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早期经历与婚姻关系

医案日记 2023-06-07 11:51:01

早期经历与婚姻关系

陈露按照电话里预约的时间,准时的来到我的治疗室。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来访者:娇好的身材配上一付漂亮而忧郁的脸,少女般的稚气再加上白领丽人的优雅举止,我对自己说:“又是一个红颜薄命的主。”

经过简短的强颜寒暄之后,她娓娓的道出了自己的痛苦。她是三年前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现在在一家名气很大的外企工作,收入可观,应该说她现在的一切都是大多数同龄人所羡慕的。男朋友文岳是她的大学同学,现在留校当教师。他们建立恋爱关系已有五年了,也有一段如胶似漆蜜月般的时光。可是近来他突然提出分手,五年的爱化为泡影。说到这里,她已经是泣不成声,哭成了一个泪人了。

等她平静下来,我详细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在大学期间,他们憧憬着幸福的未来,盼望着毕业之后的新生活,也时常谈论结婚的计划。在一起逛商场时,文岳常会指着那些精美的家具和家庭装饰品说:“等我们结婚时,我就要买这个。”生活的道路一切看来很顺利。可是等到毕业后,各自都有了稳定的工作,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尽管他们来往如旧,文岳却渐渐的不愿再提结婚的事情了。陈露感到了一丝的不安,开始不断的追问:“我们到底什么时候结婚?”文岳只是嘴里胡乱的搪塞,不愿正面回答。陈露愈发感到不安,于是每次追问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你到底怎么想的?”等等。文岳的回答越来越模棱两可,不能令她满意。最后竟变成了:“你别问了,我自己也不知道。”陈露伤心透了,每次的见面都是在争吵和极不愉快的气氛中分手。陈露说:“后来我知道不应该再问了,可是我就是控制了自己,老是想刨根问底知道他到底他是怎么想的。每天没事都在想,想的不能正常工作,不能睡觉,总是忍不住想给他打电话,可是每次电话都搞得更不愉快,最后我终于受不了了。对他说:‘我给你一个礼拜,我不给你打电话了,你好好的想一想,给我一个最后的答复。’可是等第三天我就忍不住又给他打电话。他给我的答复竟是:‘我想好了,咱们分手吧。’我一下子就崩溃了。”陈露痛苦的用手捂着脸,眼泪从她的指缝中涌出,她不断的重复着一句话:“他不在了,今后就剩我一个人了,我怎么活呀?”

童年经历

在我的安慰下,她终于平静下来。我开始询问她小时候的情况,在她的讲述中,我渐渐的得到了一些线索:她的父母都很爱她,但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却很紧张,经常吵架,多次提出离婚。小陈露每天最担心的就是父母会不会离婚,她不愿失去父母中的任何一个人。有时候父母与她开玩笑说:“如果爸爸妈妈离了婚,你跟谁过呀?”她就会坚决地说:“你们要是离婚,我谁也不跟,我就去死。”她告诉我说:“这不是吓唬他们,我那时候真的是这么想的。”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父母终于没有离婚,而是在吵吵闹闹中一直生活到今。陈露也就是在这种时刻害怕失去父母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安中长大。她还告诉我说:“那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总是很晚才回家,我总是担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会不会出事。如果真出事了,我就也去死,马上自杀。”

接下来,我开始通过陈露了解文岳的童年情况。根据陈露提供的情况,我得到了如下线索:文岳从小在农村长大,他的父母十分严厉,时常打骂他,并要求他除了照顾弟弟妹妹外,还要承担很多本不应是他的家庭责任,因而使他过早地失去了童年。

现在,问题的症结已经明显了,造成陈露与文岳的关系破裂的原因在于于双方的童年经历,以及由此造成双方在恋爱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首先,陈露从小在一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这决定了她在恋爱婚姻关系中必然会不断寻找小时候从未得到的安全感。她会不断地要求对方做出对爱的许诺和保证,以满足她对安全感要求。如果对方稍有疏忽或冷淡,便可能重新唤起她在童年时不安的体验。于是她就会变本加利地要求对方的许诺和安抚。一旦对方不能满足她的这种要求,她便会有面临灭顶之灾的恐惧。事实上,她小时候就常常要求,甚至不惜以死来强迫父母对她做出不离婚的许诺。这与她不断地要求文岳做出结婚和永远爱她的许诺如出一辙。对方提出分手后,她即感到死亡一般的恐惧。不知道自己一个人怎么生活下去,如同小时候对失去父母的恐惧是一样的。

而文岳则因为小时候过早地承担了本不该是他当时年龄所应该承担的生活重担和家庭责任,从而过早地失去了童年。他在长大后必然厌恶或害怕过早、过多地承担婚姻家庭的责任。还在学校读书时,因为感觉结婚成家还是遥远的未来,所以他可以毫无顾忌地与陈露一起憧憬未来,谈婚论嫁。但是毕业工作后,结婚的可能性已经来临,他便犹豫甚至退缩了。他不想过早地成家过日子,因为这意味着回到他童年的生活中去。因此在陈露的不断压力下终于胆却了,决定逃避成家,逃避承担做丈夫和爸爸的责任。这一切对他来说来的太早太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不想过早地失去自由”。

由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经历会对人们成年后的婚姻恋爱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下面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

一、依恋期:(0-18个月)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最适宜的温度和自动的营养供给,甚至呼吸也不必自己劳神,这是婴儿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周围的空气温度使他感到不舒服,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但是如果在他饿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奶头,不舒适和不安的时候不能立即得到母亲的怀抱,他便感到了死的威胁。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没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所以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婴儿大声的哭泣便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不仅仅是成人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哭闹。当然,百分之百能满足婴儿对依恋的心理需要的母亲几乎没有。由于各种原因,即便最疼爱孩子的母亲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也有由于忙于其它事情而不能立即满足婴儿的需要的时候。但是生活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情感冷漠的母亲,她们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她们感到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儿童:对遗弃的恐惧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如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没有适应做母亲的角色,有时冷淡烦躁,有时呵护有加。或者一个爱护孩子的母亲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时守在孩子身边,还有的母亲受了一些宣传的影响,认为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按顿吃奶的习惯等等,不到时间坚持不喂奶,任凭孩子哭闹等等。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况:婴儿有时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护,有时候则不能,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后,他的需要终于得到满足。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观念:只有不断的哭闹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爱护、才能生存下去。婴儿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迂而感到愤怒。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恋型人格

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的心理发育就会停滞在依恋阶段。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我们会发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安女士与男朋友王先生一起来到我的诊室,安女士目前下岗在家,王先生是一个计算机公司的部门经理。安女士告诉我,王先生每天光是忙着公司里的事,心里完全没她。但是王先生却说,事实上大部分周末他都是与安女士一起度过的。安女士也承认,周末通常还是挺愉快的,可是只要王先生一忙于工作,自己就很抑郁,就感到自己被生活抛弃了。他总是不断地追问王先生是否真心爱她?是否真的要与她结婚?如果她得到了想要的回答,便十分满足和愉快。如果万先生的表现不能令自己满意,她便会十分伤心,并马上转为愤怒,开始用各种语言来刺伤对方,或者滔滔不绝地数落和抱怨王先生的种种“不是”,并且把他赶到客厅的沙发上去睡觉。在王先生上班的时候,安女士会常常打电话到他的公司里去,意图“了解”他的行踪。如果王先生能陪她在电话里多聊一会,她就会很满足。如果王先生正在忙,不能多讲,安女士便会愤愤地挂上电话。如果王先生再打电话过来,她便会变得十分冷淡,一脸不想谈的姿态。王先生告诉我说:“他简直像一个小孩子,喜怒无常,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她满意。”

