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端午节:浴兰汤兮沐芳华(屈原的诗句古诗(屈原的诗句古诗端午))

医案日记 2023-06-09 01:50:44

端午节:浴兰汤兮沐芳华

端午节,按照习俗,人们要举行一系列医药保健活动,借以预防疾病。“草药浴”就是这种习俗的一个内容。屈原的“浴兰汤兮沐芳华”曾在民间十分盛行。

端午传统的“草药浴”除了用香草外,还用鲜艾草、菖蒲、银花藤、野菊花、麻柳树叶、九节枫、荨麻、柳树枝、野薄荷、桑叶等煎水沐浴。

中医认为:具芳香开窍、温气血、散寒湿、消毒、防腐之功效,艾叶浴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疗效。菖蒲叶及根芳香化湿可治恶疮疥癣。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外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消除老年斑、汗斑有一定作用。新鲜的桑叶性味苦、甘、寒,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等功能,用它煮水洗澡,可使皮肤变细嫩。薄荷挥发油有发汗、解热及兴奋中枢的作用,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的病人洗浴特别有用,还能麻痹神经末梢,可消炎、止痛、止痒,并有清凉之感。夏季常用此沐浴,可防治湿疹、痱子等皮肤病。野菊花有散风、清热、解毒、明目、醒脑的作用;黄菊花清热解暑、美容肌肤,最宜脑力劳动者洗浴。银花藤有清热解毒、通经络的作用,沐浴后,凉爽舒畅,可败毒除燥,治痱效果最理想。用桉树叶、麻柳叶、九节枫、柳叶、荨麻等草药沐浴时,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杀虫止痛,止痒嫩肤等功效。

有些专家认为:草药浴不但可消除疲劳、清洁皮肤、增强皮肤的血液循环,还可预防和治疗痱子、各种皮肤瘙痒、汗斑、狐臭、老年斑、皮炎等皮肤病,并且具有润滑、增白,增香等作用。如用草药汤来洗头,可消除头皮屑;用来浴面,可清除暗疮,防止“青春豆”的滋生。

屈原的诗句古诗(屈原的诗句古诗端午)

