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小儿常见病痛的中医对策原则

医案日记 2023-06-09 06:13:20

小儿常见病痛的中医对策原则

感冒使小儿呕吐及小肚子疼痛,几乎是每个小儿都得过的病。尽管很常见,但一旦小儿患病让家人慌张不已,不知该怎么好。对付这些病痛中医有很多好方法,可以按以下这些方法去试拭——

第一大病痛:感冒呕吐

胃肠型感冒是感冒的一个特殊类型,中医称为感冒夹滞,也就是俗话说的“停食着凉”。感冒的表现多种多样,引起呕吐的因素也很多,并不是只有患了脑膜炎才会呕吐。一般儿童感冒和成人感冒还是有区别的,这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关。

小儿胃肠型感冒的中医对策

对于患胃肠型感冒的小儿,除了应该服用治疗感冒的药物外,还应该服用一些消食导滞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加味保和丸、珠珀猴枣散、健儿清解液等解表化食的常用自备小中药。除此,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服用不同的药物——

1.如果腹胀腹痛、呕吐严重者,先服用四磨汤口服液止吐消食,约半小时后再服用其他药物,这样效果会更好。

2.由于感冒可以引起胃肠道消化酶分泌紊乱、消化功能减退及胃肠痉挛,所以会发生腹痛、呕吐,可以给小儿服用妈咪爱、金双歧等活菌制剂,促进胃肠道建立正常菌群。

小儿胃肠型感冒的护理对策

1.家里保持新鲜空气,遇有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2.如果小儿服用退热药后出汗较多,每次出汗后应及时将小儿的汗液擦干,并将湿衣服换下,以免再次着凉,加重病情。

3.发热期间多饮白开水,饮食以容易消化,口味清淡为宜,忌食辛辣、冷饮、油腻、油炸食品。

4.患病期间小儿食欲减退,没有食欲这是正常反应,妈咪不要着急,更不要勉为其难强迫进食,让小儿的胃肠道有一个休息时间,这将会更有利于身体尽快康复。

5.如果小儿比较贪吃,舌苔发黄,嘴里有酸臭味,提示小儿存有食火,一定要控制油腻食物,并可以服用化食丸、山楂丸以清热导滞。

6.一旦小儿发生呕吐,妈咪不要慌乱,小婴儿取侧卧位,较大的小儿采取俯卧位,以利于呕吐物流出,保持气道通畅,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7.发烧38.5℃以上或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一定要及时服用退热药或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以防高热抽风。

特别推荐药膳

* 生姜汁:呕吐严重的小儿,可以取生姜汁加入少量温热水随服,止吐效果好。

* 薏米桔皮小米粥:新鲜桔皮30克,小米100克。先将桔皮洗净,切成细丝,加水煮沸后将桔丝捞出,加入小米煮粥食用即可起到止吐、消食作用。

* 荸荠汁:取荸荠、白萝卜、鲜藕适量,洗净后榨汁并加入适量白开水随时服用,有清热去心火之功效。

爱心叮咛:

小儿发病容易,病情会瞬息万变。虽然胃肠型感冒很常见,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也会发生很多并发症。因此,如果小儿发热不退或感冒的症状加重,并呕吐不止、头痛剧烈、脖子发硬,精神不好,这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自己在家服药,以免贻误病情。

小儿感冒常见类型

1.风寒感冒:这种类型多见于小儿不甚着凉,感受风寒,出现发热、怕冷,但不出汗,鼻流清涕,伴有咳嗽,咽喉干红,舌头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苔。

2.风热感冒:小儿发热较高,怕风有汗,鼻子不通气,流黄浓鼻涕,咳嗽有白痰,咽部红肿疼痛,口渴多饮,舌上有一层黄色舌苔。

3.流行性感冒:一般发病较突然,出现高热不退、怕冷、无汗或出汗后体温仍不下降,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舌苔黄而腻,常在托幼机构或学校社区有群体患病。

