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触、问三诊。望诊是察看病人的体型、肤色等外在的体征,其中尿与舌是重点观察对象;触诊是触摸全身的寒热,皮肤的润燥、凸起等,切脉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问诊即询问病因、患病的时间、患病部位、症状等。一般来说,对一种疾病的诊断,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诊断方法,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藏医脉诊要求患者在脉诊的前一天禁食酒肉等难消化或性温、性凉的饮食,保持良好的起居饮食习惯和情绪,脉诊时间选在朝阳初露时,脉诊时患者不要讲话,不要突然闭气,以免影响脉搏。
藏医诊脉的部位,与中医相似,但略有差异。中医诊脉以腕后桡骨头茎突出处为“关”,关之掌侧为“寸”,关之肘侧为“尺”,三个部位顺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寸关尺。藏医诊脉也有冲、甘、恰之分,也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分别按诊冲、甘、恰三部,但藏医的寸,位于腕后第一横纹一寸之处,藏医以大姆指末节的长度为一寸。因此,藏医的诊脉部位较中医略偏向肘窝部,这是二者差异所在。另外,中医是先诊一侧之后,再诊另一侧之脉,藏医有时同时以左右双手诊患者双侧之脉。对于危重病人的生死预后,藏医在足背部的跌阳脉诊断,因为足脉与心脏距离最远,临死前脉先从边远之处收束。藏医按脉轻重,与汉族医学也有不同之处。汉族中医诊脉时,三指同时用力,分浮、中、沉三种力量切脉,藏医虽也有轻、中、重之分,但却是指候冲脉处应轻按,候甘脉处应中按,而候恰脉处则需重按。藏医认为,脉象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的状态。就性别而言,藏医诊男性之脉以其左手之脉为准,用医生右手三指诊切;女性患者则用右手就诊,医生以左手三指切脉。再诊另一只手的脉作为参考。
人体正常脉象有阴脉、阳脉、中性脉三种。阳脉的脉势粗壮而搏动缓慢,阴脉的脉象细而搏动迅速,中性脉流长而光滑,柔和而不疾骤。在诊脉之初,医生必须首先辨明患者脉象正常时是属阳、属阴或是中性。一般来说,女子多为阴脉,男子多为阳脉,而中性脉则男女性均可见到。所以必须详加考察,先辨清平脉,才能分清病脉。
患病时脉象出现异常,有浮、沉、洪、细、大、小、滑、涩、满、实、空、迟数长、短、缓紧、弱、粗、硬、柔、促、扁、间歇、慢等二十多种。
不同的脉象反映不同的病症:
龙病,一般为浮脉,粗大加空虚的脉,偶可出现间歇脉;
赤巴病出现细而紧的脉;
培根病,脉象沉而弱;
血液病的脉:滑利和高突;
黄水病的脉:涩而略带颤抖;
虫病:扁平,有如受挤压,则向两侧跳动;
麻风病:涩,有时也稍有颤抖;
骚热病:粗,浮且实,有时可有滑象;
扩散伤热证:细紧而发硬;
瘟热病:细且数;
疠热病:扁平,时强时弱,有时细,有时空;
急性疼痛:短而促,如旗帜在劲风中飘扬;
中毒:可为细数,但有时粗,强弱不一;
肉中毒:细数,沉而扁平;
未成熟热:细数,如风飘动;
增盛热:洪大而紧;
陈旧热:细而紧;
空虚热:空虚而急;
隐性热:沉而紧;
浊热:沉细而数;
疮疡发热:粗壮,数而实;
消化不良:大而实,久则沉细乏力;
痞瘤肿块:弱而不明显;
水肿病:脉沉细,重按脉紧;
外伤病:组织中有异物的,一侧脉象不显。
脓疡:细数而发颤。
如果是两种以上的合病,脉象更为复杂,可以出现复合脉,也可出现其它脉。当脉象出现某些异常现象时,则疾病主凶,预后不良。如体质强壮的人突发疾病时脉象反而细弱,久病之人脉象反呈浮洪,寒证出现热病脉象等脉象与疾病性质完全相反的情形时多是不吉之象;寸亥尺三部脉象如有一部不明显,是五脏之脉不全,可能转成危症或死症;脉来数至,骤然停止,片刻又恢复搏动,且为规律性的停顿,则为死兆。
妇女在怀孕时,可出现滑利而高突的脉象,右部肾脉搏动强烈育男,左部肾脉搏动强烈者育女。