屈原诗词名句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屈原诗词名句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屈原诗词名句1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 3、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4、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6、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屈原《招魂》 7、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楚辞·渔父》 8、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9、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10、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11、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江南。——屈原《招魂》 12、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 13、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屈原《楚辞·渔父》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16、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1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18、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19、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屈原《九歌》 20、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2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2、山中人兮芳杜若。——屈原《九歌》 23、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 2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25、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 26、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27、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屈原 28、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屈原 29、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屈原 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31、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屈原《楚辞》 32、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33、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屈原《离骚》 3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楚辞》 35、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36、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渔父》 37、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38、鸟飞反故乡,孤死必首丘——屈原 39、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离骚》 40、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九歌》 41、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屈原《橘颂》 42、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43、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44、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屈原 45、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屈原《楚辞》 46、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47、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惜。——屈原 48、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49、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50、"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屈原《九歌》" 屈原诗词名句2 1、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2、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3、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6、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7、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8、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9、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1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屈原的诗句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屈原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屈原的诗句:夜坐弹《离骚》 〔元〕耶律楚材 一曲离骚一碗茶,个中真味更何加! 香销烛尽穹庐冷,星斗阑干山月斜。 关于屈原的'诗句:屈原卜居图 〔元〕王 恽 用舍行藏圣有余,却从詹尹卜攸居。 乾坤许大无容处,正在先生见道疎。 关于屈原的诗句:屈原对渔父 〔元〕王 恽 国既无人不知我,秋风泽畔一湘累。 君臣大义明如镜,抵用渔翁辩歠醨。 关于屈原的诗句:读《离骚》 〔元〕王 旭 诗到东周雅颂亡,词兴南国自流芳。 天门日暮灵修远,瑶草春深佩服香。 奸骨百年尘共朽,忠名千古日月光。 呼儿掩卷还倚枕,风雨无边夜正长。 关于屈原的诗句:吊屈原 〔元〕侯克中 怀襄为主子兰卿,何必逢人话独醒。 长恨忠良多坎坷,颇伤辞语太丁宁。 致君自合宗三代,作法谁能过六经。 千载英魂招不得,楚江如练楚山青。 关于屈原的诗句:题《离骚.九歌图》 〔元〕柳 贯 紫贝东皇席,青霓北斗旗。 究观神保意,皇恤放臣悲。 有客传芭舞,何人执籥吹。 楚巫千载恨,凭向画中窥。 关于屈原的诗句:屈子行吟图 〔元〕黄 溍 丈夫生不遇明时,故尔行吟楚水湄。 今喜太平歌既醉,不须多和独醒辞。 这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屈原的诗句,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省秭归县)人,屈原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屈原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一说丹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的诗词名句导语: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屈原诗词的经典名句及风格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屈原诗歌的经典名句 1、 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2、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一抽一思》 3、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4、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屈原《楚辞》 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8、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9、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的诗《楚辞》 10、 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 少司命》 11、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12、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 13、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的诗《楚辞》 14、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15、 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修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希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祝⑨兮好歌;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慧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屈原《九歌》 16、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17、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18、 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屈原《九歌》 19、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的诗《楚辞》 20、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1、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22、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屈原《离骚》 23、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24、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渔父》 25、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 26、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27、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屈原《九歌》 28、 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惜。——屈原 屈原作品的艺术风格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汉儒曾说,《离骚》与《诗经》中《小雅》同为“忽而不伤”之作,明代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中驳斥道:《离骚》“忿怼之极”,对“党人”和楚王都“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并指出:“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由诗人独立创作的长篇抒情诗。《离骚》杰出的浪漫主义的抒情作品,但也深刻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政治。它汲取了北方文化与文学,尤其是《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在南方巫术宗教的'文化精神的孕育下,形成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离骚》在诗歌语言和形式上,也有创新和开拓。它汲取了楚歌和先秦散文的营养,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创造了一种基本整齐,而又参差错落,灵活自由的的语言形式。《离骚》的语言精炼华美,极富表现力,并多用方言、虚词、双声、叠韵等。 不仅如此,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 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屈原是一位爱美的诗人。他对各种艺术的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处处渲染音乐歌舞的热烈场面和引发的感动。“羌声色之娱人,观者憺兮忘归”,在屈原笔下,是美好的景象。
屈原的诗句有哪些1、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出自先秦佚名的《诗经? 黍离》 翻译: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2、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记》 翻译: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 翻译:诚实对待君主反而被怀疑,忠诚却被奸臣诽谤,能不产生怨恨吗?4、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出自唐代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翻译: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5、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出自宋代张耒的《和端午》 翻译: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关于屈原的古诗关于屈原的古诗: 1、年年端午粽飘香,汨罗江,泪成行,天下悲思,南北寄哀伤。百姓黎民齐纪念,桑梓地,赛舟忙;家国繁盛庶民昌,信心强,再争光,戏子明星,商女禁隔江。祭奠屈原铭志向,抬眼望,复唐煌。 2、屈子投江去,潇湘泪雨寒。昏王疏懿德,谗佞进凶残。报国无门路,衔冤逝急澜。孤忠遗戚恨,千古一嵩峦。 3、端午行将至,农家粽叶鲜。涛涛江水月,满满汨罗冤。屈子家国恨,佞臣酒肉甜。奈何西驾去,而此树人寰。 4、汨罗咽泪为谁柔,嗟叹灵均楚事忧。谋出辅君图国策,智行扬旆号诸侯。枯灯血谏无人醒,碎稷魂销怎梦休?天问呼天惊日月,离骚一韵诉千秋。5、英雄故里正端阳,敬吊灵均倍感伤。荆楚云浮霏汉水,汨罗竹泪洒潇湘。美人香草谐橘颂,天问离骚恰九章。呐喊挥毫诘鬼魅,亢直悲壮赴国殇。 6、豪文赤胆萦双斗,悲壮离骚历代留。铮骨凝情昭楚颂,江山溢彩韵风流。汨罗水碧扬馨远,贤士名辉饮誉稠。击鼓龙舟飞竞渡,歌旋丽日漾春秋。 7、怀沙屈子跃罗江,一代英魂万代扬。名著昭昭萦壮志,粽香郁郁缅贤良。尤思橘颂初衷昱,更敬离骚永世芳。上下索求天问地,长城永熠步辉煌。 8、祭吊离骚岁岁评,诗篇永远感人吟。歌声陪伴冤魂唱,细雨同哀旧昔情。万念全灰无处叙,一心为国略何行?五洲四海同悲泣,封建王朝不复生! 9、屈原饮恨汨罗江,变法图强遇楚王。至爱曹娥情感动,沿河寻父梦悲伤。贤臣自古多遭弃,孝子从来倍受扬。公道人心思正义,流传永世话端阳!