4.胃肠型感冒:由于小儿的肠胃功能差,或平时饮食饥饱无度,过多食入油腻食物,再感受风寒,就特别容易存食化火,引起胃肠道的反应。除了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外,小儿腹胀,不思饮食,有的嘴里还可以闻到一种酸臭的气味。严重者会呕吐出胃里还没有消化或隔夜的食物,大便酸臭或腹痛、腹泻,或大便干燥,伴尿量少颜色发黄,舌苔又黄又厚。

第二大病痛:小儿腹痛

肚子疼是小儿的常见症状,会说话的小儿会向妈咪说“肚肚痛”,而有些小婴儿却表现为突然烦躁不安或阵发性哭闹,过一会儿哭声会停止,照玩不误。这经常让妈咪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有时一天发生好几次,有时会间隔一段时间又反复发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否需要看医生?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腹痛。腹痛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小儿腹痛的中医对策

腹痛的表现各种各样有轻有重,有急有缓,当小儿哭闹诉说腹痛时妈咪一定不要慌张,要仔细观察小儿的表现和腹部症状。对于较大的小儿要认真耹听诉说,了解发生疼痛的部位,仔细观察表情和体位。根据小儿腹痛的部位和有无腹部胀气、呕吐情况,判断小儿腹痛发生的原因,采取以下简便易行的措施减轻痛苦——

1.寒凉腹痛:小儿感受寒凉或过食冷饮,表现为突发腹痛,四肢发凉,伴有面色苍白,身体蜷缩,疼痛部位不固定。不发热也没有腹泻,疼痛持续几分钟后自行缓解。此时,妈咪可以采用顺时针方向轻揉脐部3-5分钟的方法,从而起到止痛作用。也可以采用腹部热敷的方法,同样能缓解疼痛。

2.伤食腹痛:有暴饮暴食史或食物过于杂乱。表现为腹部发胀疼痛,叩之如鼓,不让触摸腹部。小儿恶心欲吐,口中有酸秽气味,放屁较多且臭味很大,睡卧不安,大便臭秽。这时,妈咪一定要控制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同时服用助消化药。

3.虫扰腹痛:蛔虫引起的腹痛多半在清晨起床后或进食时出现,疼痛部位多发生在肚脐周围,疼痛难忍如刀割。有时,在腹部还能触摸到鼓起蠕动的包块,时隐时现。小儿采取俯卧位或用手按摩后,可使疼痛减轻或消失。妈咪用手揉脐3-5分钟或到医院进行驱虫治疗。

爱心叮咛:

1.小儿出现腹痛,家人着急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不要慌慌张张跑医院。首先,检查一下小儿的肚子有没有问题。可以让小儿躺在一个比较舒适的位置上,并使其双腿屈曲,放松腹部,然后用右手从下到上轻轻地触摸,反复几次。如果触及某个部位小儿哭闹或疼痛明显时,就可以确定疼痛的部位。如果用以上方法进行处理可以使疼痛减轻,多半是肠管痉挛性腹痛所引起,如着凉,食积,蛔虫等,继续在家观察并进行热敷或按摩。

2.如果小儿腹痛的部位较固定,并疼痛难忍、屈膝缩腹、面色苍白、出汗,或同时呕吐频繁、大便有血,或在右上腹肋缘下摸到腊肠样肿块,说明病情复杂,可能有肠梗阻、肠套叠或腹部急性炎症存在,延误治疗会危及生命。因此,妈咪决不能掉以轻心,应该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小儿容易腹痛的4个原因

1.小儿脾胃功能非常娇嫩,消化功能较弱,稍有不慎就会损伤脾胃。如新生儿、小婴儿更换尿布时间过长,使其腹部受凉或小儿不知寒暖,赤脚在地板上玩耍,衣着过少感受寒凉或夜间踢被,肚腹着凉等,都可引起腹痛。

2.小儿不知饥饱,不能节制乳食引起腹泻或过食生冷食物,也是引起腹痛的常见因素。

3.因蛔虫或粪块的堆积使胃肠功能失调,或肠管扭转、套叠等使腹气不通,中医认为不通则痛。

4.食入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肠炎、细菌性痢疾,也可以引起腹痛。(文/王素梅 儿科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王素梅 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儿科主任医师兼教授、博士生导师。20余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儿科医疗、教学及科研等工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参加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的临床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担任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会会员等职务,曾在国家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三部儿科专著副主编。