安女士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依恋型人格”的特点,她现在正是无意识地用自己在婴儿时期吸引母亲注意力的方法——哭闹来吸引王先生的注意力,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遗憾的事,正是她的这种方法造成了与王先

儿童:对拒绝的恐惧

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她也许本来就没有想要孩子,孩子的降临使她充满了奥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个错误行为的结果。也许她天性就反感孩子,正如当年她的母亲反感她一样。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还有些母亲由于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对孩子也是持续冷漠的。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因此婴儿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导致出了一个结论:我没有需要。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他什么就吃什么,并不要求更多的,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

成年:孤独型人格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当然,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由于性格特点,这种人在社会生活上较少物质需求,并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业上往往成功,为人们所赞许。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则通常是失败的。

前面提到的王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回避型人格。在安女士和王先生的第一次治疗中,安女士显得十分愤怒:“你从来都不想主动的接近我,如果我不给你打电话你决不会给我打。如果我不说周末咱们一起去干点什么,你就永远在搞你的电脑,你简直是个冷血动物!”

王先生冷静地回答到:“我简直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好像天底下没有事情能让你满意,你老是在抱怨,抱怨我这,抱怨我那,你的要求太过份了,谁受的了?你怎么这么多事?难道就不能让我们好好地待一会儿?况且每一个人都有想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为什么你就不能自己干点什么?”事实上,王先生已经多次提出搬出他们同居的家,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即使在他们的关系比较融洽的时候,王先生也不喜欢在除了性生活之外的时候有任何亲密的身体接触,如牵手,挽臂等,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更是如此。安女士抱怨说:“除了在床上,他对我简直就象个陌生人一样。”

二、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生存本身已经不再是令他时刻担心的问题之后,特别是当他们开始能够自己走路之后,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都在等待他们去探索。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一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二阶段──探索阶段,或称分离阶段。

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的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这是个矛盾的心理要求,父亲的角色这时十分重要,他应当耐心地支持孩子充满好奇的离开妈妈去探索他的周围世界,这个世界可能是客厅、厨房、厕所、门外边、甚至街道、公园等等,当父亲带着孩子离开母亲的视野后,再逐渐地让孩子离开自己。这时候孩子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兴致勃勃地从父母身边跑开,但是马上又跑回来,投入母亲的怀抱,然后即刻又离开……,不断重复,不厌其烦。当孩子一离开父母时,即感受到了不安,特别是当父母不在孩子的视线范围之内时更是这样,他们需要立即回到父母的怀抱中去。这时,一个称职的母亲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鼓励孩子的“探险”,她对孩子的行为各种冒险行为并不横加干涉,她对孩子显示出的独立倾向没有感到不安,她明白这是孩子成长必需走过的道路,但同时她也明白孩子此时依然需要安全感和依恋,所以她总是让孩子知道:放心地走吧,等你回来时,妈妈还在这里等你,等着听你有趣的“历险记”。

我曾经在一个美国的购物中心里看到了一对找不到妈妈小姐妹,姐姐约为5、6岁,妹妹约为2、3岁,妹妹惊慌地疯狂哭叫,很多顾客和工作人员都试图安慰她,让她安静下来,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行,虽然姐姐的眼睛也是含着泪花,却是很冷静。我意识到,今天的经历对妹妹的一生来说,其不良影响恐怕是不可抵估的。

如果这一阶段父母教育的方式不当就会造就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儿童:距离儿童和矛盾儿童

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

有一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做得较好,可以较多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但是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她可能过分呵护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回来,那儿不能去。”“回来,那儿会摔倒的。”这样,她就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她们这样做,可能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于自己对遭受孩子遗弃的恐惧,和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她不能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

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拒绝回到母亲身边,总是设法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逃离母亲的控制。另一种则是虽然人回到妈妈身边,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闭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离。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他们充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拧到一边,不让妈妈亲,他们最担心的是不要被妈妈控制和“吸收掉”。

从表面上看,距离儿童与孤独儿童相似,实际上他们是从根本上不同的,孤独儿童从不主动,从不要求任何东西,更不要求接触,因为接触总是导致被拒绝的痛苦。而距离儿童则不同,他们通常在依恋期适应很好,他们的依恋需求通常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他们需要离开母亲时,问题就来了,他们不害怕亲近,事实上他们也需要亲近,但是总是小心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他们害怕过于亲近,以至不能从母亲的控制中逃脱。

成人:回避型人格

距离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喜爱经常出差的工作,喜欢参加各种室外活动,即便在家里,也总是埋头看书、看报、电视。周末宁愿忙于各种家务也不愿多坐下来陪陪自己的配偶。独立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间,配偶的亲密表示往往使他们浑身不自在。“你总是在控制我”,“你太粘人了”,“我需要一点自己的天地”,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抱怨。他们与孤立型人格不同,孤立型人格否认自己对亲密的需要,而回避型人格则会正面显示他们对亲密的需要。他们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密的需要时,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某种内疚或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时,便会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了出来,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去取悦对方。当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特别是当他们感到了对方企图保待这种亲密状态,或对自己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的要求得太多了。”迫使对方离开自己。等他们再次“出山”的时候,他们会“忘记”与对方之间的不愉快,会奇怪对方为什么如此不高兴。他们会试图改变对方的情绪,或批评对方对自己的冷淡:“我都有没事了,你怎么还没完没了?”如果气氛不能得到改善,他们会再次走回自己的小天地里去。

陈卫钧,一个成功的公司经理,是一个典型的回避性人格,他带着妻子张莉一起来到我的诊室,希望我能治疗张莉的“抑郁症”。经过与张莉的交谈,我发现她的抑郁是因为丈夫对她的冷漠态度引起的:“除了吃饭睡觉,他总是有他的安排。早上忙着上班,下了班不是去健身房就是去飙车,晚上看球赛,好不容易等球赛完了,他又说要一个人冷静冷静,考虑生意上的事情。如果我给他的办公室打电话,他总是嫌我影响他的工作。我不明白,既然他跟我结婚,为什么有这么把我不当回事?”

我问道:“陈先生一直是对你这么冷淡吗?”她说:“其实也不是,刚结婚时他挺好的,挺关心我的,可是没多久就变了。等我真的生气了,不理他了,他又会过来说好话,哄我,可是没好两天,他又变成那德行了,他总是在变,而且很多事答应得好好的,到时候就变卦,实在让人受不了。”

陈卫钧冷冷地说:“你知道我喜欢运动,我有很多爱好,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不高兴,难道我不能有一点自己的事情?”张莉马上反驳道:“你总是没有时间跟我在一起,连一起吃个饭的时间都没有,可是却有时间跟秘书在一起,这是搁谁头上能不多想?”

