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夏日解表要药

医案日记 2023-06-09 07:41:37

夏日解表要药

图:夏日解表要药:新加香薷饮

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感染于人体,局限于鼻腔及咽喉时的疾病。引起「上感」的病毒有160多种,15%-20%患者由细菌混合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西医治疗感冒主要是一般对症治疗及某些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抗菌素。中医治疗感冒时除辨明寒热、虚实外,还要根据时令和不同年龄及体质特点等,详细辨明是否有挟湿、挟燥、挟暑以及挟痰、挟食等兼证。其中,夏日之感冒或某些时行感冒抑或乘凉饮冷,多属暑湿型或胃肠型感冒。谨将其证治方药作一简介:

主症:發熱、或伴惡寒,汗出熱不解,鼻塞流濁涕,頭昏重脹痛,噁心嘔吐,胸悶身倦,腹痛腹瀉,或渴或不渴,舌質紅或不紅,苔白膩或微膩,脈浮數或濡數。

治法:清暑祛濕解表

方藥:新加香薷飲──香薷二錢

銀花三錢

鮮扁豆花三錢

厚朴二錢

連翹二錢

方解:新加香薷飲是吳鞠通《溫病條辨》的名方,由《局方》香薷散化裁而成。方中香薷性辛溫而氣芳香,發汗解表,祛暑化濕,以除寒熱,是夏月解表之要藥,本方以香薷為君藥,配以鮮扁豆花、銀花、連翹之辛涼芳香,取其清透上焦氣分之暑熱,以除熱解渴。扁豆花配香薷益增解暑之相須作用,正如吳唐所說:「凡花皆散,取其芳香而散,且保肺液……,夏月所生之物皆能解暑,以扁豆花為最。」「濕為陰邪,非溫不解」,故又佐以辛溫之厚朴,合香薷以化濕除滿而解胸悶,去膩苔。吳鞠通稱此為「辛溫復辛涼法」。藥僅五味,卻含散寒、化濕、清暑於一方。妙哉!妙哉!

病例舉隅

葉××,女,63歲,2001年12月28日初診。

主訴:發熱惡寒伴腹瀉2天

病史:聖誕節期間乘船海遊,曾食火鍋自助餐,有食三文魚及生蠔,並到甲板上吹風觀景,昨天上午始覺惡寒,繼而發熱無汗,腹瀉水樣大便,自服保濟丸2瓶未效;至診時共瀉五次,色黃帶臭,自覺頭痛,身重倦,胸悶,脘痞,口黏微渴,但不欲飲。小便黃少。檢查見舌邊尖紅,苔膩白微黃,脈濡數。T38℃,BP100/70mmHg。

診斷:胃腸型感冒(濕熱內滯,風寒外束)

辨治:病起三日,形寒未罷,證屬素體濕熱,今又乘涼飲冷,內傷濕滯,當風感寒;治擬辛溫解表,清熱化濕,和中止瀉;用新加香薷飲合藿香正氣散加減。香薷二

錢,銀花五錢,連翹三錢,扁豆一兩,厚朴四錢,葛

根一兩,藿香四錢,蘇葉三錢,茯苓五錢,神曲五錢

,法夏三錢,蒼朮三錢,陳皮錢半,甘草二錢,上藥

日服二劑。藥後得汗,翌晨寒熱漸退,大便一次

,仍溏,胸悶減輕,苔膩漸化,續以平胃散

加香薷、藿香、佩蘭、銀花等方化醒胃之

劑善後。

香薷:出自《名医别录》;具有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香薷的地上部分或全草。主产于江西及安徽、河南等地。以果实成熟后采收地上部分或全草入药。生用。

辛,微温。归肺、脾、膀胱经。

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1.用于风寒外感而兼湿阻中焦之证:本品辛温发散,以发汗解表为主要功效;其气芳香,又可入于脾胃而化湿和中。治风寒感冒,本品可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湿阻中焦,可为苍术、藿香等化湿药的辅助。因其具有外散表邪、内化湿浊的特点,故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为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并多与厚朴、扁豆等化湿药配伍。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所致之阴暑证(或暑湿证),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此为本品解表、化湿之功在暑湿证的同时应用。

2.用于水肿:本品发汗以散肌表水湿,又宣肺气启上源,且通畅水道,利尿退肿,亦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可单用,或配伍其他利水之药。

煎服。用于发汗解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应久煎,并多热服,以利发汗解表;治水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并多冷服、以助利水消肿。

暑热证慎用。

1.本草文献:《名医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履巉岩本草》:“截四时伤寒“《本草经疏》:“香,辛散温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

2.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本品含挥发油,另含甾醇、黄酮苷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有抗病毒、解热、镇静、镇痛、解痉、抗感染、利尿、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