反映教礼、教规的唐卡,常见的是坛城图、六道轮回图,十全自在图,格鲁派戒律表、九宫八卦图、八大佛塔和各佛菩萨等。最常见的是“八吉祥图”(宝伞、金鱼、宝瓶、妙莲,右旋海螺、吉祥结,腾幢、金轮),还有“吉祥八物”(镜子,奶酪,长寿茅草、木瓜、右旋海螺,牛黄、簧丹、白芥)。另有七政宝图形及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的唐卡中,除了绘制宏伟的建筑群,还描绘寺院及其兴建原因、修建情景和建寺过程中降魔的神话故事,有的还绘有寺院落成后的盛大庆典场面。西藏民族类唐卡是以藏民相关内容为题材。包括他们的历史地理、神话传说、藏医药、天文历算等,还包括四大洲及风火水土图、须弥山图、西藏人的起源图,金城公主进藏图等,吉祥四瑞图也是藏族僧俗酷爱的唐卡题材。某些反映两藏历史的唐卡,常常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或连环图带的形式,每一页书面批注少量文字。如《八思巴传》医药学唐卡,分人体解剖图、药物图,器械图,尿诊图、脉诊图和饮食卫生防病图筹,是根据著名医学家玉妥宁玛·云丹贡布的著作《四部医典》的内容绘制的,共79幅。还有1幅西破历找名医师承图,共计80幅。天文圈最著名的是《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用12种动物(牛、羊、马,鱼等)各代表一个星球。各按一定的轨道运行。这与古代汉地把天体分割为十二宫是完全一致的。历算唐卡是藏族历算家根据文成公主带来的历算书,图表等进一步发展而来的,这种藏历推算法叫“黑算”。
唐卡的分期
从时间上,我们大致可把唐卡艺术分为4 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7至9世纪的槛筋期,即造像之初期,也就是藏传佛教的滥觞期。构图简练,多用青、黄、赤、白 4种根本显色绘成。人物造像几乎全裸,仅以梵绳、八宝为庄严,主尊画得较大,多直线。第二个时期是12世纪左右,即藏传佛教的后宏期。西藏江孜地区形成了一种以印度健陀罗、尼泊尔、汉地和西藏本土艺术风格相互影响融合的地方艺术风格流派,即江孜画派。其特点是造型比例适当,着重心理表现,突出个性特征的写实手法。第三个时期是15至16世纪,即藏族佛教艺术的繁盛期。宗教上层参与唐卡的创作活动,产生了著名的“门者画派”、“门萨画派”和“嘎玛贡画派”。第四个时期是18至19世纪,也就是唐卡绘画的鼎盛时期。这时期的艺术风格主要受到汉地工笔重彩技法的影响。它的发展前后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18世纪八邦寺高僧多倾觉和曲吉牛勤所创的“新嘎玛贡”画派为其代表。这一画派学习汉族工笔画传统,重晕染、烘托、勾勒,艺术上已不满足原有的朴素、简洁风格,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所谓“二十四次明暗渲染”法来丰富画面效果。第二阶段是19世纪初所形成的“汉风”时期。“新嘎玛贡”画派在第一阶段华丽富贵的风格基础上,开始追求汉画设色雅致 、清新的风格,并将一些汉地通用的“福”、“寿”之类吉祥词绘于画中,形成了今天的唐卡艺术风格。
唐卡的色彩
唐卡在施色方面,有独特的讲究,重彩底色约分为红、黑、蓝、金、银五种。红唐卡多绘佛本生故事,风格富丽。黑唐卡多绘护法神、金刚一类镇妖降魔的内容,并施金色勾线,画面威严庄重。蓝唐卡则多绘欢喜佛、胜乐金刚一类题材,有吉祥喜庆之意。金、银唐卡,画面富贵典雅,色彩单纯辉煌。有时画面底色还随“地界”至“天界”的内容变化而变化,如地狱画了护法神降魔,底色则以红色为主;随着中间夹侍菩萨的出现,色彩逐渐变蓝;到了天界,便是一片湛蓝的底色。此外,白于色彩被作为表现神佛容貌、性格的一种手段,因此常以白色表现平静、和蔼、善良;红色和深蓝色表现强悍好斗、凶猛狰狞(愤怒相),出巧妙地把大块的红色、绿色、青色和蓝色并列使用;金色代表多种颜色,表现出一种神圣的气氛。
唐卡的源流
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唐卡的起源无从考证。据传,吐蕃赞普(观音佛的化身)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画像,这就是第一幅唐卡:相传,这幅唐卡由果竹西活佛藏入白拉姆神像腹内。作为科学考证,这些传说恐还不足为凭。但就绘画艺术而言,最早(可查)可溯及卡若新石器时代,到吐蕃王朝时,绘画艺术已臻完善。唐卡作为壁画的廷展,最迟也在七世纪中页以前就已出现。早期唐卡因经过朗达玛的灭佛,已无迹可寻:现存唐卡除有少数宋元时期的作品外,大多都是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时的集体作品。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459635的大势至菩萨唐卡:
