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已成为现代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标志
『我的世界很灰,有时候甚至想到死,一了百了。』李倩予一身时髦的名牌衣着和面部精致的化妆,都掩饰不住她眉宇间透露出来的疲惫与憔悴。
李倩予是北京典型的高级白领:在国内名牌高校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之后凭着优秀的外语水平,受雇于建国门CBD商圈的一家跨国公司,薪水以美金结算,开着一辆红色『波罗』,还供着一套地段不错的商品房。
步入『中产』的她,生活却并不快乐。
『感觉很累!工作累,生活累,恋爱累,交际累,件件事都累,每天下来疲惫不堪,逐渐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李倩予说,事实上,外企的工作按部就班,并不十分忙碌,但自己总有做不完的事,匆匆忙忙,感觉每件事完成的质量都不高,一向信心十足的她,甚至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了怀疑。在感情上,她常常莫名其妙地跟男朋友陷入冷战状态,次数多了之后,双方都失去激情乃至兴趣,几乎到了分手边缘,尽管她不想一份感情就此烟消云散,却又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
更让她感到无奈的是,由于工作和恋爱占去了她绝大部分时间,已经很久没有跟朋友联络,『觉得所有的朋友都拋弃了自己,心理上非常孤独。』
『明年我就30岁了,想起事业无进展,爱情没有着落,年龄逐年增大,新人又层出不穷,我就感到一阵阵恐慌。』
夜间长期失眠,早上没有动力起床,开始大量掉头发,对烟酒依赖加重,经常出现一时间记不起同事姓名的情况……李倩予知道自己病了,找到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告诉她,她患有轻度抑郁症,需要药物和心理辅导。目前,她已经在中日友好医院心理门诊接受了抑郁症第一个疗程的治疗。
来一碗『心灵鸡汤』
在北京『今雨来』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窗帘是绿色原野图案的,柔软的布艺沙发,轻音乐和熏香炉的幽幽香气一起在小小的屋子里蔓延。为了让前来咨询的人能更加放松,减少可能产生的抵触情绪或敌意,心理咨询师舒唱在做咨询时一般都会换上色彩柔和的黄色外套。
咨询者来到我的咨询室,我会和他45度角相对,以便于观察他的身体语言,因为人的内心含义,90%以上不是靠说话,而是靠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来表达。之后,帮他尽量放松,回忆童年时的东西,给他一个意象,把那些不愉快的东西呼到太阳上去,燃烧掉,然后再回来。通常呼气宣泄的时候,咨询者会控制不住自己,泪流满面,甚至放声大哭。』舒唱说,当咨询者宣泄完了整个过程,不少人就会想蹦想跳,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一般治疗一次就会见效,开业半年来我已经接受了大约150个人的咨询,凡是配合的,事后认真按我教的方法积极进行训练的,精神面貌都有很好的改善。』
大学专业为心理学、毕业后在新华社的一家报纸干了十多年记者的舒唱,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遇了不少心理问题,在治疗过程中对『老本行』萌生了极大兴趣,继而重返学堂,进行系统学习培训,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人的精神世界奥妙无穷,心理问题复杂多样,出了心理问题,就必须要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你找症结,帮助你改善心理状况,淤而不解只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和伤害。』她说。
曾在美国从事多年音乐心理治疗工作的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高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针对心理问题,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心理咨询,另一种则是心理治疗。
『这是有不同含意的两个概念。心理咨询主要是语言劝诱,层次浅些,针对的是有某些心理疑问和障碍的健康人群;而心理治疗则更深入,涉及到潜意识的层面,针对的是已有明显症状的心理疾病患者,经常辅以药物等医疗手段。』而高天主要通过音乐来让人宣泄,产生更多自我体验。现在,他每周要做五六个病例。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给有心理问题的人带来了福音。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把心理咨询的作用总结为『帮助人们心理成长的心灵鸡汤』。
『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使他能面对问题,产生改变,以后碰到此类问题,知道怎样去想,怎样去做,可以正确处理。更完美的效果,就是使病人达到人格上的成熟,当然,这需要做长期的治疗。』
即使是心理医生本身,也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以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讲,叫做接受督导。』安定医院的刘军医师解释道,心理医生也是普通人,一样上下班,一样吃五谷杂粮,本质上与普通人的心理问题没什么区别。『所以,普通人可能一时间需要心理医生,事关他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工作者,却一辈子都需要被治疗。』
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在国外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们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和提高的衡量标准之一。美国有85%的人每半年看一次牙医,30%的人定期看心理医生,8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而在中国,接受心理医生咨询治疗的人数比例不到5%。最近的一个调查数据更让人感觉痛心:93%的有自杀行为的人从未看过心理医生!
