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肿瘤化疗辅助用药研究进展(肿瘤化疗的药物都有哪些种类)

医案日记 2023-06-08 22:54:19

肿瘤化疗辅助用药研究进展

作者:董 梅

随着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地位的提高及越来越多新化疗药物的应用,人们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化疗的不良反应可以长期或暂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限制治疗的剂量及疗程,严重者有时还会危及生命。近年来,化疗辅助药物的发展对化疗疗效的提高及不良反应的减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是癌症患者最为恐惧的不良反应,对恶心、呕吐控制不足会产生一系列相关的并发症。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可分为急性反应、延迟性反应和预期性反应三类。已有多种药物用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控制,如吩噻嗪类、多巴胺拮抗剂、抗组胺药等。自1987年开发出第一代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恩丹西酮(Ondansetron,枢复宁)以来,一批5-HT3拮抗剂的衍生物相继问世,如格拉司琼(Gramisetron,康泉,凯特瑞)、托烷司琼(Tropisetron,呕必停)、拉莫司琼(Ramosetron、,奈西雅)、阿扎司琼(Azasetron,苏罗同)和尚未在中国上市的Dolasetrone等。

1.药理学及作用机制

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主要由这些药物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开始,尤其是回肠黏膜的损伤。黏膜损伤导致肠上皮嗜铬细胞释放5-HT,刺激传入迷走神经的5-HT3受体,从而兴奋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反应,或通过兴奋化学感受器传递至呕吐中枢引起呕吐。5-HT3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竞争性地阻断消化道黏膜释放出的5-HT与5-HT3受体结合,从而具有抗呕吐的作用。

利用放射性配体的研究证实,所有5-HT3受体拮抗剂均可选择性地与5-HT3受体相结合,恩丹西酮、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可直接与5-HT3受体相结合,而且与5-HT1、5-HT2、多巴胺D1、D2型受体、毒蕈碱受体及组胺H1受体均无结合。有研究表明,托烷司琼与5-HT4受体有较弱的结合力。比较恩丹西酮和格拉司琼与5-HT3受体的结合力发现,后者对5-HT3受体有更强的结合。下表简略列出了几种5-HT3受体拮抗剂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几种药物口服的生物利用度均高于50%,因此口服应用也是一种较好的途径。这类药物多经肝脏代谢,因此肝功能不良的患者对药物的清除能力有影响。

2临床应用

多数研究证明,5-HT3受体拮抗剂在防治化疗所致急性呕吐方面有效率高、耐受性好,因此目前被大多数医生作为治疗急性呕吐的常用药物。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多种因素可以影响止吐药物的疗效,如化疗药物致吐性的强弱、药物的剂量、用法,患者方面的因素包括既往是否接受过化疗、年龄、性别、酗酒史等。化疗药物中,顺铂(DDP)是最强的致吐药物,DDP单次剂量超过50mg/m2时,不用止吐药的患者中90%会出现急性呕吐。

(1)中度致吐性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治疗

5-HT3受体拮抗剂对中度致吐性药物所引起的恶心呕吐均明确有效。单药应用时,Dolasetrone的完全控制率为44-83%,恩丹西酮的完全控制率为50-89%,格拉司琼为50-76%,托烷司琼为75%左右。但由于判定有效的标准不同,很难将不同研究的结果进行直接比较。

周际昌等在193例患者中进行了一项开放的、多中心的研究探讨了恩丹西酮预防非顺铂所致呕吐的疗效。所有患者化疗前20分钟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化疗后口服恩丹西酮片剂4mg,每日二次,共一日。结果单用恩丹西酮对化疗所致的急性呕吐的有效率为93.3%(其中完全缓解率为86.0%),第1-5天止吐的有效率分别为93.3%、94.8%、96.9%、99.5%%和99.5%,提示单用恩丹西酮对预防非顺铂引起的呕吐疗效较高,而且对延迟性呕吐也有很好的疗效。

Perez 等进行了一项大宗、随机、双盲的对照研究探讨了静脉应用格拉司琼(10μg/kg)及恩丹西酮(32mg)预防环磷酰胺、阿霉素治疗初治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二药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58%和62%,但恩丹西酮在24小时内控制恶心呕吐方面略好于格拉司琼(48%和39%),48小时再评价二药的疗效结果无差异(23%和28%)。

另一项研究对比了口服恩丹西酮(8mg/d)或格拉司琼(1mg/d)治疗中度致吐性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止吐药均在化疗前1小时应用。在预防急性呕吐方面,格拉司琼的有效率稍高一些,完全控制率及减少恶心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恩丹西酮(P

有作者研究了口服格拉司琼与静脉应用恩丹西酮治疗初治癌症患者中度恶心呕吐的疗效。结果24小时和48小时后,二组的完全控制率相似,分别为73%、71%和59%、59%。提示口服用药与静脉应用在防治中度致吐性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方面疗效相当。

(2)重度致吐性药物所引起恶心呕吐的治疗

5-HT3受体拮抗剂对重度致吐性药物所引起的急性恶心、呕吐明确有效。单药应用时,

Dolasetrone的完全控制率为48-57%,恩丹西酮为46-58%,格拉司琼为46-70%,托烷司琼为47-73%。多组随机、双盲的研究对比了几种不同5-HT3受体拮抗剂防治强致吐性药物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结果几种药物的有效率基本相似。

张频等进行了一项开放的、多中心、中心内均衡随机、自身交叉的研究对比了拉莫司琼与格拉司琼预防化疗引起的胃肠反应的临床研究。在接受顺铂(≥50mg/m2)化疗的患者中,二药对急性呕吐控制的有效率分别为72.1%和59%,对急性恶心的控制和食欲的影响方面,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9%和42.6%以及54.1%和42.6%(P>0.05)。提示二药对急性胃肠反应的疗效相似,并且对第2、3天胃肠反应的控制率也相当。

Navari等进行了一项双盲、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对比了格拉司琼和恩丹西酮在初治患者中的疗效。格拉司琼10ug/kg或40ug/kg,单次静脉注射;恩丹西酮0.15mg/kg,化疗前30分钟、疗后4小时、8小时各静脉注射一次。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7%(格拉司琼10ug/kg)、48%(格拉司琼40ug/kg)和51%(恩丹西酮)。

另一项研究对比了口服格拉司琼和静脉应用恩丹西酮在1054例接受DDP ≥60mg/m2化疗患者中的疗效。结果表明,单次口服格拉司琼2mg与单次静脉应用恩丹西酮32mg的总有效率相似(55%和58%)。本研究证实,对强致吐性药物所引起的急性呕吐反应,口服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与静脉用药同样有效。

(3)延迟性反应的治疗

5-HT3受体拮抗剂对多数化疗药物引起的急性呕吐反应疗效较好,大约可使80-90%的急性呕吐得到缓解,但对延迟性呕吐控制的有效率仅在50%以下。意大利止吐研究组对比了恩丹西酮单用或合用地塞米松对延迟性呕吐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化疗的第2-5天,单用地塞米松对中度致吐性药物引起的延迟性恶心呕吐也能取得与恩丹西酮同样的作用。并且通过对患者反应的分析表明,控制延迟性恶心呕吐最好的办法是控制好急性恶心呕吐。

Lofter等进行了一项双盲、随机研究对比了Dolasetrone与恩丹西酮对中度致吐药物引起延迟性呕吐的控制。结果表明,化疗24小时后,二组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57%和67%(P=0.013),但第7天时,再评价二组的有效率基本相似。

(4)与地塞米松合用

单用5-HT3受体拮抗剂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尚不能完全满意地控制化疗引 起的消化道反应。与地塞米松合用通常可提高这类药物的有效率。地塞米松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其止吐作用的机制不明,认为可能通过干扰胶质细胞中前列腺素中介过程而起作用。

徐兵河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的研究,在773例患者中对比了恩丹西酮单用或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合用预防顺铂所致呕吐的疗效。单用恩丹西酮组的330例患者中,急性呕吐控制的有效率为86.7%,而联合用药组的443例患者中,有效率为94.8%(P

3.不良反应

总的来看,5-HT3受体拮抗剂的耐受性良好,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类药物没有椎体外系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便秘、腹泻、镇静、轻度的转氨酶升高等。过量可能出现幻视和血压升高。也有引起一过性心电图改变的报道。

二.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s)

1985年Welte.K成功地从人膀胱癌细胞株5637的培养上清液中纯化并精制出G-CSF(hG-CSF),然后Welte.K与美国的AMGEN公司的Souza.L.M又进一步确定这种hG-CSF的N段氨基酸排列顺序,将来源于5637细胞株的hG-CSF基因克隆化,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插入大肠杆菌成功地泶锍鰄G-CSF(rhG-CSF)而开发出rhG-CSF(Filgrastin,惠尔血)。该药1991年美国FDA批准上市,1993年在我国上市。hG-CSF由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产生的rhG-CSF来源于人口腔底细胞的基因(Granocyte,格拉诺塞特)是一种含有174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和糖链组分与人体G-CSF相同,1991年日本批准上市,1994年在我国上市。

1.CSFs的生物学功能及药理作用

机体各种血细胞都是从全能(或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它们的增殖、分化、分布和 功能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这样机体在正常情况下才能保持各类血细胞水平的相对稳定。CSFs是造血系统中细胞成熟、分化的重要调控因子,对髓系细胞的发育和分化非常重要。CSFs是作用于造血细胞的糖蛋白,它与特殊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刺激细胞增殖、促进分化及一些终末细胞功能活化。肿瘤化疗中应用的CSFs主要是粒细胞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M-CSF),已广泛地应用于肿瘤的常规治疗中。主要产生G-CSF的细胞是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GM-CSF的细胞是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这些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如细菌感染可诱导产生G-CSF和GM-CSF。G-CSF能特异地作用于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前驱细胞(CFU-GM),促进其增殖分化,不仅能增加中性粒细胞的数目,还作用于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促进其从骨髓向外周释放,增强其游走、吞噬及杀菌能力。GM-CSF除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与G-CSF大致相同外,还能增强嗜酸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

2.临床应用

(1)预防常规剂量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对于初次接受细胞毒性药物化疗的患者,如果预期化疗后患者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减 少,则应用CSFs可使这种并发症发生率下降50%。但对骨髓抑制较轻,不会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预防性应用CSFs则没有多大价值。这种应用方法称为一级预防。对初治的肿瘤患者,一级预防不应作为常规用药。

对于经历过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预防性应用CSFs称为二级预防,它能显著降低再次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同时,也不会因骨髓抑制减少药物剂量或使化疗延期。

Crawford等对接受CAE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和足叶乙甙)化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筛选,给第一周期化疗后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在下一周期化疗后预防性应用G-CSF,结果第二周期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第一周期为6天,第二周期为2.5天),而且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引起发热的比例也从100%下降到23%。

冯奉仪等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在57例肿瘤患者中进行了GM-CSF预防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研究。结果显示,GM-CSF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6天和13天,P