陈先生看来很不高兴了,但是仍旧很克制地说:“我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情。我只要看谁一眼,你就认为我跟他上床了。太无聊了。”但是陈先生也承认,张莉是一个很贤惠的妻子,生活上十分照顾自己,只是太粘人,什么事情都想管,不给人留一点自己的空间。回避性人格很难全身心地去亲近他的配偶,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与对方的距离,每当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侵犯时,就会立即退缩,与对方疏远。但是他们的疏远是有限度的,一旦感到有可能失去对方时,他们就会又试图接近对方,使对方陷入困惑之中。

回避性人格的另一个类型是我们常说的“花花公子”类型的人。他们需要不断地吸引异性的注意力,正如小时候需要不断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一样,但是又不能保持与异性的关系。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来获得异性的爱,可是一旦进入一种稳定的爱情关系,他们很快就会感到厌烦,因为他们感到了被控制和被“吸收”的威胁,于是就又想方设法摆脱和终止这个关系。同时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并不因此而消失,他们就又开始了另一段恋情。对他们而言感情是矛盾的,既有对依恋的需求和对被遗弃的恐惧,也有对独立的需求和对被控制的恐惧。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的依恋期不能满足他对母亲的依恋要求,又在孩子的探索期严重地限制了他对独立和探索的需求,那么她就很可能造就了一个未来的感情不专一的“花花公子”。

儿童:对失去的恐惧

矛盾儿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乏耐心的人,他们总是想从教育孩子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或者总是忙于其他事情,所以总是鼓励,甚至是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他们的探索和独立阶段,而忽视了孩子在离开父母之后又要回来以确认安全感的心理需要,使孩子在片刻的“探险”之后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使他们陷入寻求独立和依恋父母的矛盾情结之中,成为孩子走向成熟的“后顾之忧”。他们常对孩子说:“去,自己一边玩去!”“没看见我正忙着吗?”“你是个大孩子了,别老缠着我。”结果造成孩子对独立的恐惧,害怕离开妈妈,这些孩子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父母是否随时都在关心着他们,爱他,他们总是眼睛盯着父母,唯恐自己稍有疏忽,父母就会消失。他们需要父母时刻都在身边。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吸引父母的关注:眼泪、讲故事、问问题等等,但是,他们与依恋儿童不同,生气、哭闹、抱怨不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相反,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作出好孩子的样子,或者找出各种借口来得到母亲的注意力。例如一个我的来访者回忆说:“我妈妈总是让我自己玩游戏或画画,然后她就自己消失了。她总是说:‘你现在长大了,不要老缠着妈妈,让妈妈休息一会儿。’没几分钟我就会找出各种借口,闯进她的房间去看她是不是还在屋里。这时候她总是很不高兴:‘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但我还是不断地闯进她的房间去打扰她。”

成人:追求型人格

矛盾儿童到成年后即形成追求型人格,他们总是想出各种方法去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与依恋型人格一样,追求型人格也惧怕被抛弃。但不同的是,如果说孤立型人格是害怕被:“拉回家”,那么追求型人格则是害怕“害怕找不到家”。对追求型人格来说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的灯是黑的,早上看到配偶不在身边都是很难以忍受的。他为了能够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伺候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生怕与对方产生矛盾或不高兴,因为他们怕对方离开自己,所以总是设法安排各种共同的事情:出外郊游、看电影、逛街、上餐厅、运动等等。他们总是压抑自己的需要,将对方放在首要的位置。他们不像依恋型人格那样总是在抱怨生气,他们是“贤妻良母”或“五好丈夫”,很少抱怨生气,总是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习惯于看着别人的眼色,生怕对方不高兴。可是他们的种种努力往往并不讨好,而是使对方感受到窒息,没有一点个人的空间。对于失去的恐惧常常造成猜疑和嫉妒,他们十分留意对方的行踪或者表情,对可能出现的所谓“第三者”非常敏感。这种人常常在暗暗地伤心落泪,感叹“活得太累”,陈卫钧的妻子张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3-7岁)

这时的孩子开始体验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以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开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为此,他必须完成两件事情,这些都会在一生中影响到他与于自我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1)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里建立起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2)确定对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自我的确认

在三岁之前,孩子在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时立即感到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现在,大约在三、四岁左右,孩子的空间活动能力不断地增强了,以及父母不在他的身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但他仍像以前一样,需要安全感。于是他就开始将父母的形象装进自己的头脑里,以便使自己在离开父母身边时仍然保持与他们的精神联系,保持着心理上的安全感,就象我们把自己的亲人的相片装在钱包里,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看一样。

由于孩子开始把自己从精神上与父母开始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就是开始独立了,他立即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需要逐步地建立起一个关于自己的内心形象,即我是谁?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这一任务的。他们装扮成各种动物、人物、卡通角色,等等,来尝试自己是谁,自己不是谁?自己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最终,各种动物、人物和卡通角色的特点经过自己的认同后组合成一个独特的个性特点固定下来。孩子在扮演聪明的小白羊、凶狠的大灰狼、可爱的小兔乖乖、狡猾的狼外婆、以及官兵捉强盗......,到近年来孩子们喜爱的美少女战士和灌篮高手、忍者龟.......等各种角色中寻找自我,形成自我。这是的孩子表现为非常地注意父母对自己所扮演的各种游戏角色的反应,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并强烈地希望和要求自己的父母与自己一起来玩游戏。

在孩子的这一成长阶段,父母与孩子共同游戏,以及对孩子的游戏角色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家长的反应决定了孩子将来的性格形成。明智的父母鼓励孩子尝试各种各样的游戏角色,对孩子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表现出来不同的行为和性格都给予积极的反应:“小白兔,你跳的真好看!”“大灰狼没有吃到小白兔,现在一定饿了,快来吃饭!”当孩子的角色扮演得到父母的积极反应,他会继续尝试其他的角色来看看父母的反应。父母应该说:“你不但是漂亮的美少女战士,而且是勇敢的忍者龟。”如果孩子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有足够的角色和模型供他选择,而且他的选择都得到父母的积极反应和肯定,他就会将在各种角色中汲取营养,集各种特点为一身,形成一个非常丰富和高度个性化的独特人格。这时,父母应对于孩子的各种角色认同都给予积极的反应,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有选择的评价、批评,忽视或者禁止和惩罚孩子的各种尝试。

儿童:对羞辱的恐惧

然而,大部分的父母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方法是有问题的。他们由于自己性格和价值观的局限,总是希望让孩子成为自己头脑中理想的,或希望的样子,因此往往对孩子包括游戏方式,在角色扮演中的行为,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性格特点以及行为特点进行不同的反应,有的赞同和夸奖,有的批评或忽视,甚至打骂和惩罚,用这种方法来塑造孩子。这样,孩子的人格就被按照父母的意愿来扭曲形成了。我们现在有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方形的苹果或葫芦型的西瓜,非常有趣,自然价格也要贵出许多。据说这些瓜果师在他们还没有长成前就涛在各种方形或葫芦型的模型中,于是这些瓜果就会按照模型所规定的形状生长起来。这种方法固然很有趣,但是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方形的苹果可就不是那么有趣的事情了。

