定西发展的景象令人振奋。“家中约20亩梯田就是最主要的财富。这些梯田一半多种马铃薯,一年能产5万斤左右,是家里主要的收入来源。”定西市安定区内关镇崖湾村65岁的王耀南说。  经过40多年的治理发展,定西市现已修建梯田500万亩,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800多平方公里,建成151座淤地坝,“121工程”累计达到15万户,水窖25万眼,实施“沼气富民工程”4万多户,建成混凝土集流场1100万平方米,不仅解决了干旱山区80万人、38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还发展庭院经济8万多处,种植经济林果及蔬菜3万多亩,建成30-50立方米集雨补灌水窖33万眼,发展补灌面积92万亩。全市85%以上的山坡地修成了梯田;林草覆盖率达到了17.9%。  2006年11月,甘肃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定西人民期盼了半个世纪的圆梦工程--引洮工程开工。这会根本上解决定西水资源极度短缺问题,也将让定西270万农民从缺水走向饮水安全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时代,定西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认识新市情 走上致富路  “扶贫开发是定西发展的一条主线。”定西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文国良说,定西的扶贫最早是从中央政府的救济开始的,1973至1982年,定西共吃回销粮7亿公斤,“穿的是黄衣裳(指救济的军装),吃的是苦菜糠,喝的是黄泥汤,住的是茅草房”是当时定西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1999年提前一年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粮食生产能够自给不再依靠救济,但定西人发现,这种温饱仍是建立在单一的粮食生产基础之上,极不稳定。  2000年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定西人进一步深化市情认识,反思定西的发展历程。彻底转变了“就粮抓粮,以粮为主”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老路子,他们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设的良好机遇,把扶持到村到户的种养业与区域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重点乡村经济实力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定西走向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2003年定西撤地设市后,围绕尽快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定西以按照“把定西逐步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良种生产及加工基地、西北有名的中药材种植及现代制药基地”这一目标和定位,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农业总体上实现了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  现如今定西基本形成了高寒区以马铃薯、中药材、蚕豆为主,川水区以地膜马铃薯、玉米和蔬菜及各种间套带模式为主,干旱区以马铃薯、地膜玉米、各种秋杂为主的区域化种植格局,已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360万亩,总产量500万吨以上,是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国内最大的马铃薯良种和脱毒种薯生产基地,马铃薯已成为富民强市的第一大优势产业;发展成为中药材主产区,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6,总产量17万吨,其中当归、党参和红(黄)芪三大主栽品种面积分别达到23.97万亩、28.77万亩、26.09万亩,产量分别为4.1万吨、4.65万吨、5.34万吨,当归、党参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0%和40%。畜草产业稳步发展,发展规模养殖5000户,畜禽存栏量和出栏量稳定增长。蔬菜、食用菌、花卉、菊芋等区域性特色产业有了新的发展。虽然结构调整使粮食作物面积下降,粮食总产却稳定增长,2008年粮食总产达到98万吨。2009年输转城乡剩余劳动力70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0亿元。  农业结构的调整、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带动了农民增收。漳县旅游、通渭书画、陇西李氏文化的开发,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将达到1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300元。近年定西市七县区先后被中国特色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安定区“中国马铃薯之乡”、 临洮县“中国花卉之乡”、 岷县“中国当归之乡”、渭源县“中国党参之乡”和“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 陇西县“中国黄芪之乡” 漳县被誉为“中国蚕豆之乡”,通渭县被誉为“中国红豆草之乡”,这在西北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极为少见。从“苦瘠甲天下”到解决温饱,从致富奔小康到可持续发展,这是定西人民多年奋战的光辉历史,标志着这块干旱的黄土地正在走向辉煌。  顺应新时代 迈向特色路  定西苦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太底,只有把区域内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矿产资源以及人力资源整合、加工、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将产品变成商品参与大流通,在大市场中找到定位才能使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2006年定西电力打了一个翻身仗。用电量在甘肃排名第一!用电量第一,意味着定西工业的迅猛发展。  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定西超前性、创新性的提出了全力打造“中国薯都”和“中国药都”的战略性构想,实现马铃薯由单一的种植基地向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马铃薯现代信息物流市场和全国最大精深加工发展;中药材产业由量的扩张积累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千年药乡”、“西北药都”、“药材之乡”向“中国药都”迈进,这是中药材产业全方位升级、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轨的必然选择。  以建设“中国薯都”为目标,定西已建成蔬菜加工、贮藏、保鲜企业4家,蔬菜鲜藏、分拣、包装量达到18.7万吨。建成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218个,其中年交易额5000万元以上的专业批发市场30个,马铃薯年交易量达210万吨,交易额8亿元。累计建成马铃薯贮藏窖(库)84.58万眼(座),实际贮藏能力达到250万吨,基本实现了马铃薯的均衡上市。建成年加工能力千吨以上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33家,万吨以上设计生产能力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20家,其中万吨以上精淀粉加工企业18家,全粉和变性淀粉加工企业各1家,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能力达到35 万吨;全市共注册农产品商标60多个,有10个农产品已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识注册。  以打造“中国药都”,提升中药材产业向工业化转型。全市已建成陇西文峰、首阳等五个较大规模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和岷县“当归城”、陇西神农中药材物流园区,中药材年交易量达28.14万吨,交易额22.12亿元。全市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已达5万多吨,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在全国设立的三大储备库之一就建在定西。定西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和北方大宗药材的价格形成中心,有较大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78家。  为了充分发挥产业的聚集辐射效应,打造中药材加工高地,定西启动建设了占地面积5000亩、总投资60亿元的中药材加工园。加工园分饮片生产、中药提取、现代制药三大主功能区,其中一期占地1180亩、总投资7亿多元。目前,通过招商引资和整合资金,已有千金、牧特、效灵、丽珠、一方、九方药业6家企业入驻建设,另有奇正藏药、浙江中医药大学饮片厂等10个方面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正在逐步建设。园区全面建成后,年产值10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解决就业20000多人,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加工基地,成为定西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天农产品加工、现代制药、铝锌冶炼、盐化工、电能开发、装备制造、矿产开发,7大产业集群的现代工业基础在定西已经形成,一个具有西部特色的农业之城已经迈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步伐