(2)治疗常规剂量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对于化疗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但无发热的患者,一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就应用CSFs 对患者并无多大好处;对于合并发热的患者,由于常会合并严重的感染、败血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应用CSFs及抗菌素可防止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关于G-CSF治疗化疗引起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较大规模的研究是在澳大利亚进行的。所有化疗后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随机接受G-CSF12μg/kg/d,同时应用抗菌素,或单用抗菌素治疗。结果显示,G-CSF治疗组的中性粒细胞恢复到正常值的时间仅比对照组快1天,但患者发热的持续时间、应用抗菌素的时间均明显缩短,治疗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1天。其它一些相关研究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3)通过增加药物剂量和/或缩短化疗间隔时间来增加化疗的剂量强度

化疗的剂量强度对取得疗效至关重要,提高剂量强度在某些肿瘤中可明显提高缓解 率,如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但同时骨髓抑制也更加严重。CSFs可使化疗的剂量强度提高8%-20%,有利于取得更好的疗效。

国外多数临床研究表明,应用CSFs可明显减轻由于提高化疗剂量强度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程度。提高剂量的同时,避免化疗周期的延长或由于化疗毒性导致药物减量。如果预期接受某一剂量强度化疗的患者中40%可能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则应考虑应用CSFs支持。

(4)用于骨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高剂量化疗合并自体骨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CSFs可明显缩短中性粒细 胞减少持续的时间,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常用于骨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后造血功能的恢复。同时,在移植前的动员中,CSFs合并化疗药物也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方式。

(5)用于髓性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

可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出现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反复发生的感染时可间断应用CSFs,但不主张长期持续用药。

3.不良反应

G-CSF的主要副作用是骨痛,15%-39%的患者接受5μg/kg/d的G-CSF治疗后出现骨痛,当剂量提高后,这种反应的发生率会更高。另外常见的反应还有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皮疹,大多能耐受。其它罕见的副作用有低血压、恶心、腹泻、水肿、过敏、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呼吸困难等。GM-CSF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恶心、疲乏、头痛、骨痛、寒战、食欲减退及注射部位的疼痛等。

4.用法用量

G-CSF的推荐剂量为5μg/kg/d,GM-CSF的推荐剂量为250μg/m2/d。可皮下给药,也可静脉给药。一般在化疗结束后24~72小时内开始应用,应持续应用到中性粒细胞最低点过后计数>10X109/L为止,亦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缩短给药时间。必须指出的是,CSFs不能与化疗或放疗同时应用。

CSFs在肿瘤中的应用应以判断肿瘤治疗最重要的指标-临床效益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包括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生活质量、毒性、医疗费用及疗效等。国外正在进行CSFs在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睾丸肿瘤、神经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国外的研究还初步显示rhGM-CSF除可治疗白细胞减少外,还有调节免疫功能、抗微生物、抗肿瘤及炎症和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但尚需临床进一步证实。

三.氨磷汀

氨磷汀(Amifostine,Ethyol)是一种有机硫代磷酸盐,50年代由美国军人从4400个化合物中筛选出来,代号为UR2721,用作核辐射的保护剂。其前体为WR-2721,它产生的巯基可清除对细胞产生损伤的氧自由基。但它与其它药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广谱的细胞保护剂。临床前研究显示,氨磷汀几乎可以选择性地保护所有正常组织(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而对肿瘤组织无保护作用。

1.作用机制

氨磷汀在体内经碱性磷酸酶(AKP)活化后脱去磷酸化基团,变为含游离巯基的活性代谢产物WR1605,它可清除氧自由基从而修复损伤的分子。氨磷汀对正常组织的选择性保护作用主要因为正常组织可摄取更高浓度的自由巯基。

肿瘤组织通常由于生长旺盛而导致血供不足,细胞处于缺氧状态,PH值较正常组织低,血供不足以及较低的PH值使AKP不但在肿瘤细胞中含量少,而且其活性大大降低。AKP是一种PH依赖的与细胞膜结合的酶,肿瘤组织中AKP浓度比正常组织细胞中的浓度明显低,氨磷汀在正常组织中可以快速脱磷酸,游离巯基的浓度较高,而肿瘤组织的浓度较低。游离巯基一方面通过清除化疗药物产生的氧自由基、过氧化物(氧自由基、过氧化物能损害细胞膜、DNA及细胞内的其它成分),另一方面可与铂类、烷化剂的活性部分结合或中和而保护正常组织。自由巯基在正常组织如骨髓、肾脏、唾液腺和心脏中的浓度可达到肿瘤组织中浓度的100倍。

2.临床应用

(1)用于减轻化疗导致的肾毒性

肾毒性在化疗的合并症中并不常见,但是一旦出现即很严重。剂量相关的肾毒性是顺 铂(DDP)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在氨磷汀的III期临床研究中,242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接受相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和DDP合用或不合用氨磷汀(910mg/m2),氨磷汀治疗组有10%的患者出现肌酐清除率下降,而对照组为40%。二组的肿瘤缓解率和中位生存期相近。因此,美国FDA将减轻化疗所致的肾毒性作为氨磷汀的首要适应症。

(2)减轻血液学毒性

化疗所致的血液学毒性因所用药物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粒细胞减少是很 多化疗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研究表明,氨磷汀可明显减轻化疗所致的粒细胞减少症。在上述的III期临床研究中,氨磷汀治疗组出现4度粒细胞减少的患者为10%,而对照组为21%(P=0.019),氨磷汀组患者的住院日也显著减少(分别为111天和284天,P=0.031)。

另一组接受卡铂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合用氨磷汀及对照组,二组血小板最低值分别为127X109/L及88X109/L(P=0.023)。但有些研究并未得到相同的结果。

(3)神经毒性和耳毒性 长期应用DDP,尤其是与紫杉类药物合用时,外周神经毒性会成为主要的不良反应。通常当DDP的剂量>300-600mg/m2时,会出现神经毒性,有时是不可逆的。DDP引起的耳毒性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丧失,约30%的患者会出现这种毒性反应。但目前的研究尚不足以证明氨磷汀能够减轻这二种毒性反应。因此并不支持氨磷汀用以预防DDP和紫杉类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和耳毒性。

3.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耐受性良好。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发生低血压的机制尚不清楚,仅有5%以下的患者由于低血压需要降低药物剂量。其它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热感、轻度嗜睡、口中有金属味,偶有过敏反应。也有一过性低钙血症的报道,可能是由于氨磷汀对甲状旁腺素的抑制以及直接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导致的。

4.用法用量

氨磷汀的推荐剂量为910mg/m2,溶于0.9%的氯化钠溶液。这种配制好的溶液在室温中可稳定6小时,在冷藏条件下稳定24小时。于化疗前30分钟,静脉滴注15分。由于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因此患者应在输注过程中保持卧床,并每隔3-5分钟测血压一次。如果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或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注。低血压一般发生在输注将近结束时,停药同时维持补液,患者的血压大多会自行恢复。由于氨磷汀有胃肠道反应,疗前可应用止吐药物。

四.双膦酸盐

骨转移在晚期恶性肿瘤中颇为常见,常导致病人出现顽固性疼痛、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骨转移患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除了常规的抗肿瘤治疗(化疗、放疗、同位素治疗)外,双膦酸盐类药物也是常用的药物之一。

肿瘤骨转移主要是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大多表现为溶骨性病变,即使是成骨性骨转移也是首先由破骨细胞通过破坏骨表面准备位点,为成骨细胞提供构建肿瘤的基础。骨转移剧烈疼痛是由于肿瘤相关因子释放使破骨细胞活性增高,形成溶骨性骨质破坏,肿瘤分泌前列腺素、乳酸、白介素II及肿瘤坏死因子等一些疼痛介质及肿瘤侵犯骨膜、周围神经、软组织所致,其中破骨细胞的激活起了关键的作用。

1.药理作用

双磷酸盐是内源性的焦磷酸盐类似物,以一个碳原子取代了中间的氧原子。这种碳原子的取代使该化学物能够抵抗水解,并允许另外两条不同结构的侧链的连接。其中一条侧链通常包括部分羟基,可使钙离子晶体与骨质无机物高度亲和,另一条侧链的差别使不同的双磷酸盐抗骨吸收的能力不同。新一代双磷酸盐类药物,如Ibandronate和Zoledronate比起老的同类药物,如Etidronate其作用强10000至100000倍。

双磷酸盐与骨有高度亲和力,并能优先被转运到骨形成或吸收加速的部位,一旦沉积到骨表面,就会被具有破骨作用的破骨细胞摄取。它能抑制破骨细胞对骨小梁的溶解和破坏,因此,能阻止肿瘤引起的溶骨性病变、减少骨吸收、减轻疼痛及由骨转移所致的高钙血症及其它并发症。目前还认为肿瘤细胞导致骨质破坏,而破坏的骨质释放的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又能刺激肿瘤细胞的活性和生长。双膦酸盐类药物能阻断这种作用,减慢骨转移的发生和发展,并可导致某些肿瘤细胞的死亡。双磷酸盐对骨质疏松症也有一定疗效。

2.临床应用

世界各地有7种双磷酸盐类药物在不同情况下应用(见表2)。

表2不同类型的双磷酸盐

通用名 专用名 相对强度* 目前状况

Etidronate Didronel(公司名)1FDA-O(PO)

Clodronate Bonefos10FDA-HC

(氯磷酸钠)(骨磷) 正在进行已完成III期研究

Tiludronate Skelid10FDA-O

Pamidronate Aredia100FDA-B&MM(IV)

(帕米磷酸钠)(阿可达) FDA-HC(IV)

Aledronate Fosamax1000FDA-O(PO)

(阿伦磷酸钠)(固邦)

Ibandronate Bondronat10000已完成III期研究

(帮助力)

Zoledronate100000正进行III期研究

缩写:FDA-,FDA批准用于;O,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口服;HC,高钙血症;B&MM,有溶骨性

病变的乳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

*与Etidronate的相对强度

第一代双膦酸盐类药物羟乙膦酸钠(Etidronate)、氯屈膦酸钠(Clodronate骨膦),第二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帕米膦酸钠(Pamidronate 阿可达、博宁),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在改善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疼痛、控制病情、预防骨转移的并发症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起了较好的作用。第一代双膦酸盐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现已逐渐被疗效更强、在骨矿化上无副作用的第二代双膦酸盐类药物所替代。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Bondronat(Ibandronate 帮助力)在国外已上市,它能显著降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高钙血症,降低尿钙的吸收,并可增加骨矿密度,减少骨代谢紊乱。目前还可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更新一代的双膦酸盐类药物英卡膦酸二钠(Incardronate)国内正在进行临床研究。

在双磷酸盐类药物的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双磷酸盐类药物对肿瘤患者的总生存率没有影响,对证实有明确骨破坏的患者应用双 磷酸盐类药物对减少由于骨转移引起并发症有一定好处。