很多父母,他们虽然在孩子的依恋期和探索期都能较好的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但是对于孩子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自我的诞生”并不欢迎,孩子的这种自我形成使他们感到了不安,因为这些可能不符和某些社会文化的偏见,或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待。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对孩子的“家教”,于是他们对那些孩子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给予批评、拒绝、压制或惩罚:“女孩子不要那么疯,丑死了!”“这些东西是女孩子玩的,你是男孩子,羞死了!”“不要这么闹,静静地坐在那儿才是好孩子,”好孩子应该这样,好孩子应该那样......。于是,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赞同和强化的部分,所谓光明面的部分,另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否定因而被压抑下去的部分,所谓“阴暗面”的部分。从此,孩子形成一个单一的,片面的人格,不再是一个拥有完整的自我的人。孩子会本能地对自己的“阴暗面”感到羞耻,甚至否定了它的存在。孩子将自己分裂成了“好的”和“坏的”,他会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所谓“坏的”一面,表现自己的所谓“好的”一面,并将它作为自己唯一的自我形象固定下来。他总是在努力地控制自己,控制他的自然的人性中被否定和压抑下去的部分不要“洩露”出来,以免受到羞辱。

成年:古板的人格

刻板的儿童到了成年之后即可能形成古板的人格,这种人性格固执,通常自我中心,缺乏灵活性,较少有感情的自然流露和缺乏同情心。他以自己的“精确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性思维”以及高度的理智为骄傲,而以流露内心情感为耻。因为这种人格较适于技术工作,显得比较冷静、理智、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计划性强,在社会的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常事业成功,是公司或机构中的高层管理者或技术骨干。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也往往吸引了很多那些性格上较为感性、不理智、依赖性强的异性。但是一旦组成家庭,这些性格特征就成为配偶痛苦的源泉。他们也往往会选择一个与他性格相反的异性作为配偶,因为她的身上具有自己失去的那些人格特点,只有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完整,即我们常说的“性格互补”。可是不幸的是,要不了很久,他就会开始不断地挑剔对方的毛病,正如他的父母当年对自己一样。,不能忍受对方身上的自然的、自发的和任何看起来“不符合理性”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一切事情都应该是预先设计和计划好的,因此常常指责配偶:“头脑不清楚”,“自己都不知自己想要什么。”“好好想想再说。” 他们视配偶为自己的支配对象。 他们通常情感冷漠,甚至不近人情。

他们最怕丢脸,过分强调自我控制,认为做人不要随心所欲,要有理性。他们把真正的自我深深地藏起来,于是显得很有城府。在婚姻中他们控制欲很强,固执己见,并喜欢用冷漠来惩罚对方。

儿童:对被忽视的恐惧

另一些父母由于过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或自己的情感生活,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这种自我确认的重要心理过程,对他们的自我认同的游戏完全地不予理睬,不给予任何反应,拒绝与孩子一起游戏,完全不在意孩子在玩一些什么游戏,对孩子的游戏认为是幼稚可笑,不屑一顾,更不会对孩子在有些中扮演的角色给与积极的反应。如果父母从不对孩子说:“嘿!我们的小‘花木兰’回来了,”“你真是一个‘小精灵’,” 不参与孩子的游戏,……,孩子将无从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结果,孩子将缺乏自我认识,缺乏个性,不知自己是谁,不能形成明确的自我观念,不能清楚地区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和与他人的界限,在内心里也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形象。他们总是表现出多重人格的特点,并在自己的不同人格特征中间徘徊不定。他们情绪往往不稳定,常会无道理的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一会儿生气。他们害怕被别人忽视,他们最受不了别人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因为这样会为使他们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

这些孩子总是想得到父母和别人的注意,因此想尽办法表现自己,好象总是生活在舞台上似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正是这种过多地需要别人的关注和认可,造成了他们的人际之间的界限的概念模糊,也不能建立自己的界限。他们总是试图侵入别人的生活领域,也不能合理地保护自己的生活领域不被别人侵犯。

成年:顺从型人格

不被重视的儿童在成人后往往形成一种“扩散型”人格。他们常常会抱怨:“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你无视我的存在”。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甚至情感,总是附和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情感,而不敢成为真正的自我,象变色龙一样,随时会根据环境来改变自己的颜色。他们总是在察言观色,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总是过分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对自我的认识完全依赖于别人的反应,他们的精力总是集中在如何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和关注。他们最怕被忽视,不被关心和关注。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出风头,不要太有主见。他们总是努力地讨好和取悦对方,相信只要对方高兴自己就会得到关注、爱和幸福。然而无论对方给与他多少关注,他仍然在抱怨自己没有被重视,没有被爱,或没有被承认。他们总是在抱怨对方控制欲太强,情感迟钝,他们常说;“你从不关心我,什么事情都要按你的意思去做。”

能力的确定

孩子在确定自我的同时,或稍後的时间,通常从四岁开始,试图确定自己对外界世界的影响,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和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开始与同伴甚至父母竞争(如争夺关注),炫耀自己的能力。他们尝试做各种恶作剧,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如果得到父母的赞许,他们就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尝试,直到受到父母的禁止或责骂,他们才会停止。

在这一阶段,父母的职责是鼓励、强化他们的各种尝试,同时建立明确的界限,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如果顺利,孩子学习到如何正确的适应社会,并建立自信心。父母的价值观就会开始内化为孩子的价值观,并在将来的生活中知道他们的行为以及人际关系。

儿童:对失败的恐惧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尝试努力不是给与持续的鼓励和强化,他们对于自己孩子的奖励显得十分的吝啬,因为生怕孩子会由于得到过多的奖励而“骄傲自满”。当孩子考试的了95分而欢欢喜喜地回到家,向父母报喜时,他们就会说:“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怎么不跟人家得100分的比?”

于是他们的孩子就会几乎每做一件事都在寻求父母的赞扬和奖励。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赞扬和鼓励,他们机会继续努力,直到得到父母的赞扬和奖励。由于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是如此的不易得到,孩子感到永远不够好,于是永远在追求成功和赞扬。他们不能面对失败,成功使他们自大,而失败则是他们自卑和抑郁。但是无论多么成功,他们都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成功。

成年:强迫性竞争型人格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成为一个狂热的竞争者。他们往往事业成功,蔑视道德,缺乏同情心。他们总是指责别人不努力,太苯。他们生活的一切目的就是竞争,竞争,再竞争。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不断获胜,才能维持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不能容忍和承受任何失败。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失败,不要犯错误,永远在追求完美。因为他们深信:“如果我是最优秀的,就会得到爱。”他们在婚姻中总是要居高临下,控制对方,家庭也是他们竞争的战场,而对家庭的支配权就是他们竞争的目标。他们倾向选择一个能力明显比自己差的人作配偶,一方面要求配偶服从自己,崇拜自己,但又同时不断地抱怨对方胸无大志,太苯。

儿童:对竞争的恐惧

有些父母从不给与孩子鼓励,总是在批评和指责。他们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xxx多聪明,xxx多优秀。”“这孩子好不了”“这孩子将来怎么办?”这样的教育是孩子不知如何表现自己的能力,即使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也往往不被父母认可;“学习不好,歌唱的再好也没用。”“这都是些歪门邪道的玩艺。”孩子常常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敌意。他们从不公开地与他人竞争。他们表面上从不竞争,也不愿意参与那些与竞争有关的游戏,如象棋,扑克,体育竞赛等等。但他们胜利的方法是如何让别人失败,如背后说一些坏话,告状。他们为了避免失败或批评总是回避做出决定,却对别人的决定充满了不满或敌意,而且常常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等着别人的失败。他们缺少同情心和良心。他们回避一切竞争,却总是在抱怨不公平。