我国中药材行业贸易情况和出口数据

一、中药产品出口现状

中药产品包括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 1996 - 1999 年 , 中药产品出口连续 4 年下降 ,1996 年 , 中药产品出口总额 6.85 亿美元 ,1999 年则下降为 5.06 亿美元 , 下降了 26.1% 。 2000 年中药产品出口出现转机 , 全年出口额为 5.5 亿美元

, 同比增长 9.5%, 结束了中药产品出口连续 4 年的下降局面。但是 ,2001 年 , 中药产品出口再次下降 , 金额为 4.47 亿美元 , 比上年下降了 18.7% 。与 1996 年 相比 , 下降幅度更大 , 达 34.7%, 出口形势严峻。进入 2002 年 , 中药产品出口出现可喜变化 ,1 - 6 月 , 中药产品出口 4.1 亿美元 , 接近去年全年的出口水平 。

(一)中药材出口

2002 年之前 , 中药材在中药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最大 , 一直占 2/3 以上 ,

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占 1/3 。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的中成药出口没有实现根本的突破 , 所占比例在中药产品出口中位居最后。进入 2002 年 , 中药产品出口出现了较大变化 , 中药材所占比例下降为中药出口总额的 1/3, 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出口出现很大增长 , 所占比例占 2/3。

中药材出口所占比例下降之势明显 ,1996 年中药材出口额为 5.04 亿美元 , 占当年中药产品出口总额的 73.6%, 到 2001 年 , 中药材出口总额为 2.75 亿美元 , 所占比例为 61.4%, 下降了 12.2 个百分点。 2002 年 1 - 6 月 , 中药材出口金额为 1.42 亿美元 , 所占整个中药产品比重为 34.8%, 与 2001 年全年所占比重相比 , 下降了

26.6% 。 近年来 , 中药材出口持续下降的原因是 : 非正常出口增加 , 企业无序竞争 , 互相压价 , 影响了中药材出口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日本、韩国、东南亚的中药材进口需求不旺等。

2000 年 , 中药材出口略有回升 , 得益于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对中药材的需求回升 , 尤其韩国市场的强劲恢复 , 是中国中药材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之一 , 同时, 部分中药材出口价格的提高对出口额的增加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中成药出口