对影像学证实有溶骨性骨转移的患者推荐使用双磷酸盐是基于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所有研究均未能发现改善生存。主要是减少骨骼并发症如病理性骨折、骨折或脊髓压迫症,高钙血症。

在接受化疗的女性乳癌患者中,Hortobagyj等选择了至少有一处有溶骨病变的382例患者,随机接受帕米磷酸钠90mg,或静脉给予安慰剂,持续2小时,每月1次,共12个月。在出现第一次骨骼并发症的时间方面,帕米磷酸钠组优于安慰剂(中位时间分别为13.1月和7.0月,P=0.005),发生任何骨骼并发症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3%和56%P=0.008)、疼痛程度改变(P=0.046)和体力状态评分(P=0.027)等方面,帕米磷酸钠组疗效均优于安慰剂组。48%的患者完成1年的研究性治疗后,继续随机接受治疗最多达2年。在总的骨骼并发症方面,帕米磷酸钠治疗组在15、18、21、24月时一直维持疗效优势。首次出现骨骼并发症的时间也显示了帕米磷酸钠组的优势(中位时间分别为7.0和13.9月,P

两项随机分组研究证实了口服双磷酸盐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Patterson等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观察口服氯磷酸钠1600mg/d与安慰剂对照治疗可评价的骨转移。不同时进行全身治疗。结果显示氯磷酸钠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在总的高钙血症发生事件(28/52P

Van Holten-Verzantvoort等进行了开放的随机分组研究,161名骨转移患者随机口服帕米磷酸钠或对照药物。帕米磷酸钠的初始剂量为600mg/d,但是由于发现入组的81名口服帕米磷酸钠的患者中,29名出现消化道毒性反应,将其减量为300mg/d。帕米磷酸钠治疗组高钙血症减少65%,严重骨痛减少30%,需要其它治疗(包括全身化疗和放疗)者减少35%。两组中位生存期在24个月时基本相似。

因此,美国FDA已批准帕米磷酸钠用于临床。

(2)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美国临床肿瘤协会建议对经影象学检查证实有明确骨破坏的患者

应用双磷酸盐类药物;对仅有骨扫描异常,而无影象学确诊的骨破坏,或无局部疼痛的患者没有充分理由建议应用这类药物;对没有骨转移的患者,即使出现骨外其它器官的转移,也不应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

对仅有骨扫描异常而无X线片、断层X线片、CT或MRI证实有骨质破坏且无局部疼痛的患者,此类临床情况尚未经研究,并将是临床研究的新热点,目前不赞成使用双磷酸盐。

Kanis等在133例复发乳腺癌但无骨转移证据的患者中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计划疗程为3年。氯磷酸钠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尽管前者骨转移患者数少于对照组(15/19),但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Van Holten—Verzantvoort等也对124例有高危因素(局部晚期或骨外转移)而无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口服帕米磷酸钠300mg/d与安慰剂对照的小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出现第一次影像学证实骨转移的时间和转移数目方面,二组无明显差异。

(3)双磷酸盐在辅助治疗方面作用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对于任何期别的非骨性病变,无

论其将来出现骨转移的危险性有多高,目前均不推荐应用双磷酸盐。

双磷酸盐在辅助治疗预防骨转移方面的研究很多,但结果却很不一致。部分研究证实双磷酸盐类药物对骨转移有预防作用,但有些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果,因此双磷酸盐辅助性治疗的好处尚不能确定,同时疗程也不清楚。

(4)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口服双磷酸盐可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5)双磷酸盐的应用还不能代替目前癌痛的标准治疗-止痛药物和局部放疗。由于在对照研究中发现双磷酸盐对疼痛有轻度控制作用,因此对于全身治疗或放疗后仍有疼痛的患者应用双磷酸盐类药物。

3.不良反应

双膦酸盐类药物有较好的耐受性,主要的副作用为体温增高、流感样症状、一过性疼痛、胃肠道反应、一过性肌病、关节病等,偶有注射部位的轻度反应。很少有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未见到有长期的不良反应。

对于多数有明确骨转移的癌症患者,双磷酸盐类药物可提供有意义的支持治疗。进一步的研究应明确何时开始和停止治疗的临床指征,用药的疗程,明确其作为辅助治疗在预防骨转移中的作用以及与其它方法综合治疗骨转移的应用。

五.美斯那(Mesna)

烷化剂异环磷酰胺(IFO)和环磷酰胺(CTX)在治疗多种恶性肿瘤中有重要作用,但是IFO和大剂量的CTX会导致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因此这也成为这二种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IFO和CTX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报道不一,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发生率也也相应增高。Mesna是特异性的尿路保护剂,它的应用显著减少了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

1.药理学

Mesna(2-巯乙基磺酸钠)是一种硫醇成分,它的功能是磷酸异恶唑代谢物的局部解 毒剂。口服或静脉应用Mesna后在血浆中迅速氧化为Dimesna,仅有一小部分以生理活性形式保留在循环中。无论是Mesna还是Dimesna均有极强的亲水性,因此它们能保留在血管中并很快被肾脏清除。Mesna游离的磺酸基团可以直接与丙烯醛以及其它4-羟基-Oxazaphophorine代谢物等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形成双重结合,生成稳定的无毒成分。由于尿路中Mesna的浓度远远高于血浆浓度,因此它可在尿路局部起到清除毒物的作用。Mesna这种仅局限于尿路中的作用意味着它既不保护Oxazaphophorine肾毒性以外的其它毒性,对其细胞毒性也没有干扰。I、II期临床研究中,Mesna 在70-100mg/kg静脉滴注时无骨髓、肝、肾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但当剂量增大时患者会出现恶心和呕吐。

口服应用后,Mesna 的生物利用度为50-75%,Mesna在尿路中的浓度接近静脉应用同样剂量浓度的一半。Mesna的终末相半衰期为0.4小时,Dimesna的半衰期为1.2小时。静脉应用Mesna后,在2-4小时内大部分从尿中排出,但口服后8小时才能达到排泄高峰。

2.临床应用

(1)与IFO合用

Mesna可降低IFO导致的泌尿系毒性的发生率。有作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分组、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9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45例接受Mesna(分别在第0、4、8小时静脉推注相当于IFO剂量20%的Mesna),46例单用IFO,二组的输液量均为2升。中-重度血尿的发生率在Mesna组为6.7%,而对照组为32.6%(P=0.008)。减轻IFO泌尿系毒性耐保琈esna并不影响IFO的疗效。因此,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推荐Mesna用于减轻IFO所致的泌尿系毒性。

用法用量:

a.与标准剂量的IFO(2.5g/m2以下)合用时,如果IFO采用短时静脉注射的方法,则Mesna每天的总剂量应达到IFO用量的60%,分别在IFO应用前15分钟、应用后4小时和8小时分3次静脉冲入;如果IFO采用持续静脉滴注的方法,应先静脉冲入相当于IFO总量20%的Mesna,余下的40%应持续静脉滴注到IFO结束后的12-24小时。

最常用的方法为:IFO1.2-2.0g/m2/d,连用5天,每次IFO持续静脉滴注1小时。IFO应用前,先静脉冲入相当于IFO总量20%的Mesna,然后在IFO用药后的第4和第8小时分别冲入相同剂量的Mesna二次。

Mesna也可采用持续静脉滴注的方法,此时其总量可达到IFO的60-160%。但有研究表明,当Mesna的剂量高于IFO剂量的120%时,胃肠道的毒性会有所增加。因此大多数研究结果支持静脉滴注Mesna的剂量也应为IFO的60%。

b.与高剂量的IFO(2.5g/m2以上)合用时,Mesna确切的应用方式及剂量尚不清楚。由于大剂量IFO进入体内后,它在体内的代谢出现饱和现象,半衰期延长,排泄延缓,因此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的Mesna才足以抵御IFO对泌尿系统的毒性作用。

c.口服Mesna时,当IFO的剂量

(2)与CTX合用

高剂量化疗合并骨髓或干细胞移植的过程中,常常要用到大剂量的CTX,此时它的剂量可达到1.0-3.0g/m2/d,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可高达30%。Mesna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与水化、利尿、膀胱冲洗等方法合用效果更好。

Mesna的剂量通常为CTX总剂量的40%,分4次给药,分别在CTX应用前、CTX应用后第3、6、9小时静脉冲入。

(3)对既往应用CTX时出现过出血性膀胱炎的患者或曾接受过盆腔放疗的患者应用Mesna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六.白介素-11(IL-11)

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及与之相关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是很多化疗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尽管几种生长因子的应用,如促红细胞生长素、集落刺激因子的出现大大减轻了贫血及粒细胞减少症对患者的危害。但血小板减少却是一个一直都未解决的问题。虽然输注血小板可暂时缓解血小板减少,但这种作用仅是暂时的,同时还可能出现其它问题:如感染、输血反应、抗体产生。因此临床上对促进血小板生长因子的需要十分迫切。

在寻找血小板生长因子的过程中,人们陆续发现了TPO(促血小板生长素)、干细胞因子(c-kit片段)、白细胞介素1、3、6、11和GM-CSF,其中白细胞介素11(IL-11)显示了较好的作用。重组人的IL-11(rhIL-11)由美国Genetics Institute(GI)公司研制成功,1997年11月经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Neumega,它是目前治疗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的唯一有效的药物。

1.生物学特性和药理作用

人体内的IL-11是由原始骨髓基质细胞系产生的,它能刺激原始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并能促进巨噬细胞前体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动物实验表明,IL-11能促进血小板计数的恢复,并能缓解骨髓抑制动物的血小板减少症。

Neumega是重组人的IL-11,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通过DNA重组方法生产。它由17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量为1900D,无糖基化。rhIL-11与天然的178个氨基酸的IL-11比较,末端仅少一个脯氨酸,但两者在体内和体外的活性没有差别。临床前研究表明在rhIL-11作用下,体内发育成熟的巨核细胞在超微结构上是正常的,形成的血小板在形态、功能和寿命方面也与正常的血小板相同。

rhIL-11无论是静脉应用还是皮下注射,其药代动力学均显示线性特点。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rhIL-11时,其血浆半衰期均为1.8-2.3小时,血浆清除率为2.2-2.7ml/min/kg。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rhIL-11时,血浆半衰期为6.9-8.1小时,生物利用度为69%。反复多次皮下注射其代谢特点无变化。

2.临床研究

最早开展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明确了rhIL-11的作用。93例已接受过1周期化疗的患者入组,这些患者在第1周期的化疗中,均因为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接受过血小板输注。入组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2周期化疗后分别接受rhIL-1150μg/kg、25μg/kg和安慰剂治疗共14-21天。结果接受50μg/kgrhIL-11治疗的17例患者中8例没有因为血小板减少再一次接受血小板输注,而安慰剂组的28例患者中仅有1例没有接受血小板输注,其余的27例患者均因为血小板计数≤20000/mm3而接受血小板输注(P