成年:巧妙的妥协型人格

这些孩子长大后,如同他们小时候一样,不喜欢参与局用竞争性的游戏和运动。在人际关系中,喜欢当面奉承但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贬低和破坏别人的名声和形象,使别人痛苦而从不自责。他们通常从事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从不公开与看起来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竞争。而是表示无兴趣参与竞争,说:“我从来不愿出风头”然后通过贬低别人而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

他们在婚姻中表现为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消极抵抗,或通过巧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他们总是指责对方太要强:“什么都要听你的”“你什么都要占上风”。总是抱怨自己被控制,自己的能力不配对方承认。

如何建立婚姻中良好的亲密关系呢?需要经历哪四个阶段。

谈情说爱的时候,我特别想和他在一起,一刻都不想要离开,永生永世都不想要分开。可当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我就会深深感到在一起之后的弊端,两个人就像光着身子在洗澡,从上往下看的清清楚楚,没有一点的模糊,透明的可怕。

两个人有时候像火山爆发,语言攻击,恶俗,脏话的字眼从脑中迸发出来。这些激烈的情绪没有经过大脑思考,是经过这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日子的累积,从一开始的不在意无所谓到自我安慰,最后忍无可忍了,终于还是开战了。

那我们穷其一生,读了一辈子的书,很多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诚然,我们都想有一个亲密爱人,这个人我们可能很容易就找到,但是维系这个亲密关系却是很难的,需要寻找一种简单又自然的方法去克服障碍,向更高级的“灵魂关系”迈进。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由克里斯多福· 孟所写的《亲密关系》,作者是一个有近三十年经验的国际演说家、生命教练和咨商师,他给我们揭示了为什最亲爱的两个人,却伤害最深呢。

这书的译者是张德芬老师,她是华语世界首席心灵作家,作为大陆心灵领域书籍的拓荒者和奠基者。 她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一.亲密的关系的本质

很多人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去才会更幸福,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努力才会更好。当每个人都这样想的时候,即便你付出100%的努力,只能达到50%的效果。其实,婚姻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我们对爱人的种种不悦,都是我们心理黑暗面的投射。只要一个人付出努力,就能获得亲密关系,进一步感受两个人的爱的流动。

二. 婚姻关系的四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启示 。

1. 月晕

月晕的理解就是头晕晕,光环效应,就是觉得自己找到人生中最爱的人,就是有种叫苯乙胺(PEA)的东西在产生发生微妙情绪,这是我们对爱的需求导致的兴奋。

为什么一个人要恋爱呢,本质上不是爱一个人,他是在找自己,也就是找自己的缺失感。 月晕现象就是找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你想吸引什么的人,就会努力假扮自己,假装自己拥有这方面的特质,实际上是拥有不足,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是一种自私需求。

为了获得快乐,满足,赞许等,就会变成百分百的恋爱达人。什么都会配合爱人的需求。比如:你是随叫随到的无所不在超人;温柔细语的关心彼此;给每次的生日带来惊喜浪漫;舍不得对方流泪,因为她流泪你也会跟着她流泪,你的心是为她而心跳,你的笑容只为她绽放。

村上春树说:这世上,除了你,我别无所求。

?

我们寻找伴侣之后,就会按照自己的期望来改造伴侣。接下来当对方无法满足你的要求之后,就会产生愤怒,埋怨等。你终究会发现,你的欲望永远都不会感动满足,就会失望,如果你感到愤恨的时候,你们的第一阶段就结束了,直接进入到亲密关系第二阶段幻灭阶段了。

2.? 幻灭

《正面管教》中提到,儿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需求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这两类需求就是来自人类共同的“爱与被爱”的本能。

我们对伴侣的一切美好想像基于我们幼时情感的缺失,希望在伴侣身上通通得到实现,就会开始了权利斗争。 有三种偏差行为:①刻意表现,引起伴侣的注意②用争吵自卫,逃避幼时创伤③报复,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去直面旧痛。

大吵之后,需要进行有效沟通,审视自己的痛苦的根源。

书中提到的: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了解事实,避免误会,探索自己的内心。正面回应这些负面情绪,坦然面对自己的无力感。

双方在组建家庭的时候,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争吵的事情,有次朋友A工作事情在外面应酬吃饭,老婆在家里带小孩遇到突发状况,小孩发高烧了。打了一个又一个电话他就是不接电话,老婆立马自己下楼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及时治疗。回来之后看到老公已经像一摊烂泥巴躺床上,衣服鞋子都没脱全身酒气,越看越来气。

第二天醒来,免不了大大争吵一翻。老公的点:我在外拼命赚钱,不就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和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嘛。老婆的点:你再忙,也要帮我分担一下带孩子,孩子是我们两个人共同的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你总是在我们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我们身边。

我们想要赢,必须赢在心态,找到对方真正在乎的事情,给对方安慰以及充满爱意的拥抱。让一切都变着迎刃而解,让爱变着坚不可摧,建设一个有爱的家庭,给孩子营造一个有温度有温暖的家庭氛围。

樊登说:爱是能回应一切痛苦的,在亲密关系里,痛苦其实是一种转机,能让我们成长并摆脱目前所受的限制。

?

3. 内省

?史蒂夫·卡普曼,提出“戏剧三角形”模型,当你遇到一个问题时,你只能用三种身份来看待它,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

这就是第4种偏差行为,由沮丧感导致的,亲密关系成了监牢,我们自己给我们画了一个牢房,在里面煎熬,挣扎,想要挣脱这个牢狱。

1.受害者

当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自己是一个“受害者”,你感到沮丧,委屈,抱怨,觉得受到了不公平对待。甚至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可言,想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躲得越远越好,寻找内心的真实。

2. 迫害者

爱是种原罪,同样也会责怪别人,把问题加注在对方身上,心存怨恨,这样哪怕得到内心一丝丝的安慰也是好的,因为我们总想从其他的渠道来得到证明自己是受害者。

3. 拯救者

?库柏 埃登斯:与其恐惧,不如拥抱。 当生活出现问题时,我们做自己的拯救者,不要想着去做“受害者”和“迫害者”这样永远都得不到情感升华,学会自我放逐,改变心态,与伴侣开诚布公的交流。

以上使我想起踢猫效应,何为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家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他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统。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所以一段亲密关系的目标,用爱来面对自己内心的实物。

4. 启示

综上所有种种,让我们得到一个启示,想要获得一段亲密的关系,我们必须放下一己之私,学着正视问题,与伴侣共建一个幸福和谐的亲密的关系,建立通往灵魂的桥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做一个真正的赢家,使得自己的婚姻处于不败之地。

文章作者介绍:赵佳,两个孩子的妈妈,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经历背叛之后,感情和婚姻是否就要分清楚了?

什么是感情和婚姻分开看,又如何把感情和婚姻分开处理呢?