藏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幼地指导着临床的医疗实践。藏医的基本理论包括三因学说、人体类型学说、人体解剖及生理、病因学说、疾病分类等内容。 三因指隆、赤巴、培根(音译)。藏医认为这三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各有其生理机能。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着协调和相对的平衡状态,维持着人体的健康,而当其中某一成分因故偏盛或偏衰时,人体则陷于病态。三者各司其职。
隆 意为风,主呼吸。分成五种:①维命隆。位于头顶部,运行于胸、咽、喉部,司饮食吞咽、呼吸、分泌唾液,使记忆力增强,五官清明。②上行隆。位于胸部,运行于鼻、舌、喉等处。其作用是润泽肤色,使发音清晰,精神振奋。③遍行隆。位于心脏,遍行全身各个部位,使四肢能举动,行走屈伸自如,口鼻开合灵活,并司理语言和思维。④等火隆。位于胃脘部,运行于内脏器官。作用是消化食物,把食物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使血液生成。⑤下泄隆。 位于肛门,运行于大肠、 膀胱、阴部及大腿内侧。它管理男性精液、女性月经及大小便的排泄、产妇的分娩等。
赤巴 意为火,主身体之热能。分成五种:①能消赤巴。存在于胃肠。能把食物分解成精华和糟粕,增加身体的热力,并协助其他四种赤巴保持正常的机能。②变色赤巴。存在于肝脏。 其功能主要是使血液、 胆汁、肌肉和骨骼等保持自己的颜色。③能作赤巴。存在于心脏。它支配意识,使人有胆识谋略,使人骄傲并产生欲望。④能视赤巴。位于眼部。使人眼能视物,主司人的视觉,并使人能辨别客观世界的各种颜色。⑤明色赤巴。存在于皮肤。使人的皮肤色泽鲜明而润泽。
培根 意为水和土,主体液。分成五种:①能依培根。存在于胸中,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协调使其他四种培根保持正常,调节全身水分,使其保持适量。②能化培根。存在胃之上部,食物未经消化的部位。主司食物磨碎和腐熟。③能味培根。存在于舌部。主司人的味觉。④能足培根。存在于头部。主司眼睛等器官的发育,也使人的欲望满足和知足。⑤能合培根。存在于所有关节处。其作用为主司骨与骨之间相互联接,使之能屈伸自如。
隆、赤巴、培根三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享调以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使其成为整体。例如,对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分清糟粕和精华,需要有能化培根、能消赤巴和等火隆三者共同完成,如果三者不协调,消化吸收就会受阻,以致引发疾病。 藏医把人体按隆、赤巴、培根分成三种类型。隆有粗、轻、寒、微、硬、动六种特性,隆型人体型干瘦、背曲、面色偏青灰、多话、不耐寒、睡眠不踏实、 体格矮小、喜唱歌与嬉笑、 喜争论、嗜甜酸苦辣味和具有老鹰、乌鸦、狐狸般的性格。赤巴有腻、锐、热、轻、臭、泻、湿七种特性。赤巴型的人体型高、多汗、身有臭味、易渴不耐饥、头发及肤色偏黄,聪明而骄傲;嗜甜苦涩凉味和具有猴子、老虎般的性格。培根有腻、凉、重、钝、稳、柔、粘等七种特性。培根型的人较肥胖、肌肉丰满、肤色偏白、体型端直、耐饥渴和烦恼、嗜睡眠、嗜酸涩辣等,其性情善良,具有狮子般的性格。
淤人属混合型, 有两种类型的混合性格。 如隆、赤巴混合型者身体较小,培根、隆混合型者身体中等,培根、赤巴混合型者身体高大,其性格、行为、嗜好等则兼有两者之特点。判定人的类型,与用药治病的关系极为密切。 由于民族习惯及民俗关系,藏医对于人体解剖及生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内脏构造方面,也认为有五脏:肝、 心、脾、肺、 肾;六腑:胆、小肠、大肠、膀胱、胃和“三木休”(类似中医的“三焦”)。而且对骨骼关节、脑髓神经等,都有一定的认识。对于胚胎学的认识,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例如藏医典籍中已认识到,人胚是由父精与母血所结合,逐渐发育而成的。胎儿从母体吸收营养,犹如水库通过水渠(脐带)向庄稼(胎儿)灌溉一样。在发育过程中,胎儿不断发生变化,并且要顺序经历与鱼、龟、猪相似的几个时期。这些认识基本与现代研究结果相吻合。