3.其他:通过本草考证,香需的来源历来不止一种,历来多以海州香薷为正品。根据目前用药实际,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石香作为正品。

?夏季吃什么药清热祛暑

炎热,很多人都十分容易上火,因此要做好防暑工作。一旦出现上火现象,服用一些简单的药膳得以解决。那么,有哪些药可以快速呢?下面,为你介绍几种可以降火的药物。

上清丸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功效卓著的清上焦之热的方剂,老年人吃水果学问多最早见于明代龚延贤《成回春》一书,用于风火上攻、上焦实热。其主要组成药物是黄连、黄苓、黄柏、大黄、连翘、薄荷、荆芥穗、栀子、白芷、川芎、菊花、甘草。前面三黄药均为性味苦寒之药,都有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大黄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之效;其他诸药有疏风除热、祛风解表、利湿除烦等作用。临床上,上清丸常用于头晕目弦、眼赤牙疼、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鸣耳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此方中有多味为苦寒之药,素体阳虚、四肢不温、怕冷和脾胃虚寒、经常腹泻腹痛的患者不宜用。如果患有一些器质性变(如心脏病、肾病、胃肠溃疡等),也要慎服。

三 ***

这也是一个千年名方,原名“泻心汤”,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一书。从其名来看,很多人可能以为它是泻心火,实则是泻脾胃之热的一个方剂。方中黄芩、黄连、大黄分别能泻上、中、下三焦之火,所以能用于一切实火引起的目赤肿痛、口舌生疮、便秘、皮肤疮疡,火毒炽盛引起的疮痈、疔疖。三 *** 还可以研成粉末,以酒调敷疔疮肿毒处,能消炎杀菌、祛腐生肌,对疮疖痈疽有较好辅助治疗作用。

因三味药均为苦寒之药,容易伤及脾胃,不能长期服用,否则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对肾脏也有一定损害。同时,久服寒凉药物,很容易造成 *** 低下、宫寒不孕等,所以只能作为夏季清热泻火的药,病好即收。

龙胆泻肝丸

此方来源于《医方集解》,有着几百年历史。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草、生地、当归、柴胡、甘草等药组成,能清利肝胆湿热,用于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咽干舌燥、尿赤涩痛、湿热带下等,对肝胆湿热型、胆囊炎、急性尿道炎、阴囊湿疹、白塞氏病等有较好效果。龙胆草是方中君药,性味大苦大寒,能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是治疗肝胆实火三焦湿热的良药。

此方也是由大苦大寒之药物组成,不宜久服,久服亦影响脾胃功能;素体阳虚之人也要慎用。

牛黄解毒片

牛黄解毒片中有21种中药成分,其中主要有牛黄、黄连、大黄、黄芩、黄柏、雄黄、连翘、金银花、冰片、石膏、桔梗等。此方出自明代医学家王肯堂编撰的《证治准绳》,是家庭常备用药,使用广泛。该药对通畅大便有较好效果,很多患有大便秘结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牛黄解毒片(丸)。

此方有清上焦之火和泻下焦之热的功效,用于火热内盛。如上焦的牙龈红肿疼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下焦的大便秘结、小便短黄等。此方因含有雄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和少量的砒霜),有一定的,如果不遵医嘱,擅自加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能导致重金属中毒,出现毛发脱落,皮肤角化、变黑,肝脏受到损害,、膀胱炎和口腔、食道、胃黏膜肿胀或糜烂;有的还有过敏反应。当然,正常服用一般少见。本药、儿童必须慎服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心脏病、肝病、肾病或体质虚弱、畏寒怕冷、大便溏泻者不宜服用。

双黄连

该药组方最早见于清代医家吴瑭《温病条辨》一书,主要由金银花(双花)、黄芩、连翘3味药组成,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双黄连有颗粒、片剂、口服液、消炎栓等不同的制剂,主要用于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咽喉炎、肺炎、腮腺炎等。根椐现代药理研究,此药有抑菌、抗病毒、的功效,不良反应小,是小儿理想用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肝病、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及在必要时也可使用,但使用前需咨询医生,以免出现意外。

清热泻火的中成药达上百种之多,且剂型,有片剂、口服液、颗粒、针剂、丸剂等,口服剂量也不尽相同,所以无法一一详尽介绍服用方法,需要服用时可根椐药物说明书使用。除了上述介绍的5种清热药物,还有很多药物,也有非常好的确切疗效,如板蓝根冲剂、香莲片、金银花颗粒、三金片等,也可作为家庭常备药物。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夏季清热的一些药膳,在夏天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多注意保养身体,稍有不注意就会中暑了。所以记得备一些上面的药物,好及时治疗。

本文由(ys137)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内容合作联系电话:020-84115797。

