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师带徒抢救中医人才

医案日记 2023-06-09 03:46:48

师带徒抢救中医人才

本报3月19日讯目前,许多中医名家因年龄因素逐渐退出临床,中医医院技术力量的衔接出现了困难。近日记者获悉,传统的“师带徒”模式正被省城一家中医医院推广。

61岁的周继友已从济南市中医医院退休,他将自身积累的临床经验传授给了医院消化一科的主任刘维明,“师带徒”的传承模式让这位医学院校科班出身的年轻医生感触颇深:“刚开始工作时,总感觉学的理论知识派不上用场,是周老师从实践中告诉我如何对症下药。”

像这样存在师徒关系的医生,济南市中医医院共有26对,该院将此称为“名医传承工程”。医院在各专业中遴选出政治素质好、医德高尚、有较高声望的26名专家作为首批名医,选取26位中青年医师作为名医专家的学术继承者,组成26个师承组。

医院还规定:“每名承继者师从名医专家每周门诊临床工作不少于两个半天,病房工作不少于1个半天;每名承继者利用业余时间系统整理、研究师从名医的学术思想、医疗专长,每年不少于3篇学术文章。”

如何拯救中医

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拯救”中医的问题。
中国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好东西还剩下什么?
只剩下一个--《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干什么的?答:是中医药之根、之源。
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可以用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己的东西只有中-医-药!
但是,目前,中医药危机四伏!中医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你不信?请看--
火药是我们伟大而骄傲的发明,没错。但现在不用了,历史上,关于火药的应用中,既有鞭炮礼花给我们带来的欢庆,也有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攻破我们的国门的沉痛。
造纸术是我们伟大而骄傲的发明,没错。现在也被更新的技术淘汰了,历史上,我们既用它扎制裱糊过祭奠亡灵的纸人纸钱,也用它签署过无数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活字印刷术是我们伟大而骄傲发明,没错。现在也进了博物馆了,历史上,活字不仅印过经文礼法约束、愚弄国人,还印出过洋教圣经麻痹过国人。
指南针就更悲壮了,它的伟大对中华民族而言,更不实惠。它让仅仅一个郑和下过西洋,带的是礼品,却引来过无数个列强,带的是枪炮。
……
为什么我们的好东西在给我们带来了进步之后,还带来了加倍的苦难和屈辱?
我们先发明、我们先用的东西,为什么用的最好、笑到最后的却总是洋人?
因为我们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去升级它的用途和价值。
因为我们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学术习惯,使我们的一切伟大都缺乏内部交流。
因为我们满足于创造的自豪,却总是忽略对创造的延伸。
因为我们轻慢、漠视过自己的过去。
因为我们虽不缺勤劳智慧,却缺乏胸怀和勇气……
因为……
……
回忆很伤感。
眼下,有一件事儿即将更伤感——中!医!药!我刚才说“中医药危机四伏!中医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绝不是耸人听闻,下面这些数据会让你不寒而栗--
A. 2004--2005年,中国的中药出口只占全球中药出口的5%,不仅落后于日本,居然还落后于韩国。
B. 2004--2005年,中国居然是最大的中药进口国。
C. 中国的西医的院、校、系10倍于中医的院、校、系。
D. 中国报考西医的大学生比报考中医的大学生多12倍。
E. 中国的西医医生比中医医生多15倍。
E. 中国的西药销售额比中药销售额多30多倍。
G. 中国的西医门诊量比中医门诊量多50多倍。
H. 中国老百姓生病后“首先找西医”的比“首先找中医”的多100倍。
I. 中国的药政部门编制的OTC药品中,西药的数量比中药不知道要多多少倍。
J. 中国的社保报销的西医消费比中医消费高N倍。
K. 中医收的红包跟西医相比,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少得可怜。
L. 西医的老婆平均比中医的老婆漂亮的多!
……
你信了吧?你知道中医药危险到什么程度了吧?
对自己的好东西,不学、不信、不爱、不用、不尊、不敬、不扬、不崇、不宣……怎能不危险?怎能不可怕?
但最可笑的是--正是我们不信、不爱、不尊、不敬的中医药,在西方发达国家,却越来越被崇拜、被赏识、被尊敬、被学习、被模仿、被剽窃……除了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热都在普遍升温。
类似于四大发明的那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悲剧,即将在中医药领域重新上演。西夷东倭、北霸南寇已经武装到了牙齿,准备再用中医药这个属于我们的文明瑰宝,重新羞辱、攻击、玩弄我们一次:赚我外汇、买我资源、窃我技术、霸我遗产……这绝不耸人听闻。
《天工开物》已经让日本的冶炼技术领先了美国十年、领先了我们50年,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是《黄帝内经》,也只能是《黄帝内经》,因为其他的东西已经快被他们偷光了。
现在唯一的障碍是《黄帝内经》不好学,不仅不是白话文,甚至连文言文都不是,小鬼子的汉语水平暂时还搞不明白。其实,我们的汉语水平难道就高吗?我看也未必!半斤八两。
为什么洋人对我们的中医药有如此兴趣?那是因为--
第一,西医在人类的健康问题上,解不开的困惑越来越多,譬如说:对癌、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为什么总也没有根治之道?西医的道高一尺为什么总赶不上病的魔高一丈?为什么抗生素的剂量在30年内被迫增大了数百倍?药的发展为什么总也赶不上病的创新?为什么永远都有难以治愈的病?西医在困惑、西药在困惑、牛津的医学院在困惑、基督耶稣也没闲着……
……
一言以蔽之:如果西药能治好病,这世界上早就没病了。
……
真不知道,对于这样的西医西药,我们的国民为什么还那么的趋之若鹜、前仆后继。只知己病、不察其术,只知道慌乱、焦虑、排队、挂号、找熟人、请专家、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跟着下不害怕、大多数人总没错……本来,大多数的中国人就生活在莫名其妙的恐惧中,再加上“有什么别有病”的千古经验的自我恐吓……慌乱盲目中,“樯橹”灰飞烟灭、医院高楼林立、大夫盆满钵满,乃至于今年两会前,中纪委不得不把严惩商业贿赂的矛头首先指向了卫生界。
什么叫病急乱投医?我们已经用实际行动示范、彩排、演绎、行动了多年,并且仍在继续。
可西方人不盲目,他们深刻地知道“西医发展至今的历史性的瓶颈”、“方向性的谬误”、“治疗哲学的悖论”,那正是西医最牵强薄弱心虚的“七寸”、软肋、破绽,你听清楚--
以病为中心的治疗思想是西医最大的谬误!!!
以病为核心的治疗观,永远带不来健康的结果,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以“健康”为核心,健康何来?!
还有--病是人得的,你只研究病、不研究人,人能好吗?!
……
我都知道,洋人当然更知道!
一样的病痛,我们痛苦而虔诚,洋人痛苦而清醒。
清醒中,洋人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和非常业余的文言文水平,再加上道听途说、连蒙带猜……他们朦朦胧胧的知道了中医的深邃玄机,那就是中医思想的根基、中医殿堂的镇宅之宝--
中医是以人为核心、以健康的生命状态为核心!
洋人大喜,这才是唯一有可能正确的起点、这才是在哲学上不可能偏差的方法论。遂千方百计地学、悟、买、偷、剽、窃、仿、试……再加上他们雄厚的制药产业基础、科技研发平台、提纯萃取技术、资金资本实力……直到今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们开始了合理的卖我原料、注我专利、撬我人才、赚我外汇……
现代科技最缺什么?医学探索最缺什么?西方科学最缺什么?这世界最缺什么?
不就是方向吗?!不就是研究和思考的方向吗?
中医的“以人为核心、以健康为核心”虽然不是成果,但那不正是最重要的方向吗?!
有了正确的方向,迎刃而解就是必然,就是迟早的事儿!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中医生不能独当一面?为什么?

