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煎煮的次数和煎煮时间

医案日记 2023-06-10 18:19:03

煎煮的次数和煎煮时间

煎煮的次数和煎煮时间

中药应煎煮几次?一般认为以煎煮两次为宜。以多次煎比一次长时间煎熬为佳。煎药是药物中成分溶出的过程,因为生药浸入水溶液后,药物本身吸收了一部分水,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硷盐类、甙类、有机酸及有机酸盐类、糖类、鞣质、蛋白质、色素、酶类等多种成分几乎都溶于水中,树脂与脂肪油虽不溶于水,但与其它成分一起,亦能部分溶解,因此造成了药材内外浓度差,有效成分从组织内向外渗出,当药材内外浓度相等,即处于平衡状态时,溶出停止。因溶出是一个动态平衡,若生药内部有效成分与其中浸液的比值等于生药外部有效成分与外部浸液的比值,此时药物成分就不能全部溶出,必须滤去药液再加新的溶媒水,使其重新建立浓度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药材的成分继续溶出。实验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故需煎煮两次或三次。著名医家张锡纯很重视药物的第二次煎煮,他说:“富贵之家服药多不用次煎,不知次煎不可废。”

有人通过各类药材,几个品种不同规格以及复方的煎煮次数的煎出程度的比较观察,结果看出实验为例的单味药和复方的第一煎和第二煎占煎出率的70%~80%,而第三煎和第四煎占煎出率的20%~30%,说明中药汤剂一般煎煮二次是合理又是必要的。但煎煮次数过多并非是好事,因为有的药物有效成分经过长时间加热会使其分解、水解,在溶出的同时,也会破坏药效。

煎煮时间,应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用药情况而定。一般来讲,头煎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需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药头煎煮10~15分钟,二煎煮10分钟。滋补头煎煮30~40分钟,二煎煮25~30分钟,有先煎药需先煎10~30分钟,后下药应在最后5~10分钟入锅。

中药应该怎么熬-中药煎煮两三次为宜

  如何选择熬药的锅

  1.熬中药最好的是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好。

  2.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3.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为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是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前的浸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15分钟。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半小时。

  煎煮次数

  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熬药方法

  1.先把药放在砂锅里面,根据药的多少加水,加的水必须漫过中药(千万不要加少了,否则熬中药容易靠干)。大约泡20分钟左右。泡的过程中最好不时用搅拌棒搅一下,这样泡的均匀一些。天热时可以加凉水泡,天冷时用凉水要延长浸泡时间,或者可用温水,这样效果更好。

  2.中药泡好后,放在煤气炉子上面开始熬制。在中药熬开之前用大火,熬开之后转为小火慢慢熬,小火熬制大约20分钟。看着表,到时间后,如果药汤还是很多,可以再继续熬一会。切记千万不能把中药熬干了。熬完后,可用一根筷子放在砂锅沿上挡住药渣,再用药淋子过滤,这样效果更好,

  3.第二遍熬制时,可以加温水,加的水应是第一次的一半。也是熬20分钟左右,熬完看看药汤多不多,如果不多就可以直接倒出来。若药汤较多,可以再多熬一会儿。

  4.有时间的话可以熬第三遍,加的水是第二遍的水的一半。但是一般情况下,熬两遍就可以了,第三遍的药力很低了,但可以熬完用药汤泡脚。

  5.在倒中药时,一定要小心烫手。盛中药的器具最好是陶瓷的或不锈钢的,这样中药不易与器具发生化学反应。

  煎煮时间

  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30分钟,第二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分钟。滋补类药物煎煮时间可适当延长。

  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小贴士

  1.中药在熬得过程中如果熬干了,一定不要再加水,必须倒掉,因为熬干的中药毒性相当大。这一点很重要,熬中药时一定记好时间,应该有人专门在旁边看着。

  2.中药很苦,喝完后可以吃块冰糖。但熬制中药过程中不要加糖,那样很影响药效。最好憋着一口气喝完,这样感觉就不那么苦了。

  3.喝中药期间忌辛辣、生冷、油腻等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如何煎药?中药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15分钟。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半小时。
2.煎煮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即强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即弱火),保持在微沸状态,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30分钟,第二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分钟。滋补类药物煎煮时间可适当延长。
5.特殊药的煎煮:
先煎药:一些质地坚硬的药材,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
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宜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5
10分钟投入锅内。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种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煮中药的注意事项

一、煎药工具的选择:

1、煎药工具:中药不能用金属器皿来煮药,因为金属器皿中所含有的各种金属成份会与某些中药的成份产生反应,有可能会被人体吸收,也会影响中药的药性,从而影响到人体的健康;最好选用砂锅、陶罐、搪瓷、不锈钢材质;

2、如果使用的是泥渣烧制的药壶,一般煮药时容易产生渗漏;因此,第一次使用时,最好是先用药壶熬制一些玉米面,这样就能堵住缝隙;

3、砂锅熬制中药的话,一开始一定不能使用大火,否则砂锅会出现裂锅的现象,要先用小火,等砂锅整个热了之后,再慢慢加大;

二、中药饮片的清洗:

1、一般都不需要清洗,也不需要浸洗;

2、如果是一些草药,含有泥沙,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漂洗干净,以免有效成份流失了;

三、煎的药物需要浸泡:

1、植物中大部分的中药,一般都是干燥品,通过浸泡之后,可以让药材变软,有利于有效成分充分被浸泡出更好的吸收药效;

2、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四、煎药的水量:

1、水位一般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收量是比较大的,因此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会有所下降,需要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五、煎药的火候:

1、药液未沸腾前,宜用急火(大火);

2、沸腾后,用文火(小火);

3、文火之中,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武火中,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煎药的时候,火候过于强,会影响有效成份的浸出;火候弱,煎煮的药效会相对差一些;

4、正确的方式:未沸腾前用武火,煮沸后该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的状态,可以减慢水份的蒸发,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药效;

六、煎药的时间:

1、一般药物,头煎煮沸后,再煮20——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

2、质地较轻或者含芳香性成份较多的,煎煮时间适量缩短,头煎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二煎煮沸后5——10分钟即可;

3、补虚药、矿物药剂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不易挥发的药物,需要延长煎煮时间,头煎煮沸后,再煎40——50分钟;二煎三煎,四煎沸后,再煎30——40分钟即可,煎煮时间均已药液煮沸后计算;

七、煎煮的次数:

1、中药汤剂每煎煮1次,有效成份提取率约为45%,一般煎煮3次之后,已经提取有效成份的90%左右,如果药物只煮1次,就会损失部分有效成份,因此至少煎煮2次为佳;

八、单包药物的煎法:

1、一般在重要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

2、花粉类、细小种子果实类中药、药物细粉等,还有一些含有淀粉比较多的药物,均应包煎;

3、附绒毛的药物,容易引起咽喉不适的症状,因此也需要包煎;

4、一些贵重的中药:比如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可以单独煎煮取汤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5、一些胶类或糖类药物:比如阿胶、鹿角胶、饴糖等,宜加开水融化后,冲入汤液中服用;

6、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如牛黄、三七粉、羚羊角粉、朱砂等,宜研细粉后用汤剂冲服;

九、煎煮后的服用方法:

服药的温度;

1、温服:汤剂大多是需要温服的,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2、冷服: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一般来说,寒剂宜冷服,适用于热证;

3、热服:热剂宜热服,适用于寒证,才能更好的发挥药效。

4、服药时间:

一般来说,病在胸膈以上的,比如咽痛、感冒、头痛等,应在饭后服用;

如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需要饭前服用;

某些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要饭后服用;

滋补药要空腹服用;

安神催眠药应在睡前服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43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