首先,感情当然是能放就放,能淡就淡。之所以要放下、淡化感情,因为关系中存在这样一个逻辑公式:令你受伤的是你的感情而只要关系不断,感情就很难真的断:所以,在关系继续的前提下,必须让自己放下、淡化,才能避免自己因为感情而受到伤害。

思想上明白了这个道理,方向也就明确了,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是感情上摆脱依赖。很多人不明就里,什么叫感情上摆脱依赖?其实很简单,你的喜怒哀乐,你都希望与对方倾诉,希望对方感同身受,这些就是感情依赖,如果这方面都做不到,你是无法在感情上真正放下一个人的。

换而言之,让对方逐渐成为自己感情世界里,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当自己有感情需求的时候,不能习惯性去寻找对方来依赖,而是要自己一个人承受,一个人给予自己感情方面的诸多满足。

摆脱依赖当然意味着,生活中的很多依赖也要从对方调整到自己,比如经济、比如很多事情,自己能做的就尽量不要去依赖对方,就算依赖朋友也好过于依赖对方,等等。这些细节上的调整也是很重要的,不然,感情的最终放下就是空谈。

千万不要指着自己睡一觉起来,就能看淡放下一段感情,所有感情的放下,都是历经小事积累,然后经由时间的辅助,才能够完成的。

二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优先,在乎自己多过于在乎对方。

这点也是身处感情背叛之后的关系中,必须要调整和改变的。通常而言,遭遇了感情背叛的人,往往都是在乎别人多过于在乎自己的人。

这方面,我经常举一个这样的例子:以前每天下班了,你回家做好饭,一定都是等着ta回来吃,再晚你也会等。而现在呢,你大概还是先替自己考虑吧,到点了ta如果还没回来,就先照顾好自己,该吃饭就吃饭,ta回来了热一下就可以了。而你会发现,可能这样做的话,你一边吃,一边觉得好像对不起谁似的这就是必须调整和改变对方的地方。

以前很多事情,你的选择顺序都是以ta为优先,而现在,你得以自己为优先,比如之前你可能为了ta而推掉很多事情,或者放弃很多自己;但现在,你不用推,也不用放弃,先去做自己想做、该做的事情。如果你能完成以上两个方面的调整和改变,那么,你慢慢才会看淡放下这段关系和这个人的。婚姻中的感情,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幸福,一种是痛苦,幸福的婚姻,不需要看淡放下,但不幸福的婚姻,必须学会看淡放下。请记住,这是感情层面,而不是指婚姻,婚姻是另一种处理模式。

婚姻如何处理呢?把婚姻当做合伙关系婚姻本来就是合伙关系。那么,看看婚姻中,自己是否有得益或得利的地方,婚姻是否能够满足自己某个方面的需求。

如果婚姻一无是处,绝大多数人一定是会选择离婚的,根本不需要人劝,所有人劝你别离,你也会离的。这就说明一个道理,那些在痛苦婚姻中还是没有离掉的,一定是婚姻还在满足着自己某部分的需求,比如经济、尤其是孩子完成的家庭。

这时候,目光要聚焦于此,知道正是这个部分对于自己还有价值和意义,所以自己才会留在这个婚姻关系中,那么,婚姻的合伙,就是这部分的合伙而完完全全不是感情。

很多人处理不好,就是没有分开这部分,他们因为某部分问题而无法选择离婚,但又把不离婚想要自己能够幸福的方向,转向了感情,这就是自己把自己绕晕了。

既然婚姻是一种合伙关系,那么,说到底就是社会关系,婚姻本身也是社会关系,只是幸福的婚姻会让人享有如同亲人一样的亲密感情。

只要是社会关系,就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那就是必须学会用社会交往的基本方式,来应对这样的关系,那么,接下来设置几个情景,看看你会如何处理:

1、当你反感对方的时候,你会怎么面对对方;2、当你跟对方沟通问题,而对方不回应的时候,你会如何处理;3、当对方指责你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

好的,继续下来,你把这些问题的?对方?,换成一个同事,答案呢?所以,你应该懂我要表达的意思了,把?夫妻关系?看成?同事关系?,大家各自处理好分内之事,表面和和气气即可,这样的调整和转变,不是虚伪,不是心机,只是为了让自己在这段关系中,能够相对过好自己。

那么,那些在婚姻中过度在乎感情,太认真,非黑即白性格的人,大概就是很难完成这样的调整和改变。如果是这样,最终的选择和结果,基本都是走向离婚这不是谁引导的问题,这是感情和婚姻的规律。

而离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看淡?和?放下?这两个功课,一个也不会少!放不下感情,离什么婚呢,离了自己也不幸福,也一样还是痛苦;如果不懂得把对方的关系做一个转变,除非这辈子跟对方老死不相往来,不然只要一面对对方,还是又回到从前,很难真正不受对方的影响左右的但是,大多数夫妻,离婚以后因为孩子的原因,一定还会有交集,所以,老死不相往来基本是不可能的,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经历背叛之后,不管最终这段婚姻关系的结果如何,你会意识到,上面说的这两个功课,都是根本性的,都是必须面对,并且最终必须完成的。

孙红雷早期上位经历 和丁嘉丽巩俐的事情是真的吗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跟我刘华强拼你有这个实力吗??

别人撞南墙的时候选择的是回头,我撞南墙,选择的是把南墙推倒?。

是龙就得盘着,是虎就得卧着,我刘华强是什么人,不用我自己说?。

这些熟悉的台词,正是从电视剧《征服》中传出来的。

2003年,《征服》横空出世,孙红雷一战成名,打开了他通往硬汉形象之路的大门。

有人说,刘华强这个角色,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之后大陆演黑帮老大的,没一个比他出彩。

就连香港郑伊健陈小春那种演古惑仔的,在孙红雷的刘华强面前都只是小喽啰。

也有人说,能把黑帮老大演得如此栩栩如生,他完全是本色出演,因为出道前他就是混道上的。

江湖从不缺传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东北三狼?孙红雷,亦有着自己的江湖圈子?。

孙红雷早期上位经历:和丁嘉丽巩俐的事情是真的吗?

1970年,孙红雷在冰城哈尔滨一个贫苦家庭出生。

他在家中排行老三,从小就很好动,是个淘气包。

孙父是一名老师,孙母是工厂工人,上有老下有小,祖孙三代一家七口人住在一起。

父母那点微薄的工资,养活这一大家子人,十分不易。

为了补贴家用,母亲在工作之余经常跑去捡垃圾,带上三儿子陪自己去。

年纪还小的孙红雷不觉得有什么,等他上了小学,被周围同学笑话,便开始不愿意陪母亲去了。

那时候,孙红雷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鬼。

一提起学习,毫无兴致,只要与学习无关,他总能闹出个底朝天,是班里的小霸王?。

直到有一天,他回到家发现家中拮据万分,甚至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

母亲和亲戚借钱不仅吃了闭门羹,还被羞辱了一顿。

孙红雷看到委屈的母亲,觉得自己很不懂事,于是主动提出陪母亲去捡垃圾补贴家用。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孙同学虽然很体谅和敬佩母亲,但是他依旧对学习提不起劲,浑浑噩噩的度过了初中生活。

受国外影响,从1987年夏天开始,哈尔滨青年宫后身的松花江边上,每天都会出现一帮十几岁青年小伙的身影。

他们穿着蝴蝶袖的蝙蝠衫,老板裤,带着摩托手套,在地上你来我往一起切磋霹雳舞。

上高中的时候,孙红雷也迷上了霹雳舞,经常逃课出去练舞。

或许那时他还不知道,被众人不看好的霹雳舞,将会改变他的一生。

孙父是老师,对他来说,只有读书才能有好出路。

看到三儿子整天逃课出去跳舞,和一帮不务正业的小伙子们混迹,气不打一处来。

只有母亲稍微支持儿子,称只要不影响学习,不要再逃课,就支持他练舞。

正是因为霹雳舞,孙红雷认识了一些道上的朋友。

而东北三狼?的由来,也成了众说纷纭的谜团。

对于孙红雷的三狼?称号,坊间有三种流传较广的说法。

其一是他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在哈尔滨道外区混,绰号三狼?。

同道中人孔二狗,还把孙红雷早年混迹道上的经历为原型,写了一本小说《黑道风云20年》。

其二是根据孙红雷的霹雳舞友王伟侃回忆道:

那时我们有个跳舞的团体,叫狼族舞团,加入的人员按时间排名,孙红雷是第三个加入的,所以叫他三狼。孙红雷这个外号,和他在家排行第三,没有一点关系。?