另一组77例乳腺癌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样的化疗方案:CTX3200mg/m2+ADM75mg/m2,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均使用G-CSF,按患者是否接受化疗随机分为注射rhIL-1150μg/kg或安慰剂组。结果需rhIL-11治疗组的40例患者中仅有13例(32.5%)由于血小板减少接受血小板输注,而对照组的37例患者中有22例(59%)接受血小板输注(P=0.03)。既往未作过化疗的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接受血小板输注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7%和41%;既往作过化疗的患者则分别为36%和87.5%,表明rhIL-11在经过多次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中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同时,它还能缩短血小板计数恢复到50000/mm3以上的时间(9.3天和13.0天,P=0.01)。

基于以上研究,rhIL-11已于1997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化疗所致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但在自体骨髓移植中,rhIL-11不能降低血小板输注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会出现水肿和较高的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3.不良反应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水钠潴留,患者可出现周围性水肿、呼吸困难、疲乏,严重者出现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水钠潴留可导致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下降,有时患者还需输注红细胞。注射局部可出现疼痛、红肿,还有少数患者出现皮疹、厌食、暂时性视力模糊(由视神经乳头水肿所致)、抗体形成、过敏等。部分患者出现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如心率不齐、晕厥、心动过速、房颤等。

4.用法用量

rhIL-11一般在化疗完成后6~24小时开始皮下注射,剂量为50μg/kg,每日一次,连用14天,或直到血小板最低点过后计数≥100,000/mm3方可停药。往往注射5~9天左右血小板数量开始上升,停止给药后连续7天血小板仍继续上升并于14天内恢复至基数水平。

虽然,rhIL-11是目前唯一批准用于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药物,但由于它对血小板生长的刺激程度仅为中等,同时应用中又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人们还在不断研究以期开发出疗效更好、毒性更低的药物。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的药物有融合蛋白PIXY321、C-mpl片段模拟肽、高度亲和的白介素3受体片段IL3-synthokine等。也有学者试图联合应用几种有效药物综合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七.亚叶酸钙(CF)

1.生理活性

CF(N5-甲酰亚叶酸)是叶酸的活性形式,也是人体一种必需的营养因子。它是四氢 叶酸的甲酰衍生物,在体内经维生素B12的作用脱去甲基形成四氢叶酸。后者在丝氨酸转羟甲基酶的作用下生成N-甲酰四氢叶酸。N-甲酰四氢叶酸能促使脱氧尿苷酸(dUMP)生成脱氧胸苷酸(dTMP),而dTMP是参与DNA合成的重要成分。因此,叶酸与嘌呤、嘧啶的合成及氨基酸的代谢密切相关。

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与5-氟尿嘧啶(5-FU)合用提高5-FU的疗效

在DNA合成过程中dUMP需要在胸苷酸合成酶(TMPS)的作用下接受四氢叶酸的 甲基形成dTMP。而5-FU进入体内先转变为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抑制胸苷酸合成酶的作用。在反应过程中,TMPS、四氢叶酸和dUMP三者形成一个过渡性的复合物,反应结束后复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氢叶酸、TMPS和dTMP。但给予5-FU后形成的三联复合物不能分解,TMPS的功能受到抑制,不能生成dTMP。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与酶的结合力与四氢叶酸的浓度成正比,提高四氢叶酸的浓度可加强5-FU对TMPS的抑制作用。

临床上,5-FU与CF的合用常见于各种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如胃癌、大肠癌等。有作者研究发现,在晚期大肠癌患者中,单用5-FU与5-FU、CF合用的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11%和23%,P

(2)大剂量氨甲蝶呤(MTX)的解救治疗

氨甲蝶呤与叶酸的结构相似,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它可在细胞内竞争性地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相结合,阻断二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从而抑制DNA的合成。CF进入体内后,通过四氢叶酸还原酶转变为四氢叶酸,从而有效的拮抗MTX的作用。因此外源性的给予CF可以越过MTX所作用的部位,使正常的生化反应能够继续进行起到解救作用。

所谓大剂量MTX是指每次的剂量比常规剂量大100倍以上(一般为2-5g/m2),一般静脉输注4-6小时,使一段时间内血中药物浓度达到较高水平,促使MTX进入细胞内的浓度达到10-5M以上的有效浓度。另一方面,血药浓度提高后,还可使MTX扩散到血供较差的实体瘤中,并能通过血脑、血眼和血睾屏障。因此,大剂量MTX与常规剂量相比疗效更好。

但是大剂量MTX治疗也可以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严重的黏膜炎、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因此,MTX治疗后一段时间必须采取解救措施。

(3)药代动力学

CF口服后几乎可被全部吸收,在肝脏及肠黏膜被代谢。可通过血脑屏障。静脉或肌肉注射后半衰期为6小时。80-90%的药物经肾脏排泄,5-8%的药物经粪便排泄。

3.不良反应

极少发生过敏反应。大剂量应用后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失眠、抑郁或烦躁.

4.用法用量

(1)与5-FU合用时的最合适剂量目前尚不清楚,常规的方法是200-500mg/m2,在5-FU之前静脉输注2小时,随后静脉应用5-FU,一般连用5天,21-28天重复治疗。

(2)用于大剂量MTX的解救治疗。

可采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注和口服等方法。因为CF几乎可以被完全吸收,因此不同的用药途径对CF的作用影响不大。CF解救一般在大剂量MTX治疗后2-18小时(最晚不超过24小时)开始,剂量为6-12mg/m2,随后每隔3-6小时重复同样剂量给药,一般解救应持续到72小时以上或血中MTX的浓度降到10-7M的安全值以下。如果MTX的毒性较大或血药浓度较高时,CF的解救时间应适当延长至5-7天,剂量也应加大。

CF解救治疗的同时,还要水化、碱化尿液、并给予一定的支持治疗。

参考文献

1.Zofran(ondansetro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and tablets product information.Glaxo Wellcome Oncology/HIV in:Physicians' desk reference,52nd ed,Montvale,NJ,Medical Economics Company,1998,1177-1183.

2.Kytril(granisetro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and tablets product information.Smithkline Beecham Pharmaceuticals in:Physicians' desk reference,52nd ed,Montvale,NJ,Medical Economics Company,1998,2836-2840.

3.de Bruijn KM.Tropisetron:a review of the clinical experience.Drugs,1992,43(suppl3):11-22.

4.Fischer V,Baldeck J-P,Tse FL.Pharmacokinetics and metabolism of the5-hydroxytryptamine antagonist tropisetron after single oral doses in humans.Drug Metab Dispos,1992,20:603-607.

5.周际昌,徐兵河,周爱萍.恩丹西酮(齐鲁)预防非顺铂化疗所致呕吐的III期临床研究。中华肿瘤杂志,1997,19(6):460-462.

6.Perez EA,Lembersky B,Kaywin P,et al.Intravenous(IV) granisetron vs ondansetron in the prevention of 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induced eme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a double blind crossover study.Proc Am Soc Clin Oncol,1996,15:543(abstract1764).

7.Pion JM,Fournier C,Darloy F,et al.Oral granisetron vs oral ondansetron,a comparative double-blind cross-over multicenter study of preventive anti-emetic in moderate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by the French Northern Oncology Group(FNOG).Proc Am Soc Clin Oncol,1996,15:530(abstract1715).

8.Perez EA,Hesketh P,Sandbach J,et al.Comparison of single dose oral granisetron versus intravenous ondansetron in the prevention of nausea and vomiting induced by moderate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a multicenter,double-blind,randimized parallel study.J Clin Oncol,1998,16:754-760.

9.张频,冯奉仪,何友兼等.萘西雅注射剂预防化疗药物所致胃肠反应的临床研究。中华肿瘤杂志,2000,22(1):70-73.

10.Navari R,Gandara D,Hesketh P,et al.Comparative clinical trial of granisetron and ondansetron in the prophylaxis of cisplatin induced emesis.J Clin Oncol,1995,13:1242-1248.

11.Gralla RJ,Navari RM,Hesketh PJ,et al.Single-dose oral granisetron has equivalent antiemetic efficacy to intravenous ondansetron for highly emetogenic 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J Clin Oncol,1998,16:1568-1573.

12.The Italian group for antiemetic research.Dexamethasone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ndansetr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layed nausea and vomiting induced by chemotherapy.N Engl J Med,2000,342:1554-1559.

13.Lofters WS,Pater JL,Zee B,et al.Phase III double-blind comparison of dolasetron mesylate and ondansetron and an evaluation of the additive role of dexamethasone in the prevention of acute and delayed nausea and vomiting due to moderate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J Clin Oncol,1997,15:2966-2973.

14.徐兵河,周际昌,周爱萍.恩丹西酮(齐鲁)预防顺铂所致呕吐的III期临床研究。中华肿瘤杂志,1997,19(5):358-361.

15.Crawfold J,Ozer H,Stoller R,et al.Reduction by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of fever and neutropenia induced by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mall-cell lung cancer(r-metHuG-CSF).N Engl J Med,1991,325:164-170.

16.冯奉仪,周立强.基因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防治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51-453.

17.Maher D,Green M,Bishop J,et al.Randomized,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of filgrastim(r-metHuG-CSF) in patients with febrile neutropenia(FN)following chemotherapy(CT).Proc Am Soc Clin Oncol,1993,12:434(abstr).

18.Kemp G,Rose P,Lurain J,et al.Amifostine pretreatment for protection against cyclophophamide-induced and cisplatin-induced toxicities: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 trai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cancer.J Clin Oncol,1996,14:2101-2112.

19.Hortobagyi GN,Theriault RL,Porter L,et al.Efficacy of pamidronate in reducing skeletal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breasr cancer and lytic bone metastases.N Engl J Med,1996,335:1785-1791.

20.Patterson AHG,Powel TJ,Kanis JA,et al.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 of oral clodronate in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 from breast cancer.J Clin Oncol,1993,11:59-65.

21.Van Holten-Verzantvoort ATM,Kroon HM,Bijvoet OLM,et al.Palliative pamidronat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 from breast cancer.J Clin Oncol,1993,11:491-498.

22.Kanis JA,Powles T,Paterson AHG,et al.Clodronate decrease the frequency of skeletal metastases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Bone,1996,19:663-667.

23.Van Holten-verzantrvoort AT,Hermas J,Beex LV,et al.Does supportive pamidronate treatment prevent or delay the first manifestation of bone metastase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Eur J Cancer,1996,32A:450-454.

24.Loyama,Uchida T,Takanuki F,et al.Pharmacokinetics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 in healthy male subjects.Br J Clin Pharmacol,1997,43:571-578.

25.Tepler I,Elias L,Smith II JW,et al.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iukin-11in cancer patients with severe thrombocytopenia due to chemotherapy.Blood,1996,87(9):3607-3614.

