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两句话为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天,如何让5000年历史的中医在西医的挑战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在13亿人的医疗保健中担当起责任?中医药要不要立法,基层中医院的发展方向,中医人才的培养等等,也成为中医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中,众多代表、委员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中医是科学,但需要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 不认同取消中医,因为太多的江湖医生是以中医的形式出现,才诋毁了中医的信誉。中国医学要在社会上稳固自己应有的地位,还需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中医要加快现代化的发展,无论从理论还是药物,都要向前发展,不要向后发展,要用现代方法来发掘中医药的宝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张大宁 中医药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带有传统文化的色彩,它是建立在长期经验和文化积累上形成的一种特殊体系,中医药能够绵延数千年,靠的是实实在在的疗效。中医药要想站得住脚,不能只是靠民族特色,而是要靠疗效方面的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王旭东“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我坚决反对。‘伪科学’是用科学的名义兜售不科学的内核,而中医恰恰是有科学的内核,却没有用科学的表述方式。”中医药的临床有效性是被数千年来的实践所证明的,它着眼于整体、注重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治疗理念也有其卓越之处;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都与数千年前大不相同了,已经理解不了古人对中医理论的阐释,而中医在这方面进步不大,至今没有一个科学的、易于现代人接受的表达方式。
中医药发展需要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霍金花“现行与中医药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中医药的特殊性重视不够,未能形成适应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须通过加快中医立法进程来促进中医的发展。在制定《中医药法》时,要充分考虑并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对中医药科学性的认识问题,消除中医药发展方面的人为干扰。二是解决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三是解决体现中医药“简、便、廉、验”特点的保障和补偿机制问题。四是解决如何全面落实中西医并重原则的问题,也就是完善投入机制、使中医医疗机构能与西医医院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平等竞争的问题。五是解决如何找准切入点、使中医药融入大卫生发展之中,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问题。六是解决中医药人员匮乏问题。
中医在全民医疗保健中作用重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张伯礼、石学敏、程莘农等“仅凭中医或西医一支力量不可能担负起13亿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中国近半数人口接受中医服务,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中国已经形成完善的中医药医疗网,在农村也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40%的乡村卫生院、70%的乡镇医院、89%的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0%的城市大医院都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在中国卫生事业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应促进中西医优势互补,共同为全国人民的医疗保健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发展基层中医院,培养中医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中医药专家司富春“这些年‘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投入长期不足,中医阵地严重萎缩。”目前我国中医从业人数不足50万人,其中真正能够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且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老医师。一些中医院挂名中医,却行中西医结合或西医之实,已经沦为“二流的西医院”。
全国人大代表雷菊芳 目前我国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顺利进行,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得到强化,中医药教育和科研工作不断加强。但是,基层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远远不能满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将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与乡镇卫生院、部分县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医药专家哈孝贤 当前中医药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大难点在于人才缺失。建议改变职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让服务基层的中医医生能够及时、公平地拿到资格执照;鼓励中医院校毕业生下基层,政府以财政投入在生活方面给予照顾。
相关新闻
香港:争取将中医纳入医疗体制
本报讯 角逐连任香港行政长官的曾荫权日前会见香港20名中医界选委,他承诺,连任后会尽力解决将中医纳入医疗卫生体制,并研究增加立法会功能组别中医界的议席以及香港成立中医院的可能性。
曾荫权表示,他若连任,会不断努力将中医纳入医疗体制的工作做好。对于在立法会功能组别设立中医界的议席,由于牵涉问题复杂,曾荫权答应将来会好好研究。另外,业界向曾荫权反映中医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曾荫权表示,会充分考虑在港兴建中医门诊和中医院的可能性。(贺晨)
济南:中医院恢复“师傅带徒弟”教育模式
本报讯 (驻地记者 田洪顺) 作为济南市“名医传承工程”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医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教育模式,日前在济南市中医院沿用推行。
据悉,目前该市许多著名的中医专家,因年龄原因正在逐渐退出临床,而年轻医师的培养又需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医医院技术力量的衔接正面临着现实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实现中医的后继有人,该院选择了“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方式。为此,该院在各专业中遴选出政治素质好、医德高尚、在院内外有较高声望的26名专家作为首批名医,根据专业人才状况,选取中青年医师作为名医专家的学术继承者,根据名医的业务专长、学术特色分别制定出肝胆脾胃病、肿瘤、疑难杂病、中风、推拿手法、中药鉴别等相应的传承方向,组成26个师承组。每个学生要师从名医专家门诊和病房的临床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系统整理、研究师傅的学术思想、医疗专长,发表学术论文。医院明确规定了学习时间、论文质量和数量,并要求其依靠技术服务,率先完成各项业务考核指标和任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26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中医解梦看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