【小儿血管瘤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中医怎么治疗幼儿血管瘤

小儿血管瘤中医治疗方法一 药物外用法 1、操作方法:

中医外敷法治疗小儿血管瘤主要是通过把中药熬制成水剂或把粉剂调制成膏剂,外敷在小儿血管瘤患处。和中药内服法是一样的道理,对于一些位置比较表浅的血管瘤或皮表的小儿血管瘤。

2、温馨提示:

患病宝宝要注意避免中药的 *** 和一些腐蚀作用引起血管瘤破溃出血,继发感染等情况,反而给患病宝宝增加痛苦不说还留下难看的疤痕。

[小儿血管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儿血管瘤的原因分析]

小儿血管瘤中医治疗方法二 艾灸 1、操作方法:

艾灸这种中医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方法,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2、温馨提示:

多年前由于医疗水平落后,一部分地区和医生把艾灸用来灼烧小儿血管瘤,以期通过物理的方法去掉小儿血管瘤。不过这种治疗方法大多数人是无法接受的。

小儿血管瘤中医治疗方法 小儿血管瘤治疗注意事项

1、中医治疗难治本。

中医治疗小儿血管瘤利用中药性味的偏胜来调理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以求气血和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保健和治小儿血管瘤最基本的主体思想,也是制定膏方的主要原则。但是小儿血管瘤用中医治疗一般作用不佳,不能将其消除,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2、大医院确诊治疗很有必要。

小儿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病,是先天性血管畸形,由残余胚胎血管形成的良性肿瘤。小儿血管瘤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性治疗,不必急治。大部分血管瘤的早期如鲜红斑痣、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均可动态观察。即每隔3-6个月到医院由专职医生进行随诊,观察其大小、颜色、厚度的变化,以决定是否可等待自行消退。因没有面诊无法全面了解情况,建议到大医院皮肤科就医,确定治疗或随诊方案。

相关文章

[小儿血管瘤的危害 血管瘤对宝宝有什么危害]

[小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教你幼儿血管瘤怎么治疗]

[小儿血管瘤的症状 不看不知,血管瘤竟有这些症状]

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常见病症——食积(积滞)

【概  述】  1.定义
  积滞是由乳食喂养不当,停积脾胃,运化失健引起的一种病证。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不调为特点。
  2.发病特点
  多见于婴幼儿。常在感冒、泄泻中合并出现。脾胃虚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容易反复发病。
  3.预后
  失治误治可转化成疳。

【病因病机】
  1.病因  
  主要由于乳食内积,脾胃虚弱。
  2.病机
  乳食停滞不化,气滞不行。
  ⑴ 积滞可分为伤乳和伤食。伤于乳者,多因乳哺不节,啼叫即乳,或人工喂养,食乳过量或乳液变质,冷热不调,皆能停积胃中,壅而不化,成为乳积;伤于食者,多因饮食喂养不当,如嗜食无度,杂食乱投,生冷不节,食物难化,或过食甘肥粘腻等不易消化食物,则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乳食停积胃腑,胃失和降,呕吐乳片食物;脾不运化,气滞于中,出现脘腹胀满疼痛,大便不调;乳食停积腐败,则吐物酸馊,泻下臭如败卵。
  ⑵ 脾胃虚弱,胃不熟腐,脾失健运,饮食稍有不当,则乳食停滞为积,此因虚致积,为虚中夹实之候,多由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后天调护失宜,或由病后体虚未复所致。5