传统观念是阻碍人们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身体有病,上医院视为理所当然,但有心理问题,找专家却要藏着掖着,害怕人知道后被骂作「有神经病」。』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研究生钟杰认为,传统力量还表现在不少人不习惯于把『隐私的东西』向外讲,以至于有病也『讳疾忌医』。
『另一方面是经济原因。看心理医生是自费项目,不能报销,不少人难以或不愿承担这笔费用。』据钟杰介绍,在美国,根据医疗保险购买级别的不同,看心理医生是纳入医保体系,可以『报销』的。而中国要推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行业的发展,解决老百姓的心理健康问题,政府有必要出面,在医保问题上进行变革和调整,让更多有心理问题的人能坦然走进心理诊所接受辅导或治疗。
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
『可以这么说,几乎现代社会的每个人都存在心理问题,不过表现程度有所不同。严重的话,不仅影响个人健康、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影响他人和社会,诱发一些不稳定因素,给社会财富和秩序造成重大损失。』北京市安定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刘军说。
美国学者坎布斯曾提出人们心理人格健康、健全的四个特质: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主观经验丰富,较清楚地认知周围的人和事。
按照这样的标准,有专家指出,中国有70%左右的人属于精神『亚健康』。有国外心理学家曾把心理问题比作精神上的『感冒』,看来,中国人正陷入一场『集体感冒』之中。
『人人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钟杰说,心理问题的产生一般没有严格的性别区分,无论男女,一生中无一例外逃脱不了心理问题的困扰。且每个人生阶段的问题都有所不同,比如儿童中孤独症、社交焦虑、社交恐惧等症状发病率较高,老年人中一半人左右易患老年抑郁症;青少年的问题最多,大概有1/5有心理问题,神经症的发病率大概在10%左右。
『每五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有心理问题,整个社会有多少?这些心理不健康的人若占据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可能造成的损害难以估计。』钟杰说。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一位官员公开透露,按照国际通行准则计算,神经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总负担的20%。名列精神疾病前5位的依次是:抑郁症6.2%、自杀3.9%、双相情感障碍1.8%、精神分裂症1.3%、强迫症1.1%。2002年4月,李岚清副总理在一次会议上着重提出了精神卫生的问题。有专家表示,此举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精神卫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项有趣的对比调查显示了中国人的心理卫生现状。有关机构曾向随机抽样的人群询问:『一年中你有否感到有特别幸福的事?』美国回答『有』的人占一半以上,而中国人中做肯定回答的只有20%多,中国人的『幸福感』似乎大大低于西方。
中国人的心理问题正逐渐凸显出来。那么,心理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其根源究竟何在?
安定医院精神科刘军医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正是学术界目前重点讨论的话题。除性格因素、遗传病症等器质原因外,中国现代社会各方面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不公平现象,可能是诱使心理失衡、问题增多的重要原因。
现代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机遇,但也给年轻人带来了很多压力和困扰。近年来,年轻人心理问题的日益严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心理问题呢?
首先,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是影响年轻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给年轻人带来了新的交流方式和信息渠道,但同时也让年轻人面临着信息过载、虚拟生活和网络暴力等问题。过多地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会导致年轻人的情绪波动和自尊心下降,甚至引起抑郁、孤独和成瘾等心理问题。
其次,教育压力和就业压力也是造成年轻人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家长和社会对年轻人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学校和老师也给学生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年轻人为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面对重重的压力,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难以得到良好的维护。
第三,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年轻人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社会发展带来了经济繁荣和物质丰富,但也让家庭和社会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和紧张。婚恋问题、家庭问题、职场问题等种种问题都是影响年轻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使得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焦虑和无助。
最后,我们也不能忽略自身素质问题。现代青少年普遍缺乏自律、耐心和坚韧的品质,难以忍受挫折和失败,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和行为。另外,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比如不良娱乐、暴力游戏和吸毒等。
为缓解年轻人心理问题,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加强对年轻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引导年轻人健康使用,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同时,应该加强就业和教育改革,减轻年轻人的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为自己的心理健康负责,创造美好的未来。
现代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可能是由于现代生活中的压力和负担导致的。这些压力包括工作压力、社交压力、家庭压力等。
一种应对方法是通过自我调节技巧来缓解压力。这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运动等方式来实现。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寻求专业帮助来解决心理问题。这可以通过咨询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来实现。
这些方法的原因/动机在于,自我调节技巧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而寻求专业帮助则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心理问题。
个人建议是:尝试采用自我调节技巧来缓解压力,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来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社交关系,并学会正确处理压力也是很重要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02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心理疾病新概念
下一篇: 适应的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