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国内媒体曾经报道过美国国会议员嫌国会大厦太破旧,要求重建豪华的新国会大厦,否则就把国会搬到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其实那是美国报纸《洋葱》编的政治笑话。《洋葱》是一份讽刺文学周刊,专门虚构一些新闻讽刺国际和美国时事,类似于现在国内网上很流行的“恶搞”,只不过它是非常专业地一本正经地做报道的,在形式上和真正的新闻毫无区别,不了解《洋葱》的背景和缺乏幽默感的人就会信以为真,欣赏不了其幽默,反而要怪《洋葱》骗人。最近我发现《洋葱》鸟枪换炮,也做起了电视新闻节目,把视频放在其网站上。这些节目视频和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完全一样,有新闻主播、谈话嘉宾、采访对象,内容包括时事、教育、文化、娱乐、科技等,除了内容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表面上非常的专业。其中有一则科技报道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花了120万美元完成了一项研究,用3000只猴子做实验证明用刀刺伤猴子能降低猴子的寿命。这则明显是在讽刺美国政府资助无意义的科研的虚构新闻,其实验设计却非常专业:这项“研究”分别用小猴、老猴、孕猴做实验,发现结果相同;用刀刺在猴子身上的不同部位,例如腹部、颈部、眼窝,结果也一样。更绝的是,它还不忘设立对照组,用拳频繁击打对照组的猴子并不能降低其寿命,表明导致刺伤组的猴子寿命降低的因素是生理的而不是心理的。看来这则新闻编造者的科学素质还真不低,甚至超过了一些中国科研人员。国内许多科学实验的设计的严密程度还不如它,往往有意无意地不设对照组。我在国内读大学本科时,曾到中科院的研究所做毕业论文,碰到一位在中医学院读完研究生的人也在那里做实验。他告诉我,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是证明某种中药能够抗癌,方法是把该中药药液加入到癌细胞培养液中,发现癌细胞被杀死了。我问他有没有做对照,比如把中药药液加入到正常细胞培养液中,而正常细胞还活得好好的?他笑着说,中药的药理实验是从来不做这种对照的,否则如何交得了差?我后来读了一些证明中药的抗癌、抗病毒、抗菌等作用的中文论文,发现果然都是把中药加到细胞培养液中杀死癌细胞、细菌、病毒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并不去看看正常人体细胞是否也会被杀死。体外细胞培养需要很苛刻的条件,要杀死它们实在是太容易了。比如,往培养液中加入酒精,也能杀死癌细胞,难道就能说明喝酒能够抗癌?不过还真有人用类似的方法证明喝某种名牌酒不仅不会导致肝硬化,反而能够抑制肝硬化,证据就是它在体外能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用类似的实验,我们也可以证明食盐、食糖、洗衣粉、泥浆等等无数日常东西都能抗癌、抑制肝硬化,甚至包治百病。如果做一个对照实验,发现某种药物在体外对正常细胞无影响,但能杀死病变细胞,这才算有点说服力,但是仍然不能证明该药物就真的有效。药物对体外细胞有作用,不等于它在体内也会有相同的作用——它可能到达不了病变部位,可能会在体内被代谢成性质完全不同的别的化合物,或者体内的其他物质会抑制了它的作用,等等。所以还需要用它做临床试验,证明它的确对人体也会起作用。那好,我们就找一批患者来,给他们服用药物,发现有些患者的病情好转甚至痊愈了,是不是就证明了该药物的确有效呢?并不。许多疾病是不接受任何有效治疗也会自己好转或自愈的,在“我在服药接受治疗”的心理暗示作用下,自愈效果会更加显著。怎么排除这种情形呢?还是要靠设对照,找一批患者作为对照组,证明药物组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但是,患者有的病情较轻有的较重,有的体质较好有的较差,如果在分组时把病情轻的、体质好的分到药物组,就会制造出药物有效的假象。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偏差,就要遵循随机化原则,把患者随机分组,这样可以确保药物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总体状况相同。但是,如果对照组的患者知道自己没有在接受治疗,那么心理暗示的作用就体现不出来了,所以还要让他们吃和试验药物外观一样的假药,而且不能让他们知道是在吃假药。如果医生、护士知道哪些患者吃的是假药,他们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对这些患者更加忽视,在观察疗效时会不知不觉地往不利的方向做判断,因此连医生、护士也不能知道患者的分组情况,而只能由第三方掌握。也就是说,在设计对照组时,还必须遵循双盲(试验对象和试验者都互不知情)的原则。如何设计一个恰当的对照,是科学实验的基本功。可惜,在实际科研中,有太多的科研人员做不到这一点。一个没有合适对照的实验,并不比一个虚构的实验更可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52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抗肿瘤中药有望打入美国市场
下一篇: 中药注射剂获国际医学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