藏医还认为人体是由七种物质构成的:即精微(来自食物)、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和精液。这七种物质在体内有各自的功能,如精微是人体的营养物;血液维持生命,肉保护内脏,骨是支持全身的框架,髓则可变为精液,精是生殖繁衍不可缺少的物质。除这七种物质外,人体还有汗、尿、粪三种排泄物。
藏医认为,人体内的三大因素,七种物质、三种排泄物等,在正常情况下都有一定的量,互相之间保持协调,一旦这种协调关系受到破坏,发生偏盛或偏衰,都会导致疾病。 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问诊和触诊(脉诊)。
望诊 内容较广,如观察病人的神情、气色、动作、喘息等,但其重点主要是舌诊和尿诊。舌诊观察舌质的老嫩肥瘦和色泽,舌苔的有无、厚薄和质地等。尿诊则是具有藏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其观察的内容包括尿量、尿色、尿的沉淀物、气味、泡沫的有无与性质、尿中的漂浮物、蒸气逸出情况。通过尿诊,即能提出疾病的诊断,并判断其预后。
问诊 与一般医学体系的问诊基本一致,包括的内容也较多,如问现在病证的起因经过,发病缓急,病程变化,环境及气候因素,饮食起居,用药及治疗情况,家庭病史等。
脉诊 藏医的脉诊与汉族医学的脉诊相似。切脉的部位在腕部桡动脉, 用三个指头按住寸、 甘、恰三个部位,分别诊候心脏和小肠、 脾和胃、肾和“三木休”(左手),肺和大肠、肝和胆、肾和膀胱(右手)等脏器的状态。藏医认为心脉与舌相联系,肺脉与鼻相联系,肝脉与两目相联系,脾脉与口唇相联系,肾脉与两耳相联系。当某一脏腑有病时,其相应的五官也会有病态出现:如心脉有病,则舌缩语艰;肺脉有病,则鼻翼下陷;肝脉有病,则两目上吊;脾脉有病,则口唇下垂;肾脉有病则两耳失聪或耳轮枯槁。藏医能区别20多种脉象,但其中较常见的12种脉象,对于鉴别病证的寒热,关系重大,而藏医一般辨证也总是着重辨别病证的寒热。例如,热证脉多数、 洪、大、 弦、滑、硬;寒证脉多沉、迟、弱、细、浮、虚。藏医对诊脉的要求也较严格,认为清晨刚睡醒,晨曦微露的时刻,所得脉象最能反映人体真实情况。认为医生一呼一吸之间脉跳 5次为正常;而每次诊脉,至少应达 100次,才能判断节律的均匀、快慢。诊脉还应区别四季的不同,因为脉象在不同季节有相应的变化。此外,藏医还运用五行生克学说来解释脉象。 藏医治疗疾病有多种方法,其中以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最为常用。
饮食疗法 对患者应吃哪些食物、忌食哪些食物,都有严格规定。四季饮食也有所不同。例如,患赤巴病,可食野牛肉、鱼、羊肉、蜂蜜;春季宜食苦辛涩三种味的食物,如陈青稞、干燥地区的畜肉、蜂蜜、开水、姜汤等食物。又如隆病宜食大葱、大蒜、羊肉、马肉、驴肉、红糖、陈酥油、黑芝麻油、热糌粑、白酒、牦牛奶等。
药物疗法分内服、外用两种。藏医认为,药物有六味、八性、十七效的区别。六味即甘酸苦辛咸涩;八性为轻、 重、寒、 热、锐、钝、润、燥;十七效为寒、热、温、凉、 稳、动、轻、 重、润、干、燥、稀、钝、锐、细、腻、软。治病时,需针对疾病的特性采用药效相对的药物。如隆病的特性为粗、轻、硬、动,治疗宜用细、重、软、稳等药效的药物。
除了饮食疗法、药物疗法外,藏医还有许多其他疗法,包括用器械外治、放血疗法、艾灸疗法、拔罐疗法等多种外治疗法。此外,藏医还十分重视起居生活与各种疗法互相配合。 根据药物的自然来源,藏医把药物分成珍宝类、矿物类、植物类、动物类等。每一类又分若干小类,如植物类分树类、湿生草类、旱生草类等,其中树类又分果实、花、树叶、树干、树枝、树皮、树脂等类。动物类更细分成角、 眼、舌、齿、 喉头、心、肺、肝、胆、脾、肾、胃、肠、生殖器、骨、骨髓、脑、脂、血、肉、皮、毛、 翎毛、爪蹄、胃糜、粪、!便、奶、昆虫、头、蛋等。藏医所用药物中,矿物药和动物药占相当大的比例,这是与藏族的生活习俗和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五行 五行与药味关系密切。藏药的五行是土水火风空,其中的土为生长药物之本源,水是供应药物生长汁液的,火提供药物生长的热能,风或气为药物运行之动力,空提供药物生长的空间。五行必须协调,药物的性质才能正常,如果土水偏盛,则药物味甘;火土偏盛,则药物味酸;水土偏盛,则药物味辛;土风偏盛,则药物味涩。
剂型 汤剂、丸剂、膏剂、散剂等等,就其作用和给药途径而言,分为清热、 解毒、吐剂、 泻剂、灌肠、外涂、外敷等。由于自然条件所限,藏医较少用汤剂,而多用丸剂。丸剂的种类除水丸、蜜丸外,还有特殊的酥油丸。