26.Isaacs C,Robert NJ,Bailey FA,et al.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to prevent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receiving dose-intensive cyclophosphamide and doxorubicin.J Clin Oncol,1997,15(11):3368-3377.(中华肿瘤医学网)

肿瘤化疗的药物都有哪些种类

化疗也分种类,一些化疗药物相对来说药物毒性要小很多,常见分类有以下几种:
1、根治性化疗:有些肿瘤经积极的化疗后可以治愈,如急性白血病(特别是小儿急淋),绒癌及恶性葡萄胎,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睾丸癌等,应尽早开始给予正规的强烈的足够剂量的化疗,并应使用足够的疗程,不可因顾虑化疗的不良反应而随意减低剂量,不可任意延长化疗后的间歇期,不可在取得临床完全缓解后即中止治疗。必须检查完成根治性的全程方案。姑息或半途而废会使患者失去治愈的机会。强烈化疗常产生各种不良反应,患者不易耐受,应鼓励患者忍受暂时的痛苦,坚持治疗,争取最后的胜利。这些疾病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均以死亡告终,故长期强烈化疗中,为了争取治愈,即使冒致死性不良反应的风险也是值得的。
2、辅助化疗:指在采取有效的局部手术治疗后, 针对可能存在的癌细胞的微转移,防止复发而进行的化疗。不少肿瘤,临床检查似乎是局部的理论上有可能用外科手术根除,事实上 单用手术或放疗并不能治愈, 对这种已经存在微转移灶的病例,手术后加以系统辅助化疗均可取得改善疗效的结果。
3、新辅助化疗或称起始化疗:指临床表现为局部肿瘤,可用局部治疗手段(手术或放疗)者,在手术或放疗前,先使用化疗,以使局部肿瘤缩小,减少切除范围,缩小手术造成的伤残;同时可清除或抑制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改善预后。现已经证明新辅助化疗可能在肛管癌、膀胱癌、乳癌、喉癌、骨肉瘤及软组织肉瘤减少手术范围。
4、诱导化疗、巩固化疗和补救治疗:用于晚期或播散性癌症病人的全身化疗,此类癌症除化疗外通常缺乏其他有效治疗方案,一开始就用化疗,近期的目标就是取得缓解,这种化疗称为诱导化疗。有些肿瘤诱导缓解后进一步巩固化疗时要求剂量比诱导化疗大,也称为强化巩固治疗。如果开始采用的化疗方案失败,需更换其他方案时,常称之为补救治疗。
5、姑息性化疗:有不少肿瘤,化疗并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可消极使用联合化疗,但不必过分追求治疗的彻底性,同时考虑到患者不良反应的大小及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反应小,痛苦小,能带病延年为目的即可。
6、治疗性化疗:单纯以治疗为目的, 选用标准的治疗方案。目前疗效好的肿瘤开始治疗时都要以单纯治疗为目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指已经足够病例的临床研究,得到了普遍承认,疗效已经充分证实,可以重复的方案。在许多经典的教科书及化疗手册中都列有标准方案。必须指出,使用标准方案时不可生搬硬套,如合并放疗时,剂量要相应减少;如有心肝肾等脏器损伤或其他疾病时,也要调整剂量。使用标准方案时最好能查阅方案报告时的原文,以便确切了解方案的正确剂量、时间、疗程及必须的支持疗法和注意事项等。
7、研究性化疗:肿瘤化疗仍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仍需不断的临床研究,以提高疗效,特别是目前治疗效果不满意的肿瘤,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总结新的治疗经验,如上述非小细胞肺癌,虽然目前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但不少癌症研究中心为研究目的而设置强烈积极的联合化疗方案也在试验。当然这种研究性治疗使用应符合公认为医疗道德,取得受试者的同意并保证其安全。
在化疗前后,病人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为主,如多吃鸡、鸭、鱼、虾、瘦肉、鸡蛋等食物,在化疗期间还应加强免疫力提升。今幸rh2可较好的提高免疫力,增强患者自身抗病能力。免疫力得到稳定后,机体有一个好的抵抗力,才能更好的去对抗放化疗、对抗疾病。

化疗法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名称4化疗法的适应证 4.11.全身化疗4.22.其他途径化疗 5化疗法的禁忌证6准备7方法 7.11.化疗前7.22.抗肿瘤药物的给药方法7.33.化疗中措施7.44.化疗药物剂量的调整7.55.不良反应及防治7.66.化疗后措施 8注意事项 1拼音 huà liáo fǎ

2英文参考 chemotherapeutics

3名称 化疗法

4适应证 化疗法适用于:

4.11.全身化疗

(1)造血组织恶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化学治疗(化疗),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可能经化疗达到治愈和延长生存期。

(2)实体瘤

①晚期实体瘤

A.根治性化疗:化疗可能治愈并延长生存期的实体瘤,如绒毛膜上皮瘤、睾丸肿瘤、Wilm瘤、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和尤文(Ewing’s)瘤。

B.姑息性化疗:化疗不能治愈,但可能取得姑息疗效的程度,还可大致分为两类:可能缓解、延长或可能延长生存期的实体瘤,如乳腺癌、骨肉瘤、卵巢癌、大肠癌、鼻咽癌、子宫内膜癌等;化疗较不敏感的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消化道癌、头颈部癌、宫颈癌、恶性黑色素瘤等。

②用于实体瘤的多学科治疗。根据肿瘤期别、类型、患者状况、器官功能等制定多学科治疗方案,也可称之为计划性综合治疗,要求局部结合全身治疗,目前化疗仍为最主要的全身治疗方法。

③新辅助化疗,对象为局限性Ⅲ期肿瘤,无远处转移者,化疗用以缩小病变范围,减少手术切除、放疗的范围,争取全部切除和根治性放疗,同时抑制、减少潜在于血道、淋巴道的微转移。以求延长生存期、推迟复发、转移。如乳腺癌、喉癌、骨肉瘤、软组织肉瘤,近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新辅助治疗也渐达成共识的趋向。

④辅助化疗,对象为手术、放疗后,针对杀灭可能存在的微转移,得到共识的有骨肉瘤、乳腺癌等,已证明可明显改善生存率及无病生存期。

4.22.其他途径化疗

(1)动脉内介入化疗:主要适用于肿瘤较为局限,并希望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以提高疗效时,如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肝转移癌的肝动脉介入化疗和栓塞及某些肢体肿瘤的动脉灌注化疗。

(2)腔内化疗:癌性心包、胸腔积液的晚期患者腔内治疗。

(3)鞘内化疗:用于脑膜白血病或某些癌症伴有中枢神经侵犯时。

5禁忌证 1.全身衰竭或恶病质? 如Karnofsky评分在40~50分以下(ECOG评分≤3分)时一般不宜采用全身化疗。

2.肝、肾、心、肺功能衰退? 严重衰退者不宜化疗,器官功能不全者须注意调整剂量并注意以下几点:

(1)明显黄疸或肝功能异常时不宜采用全身化疗:化疗后如多次出现肝功能异常,应慎用全身化疗,但要仔细除外因肝转移所致的肝功能损害。

(2)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顺铂和大剂量甲氨蝶呤:在老年患者即使肾功能仅轻度减退,顺铂剂量也宜酌减或不选用。

(3)心功能失代偿时禁用化疗:心脏病患者慎用蒽环类化疗药物,特别是多柔比星(阿霉素);较大剂量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三尖杉酯堿、喜树堿及紫杉醇类等也可引起心脏毒性。

(4)严重肺功能减退时禁用某些化疗药:如博来霉素、丝裂霉素、白消安和甲氨蝶呤。

3.造血功能低下

白细胞<3×109/L或血小板<80×109/L者,不宜化疗。

4.病情不允许者? 有感染、发热(体温≥38.0℃)、大出血、失水、电解质或酸堿平衡失调者、贫血、营养障碍及血浆蛋白低下者及其他并发症的患者,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不宜化疗。

5.已知对某类化疗药物过敏者? 不宜用该类药物。

6.妊娠? 妊娠妇女禁用化疗,育龄患者化疗期间应避孕。

6准备 1.化疗前首先要明确病理诊断? 原则上必须获得细胞学或组织学证据,而且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应与病理学相符。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及恶性组织细胞病必须得到血液学诊断,某些病种如原发性肝癌可依赖甲胎蛋白测定和影像确诊。化疗药物一般不用作诊断性治疗,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化疗前还应对肿瘤进行分期? 分期标准参考诊治规范(绝大多数肿瘤已有一套分期系统)。美国癌症协会(AJCC)与国际抗癌协会(UICC)的TNM分期系统是目前国际使用最为广泛的对实体瘤进行分期的依据。

3.必须确定是否具有化疗的适应证? 认真比较化疗可能的获益及其不良反应和风险,做出决策。

4.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化疗前应据类型、病期等先制定出具体的多学科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和中药等。

5.掌握必备药学知识,以便正确实施化疗? 实施化疗的医生必须掌握抗肿瘤药物的药理作用、剂量、用法和其毒性反应(包括近期的和远期的),并严格掌握其禁忌证和适应证。应尽量选用国内外认识较一致的方案。注意化疗药物的配伍、剂量、途径、方法、化疗周期及间期。不可任意增加、减少剂量。治疗中密切观察药物的效果和毒性,给予相应的处理。

化疗药物的推荐用药剂量和方案是指毒性反应可耐受的情况下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剂量。较多数化疗药物是按体表面积(m2)计算用药剂量的。用药前应查阅药物使用说明书、医学文献中报道的药物推荐剂量、禁忌证、注意事项及毒性反应。

6.化疗时间? 辅助化疗一般宜在手术后4周左右进行。

7.化疗前对患者的体能状况进行评分? 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常用的方法有Karnofsky评分和ECOG评分。对心、肝、肾、肺、骨髓等重要脏器功能进行评价。

8.知情同意原则? 对所拟定的化疗方案可能取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风险,应让患者或其家属(监护人)充分了解,并取得其知情同意。

7方法

7.11.化疗前

做好前述各项准备。

7.22.抗肿瘤药物的给药方法

应按制剂的不同药物类型,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用药。

(1)口服给药:严格执行用药规定。

(2)静脉给药:外周静脉直接穿刺,先输液,以保证静脉通畅,将药液稀释后直接从输液针头的尾端注入,或可浅静脉或深静脉置管。应注意各种药物配制方法、药物浓度、规定输注时间及是否避光等。

(3)腔内注射:主要用于癌性胸、腹水和心包积液。药物须稀释后给药,注药后协助患者更换 *** ,使药液扩散。

(4)动脉内给药:应由介入治疗专科医师按病种及肿瘤部位插管注入选定的动脉。

(5)肌内注射:需准备长针头做深部肌内注射,以利于药液的吸收。但许多化疗药物忌作肌内注射,须予以重视。

7.33.化疗中措施

(1)实施肿瘤化疗时一定要同时给予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肿瘤化疗过程中可根据化疗药物种类选用相应的辅助用药以减轻化疗毒性,如应用烷化剂异环磷酰胺(IFO)和较高剂量环磷酰胺(CTX)会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美司钠(mesna)是特异性的尿路保护药,可降低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顺铂应用前应先予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以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程度。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化疗时选择亚叶酸钙(CF),以减少毒性反应。