【诊  断】
  1.乳食不思或少思,脘腹胀痛,呕吐酸馊,大便溏泄,臭如败卵或便秘。
  2.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有发热等症。
  3.有伤乳、伤食史。
  4.大便检查,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或脂肪球。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辨虚实  辨伤乳、伤食
  2.治疗原则
  实证以消食化滞为主,虚中夹实证治以消食健脾,消补并施。如有兼证,则随证施治。
  3.分证论治
  [乳食内积]
  【症状】 乳食少思或不思,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或有嗳腐吞酸,恶心呕吐,烦躁哭闹,低热,肚腹热甚,大便秽臭,舌淡,苔白腻。
  【治法】 消食化积。
  【方药】 消乳丸、保和丸加减。
  [脾虚夹积]
  【症状】 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伏卧,呕吐酸馊,夜寐不安,大便溏薄,日2~3次,夹有乳片或食物残渣。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滑。
  【治法】 健脾消积。
  【方药】 健脾丸加减。

【预防与护理】
  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喂给,不宜过饥过饱。随年龄增长,根据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逐渐添加辅食,使乳婴儿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护理
  节戒饮食,暂时控制饮食的种类和数量,使脾胃得到缓解和休息,对已经形成的积食进行消化。可以给患儿喂些萝卜水,加快食积的消化。禁止乱投滋补之品,以防进一步加重积滞的程度。

孩子厌食,舌苔脱落,这是脾胃受伤,快点试试宋代中医的小儿方

孩子喂养不当,胃口不好,不吃饭怎么办? 孩子感冒、发烧、咳嗽,吃抗生素拉肚子,伤到脾胃怎么办?孩子胃肠炎,闹肚子伤到脾胃怎么办?



小孩子体质比较娇嫩,胃肠一旦发生问题,很容易影响消化吸收,导致孩子出现厌食、体型瘦弱、发育缓慢、不长个子、容易感冒生病等问题。


中医理论认为 脾胃是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虚百病由生 ,因为不管成人年还是孩子都要保护好脾胃。小孩子身体处于发育之中,和成年人相比,脾胃更容易受到伤害,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都要懂一些简单养护脾胃的方法。



厌食是小儿的常见病,临床上以长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在夏季暑湿季节加重,以1~6岁儿童最为常见。


小儿脾胃损伤治疗以运脾开胃为基本法则。宜以轻清之剂解脾胃之困,拨清灵脏气以复运转之机,使脾胃调和,脾运复健,则胃纳自开,疾病自除。



治疗上老神推荐使用宋代儿科名家钱乙的著名方剂——小儿异功散。


小儿异功散: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陈皮

功用: 益气健脾 行气化滞

主治: 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腹泻等。

临床应用: 本方常用于孩子厌食、挑食、不欲饮食,腹胀不消化、大便偏稀偏软等脾虚气滞证,;也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于脾虚气滞证者。




老神应用点滴:

1、婴幼儿喂养不当,厌食,脾胃损伤者,同时舌淡苔白或出现舌苔脱落(地图舌);

2、儿童夏季饮冷贪凉,脾胃损伤,同时舌淡苔白或出现舌苔脱落(地图舌)

3、婴幼儿感冒、呕吐、胃肠炎之后食欲不振;同时舌淡苔白或者出现舌苔脱落(地图舌)

4、吃各种抗生素、西药,损伤脾胃者,同时舌淡苔白或者出现舌苔脱落(地图舌)

5、婴幼儿大便经常稀溏,脾胃受伤者,同时舌淡苔白或者出现舌苔脱落(地图舌)

6、成年人气虚体质,体型肥胖,乏力易累,舌淡苔白,大便偏软,可用异功散泡茶饮。

本方无中成药,可以在中药房抓取,婴幼儿、成年人皆可使用。

异功散使用禁忌: 阴虚舌红少苔,大便干燥者,禁止使用。


总结:

1、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喂养不当、贪凉饮冷、滥用抗生素等很容易造成胃肠损伤,孩子长期脾胃损伤,影响气血生化,导致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感冒或者其他疾病,甚至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最后追悔莫及,为人父母者,戒之戒之!

2、异功散的常用量,炙甘草三克,其余四味药各六克,开水浸泡十分钟温服泡即可,口味甘甜不苦,婴幼儿不抗拒,故冠以小儿之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27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