一般而言,中医学生是很累的。中医本科五年既要学中医基础及临床知识还要学西医基础和临床知识。学的东西比单纯西医学校的学生要多,而且两套理论都要达到相当水平才能顺利毕业。

我是从中医本科的过来人,一周排满课时要55~60节,基本都每天都的课到晚上八九点,中医还有功法训练,清晨便要起床练功.所以四年下来,人是学得满满的,最后一年的实习轮转科室也是要求中西两套。五年结束还要通过联考,论文才能取得学士学位。

毕业后,在医院做住院医师满一年才能考医师执照。到执照下发已经工作二年,可以独立当班。但医学就是一门不断积累的学问。中医学生毕业后,都会不断跟随有经验的老教授,老先生抄方,积累经验,不断精进!

为什么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中医生不能独当一面?

现在中医药大学里的学生,五年的学习里中医的部分大概只有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二属于西医和英语政治(可能不太准确),有的学校还把学习中医经典给设置为选修课。医学其实是一个临床医学,有的学校里讲课的老师基本上没有临床经验,基本上都是照课本讲,很少结合临床,这就会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不知道怎么用。

还有就是现在中医院住院部基本上都是中西医结合,并且是以西医为主的。刚毕业的学生进医院,当住院医,主要靠西医混,这也导致里学生在学校里学习重视西医而轻视中医。

独当一面,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

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力很难达到。学校出来以后,学习的那点东西本身就不完善。甚至可以说,一些简单的病都不会看。能做到独当一面,显然是不可能的。

学习的东西一定要通过验证才能够检验正确与否。学习的理论需要通过不断的验证。面对病人时才有信心。病人不会看你的牌子,而总归要看你的能力。不能把你的能力水平体现出来,病人还是不会认可你的。所以,学生出来以后还是应该,把心态放下来。学过不等于学会,要认认真真的,做好踏实的基础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医疗水平。

国办表示“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具体还有哪些举措?

一、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 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 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增加多层次的师承教育项目,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 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中医药优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二、提高中药产业发展活力 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 完善中药分类注册管理。

三、增强中医药发展动力 保障落实政府投入。 多方增加社会投入。 加强融资渠道支持。 四、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

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在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专科医院等逐步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 健全中西医协同疫病防治机制。 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 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水平。开展中西医结合学科(专科)建设。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中西医联合攻关。 五、实施中医药发展重大工程 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 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省、委(局)共建一批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方向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 加强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 实施名医堂工程。以优势中医医疗机构和团队为依托,建立一批名医堂执业平台。 实施中医药产学研医政联合攻关工程。 实施道地中药材提升工程。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制定中药材采收、产地初加工、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鼓励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 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实施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

六、提高中医药发展效益 完善中医药服务价格政策 健全中医药医保管理措施 合理开展中医非基本服务 七、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 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优化中医药科技管理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 提高中医药法治化水平 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26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