(2)定期检查血常规:一般每周1~2次,一旦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低于“禁忌证”所列数值时,应及时停止化疗,给予相应的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化疗后如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者,应给予保护性隔离措施以避免感染;如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有条件者可进入层流室监护。

(3)严密观察病情和不良反应:仔细观察,详尽记录化疗过程中任何不良反应(参照WHO分级),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4)掌握停药指征并给予适当治疗:化疗中根据所用药物及患者情况,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停药的指征密切观察,根据情况及发展趋势给予适当的治疗或抢救(参照WHO分级)。

①呕吐频繁影响患者进食或出现水、电解质失衡时。

②腹泻超过每日5次或有血性腹泻。

③血白细胞低于3×109/L,血小板低于(50~70)×109/L时;有时发现血象锐减,虽未达到这一水平也应及时停药观察,以免发生严重骨髓抑制。

④患者感染发热,体温超过38℃以上者(非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

⑤出现重要脏器的毒性如心肌损害、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肾炎或膀胱炎、化学性肺炎或纤维变。

7.44.化疗药物剂量的调整

剂量调整主要根据化疗的毒性反应而定。毒性反应的分级依据WHO 1998年的标准(表1)。

(1)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化疗后骨髓抑制为最常见、最引人注意的毒性,可由此合并感染,甚至败血症、出血,有致命的威胁,但也不可因此而无原则地减量,这样既不能达到治疗作用,且仍具有毒性。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要求化疗后使全血细胞减少持续至少1周,否则不能缓解。这种情况下白细胞和血小板即使是4级毒性反应仍可接受,但不适用于实体瘤。剂量调整方法参见表2。

(2)非血液毒性反应:

①急性毒性反应:化疗药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指化疗1~2d发生、尚无蓄积的毒性反应。急性毒性反应一般不作为调整用药剂量的主要原因,除非出现3级或4级毒性反应。但是毒性表现也有不同,如3~4级严重的感觉异常或肝肾功能异常持续48h以上,则应该减低剂量35%~50%,减量后再次出现3~4级毒性反应,提示应再减量或中断用药。与用药剂量无关的毒性反应,如变态反应,应该立即中断用药,程度不严重时可通过化疗前后增加保护性药物剂量(如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西咪替丁),或严密观察下减缓化疗药注射输入速度。变态反应等全身反应如紫杉醇类往往发生于第1次或第2次用药,有时随着用药的继续进行,该不良反应也会减轻。

②其他反应:博来霉素引起的肺功能减退等慢性或蓄积性毒性反应,几乎都提示应该中断使用该化疗药。长春新堿、顺铂、草酸铂、紫杉醇或其他化疗药可引起或蓄积性神经毒性反应,应根据神经毒性反应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耐受程度决定是否维持原用药剂量,或减量或中断用药。

7.55.不良反应及防治

绝大多数现有化疗药物在抑制生长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内迅速增殖的正常细胞同样有毒害作用,尤其是骨髓造血细胞与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所遭受的损害,常为化疗药物提高疗效的主要障碍,甚至可因过度治疗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实施化疗时,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毒性有高度的警惕性。化疗的远期毒性包括不育症、免疫功能抑制、第二种恶性肿瘤发生等,随所用化疗药物与联合方案中的药物组成而异。

(1)局部 *** :丝裂霉素、氮芥、长春堿类药物[长春新堿、长春地辛(长春花堿酰酰胺)]等药物静脉注射会引起静脉炎或栓塞性静脉炎,如溢出血管可引起组织坏死。用药时注意浓度,尽量稀释后使用。一旦漏出血管要及时处理。

(2)骨髓抑制:多数化疗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表现为粒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化疗期间每周应检查血象1~2次,如白细胞低于3×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须暂停给药,给予造血细胞集落 *** 因子(CSFs)。白细胞低于1×109,须保护性隔离。3度以上骨髓抑制者可根据条件入住无菌的层流室,一切用品及食品需经无菌处理后使用,给予输注新鲜血液,粒细胞缺乏发热的患者应根据感染的性质积极给予抗生素治疗。肿瘤化疗中应用的CSFs主要是粒细胞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 *** 因子(GCSF、GMCSF)。CSFs可用于预防治疗常规剂量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前者在化疗后1~4d开始应用,GCSF可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剂量在3~5μg/kg,1/d,持续5~7d,但化疗前和化疗期间不宜应用。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2.5×109伴有出血倾向者,可输注血小板。应注意反复输注血小板可发生同种异体免疫反应,表现为血小板输注后血小板并未上升,且常出现变态反应,紧急情况时可应用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血小板,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血小板减少症有短暂的缓解作用(维持1~2周)。

(3)消化道反应:多数抗肿瘤药物对增殖旺盛的肠黏膜上皮有损伤作用,化疗患者最常见的反应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其次有腹泻、腹痛等,严重时可出现肠黏膜坏死,脱落甚至肠穿孔。出现反应的时间与药物的种类等因素有关。烷化剂和抗生素类抗癌药用药几小时后即可出现消化道反应。氮芥(HN2)、顺铂(DDP)、环磷酰胺(CTX)和亚硝脲类的致吐作用较强。氟尿嘧啶(5FU)、甲氨蝶呤(MTX)及CPT11等可能引起频繁腹泻和腹痛。化疗药物除直接 *** 局部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外,还可作用于延髓呕吐中心或 *** 第四脑室底的化学感受器触发带而引起恶心、呕吐,如顺铂(DDP)就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致吐剂。5羟色胺与多巴胺等均为化学感受器触发带受体的传导介质,可防治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常用的药物有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药,止吐作用较佳,如格雷司琼(granisetron)、托烷司琼(tropisetron)、雷莫司琼(ramosetron)、昂丹司琼(ondansetron)等。此外,类固醇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抗组胺药,吩噻嗪类,抗多巴胺类药物甲氧氯普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立酮(吗丁啉)及维生素B6也是常用的止吐药物,其止吐作用次于抗5HT3受体药物。必要时二或三种止吐药物联合应用可通过不同的环节抑制呕吐的发生从而加强止吐效果,如激素(甲泼尼龙)和抗5HT3受体药物合用。部分长期化疗的患者由于产生了条件反射,见到准备滴注化疗药物亦会恶心、呕吐,对于这类精神因素引起的呕吐,可用地西泮(安定)等镇静药物,调整给药时间,尽量睡前给药,可减轻消化道反应的程度。甲地孕酮促进食欲、也可能减少胃肠道反应。适当补充液体,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此外,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可酌情使用。

(4)口腔炎:口腔炎是由于化疗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或因骨髓抑制间接引起,如甲氨蝶呤(MTX)引起的口腔溃疡多见且重,氟尿嘧啶次之,大剂量多柔比星(ADM)应用也可发生。黏膜变红,疼痛常出现于用药5~6d后,严重的可延及咽部、食管及至 *** ,少数可涉及尿道口和 *** 口的黏膜。此外患者的年龄、口腔卫生状况和口腔本身存在的疾病等情况也会影响其发生。口腔炎的防治须注意在化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用温和的口腔漱洗液勤漱口,用软牙刷,有口腔疾病的患者应及早治疗。一旦发生口腔炎可用口腔溃疡膜贴敷或加用理疗。同时应加强营养,进软食,避免辛辣、 *** 的食物,口腔炎严重者要暂停化疗,积极应用抗生素治疗,也可采用GMCSF稀释漱口。

(5)变态反应:有些药物如紫杉醇类等可引起变态反应。轻者仅可见皮疹,重者可出现发热、寒战、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和低血压等,多发生在用药1~4h。有的需给予预处理,如紫杉醇(泰素)及多西他赛(泰素帝)。博来霉素(BLM)有时可引起变态反应,导致寒战、高热、休克,甚至死亡。首次注射时可先用小剂量试验性注射,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有反应,及时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某些蛋白质制剂如IL2、门冬酰胺酶也易引起变态反应。植物类药物依托泊苷(VP16)属大分子,快速注射可引起喉头痉挛休克等变态反应。

处理要依药物致敏性不同和过敏程度而异。如发生WHO制定的2度以上变态反应,应立即停药并严密监护患者。轻度反应(WHO标准<2度),给予抗组胺药物,口服或肌内注射。重度反应(WHO标准≥3度),应积极抢救,如喉头水肿,喘鸣者,立即应用肾上腺素0.5~1.0mg,静脉注射,必要时5~15min重复,支气管痉挛者除酌情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还可应用支气管解痉药如氨茶堿等。

(6)神经系统毒性:长春堿类、紫杉醇对周围神经有较为明显的毒性,可引起周围神经炎,内脏神经毒性反应可表现为麻痹性肠梗性肠梗阻。顺铂和草酸铂的神经毒性遇冷会加重,常见于咽部,可发生听神经损害。丙卡巴肼(甲基芐肼)和门冬酰胺酶(araginase,L)可出现精神症状和末梢神经损害。甲氨蝶呤(MTX)鞘内用药累积量超过200mg,可发生白质脑病。根据不同神经系统受损,出现的不同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等检查而确诊。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如甲氨蝶呤鞘内用药,每次剂量应限制在15mg以内,总累积量不超过200mg。

(7)泌尿系统毒性:许多化疗药物对肾脏均有直接毒性作用。其毒性与给药方式和剂量有关,易引起肾毒性的细胞毒药物有顺铂、丝裂霉素和洛莫司汀(环己亚硝脲)等及大剂量甲氨蝶呤和环磷酰胺化疗。多次较强烈的化疗周期尤以顺铂为主的化疗,可诱致慢性肾功能受损,甚至急性肾衰竭而致死。化疗前详尽询问肾脏病史,常规检查肾功能,肾功能不全者避免应用肾毒性化疗药物,其他药物根据肌酐清除率相应调整剂量。化疗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化疗前、后大量利尿(包括饮水和输液),同时给予别嘌醇,可口服碳酸氢钠行尿堿化治疗,4g/d,分次服用。必要时进行B超或CT检查,观察肾脏体积的变化,以避免不可逆性肾损害。异环磷酰胺、大剂量环磷酰胺的代谢产物可 *** 泌尿道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有时因膀胱大出血填塞膀胱,尿毒症和尿失血而致患者死亡者。美斯钠有保护作用,可按规定选用。

(8)肝胆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暂时性升高,常见于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亚硝脲类药物化疗后。较为少见的表现是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静脉闭塞性疾病。防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化疗前详尽询问肝、胆病史,常规检查肝功能,功能异常者慎用或禁用化疗;化疗期间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有异常及时停药,同时予以保肝治疗。