其三,则是孙红雷成名后,在节目中提到:

因为当年家里很穷,吃东西的时候就像饿虎扑食,如狼似虎般,太能吃了,所以小名叫三狼?。

当然了,这也不排除孙三狼走红后,不想媒体扒出他的过往,对外统一的一套说辞。

不论他三狼的称号究竟如何而来,不可否认的是,霹雳舞带给他的远远不止这些。

每天去青年宫偷师别人跳舞,自己跟着学跟着练,进步不大。

孙红雷也想报舞蹈班,和正规的老师学舞,可是父亲对他学舞一事一直有偏见不同意。

于是,孙红雷便省吃俭用,在外面打零工凑钱,瞒着父母凑齐了学费,自己报名去学。

得知此事,父亲深感愤怒,高考将近,儿子整日和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混在一起,简直是就是街头混混?的行为。

可学费已经交了,退也退不回,并且三狼还铁了心不顾父母劝阻。

无奈之下,父亲只得让步,对他说道:你要是能拿上名次,我就支持你跳这舞,拿不上名次,马上回来好好学习,准备高考?。

就这样,孙红雷为自己争取到了学舞的机会。

他不仅可以去少年宫学舞,而且还能光明正大地在家中练舞。

为此,母亲还给儿子借来一套录音机,放在家里,供他练舞时使用。

1987年,哈尔滨市内组织了一个叫做长城杯的霹雳舞比赛。

那一年,17岁的孙红雷,想向父亲证明自己,积极报名参赛,下定决心要得第一。

结果跳着Poppin的三狼,在舞台上光彩夺目,一举拿下冠军,成为哈尔滨的霹雳舞王。

这个奖虽然没有奖金,但是颁发了一个奖杯,父母也倍感欣慰,该奖杯至今都被他放在家里最显目的位置。

次年,孙红雷铆足干劲,去到北京参加了全国霹雳舞大赛,荣获第二名。

亚军能拿到330块钱的奖金,这个数目对当时窘迫的孙家来说,是一笔不菲的费用,相当于好几个月的生活费了。

至此,父亲对孙红雷有了改观,从开始的抗拒变成了支持。

后来,孙三狼陆续参加了很多比赛,拿了不少好名次,获得价值不菲的奖金和奖品。

孙家也因此,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跃成为小康人家?。

这下,孙红雷彻底辍学,凭借着自己精湛的舞技,跟着艺术团到处演出。

他跳一场就能赚100块,一个月有个三十四场演出,月入三四千。

要知道孙父当老师,一个月不过就一百多块钱,孙红雷一个月就赚到父亲三年的收入。

除了演出之外,孙红雷还和当地歌舞厅老板有合作。

他平日里到各地演出,见多识广,劝说老板把歌舞厅改造成夜总会,赚了不少钱。

两人称兄道弟,混迹夜场,好不快活。

老板每月给他不菲的佣金,还专门为其配了一辆车,专程接送。

短短几年时间,孙红雷就攒了十几万块,为父母换了大房子。

那时的孙三狼,手提四万块钱的大哥大,坐在车上,身旁跟着几个小弟,要多拉风有多拉风,引得无数迷妹投怀送抱。

房子车子女人都有了,孙红雷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体型也圆润了不少。

不过,混迹夜场时间久了,他有点心力交瘁,在夜场做活,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1995年,25岁的三狼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有了做演员的想法。

说来也巧,在一次演出里,孙红雷遇到了圈中名人冯巩、牛振华,激动不已。

他向两位前辈透露心声,称想当演员,希望前辈能给他指条明路。

饭局之上,三人相谈甚欢,举杯对饮,酒过三巡,两位前辈对他说:

你要是想学表演,当演员,就去中央戏剧学院试试,要是能考进去,那机会就大了?。

在这之后,孙红雷就真的离开了哈尔滨,背上行囊,去到北京实现自己的演员梦。

可惜孙红雷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以为有舞蹈基础,在哈尔滨小有名气,去到北京也能大展身手。

没想到却被现实无情地打击到了,去到北京中戏报名,他发现影视班的名额已经满了。

目前只有音乐剧班,仅剩唯一一个名额。

然而,报名的人数太多了,且音乐剧对演员的体型要求极其严格。

孙三狼的生活变好了,对饮食不节制,吃胖了不少,首先在外形上就不符合人家要求。

当中戏的老师看到孙红雷时,都感到特别惊讶,这体型怎么能跳得动芭蕾呢?

因此,老师们都劝他回去,言外之意就是他这身段没机会选上的。

偏偏,孙红雷就不信这个邪,越是不被看好,就越是想证明自己。

他从那时开始,每天积极锻炼,早中晚都去跑步,跑到空地的时候,练上几遍芭蕾。

少吃多运动,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孙红雷成功减重36斤,体重和体型都达标了。

到了正式考试的时候,老师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目光,才短短数月,竟有这般毅力。

轮到孙红雷上场的时候,他表演了自己拿手的一段舞蹈,令人刮目相看。

最终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了700报考生中唯一被补录的幸运儿。

由于孙同学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所以进入中戏以后,只能以旁听生的身份学习,而非正式生。

1997年,27岁的孙红雷毕业了,毕业等于失业,在他身上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毕业的时候,尽管成绩很好,可别人拿到的是毕业证,而他拿到的是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专业的结业证。

没有毕业证,这就意味着,其实他的学历是不被认同的。

同期毕业的同学们都有了好去处,纷纷报考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孙红雷也想去,可人家剧院只招收本科生,他连大专都不是,没有资格报考。

可以说没有地方愿意接收他,为此,他也迷茫过沮丧过

但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呢?