夏季感冒用药有哪些

治疗夏季感冒常用的中成药: 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者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患风热感冒者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6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5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治疗暑湿感冒常用的中成药: 1、祛暑丸 本方系由香薷散与二陈汤加减衍化而成,功能有解表祛暑、燥湿健脾。主治暑湿夹寒、湿重于热的征候。方中用香薷、藿香、苏叶、荷叶解表祛暑为君药;苍术、厚朴、陈皮、木瓜、白扁豆、茯苓化湿醒脾为臣药;檀香芳香辟秽解暑为佐药;甘草调和药力并能益气为使药。全方配伍共奏解表祛暑、芳香和胃、燥湿健脾之功。 2、暑湿感冒冲剂 本方适宜于感受暑湿兼夹风寒的感冒病症。方中藿香、佩兰芳香化浊、清暑祛湿为君药;苏叶、白芷、防风发散寒湿而不伤卫气为臣药;半夏、陈皮、草果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茯苓、大腹皮化湿理脾,共为佐使药。全方配伍体现芳香化湿与醒脾燥湿并用的特点,具有清暑化湿、辛散风寒、健脾理气的作用。 3、金衣祛暑丸 本方常用于夏月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者。方取藿香、香薷、紫苏叶为君药,发散风寒,芳香化湿;取木瓜、茯苓为臣药,以除内伤湿滞;取丁香、檀香为佐药,温中行气醒脾;甘草为使药,以调和诸味。全方共奏祛暑化湿、解表散寒的功效。 4、藿香正气丸(水) 藿香正气丸是藿香正气散的新型制剂。本方乃是祛暑化湿的常用方药,尤其对长夏湿阻较重的暑湿症,治疗功效尤为突出。对于非暑天感冒而见脾胃湿阻症者,亦有较佳治疗作用。 5、清暑益气丸 为清暑益气汤的蜜丸制剂。方中以益气固表的黄芪为君药;辅人参、白术益气健脾,资助黄芪补脾祛湿为臣;佐以当归养血,麦冬、五味子生津,葛根升阳鼓舞胃气,泽泻利湿,黄柏清热燥湿,青皮、陈皮、苍术、神曲燥湿健脾化滞;使以甘草和中。全方诸药相伍,有益气清暑、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气虚体弱、感受暑湿的感冒,投用本方,既清补又燥湿,效如桴鼓。 6、小儿暑感宁糖浆 本方为黄连、香薷饮加味而制成的糖浆。方用香薷、佩兰、扁豆花芳香化湿,厚朴化湿和中;黄连、黄芩、芦根、青蒿清热;杏仁宣肺,薄荷透表,芥穗清头目;滑石、甘草(即六一散)利湿,使湿浊从下走泄。诸药配伍,清暑、祛湿作用较强。用于小儿夏季感受暑湿者为宜。症状较轻者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症状较重且伴有咽喉肿痛者宜选羚翘解毒丸。

夏季炎热,晚上被空调和电扇吹感冒了,这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该吃什么药?

吹了空调后感冒属于风寒感冒.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通俗的讲(用白话讲),两者的区别在于: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其特征症状为: *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 舌无苔或薄白苔 * 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打一场篮球(如果你还有力气的话)、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吃个辣辣的麻辣火锅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下面我将抄录桂枝汤的组方,有心的朋友可以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桂枝 10g 白芍10g 炙甘草 6g 生姜 3片 红枣 6枚 很简单的一条方,不过两三元钱。师父说过,学懂了桂枝汤,就学会了如何开方治病,真值得好好研究。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为什么便秘会引致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啦。同样反过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 风热感冒的症状: * 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 浓涕,通常黄色 * 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 便秘 * 身热、口渴、心烦 * 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 搞清楚了风热感冒成因,治疗很简单,大多数情况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热解表药物,通常很快见效)。方法很多,喝点凉茶;吃些清热解毒药板蓝根等。中成药有三黄片,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等等。也可以吃些治疗风热感冒的金银花口服液之类的。阳明经症的代表方剂是白虎汤,不过我不主张大家随便用,属于猛药之一,这里也不抄录了。 最后澄清几点朋友们可能会搞混的概念。 * 病毒性感冒并不代表风热感冒,病毒是西医的提法,中医更关注的是人体。所以有些医生将病毒性感冒等同于风热感冒来治疗是不正确的。 * 喉咙痛并不是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关键,风寒感冒很多时也会引致喉咙痛的。 * 同样的,咳嗽和流涕还有发高烧也不能作为这两种感冒的区分。 * 不要同时进行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这是两种是不同的治疗体系,开了抗生素了,就没必要再喝姜糖水啦。为什么?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想办法给身体降温,一个是想办法让身体出汗,几乎是反着干,身体能受得了吗?这既会减低中医效果,也会降低西医疗效。 半文言文讲,两者的区别: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28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