藏药中还有不少常用的药物组合,在临证实践中经常同时合用,如三果(诃子、毛诃子、余甘子)、三凉(石膏、红花、丁香)、三热(肉豆蔻、益智仁、草果)、四贤味(草果、肉桂、益智仁、木棉花丝)等。从这些组合中,也可以看出藏医的组方用药原则,如所谓三凉药中,有一味属热性,而所谓三热药中,有一味属凉性。 西藏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藏传佛教的教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藏医从其奠基时期开始,就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的宗旨是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从某些意义上说,这个宗旨与藏医的目标是共同的。比如,佛教的教规有五戒、六戒等教戒。要求医生“持戒”,即不杀生、 不饮酒、 不邪淫、不妄语。要求对病人应不分贵贱,把六方世俗的众生一律“视为自己的父母”,甚至要医者“以德报怨”,对病人不计较个人恩仇,要有高尚的思想。对于医疗技术,则要精益求精,既精通医学理论,又精通各科知识和技术,包括手术、外治、诊断、食疗、调理、针灸、药理,等等。还要有不怕污秽的精神,特别指出对病人的脓血、粪便等排泄物,不嫌脏怕污。只有这样,才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医德高尚的、技术超群的好医生。
藏医的医德规范,早在《四部医典》中就专辟一章
“治者医生”加以论述。这完全可以与世界几个著名的早期医德规范, 即古希腊医学希波克拉底的 《誓言》(公元前5世纪)、汉族医学孙思邈的《大医精诚》(7世纪)、阿拉伯医学麦蒙尼德斯的《祷文》(13世纪)相媲美。
藏医作为一种科学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发挥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为青藏高原的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健康长寿服务,同样也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服务。藏医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具有很大的优点,为现代医学提供不少新思路、新思想和新方法。
1、首先西医和中医有本质上的区别,二者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治疗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
2、其次西医认为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组成,人体分为八大系统,西医在诊断过程除可以应用先进的现代科技如化验检查、影像检查来获得准确的病理资料。对于人体的病理变化很直观,对应疾病有规范的治疗流程。西医和中医有本质上的区别,二者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治疗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
3、中医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认为人体是由气、血、精、液组成。对于心、肝、脾、肺、肾等器官更关注其功能,中医的特点就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不同的人症状相似但证型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中医诊断重视望闻问切,舌诊,脉诊。中草药、针灸推拿是中医重要的治疗方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50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藏医尿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