(9)心、肺毒性:博来霉素等肺纤维化的危险,长期应用博来霉素或甲氨蝶呤停药后2~4个月可发生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与剂量呈正相关,表现为气短、憋气、肺功能异常,胸片呈弥散性肺炎或间质肺炎的表现。博来霉素(BLM)引起的肺毒性反应,无肯定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甲氨蝶呤(MTX)引起的肺炎可用糖皮质激素,有益于其逆转。氧疗对博来霉素(BLM)所引起的肺炎有害而无益。关键在于预防,即严格用药量,博来霉素累积量限制在450mg以内,常规行肺功能测定和胸片检查,年龄>70岁和纵隔接受放疗者,用药量要减少。多柔比星(阿霉素)应用早期可引起心律失常,迟发可引起心力衰竭或心肌病。多柔比星总量超过450mg/m2时,表柔比星(表阿霉素)总量超过900mg/m2时心脏毒性常见,同时接受纵隔放疗的患者冒更大的危险。抗肿瘤药物在高剂量时可引起心肌损害,应特别注意。

(10)其他:对敏感肿瘤大剂量化疗后,由于大量肿瘤细胞崩解坏死,可能引起肿瘤崩解综合征,包括高钾血症、高镁血症及尿酸盐性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注意防治。连续用大剂量化疗药物有可引发白血病的报道,还有不育、女性闭经,第二个瘤出现。

7.66.化疗后措施

化疗结束后应复查肿瘤病灶及有关指标评价化疗疗效,包括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条件时并评价治疗后到治疗失败时间(TTF)、治疗到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时间(MST)、年生存率、症状和生活质量,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远期毒性。

8注意事项 1.肿瘤化疗是一种专业性强的专科治疗,应在设有肿瘤专科的医院,由掌握化疗专科知识、有经验的专科医师密切监测下进行。

#综述# 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和应用前景

摘要: 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靶向肿瘤的新药与肿瘤免疫新疗法的研发如火如荼,这些研究为攻克肿瘤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但受限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不可操控性,而实验动物与人差异巨大,目前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效率极低,肿瘤类器官的兴起为转化医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从最初单个肿瘤样本类器官的成功构建,到现在建立了大规模的肿瘤类器官库,肿瘤类器官研究已经成为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尤其在结合基因修饰技术的基础上,对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快速评估肿瘤药物与免疫细胞的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关键词: 肿瘤;类器官;基因修饰;新药研发;免疫疗法;临床转化

抗生素和疫苗发现以前,传染性疾病曾肆虐全球,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现今,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健康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肿瘤更是首要致死原因。最新统计学数据预测,2018年将有超过1800万新增肿瘤病例,960万肿瘤死亡病例[1],肿瘤所造成的巨大经济、社会负担毋庸置疑。

人类与肿瘤的斗争历史源远流长。从希波克拉底时代开始,就有对肿瘤的描述性研究,包括其生长形态、表面溃烂的形成与否等等,肿瘤(carcinoma/carcinos)在希腊语是螃蟹(crab)的意思,由此,罗马医生将carcinoma/carcinos翻译为cancer,成为癌症的最初定义。近年来,随着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包括“肿瘤是不可愈合的创口”、“种子与土壤学说”、“肿瘤免疫互作四部曲”、“肿瘤放射化学药物疗法”、“肿瘤免疫治疗”等,我们对肿瘤的认识日渐深入,部分肿瘤甚至已经有了完全治愈的方法。但目前对绝大多数肿瘤,我们一方面没有有效的预防和监测手段,另一方面可以选择的治疗策略极其有限。因此,对肿瘤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核心热点。有意思的是,每年肿瘤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发表量数以万计,绝大多数肿瘤在实验室已经得到了成百上千次治愈,但能真正转化到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却极少。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统计发现,临床前研究具有治疗作用的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后,85%在早期就被证明没有效果,而那些成功通过三期临床试验的药物,只有一半能被FDA批准进入临床应用[2]。目前肿瘤新药研究的主要工具是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和啮齿类动物(主要是小鼠)上建立的肿瘤模型,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鼠与人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药物的反应性存在一定的差异[3]。此外,小鼠模型通常只能模拟人类疾病的一个阶段,无法从病因、时间和进展速度等方面再现人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发的肿瘤治疗方案,并不能预测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实验小鼠基因背景、生长环境、致病因素和用药处理均非常单一,自然无法应对临床多种多样肿瘤病人的复杂情况。

动物模型的局限性促使人们转向直接研究肿瘤病人标本,常用的人源肿瘤模型包括人来源肿瘤细胞系培养和免疫缺陷动物人源肿瘤组织异种移植。肿瘤细胞培养的确提供了研究特定患者肿瘤细胞特性及其对药物敏感性的机会,但并非所有肿瘤均能成功体外扩增,另外,体外单一肿瘤细胞培养使其丧失了与肿瘤微环境中其他组分的相互作用,而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性决定至关重要。同样,人源肿瘤组织异种移植至免疫缺陷小鼠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一方面移植成功率较低,另一方面免疫缺陷小鼠形成的肿瘤微环境与患者体内环境相差较大,可能导致肿瘤组织发生小鼠样进化[4]。

1 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中的发展

近年来,组织器官3D培养技术发展迅猛。2009年,Hans Clevers实验室将单个LGR5+小肠干细胞种植于含有R-spondin1、EGF、BMP抑制剂等干细胞维持因子的基质胶中,发现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了具有增殖隐窝和高分化绒毛的类小肠结构[5]。随后,该实验室在小鼠小肠干细胞成类器官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Wnt3A

nicotinamide、Alk抑制剂及p38抑制剂,实现了人结直肠肿瘤类器官培养[6]。同年,Eduard Batlle实验室分离出人大肠EPHB2高表达干细胞,并在体外3D培养中使单个细胞分化成为具有维持长期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大肠隐窝结构[7]。随后,包括前列腺[8, 9]、味蕾[10]、食管[11]、输卵管[12]、肝脏[13]、胰腺[14]、胃[15]、唾液腺[16]和乳腺[17]等在内的多个器官均成功在体外获得正常组织或肿瘤的类器官(图一)。由此可见,利用目前对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从肿瘤病人样本出发,通过加入多种细胞因子或小分子抑制剂,构建出患者特异性的肿瘤类器官,用于新药筛选和药物敏感性研究是可行的。

相比于传统2D培养和肿瘤组织异种移植,肿瘤类器官一方面构建成功率明显增高,且可长期低成本快速培养,便于基因修饰和大规模药物筛选等;另一方面,3D培养保留了肿瘤的组织特性,在研究过程中不会丢失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作用,为肿瘤药物研发提供更真实的环境。目前已经成功构建出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肝癌、胃癌等在内多种组织的肿瘤类器官。常用的肿瘤类器官构建技术有两类,一种是通过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分化而来,另一种是直接来源于肿瘤组织。iPSCs来源的肿瘤类器官构建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肿瘤类型,操作更复杂,由此导致构建效率较低。此外,依靠iPSCs分化获得的肿瘤类器官也会丢失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因此,直接通过肿瘤组织培养或干细胞分化,辅以细胞因子、肿瘤基质等补充,是肿瘤类器官研究的发展趋势。

肿瘤类器官对源肿瘤组织异质性的保存是类器官研究的核心基础。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体外类器官培养可以获得大量不同特性的肿瘤类器官,单个类器官分析结果也表明同一肿瘤来源的类器官的异质性[18]。与此同时,组织化学分析发现肿瘤类器官内部即存在与源肿瘤相似的组织结构,通过原位DNA分析进一步证实类器官中同样存在源肿瘤相同的基因突变位点[18]。由此可见,肿瘤类器官在基因、转录、代谢、细胞和组织学上均较高水平地重现了其来源肿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重要的是,体外培养过程对肿瘤类器官不会呈现明显均一化[19, 20]。但也有研究利用荧光标记不同突变体实验发现,大肠癌肿瘤类器官体外培养30-40天后,类器官会被某一种荧光标记的细胞主导,意味着培养过程中的确出现了特定突变体细胞优势生存的现象[21]。但这一现象并非体外类器官培养所独有,在体肿瘤中各类突变体也非均匀分布。由此说明肿瘤类器官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模拟了在体肿瘤的各方面特性,是目前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相互转换跨越的桥梁。

2 类器官在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肿瘤的发生初始于细胞基因突变的累积,大量临床数据和实验室结果都显示正常个体内即存在大量的突变,且这些突变与年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等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所有的突变都会诱发肿瘤,不同组织对突变的耐受程度也不同。虽然已经有许多细胞和动物实验阐明从突变到肿瘤生成的关键因素和决定机制,由于无法监测和干预人体内肿瘤发展最初期的过程,目前对人体内肿瘤发生发展的认识还非常粗浅。类器官培养技术的兴起,为研究人体正常组织向肿瘤组织转变的过程提供了可能。

统计预测发现高达五分之一的肿瘤与感染相关[22],虽然从感染到肿瘤的发展过程已有研究加以证明,但具体发生机制,尤其在人体内是如何进展的尚不明确。将病原体与健康组织类器官共培养,观察在感染情况下健康组织的突变起始和累积过程,评估感染作为肿瘤危险因子的相关性。如胃类器官可作为研究幽门螺旋杆菌在胃癌发生中作用机制的载体,精细观察幽门螺旋杆菌在胃上皮细胞的定植和克隆,及其对胃上皮细胞在基因、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幽门螺杆菌注入能引起胃类器官发生强烈的炎症反应[23],而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沙门氏杆菌与胆囊癌、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等等,均可利用相应组织的类器官,研究病原体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致瘤机制。由于感染诱发肿瘤往往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且伴随炎症的发生,因此,一方面类器官的长期稳定培养是前期基础,另一方面,在上皮细胞构建的类器官基础上,引入免疫系统和组织基质也是类器官应用的重要需求。

除了感染,肿瘤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家族史、物理化学诱变因素等,而这些因素诱导的突变累积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过程。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年龄供体来源、不同组织类器官中的突变体发现,体内的确以平均每年新增40个突变位点的速度在累积,且不同组织间突变模式相差较大,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组织中细胞更新增殖水平相差较大,而细胞快速增殖过程中DNA复制为基因突变创造了先决条件[24]。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组织不同个体间突变频率和范围差异均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肿瘤发生与年龄的相关性[24]。但不同个体间肿瘤发生的类型、进展速度等各不相同,因此,突变频率和突变模式并非决定肿瘤发生发展的唯一因素,而在肿瘤已经发生之后,突变累积和筛选已经完成,无法追踪到最初始的突变特性。在类器官培养健康组织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诱变因子诱导健康组织向肿瘤转化,将极大地加速对肿瘤发生过程的研究。