中成药出口在经过连续四年下降后 , 从 2000 年开始 , 出口持续增长 ,1996 年出口总额为 1.15 亿美元 , 占中药产品出口总额的 16.8%, 2000 年 , 中成药出口出现回升 , 全年出口 0.91 亿美元 , 比上年增长 15.2%, 但仍比 1996 年下降 0.24 亿美元。2001 年 , 中成药出口额为 0.96 亿美元 , 同比增长了 5.5%, 2002 年 1 - 6月 , 中成药出口 1.82 亿美元 , 几乎相当于上年全年出口额的 2 倍。

中成药出口占中药产品出口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1996 年为 16.7%,2002 年 1 - 6月为 44.7%, 提高了 28 个百分点。这表明中成药正逐渐成为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

1996 - 1999 年 , 中成药出口持续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进口大幅度减少。 2000 年以后 , 中成药出口得以回升的原因是中成药中的清凉油、片仔癀的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以及东南亚及日本、韩国需求量上升带来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三)植物提取物出口

1996 - 2000 年 , 植物提取物的出口始终呈小幅增长之势 ,1996 年出口额为 0.67 亿美元 , 占中药产品出口总额的 9.8%,2000 年出口额为 1.14 亿美元 , 所占出口比重上升为 20.6%, 比 1996 年上升了 10.9 个百分点。 2001 年 , 出口又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 出口额为 0.78 亿美元。 2002 年 1 - 6 月出口额出现很大幅度增长 ,金额为 0.84 亿美元 , 超过上年全年的出口额 , 所占比例为 20.6%, 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植物提取物保持持续增长的原因是 : 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的植物提取物的生产成本较低 , 质量提高 , 竞争力增强。

二、中药产品出口的特点

(一)中药产品出口数量上升 , 单位价格下降

在中药产品出口数量逐年上升的同时 , 另一个严峻的事实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即中药产品出口价格总体呈下跌之势 , 尽管个别年份的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的单位价格有所上升 ,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药产品出口价格下降趋势。

1、中药材出口数量增加 , 价格下降

1996 年 , 中药材出口数量为 213327 吨 , 单位价格为 2361 美元/吨。2001 年出口 283140 吨 , 比 1996 年增加了 69813 吨 , 增长了 32.73%, 但是 , 出口总值却下降了 54.51%, 单位价格仅为 970 美元/吨 , 比 1996 年下降了 58.92%。2002 年

1 - 6 月 , 出口单价进一步下降 , 为 929 美元/吨 , 比上年又下降了 4.23%。

2、植物提取物的出口价格始终不稳定 , 总体呈下降趋势

1996 年 , 植物提取物的单位出口价格为 8799 美元/吨 , 全年共出口5584 吨。2001 年单位出口价格为 8663 美元/吨 , 全年出口 8932 吨 , 单位价格比 1996 年下降了 1.55%。 2002 年 1 - 6 月 , 单位出口价格为 8222 美元/吨 , 比上年又下降了

5.09%, 显示植物提取物的出口竞争非常激烈。

3、中成药产品出口数量及出口价格多数年份都呈下降趋势

1996 年中成药产品出口数量为 18708 吨 , 单位产品出口价格为 7561 美元/吨 ,2001 年出口数量为 12395 吨 , 但是 , 单位产品出口价格为 7705 美元/吨 , 分别比

1996 年下降了 33.75% 和 19.05% 。 2002 年 1 - 6 月 , 中成药出口量大幅度增长

, 为 79260 吨 , 但 单位出口价格仅为 2295 美元/吨 , 比上年下降了 70.25%。 (二)中药产品出口以原料药为主,单个品种出口金额不大

通过分析 1996 年至 2002 年 1 ? 6 月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原料药(植物提取物和中药材)在中药产品出口总额中一直占 80% 以上,而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中成药仅占整个中药产品出口额的 1/5 左右。 1996 年,提取物和中药材出口占中药产品出口额的 83.2%, 中成药出口仅占 16.8% 。 2002 年 1 ? 6 月,提取物和中药材出口占中药产品出口额的 79.4% ,中成药出口仅为 20.6%。