带着同学的鼓励和自己的不甘心,他硬着头皮去到了招考现场,请求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老师们给他一次展示的机会。

好在老师们都比较开明,给了他一个机会。孙红雷表演了自己精心准备已久的节目,在周遭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下,被破格录取了,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

正是在做话剧演员的时候,东北三狼遇到了自己演艺事业中最重要的女贵人丁嘉丽。

1999年,29岁的孙红雷和40岁的丁嘉丽因话剧《居里夫人》结缘,随后便开展了一段纠缠不清的跨年恋?。

当年,孙红雷一直在剧院演出话剧,也在剧组跑过龙套,如出演过《永不瞑目》、《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小配角等,都名不见经传。

北京不同东北,一切支出都很高,他在北京北漂这几年,名和利都没捞着。

和孙红雷交往三年半的圈外女友,除了嫌他太忙没时间陪自己外,还嫌他穷、没出息,跟别的男人走了。

拍《居里夫人》时,孙三狼患上了胃溃疡,医生说是他精神上太痛苦,压力太大造成的。

而当时的丁嘉丽虽然是圈中德高望重的老戏骨、大姐大级别的人物,但感情生活也是一团糟。

之前的两任丈夫都是在她怀孕期间出轨被捉,刚与第二任丈夫离婚不久。

在丁姐身体不舒服住院的时候,小孙煲汤到医院照顾,嘘寒问暖。

丁嘉丽从他身上感受到了温暖, 感动不已。

于是,两个寂寞又受伤的人通过话剧相识,私下互相依偎,走到了一起。

说起来,原本这个话剧的男主角,并不是孙红雷的。

排练的时候,负责人看到孙红雷的演出,对他并不满意,还称要把他换下。

是丁姐帮了他,孙三狼才能如愿担任男主角。

毕竟丁嘉丽已经拿过两个金鸡奖,圈中许多影帝级别的人物都要给她当配角。

所以对这位大姐的话,负责人还是听的。

不知道孙红雷和丁嘉丽在一起,是感情空虚的成分多一些,还是因为看中了丁姐在圈中的实力、人脉和资源。

圈内一直流传,孙红雷之所以能在娱乐圈成功爆红,离不开丁嘉丽的支持与引荐。

40岁的丁嘉丽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好不容易有个知冷暖的三狼陪在身边。

自然是想着利用自己的一切人脉关系,帮小男友快点红起来。

更有传言称,丁嘉丽为捧红孙红雷,宁愿放下尊严下跪求导演。

可惜导演们并不认识孙红雷,也不看好他,所以拒绝了丁嘉丽的请求。

下跪这件事情,应该是含有夸张的成分,不过丁姐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源帮助孙红雷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和丁嘉丽在一起之后,孙三狼手头的资源明显多了起来,在很多作品中都有混眼熟。

2000年,孙红雷凭借话剧《三毛钱格局》获得第17届中国戏剧黄梅奖。

同年扮演电视剧《像雾像风又像雨》 中的阿莱一角,打开了知名度,从此戏约不断。

2003年,他更是靠出演《征服》中的黑帮老大刘华强一炮而红。

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风格之后,事业扶摇直上,慢慢塑造起了硬汉的形象。

从1999年到2003年,孙红雷爱情事业双丰收,和丁嘉丽在一起的事情,已然成为圈中公开的秘密?。

有时候记者需要采访孙先生,或者剧组有什么安排联系不上他人时,只要联系丁嘉丽,准能找到他。

多年后,金星在节目上曾说过一个故事,称圈内有一位男演员年轻时候认识了圈中大姐大,两人相差十几岁。

这位男星(演员)在这位大姐的帮助下成功走红, 结果人一红,就翻脸分手了。

大家纷纷猜测,金星口中的男星是孙红雷,大姐大是丁嘉丽。

也许是在一起久了,孙红雷对丁嘉丽失去了新鲜感,也可能是他当初只是利用丁姐上位,用完就弃。

打开了知名度后,孙三狼不用依靠丁嘉丽也能接到戏,他接触到漂亮的女演员也越来越多,对昔日助他一臂之力的大姐女友?产生了异心。

不论哪种原因,两人最终还是分手了,分手后丁嘉丽伤心不已,整日以泪洗面。

她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缓过劲来。

往后有记者再采访她时,孙红雷这个名字成了她的痛处,她不愿也不想再提起,而是一直用那个男人?来代替他的名字。

其实除了那些暗里大家不知道的原因之外,外界传言导致二人分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孙红雷在和巩俐合作《周渔的火车》时,爱了女主角巩俐。

两人因戏生情,不能自拔。

然而,巩俐那时候已经嫁人了,她的丈夫是新加坡烟草大王?黄和祥。

可惜花心的丈夫到处沾花惹草,巩俐丈夫出轨的新闻漫天飞舞,她正处伤神之际。

这时候,孙红雷再次发挥暖男的功效,像当初为大姐疗伤一样,再为巩俐疗伤。

两人被媒体拍到一起逛街吃饭,亲密幽会,绯闻不胫而走。

此外,孙红雷不止一次在媒体面前表示过对巩俐的好感。

他坦言巩俐是一个很完美的女人,我十分欣赏她,说实话,如果她没有结婚,我肯定会追求她的?。

两人这段闹得沸沸扬扬的绯闻恋情,最终还是无疾而终了。

巩俐回到了富商老公的怀抱,另一边孙红雷也与小学妹暧昧不清。

2004年,孙红雷在东北同乡聚会中认识了自己的师妹李馨雨,殷勤地把她送回家。

从同乡会后,两人私下交往频繁,虽然是东北大汉,可孙红雷也有温柔的一面,二人的关系就差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可惜孙三狼一直没有向李馨雨表白,坊间传闻因为他一直放不下巩俐,想把自己的感情暂时寄托到师妹身上。

李师妹也不怪他,默默陪着,后来时间久了,久而久之他们就走到了一起。

戏约不断,绯闻缠身,孙三狼身上有着各种加成,人气高涨。

与李师妹打得火热之后,他的桃花源源不断,与陈小艺、左小青、叶璇等知名女星都传出过恋爱绯闻。

到了2008年,随着《潜伏》热播,孙红雷与姚晨的婚外情传得沸沸扬扬的。

当时有一个很火的热搜话题姚晨婚内出轨四次?,有知情人透露,其中有一次就是和孙红雷。

媒体人巨春雷称,拍《潜伏》时,姚晨主动敲开孙红雷房门,多次与他深夜探讨剧本。

面对这段绯闻,孙红雷耐人寻味地表示我的家教不允许我回答?。

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回应,引发了众人热议,让两人的关系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就算是清白的,被他这么一说,怕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混迹娱乐圈多年,孙红雷深知圈内的混乱。

正是因为太清楚了,所以他知道,女友可以交圈内的,但是结婚一定要找圈外的。

他不止一次说过,自己将来结婚的话,一定会找个圈外人。

2009年, 孙红雷公开承认已有女友,女方叫王骏迪,是一名女高音歌唱家。

当老朋友?巩俐得知这个消息时,还向孙红雷送上了祝福。

2014年10月1日,孙红雷在微博上宣布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王骏迪结婚,结束了自己在圈内的"绯闻生涯?。

从《征服》中的刘华强,到《潜伏》里的余则成、《男人帮》里顾小白,再到《好先生》中的陆远,孙红雷的经典角色深入人心,他的小眼睛硬汉形象更是成为活招牌。

近年来,孙红雷参加了综艺热播节目《极限挑战》 ,以反差萌自称颜王?,事业一飞冲天。

能有今天的成就,曾经帮助过他的丁嘉丽功不可没,若是没有丁姐的帮助,恐怕他也没有那么好的契机能出名。

当然,还得会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合理利用身边资源,在这方面孙红雷无疑是个聪明人。

无论什么时候,他都知道自己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07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