古人怎么过端午节

倪方六 明天是端午节。古时候这一天,是非常热闹的。在2008年端午节成为法定假日后,现代人对端午节的兴趣也随之大增。那么,古代中国人是怎么看待端午节的呢? 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吗? 因周昭王 江上遇难而起 端午节,又有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五五节等十几种叫法。在大家的印象中,端午节是因为楚国诗人屈原投了汩罗江,人们向江里投食以纪念他,从而形成的一个节日。 这说法,实在是一个误解。五月初五成为一个节日,早在屈原去世前,便已经存在,并且有丰富的节日内容,其中之一是“蓄兰为沐”。屈原在其《楚辞》中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一语,说的就是这种节俗,古人称端午节为“浴兰节”即此原因。 端午节向江里投食,最早与周代第四位国王——昭王姬瑕有关。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意思是,周昭王到南方巡视后便没再回来,死于江上。这个死讯没有向诸侯通告,掩盖周昭王的死因。 这大概是古代帝王死后“密不发丧”的最早一起记载。周昭王怎么死的?据《帝王世纪》记载,周昭王实是南征楚人的过程中,坐船过汉江,结果中了船老大的诡计,船散板遇难,与两位陪侍在侧的美女一起沉江。 周昭王死后,当地人发现周昭王与两个女人的阴魂不散,常在江面上出现,人们于是在水边立祠祭祀。东晋人王嘉《拾遗记》就此事进行了演绎:“至暮春上巳之日,褉集祠间。或以时鲜甘味,采兰杜包裹,以沉水中。或结五色纱囊盛食,或用金铁之器并沉水中,以惊蛟龙水■,使畏之不侵此食也。” 将食品用植物叶子包裹起来,这正是粽子的做法。可见,最早向江里投放包裹食品,并非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因为周昭王。 在江浙一带,过端午节是为了祭祀水神,对象之一是“涛神”。这位涛神是本为楚国人的伍子胥,他寃死吴国后化身为涛神,当年吴地人过端午节的重要内容,是“迎涛神”。 另外一说是,端午节是为祭祀与寒食节有关、被晋文公烧死的介之推。到了汉代时,祭祀对象则是在五月五日这天投江寻找溺水父亲尸体的14岁女孩曹娥,端午节在浙江上虞一带,因此又称为“女儿节”。 至于纪念屈原,一直到南北朝时才真正确立,日期也固定为阴历五月初五,并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节日。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中是这样说的:“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屈原的投江日期是有争议的,一般认为五月初五,但也有说是五月十五。《隋书·地理志》便称,屈原是五月望日赴汩罗,“望日”即月圆的阴历十五。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端午确非屈原而起,祭祀他只不过是端午节的附加内容。 古人为何认为端午节生子“命毒”? 五月实是原始“计划生育月” 事实上,端午节的出现,最早是古代中国人出于避邪的需要。从《吕氏春秋·仲夏纪》的记述来看,古代中国人把五月视为最不吉利的月份,认为此月夏至到来,阴阳相争,阳生至极,阴杀始起,死生以五月为分界。 因为有这种认识,古人才把五月份看做是毒月、恶月、凶月。这种“毒观点”应该源于对自然灾害的感性反应:五月正处仲夏时节,酷暑即将到来,此时毒虫滋生,人们极容易生疮患疾、遭伤咬,因此给古人留下了“五月不好”的印象。 五月份不好,五月份出生的孩子也不好,传会给家人带来不幸,即俗话说的“命毒”。为何有这种认识?可能与原始“生克观”有直接关系。五月是古人眼里阴阳交替的时节,子女属“阳”,父母属“阴”,生子则会阳气上升,自然是不利父母的。 五月最毒的一天就是五月初五,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所以,古人认为这天出生的孩子也最不好。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便称,“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这天出生的孩子,不论男女,一律要弄死,此即远古时代的“溺婴”风俗。 《史记》中有传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名叫田文,因生于五月初五,其父亲田婴便要求其母亲弄死他,其母舍不得,悄悄抚养,这才留了条活命。田婴当时即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即便是皇帝的“龙子”,如果生在五月初五,要想留下也得另想办法。宋神宗赵顼在五月初五得一子,只好将孩子送到宫外寄养,这孩子就是后来的宋徽宗赵佶。