不管是感染、物理化学诱变剂或是年龄增长导致肿瘤发生,最终都是由于基因突变发生和累加导致正常细胞癌变。因此,结合类器官培养和基因修饰技术可以快速建立肿瘤体外模型,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Drost实验室第一次在正常大肠类器官中通过CRISPR技术引入常见的大肠癌突变基因,如APC、TP53、KRAS和SMAD4,研究不同突变体在初始阶段对肿瘤发生的影响[25]。结果显示,突变后的肠类器官生长不依赖于肠干细胞生长维持因子EGF、WNT、R-spondin 1和noggin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发现APC和TP53的突变是导致染色体不稳定和形成多倍体的关键因素[25]。将基因修饰后的肿瘤类器官皮下移植至免疫缺陷小鼠可以存活,但不会发生转移。而如果将上述诱导的肠癌类器官移植在小鼠盲肠,肿瘤会向肝脏和肺部转移[26, 27]。这一现象说明肿瘤转移需要特定组织微环境的支持,也提示虽然肠癌类器官的生长不依赖于肠干细胞维持因子,这些因子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必不可少。

肿瘤类器官以其特性模拟人肿瘤组织、可大规模长期稳定培养、容易基因修饰、处理因素可控和表型观察便捷的特性,成为肿瘤基础研究中替代人而又超越实验动物的有力工具。此外,肿瘤类器官作为体外培养体系,非常利于结合最新技术如基因修饰、单细胞分析、高分辨率电子/光学影像等联合应用,将突破肿瘤研究完全依赖于动物实验的时间、技术瓶颈。

3 类器官在肿瘤治疗策略研究的应用

肿瘤治疗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最大、最急迫的难题之一。一方面实验室研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新药临床转化效率却依然低下。类器官培养为肿瘤药物快速有效研发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有研究认为肿瘤类器官敏感的药物超过80%的可能性对应的肿瘤患者对该药也敏感,而在肿瘤类器官上无治疗效果的化疗药物对该肿瘤患者也无效。

随着类器官培养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和医院开始有意识地采集肿瘤类器官及其对应的健康组织类器官,并运用合适的冻存传代方法进行大规模保存,形成类器官库。根据患者信息、组织来源、基因表型等多个方面对类器官进行归类,使之成为公共的肿瘤研究资源,用于评测抗肿瘤药物的肿瘤杀伤效果和正常组织毒副作用。最早于2011年Masahiro Inoue实验室尝试大规模采集肿瘤组织体外成球培养保存[28],但这一培养方法无法实现正常组织的长期保存。2015年,Hans Clevers团队第一次成功构建了20个结直肠癌患者来源的肿瘤与对应正常组织类器官库[18]。利用这些类器官样本,他们发现只有WNT 拮抗剂泛素连接酶RNF43突变的肿瘤类器官表现出对WNT分泌抑制剂的敏感性[18]。同时,结合类器官的突变表型和药物筛选,他们一方面验证了已知的突变体与特定药物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还发现了多个对肿瘤具有杀伤作用的化学药物。此外,由于正常组织类器官对照的存在,在验证药物肿瘤杀伤作用的同时,也能评估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最终选择出肿瘤杀伤强、毒副作用小的化疗药物用于临床。更重要的是,这一类器官库除了用于药物筛选,还被其他项目利用,从基因组和蛋白组学对不同个体肿瘤类器官与正常组织类器官进行对比分析[29],实现对患者肿瘤状态的精准评估,为肿瘤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信息。目前已有包括结直肠癌、胰腺导管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等在内的多个组织肿瘤类器官库,尤其是结直肠癌与乳腺癌,类器官库中患者数目已达到上百个,为肿瘤新药大规模筛选和临床前研究奠定了基础。

借助于肿瘤类器官与对应健康组织类器官库的建立,同时基于肿瘤类器官对药物肿瘤杀伤效果预测的准确性,可以在制定肿瘤患者治疗策略前,一方面通过检测肿瘤类器官的突变体类型,确定可能起作用的候选药;另一方面利用肿瘤类器官对药物进行筛选,获得在类器官上对肿瘤有杀伤作用而对健康组织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应用于临床,真正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这一策略不仅适用于化疗药物的选择,更有利于免疫疗法的有效性评估。与化疗药物的普遍性杀伤不同,免疫疗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更需要直接来源于患者的样本进行临床前检测。利用肿瘤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发现特定T细胞亚群与乳腺癌肿瘤类器官共培养后,可以显著性杀伤三阴性乳腺癌细胞[30]。最近,Emile E. Voest实验室利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肺癌或结直肠癌肿瘤类器官共培养诱导出一群肿瘤特异性T细胞[31]。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群肿瘤杀伤性T细胞不会攻击正常组织类器官[31],说明通过肿瘤类器官中的新抗原表位获得杀伤细胞用于临床肿瘤个体化免疫治疗具有很好的应用潜能。

4 展望

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不管是在基础研究还是临床转化,均获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相对于肿瘤细胞系培养和小鼠异种移植,类器官具有培养成功率高、能快速获得大规模资源库、同时可以采集对应的正常组织对照、最接近患者真实信息等多个优势,但目前类器官培养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虽然类器官本身去除了异种移植鼠源进化的问题,但目前3D培养用的基质胶来源于小鼠,且一些类器官培养还需要加小牛血清等动物源物质,可能对细胞性质与药物筛选过程中的反应性有未知的影响。因此,无血清培养基、非动物来源基质胶等是目前类器官研究的重点之一。此外,利用成体干细胞培养获得的类器官成分依然比较单一,血管、基质和免疫系统均缺失,也有许多研究关注于类器官中肿瘤微环境的构建。最后,目前仅仅上皮细胞源肿瘤成功构建了类器官,而非上皮细胞类肿瘤如血液细胞肿瘤是否能进行类器官培养尚且未知。虽然类器官培养在肿瘤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这一技术的确搭建了从基础到临床转化的快速通道,为肿瘤新药研究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Bray,F.,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18.

2.? Ledford,H., Translational research: 4 ways to fix the clinical trial. Nature, 2011.477(7366): p. 526-8.

3.? Uhl,E.W. and N.J. Warner, Mouse Models as Predictors of Human Responses:Evolutionary Medicine. Curr Pathobiol Rep, 2015. 3(3): p. 219-223.

4.? Ben-David,U., et al., 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 undergo mouse-specific tumor evolution.Nat Genet, 2017. 49(11): p. 1567-1575.

5.? Sato,T., et al., Single Lgr5 stem cells build crypt-villus structures in vitrowithout a mesenchymal niche. Nature, 2009. 459(7244): p. 262-5.

6.? Sato,T., et al., Long-term expansion of epithelial organoids from human colon,adenoma, adenocarcinoma, and Barrett's epithelium. Gastroenterology, 2011.141(5): p. 1762-72.

7.? Jung,P., et al., Isolation and in vitro expansion of human colonic stem cells. NatMed, 2011. 17(10): p. 1225-7.

8.? Karthaus,W.R.,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ultipotent luminal progenitor cells in humanprostate organoid cultures. Cell, 2014. 159(1): p. 163-175.

9.? Chua,C.W., et al., Single luminal epithelial progenitors can generate prostateorganoids in culture. Nat Cell Biol, 2014. 16(10): p. 951-61, 1-4.

10. Ren,W., et al., Single Lgr5- or Lgr6-expressing taste stem/progenitor cellsgenerate taste bud cells ex vivo.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4. 111(46): p.16401-6.

11. DeWard,A.D., J. Cramer, and E. Lagasse, Cellular heterogeneity in the mouse esophagusimplicates the presence of a nonquiescent epithelial stem cell population. CellRep, 2014. 9(2): p. 701-11.

12. Kessler,M., et al., The Notch and Wnt pathways regulate stemness and differentiation inhuman fallopian tube organoids. Nat Commun, 2015. 6: p. 8989.

13. Huch,M., et al., Long-term culture of genome-stable bipotent stem cells from adulthuman liver. Cell, 2015. 160(1-2): p. 299-312.

14. Boj,S.F., et al., Organoid models of human and mouse ductal pancreatic cancer.Cell, 2015. 160(1-2): p. 324-38.

15. Bartfeld,S., et al., In vitro expansion of human gastric epithelial stem cells and theirresponses to bacterial infection. Gastroenterology, 2015. 148(1): p. 126-136e6.

16. Maimets,M., et al., Long-Term In Vitro Expansion of Salivary Gland Stem Cells Driven byWnt Signals. Stem Cell Reports, 2016. 6(1): p. 150-62.

17. Sachs,N., et al., A Living Biobank of Breast Cancer Organoids Captures DiseaseHeterogeneity. Cell, 2018. 172(1-2): p. 373-386 e10.

18. vande Wetering, M., et al., Prospective derivation of a living organoid biobank of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Cell, 2015. 161(4): p. 933-45.

19. Pauli,C., et al., Personalized In Vitro and In Vivo Cancer Models to Guide PrecisionMedicine. Cancer Discov, 2017. 7(5): p. 462-477.

20. Schutte,M., et al., Molecular dis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pre-clinical modelsidentifies biomarkers predicting sensitivity to EGFR inhibitors. Nat Commun,2017. 8: p. 14262.

21. Fujii,M., et al., A Colorectal Tumor Organoid Library Demonstrates Progressive Lossof Niche Factor Requirements during Tumorigenesis. Cell Stem Cell, 2016. 18(6):p. 827-38.

22. DeFlora, S. and P. Bonanni, The prevention of infection-associated cancers.Carcinogenesis, 2011. 32(6): p. 787-95.

23. McCracken,K.W., et al., Modelling human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in pluripotentstem-cell-derived gastric organoids. Nature, 2014. 516(7531): p. 400-4.

24. Blokzijl,F., et al., Tissue-specific mutation accumulation in human adult stem cellsduring life. Nature, 2016. 538(7624): p. 260-264.

25. Drost,J., et al., Sequential cancer mutations in cultured human intestinal stemcells. Nature, 2015. 521(7550): p. 43-7.

26. Fumagalli,A., et al., Genetic dis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by orthotopictransplantation of engineered cancer organoid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7.114(12): p. E2357-E2364.

27. Fumagalli,A., et al., A surgical orthotopic organoid transplantation approach in mice tovisualize and study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Nat Protoc, 2018. 13(2): p.235-247.

28. Kondo,J., et al., Retaining cell-cell contact enables preparation and culture ofspheroids composed of pure primary cancer cell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ProcNatl Acad Sci U S A, 2011. 108(15): p. 6235-40.

29. Cristobal,A., et al., Personalized Proteome Profiles of Healthy and Tumor Human ColonOrganoids Reveal Both Individual Diversity and Basic Features of ColorectalCancer. Cell Rep, 2017. 18(1): p. 263-274.

30. Zumwalde,N.A., et al., Analysis of Immune Cells from Human Mammary Ductal EpithelialOrganoids Reveals Vdelta2+ T Cells That Efficiently Target Breast CarcinomaCells in the Presence of Bisphosphonate. Cancer Prev Res (Phila), 2016. 9(4):p. 305-16.

31. Dijkstra,K.K., et al., Generation of Tumor-Reactive T Cells by Co-culture of PeripheralBlood Lymphocytes and Tumor Organoids. Cell, 2018. 174(6): p. 1586-1598 e12.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23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