中药产品出口品种有上千种之多 , 但单个品种出口金额都不大 , 据海关统计 ,1996 至 2002 年 1 - 6 月 , 超过 1000 万美元的商品仅有 5 个, 并且一些品种的个别年份低于 1000 万美元。 1996 年以来 , 中药产品出口品种金额较大的有人参、鲜蜂王浆及制品、西洋参、甘草及制品、姜、肉桂、未列名药材、冬虫夏草、其他植物提取物、苦杏仁、片仔癀、清凉油、其他中成药 , 在这些品种中 , 真正连续多年单个品种出口过千万美元的只有人参和清凉油 2 种产品。

(三)中药产品出口市场集中于亚洲

中药产品出口的传统市场以亚洲为主 , 所占市场出口份额一直占 60% 以上。 对欧洲市场出口 1997 年超过 1 亿美元 , 达 1.25 亿美元 , 占中药产品出口比例为18.9%, 但 1998 年对其出口出现大幅度下滑 , 仅为 0.32 亿美元 , 下降了 74.3%。 1999 年和 2000 又有很大回升 ,2001 年出口又重新下降,2002 年 1 - 6 月 , 出口额又有增加 , 金额接近上年全年的出口额。但是 , 占整个中药产品出口的比例始终呈下降趋势 ,2002 年 1 - 6 月仅为 11.05%, 比 1997 年所占中药产品出口比例下降了 7.84

个百分点。 对美国市场的中药产品出口 1997 年为 0.75 亿美元 ,1998 年达 0.91亿美元 , 此后连续 3 年下降 ,2001 年为 0.52 亿美元 , 所占出口比例 1997 年为 11.3%,2001 年 , 所占比例为 11.68% 。 2002 年 1 - 6 月 , 对美国出口额达 0.61亿美元 , 超过上年全年对美国出口额 , 所占比例提高为 15%。

对美国市场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 , 西药的副作用日渐明显 , 世界回归自然的热潮不断升温 , 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增多 , 因此 , 对美国出口的植物提取物不断增加。

1、中药产品对亚洲市场出口的特点

对亚洲出口中药产品中 , 以中药材和中成药为主。 1997 年 , 对亚洲出口中药材

3.25 亿美元 , 占中药材出口总额的 69.3%; 出口中成药 0.95 亿美元 , 占中成药出口总额的 77.3% 。对欧美的中药材出口为 1.30 亿美元 , 占中药材出口总额的 28.3%, 出口中成药 0.13 亿美元 , 占中成药出口总额的 11.5% 。 2001 年 , 中药材对亚洲出口进一步上升 , 占中药材出口的 79.36%, 上升了 9.98 个百分点 , 中成药出口则为75.83% , 较 1999 年下降了 3.97 个百分点。 2002 年 1 - 6 月 , 中药材对亚洲出口占整个中药材出口的 81.91%, 所占比例为 81.91% 。

2、植物提取物出口以欧美市场为主

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场是欧洲和美国。1996 年 , 对欧洲出口为 0.12 亿美元 ,

对美国出口为 0.27 亿美元 , 分别占提取物出口总额的 18.1% 和 40.6%, 两者合计为0.39 亿美元 , 占 58.9%, 对亚洲出口 0.26 亿美元 , 占 38.7%。 2001 年 , 植物提取物对欧美的出口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 对欧洲出口为 0.15 亿美元 , 占当年提取物对外出口的 19.85%, 比 1996 年增加了 0.03 亿美元。对美国出口基本持平。 2002年 1 - 6 月 , 对欧洲、美国出口略有增长 , 对亚洲出口有较大增长。

3、日本、香港、美国在中药产品出口市场位居前列

近几年 , 日本、香港、美国在中药产品出口市场中依次分列前三名。如 1997 年对日本出口 1.76 亿美元 , 占当年出口总额的 26.6%, 对香港出口 1.58 亿美元 , 占

23.9%, 对美国出口 0.75 亿美元 , 占 11.3%, 三者合计 4.08 亿美元 , 占当年中药产品出口总额的 61.0% 。 2002 年 1 - 6 月对日本出口 0.97 亿美元 , 占 2002 年上半年出口总额的 23.8%, 对香港出口 0.96 亿美元 , 占 23.6%, 对美国出口 0.61亿美元 , 占 15.0%, 三者合计占 62.4%, 日本、香港、美国市场的进口占中国中药产品出口总额的 2/3 以上 , 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52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