出于避讳,赵佶在当了皇帝后,将自己的生日改定在十月十日。但赵佶的命真的“毒”,“靖康之难”中成了金国的俘虏。 五月份不宜生子,甚至连夫妻也不宜同房,特别是端午节这天,同房会带来不幸。先秦时要求,“君子斋戒,处必揜,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意思是,在五月份,君子要洁身斋戒,居于深处,躲避暑热,让身体安静;还要禁止女色,也不许嫔妃进御……由此可见,早期的五月份,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原始的“计划生育月”。 包粽子始于哪个朝代? 唐宋时端午节已成为法定假日 端午节最早流行于南方。南方水多,一直有向水里投放包裹食物祭祀水神的风俗。早期的包裹物并不固定于芦苇叶,有的用植物叶子,如菰叶将有黏性的黍米包裹成角状,这叫“角黍”,也是最原始的粽子;有的用竹筒装米,称为筒粽。后来还有用箬叶包粽子,至于用芦苇叶包粽子,则相对比较晚,但却流传至今。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期得到强化,粽子的形状、内容也都发生了变化。今天的肉粽、果仁粽在当时均已出现。当时煮粽子很讲究,并不是直接放在清水里。据西晋人周处《风土记》记载,当时人们“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之”,即将栗、枣烧成灰,和水煮粽子。 粽子用米最讲究的当是唐代,要选用上等糯米,当年来华的日本人将粽子的做法带回国,至今日本还有“大唐粽子”的叫法。 唐代人很重视端午节,这一天“公务员”还会放假。端午节成为法定假期,便始于唐朝。唐代人很喜欢放假,汉魏时国家法定节假日只有冬至和夏至,而到了唐代,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全都可以“休假一日”。 宋朝继承了唐代的休假制度,而且比唐代人还喜欢过端午节,时人俗称之为“解粽节”。 从史料来看,宋朝人最会包粽子,花色很丰富。据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宋朝人会在粽子里加入松栗、胡桃、姜、桂、麝香之类,包出的粽子多种多样,有角粽、筒粽、锥粽、秤锤粽、茭粽、九子粽等。煮也不一样,将艾叶烧成灰,和水共煮,这样煮出的粽子呈金色,故有“角黍包金,香蒲切玉”一说。 宋时还有“赌粽”一俗:赌谁拿的粽子粽叶长。解开粽子后,粽叶长的胜,短的输,输家或赔酒或赔钱。 宋朝人过端午节也大有讲究。在宋朝,京城人家一般从五月初一就开始准备了,会用粽子祭祀天神。节日食品除粽子外,还要吃“白团”、品“端午果子”、饮菖蒲酒、艾酒。这之后,古代中国人过端午节再也没有宋人的那份热情了。 元代为何禁止赛龙舟? 明朝人认为 赛龙舟有“三害”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又一重要内容,与吃粽子一样,是传统保留节目。 端午节赛龙舟最原始目的,是出于避邪、祛瘴气的考虑,即所谓“斗龙舟以祛瘴疠”。在当年的越国,人们在端午节赛龙舟则是为凭吊卧薪尝胆、复仇灭吴的越王勾践,勾践曾以此方式操练水军,终于灭了吴国。 端午节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源于吴越人祭龙的“龙子节”。闻一多曾考证,在龙子节,时人会划着画成龙状的独木舟,把包裹好的食物投入水中祭龙。北方也有龙神节,但一般选在龙再生的阴历二月进行,后来移到端午节,此时北方干旱少雨,端午节赛龙舟又多了祈龙降雨的心愿。 赛龙舟在宋代最为流行,据《东京梦华录》所记,北宋皇帝有到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的习俗。但到了元代,朝廷下令禁止端午节赛龙舟。原来,蒙古人把端午节赛龙舟看成了亡宋的节日风俗,认为对当权者统治不利。 在忽必烈(元世祖)当皇帝的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福州路曾发生一起端午节赛龙舟淹死人的严重事件,有臣子就此向朝廷上奏,建议禁止此项活动,认为这是“无益之事”,除了“伤人命”外,还极易发生群体性事件,因为看赛龙舟的人太多了。元朝廷遂下令端午节禁划“龙舡”,并写进法律条文中。 有意思的是,明代也曾禁过赛龙舟。明朝认为赛龙舟有“三害”:“破财一也,起斗争词讼二也,不幸覆舟殒性命三也。” 但是,元、明的禁令并未能让民间赛龙舟的热情消失,禁而不止,各地不时有因端午节赛龙舟而溺亡的事件发生,铁穆耳(元成宗)当皇帝的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江南行御史台报告:“去岁端午,纪机察等率众桦舡,淹死六七人。”朝廷不得不重申禁止“戏桦龙舡”的规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25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