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心理防卫机制

医案日记 2023-06-03 14:48:44

心理防卫机制

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人们应付心理应激造成的压力,适应环境而使用的一种策略。大多在不知不觉地运用。可以使人们减轻由于心理压力或挫折而引起的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这是一种在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方式,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防卫机制,现将主要的介绍如下:

〈1〉转移机制。当不良刺激难以摆脱时,可借助其他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使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如打针时利用交谈来分散注意力减少疼痛;一个人走夜路,新疆胆怯,唱个歌,哼支曲可壮壮胆等。

〈2〉补偿机制。一个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不足或缺陷,有时可能是无法改变的,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盲人耳灵”就是这个道理。生理上的缺陷,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才能,取得别人的尊重,达到心理平衡,心理上的创伤也可以通过一定途径进行补偿。

〈3〉升华机制。把有呵的心理刺激转换成有意义的活动,“化悲痛为力量”就是升华的道理“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是升华的体现,“吃一长一智”,“孔子厄而写〈春秋〉,太史公腐而〈史记〉出”都是升华的范例,这是人们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最有积极意义的、建设性的防卫机制。

〈4〉理性机制。当受到精神刺激后,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意志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青年人易感情用事,在激情下容易产生冲动,事后后悔已晚,有的可铸成大错。

〈5〉缓冲机制。也称幽默机制,当你处于难以改变的困境时,可以用说个俏皮话,开句玩笑的幽默办法得到解决,使紧张的情绪在笑声中消散,使即将发生的冲动在幽默中缓解。幽默不但可以化解困境和尴尬的场面,使被动的处境得到改变,而且可以赋予生活以情趣和活力。幽默是一种含蓄谐为特点的良性刺激,特别调解人的不良情绪,而且回味深长,每当回忆起都有愉快感。如邓小平回答外国友人问及为何在饱经政治风云而健康长寿时讲,“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哩”,既有语言艺术又体现了政治家的风度,同时也介绍了心理健康也长寿的经验,意境无穷。所以说幽默是一种高尚的防卫机制,它可以打破窘境,改变困难局面。

〈6〉支持机制。有些精神刺激,个人难以排除,若能向亲朋好友倾诉,获得他们的劝慰和支持,则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7〉激励机制。发现目标难以达到,鼓足勇气,增强干劲,经过努力而达到目的,获得心理满足和平衡,不但可以增强自信,而且可以获得成功的经验。“跳起来摘苹果吃”,可以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增进身心健康。

〈8〉利他机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克服非分欲求,净化自身言行,以求心理平衡。利他行为可以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社会存在价值而获得自我满足,助人为乐就是具体体现。

〈9〉隔离机制。把容易引起自己痛苦的事情从意识中加以隔离,不使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不愉快的情绪,如老人死了讲“长眠”、“过世”等。“头怕讲点灯炮”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讲话切记“矮子面前不说短话”,以免给人造成心理压力。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文饰机制、否认机制、转换机制、幻想机制、抵消机制、倒退机制、推诿机制、韬晦机制、曲静机制、压抑机制等。

对这些机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灵活运用,切不可照般照套,同时,也可以采取多种机制并用,以达最好效果。

紧张的生活是学生必备的,也是心理健康所必须的,紧张能使人们发挥最大的潜能达到高效率状态,从而活动身心健康。所以说紧张的 学习生活只要不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每次应激事件都可使耐受力、承受力和适应力提高一步,这也说明,适度的应激是同学们心理健康的心要条件,同学们生活中不可能没矛盾,不可能没有紧张,解决矛盾,迎接挑战,既可以使我们产生紧张、劳累和苦恼,也同时为我们带来了喜悦、轻松和欢乐。那些回避紧张生活的人不但不会得到心理健康,而且也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学生。

积极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

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补偿、抵消和幽默。补偿是遇到挫折后,通过别的事物把因挫折带来的损失从内心体验到行为给予补偿过来。抵消是当欲望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以另外一种象征性的事物来缓解矛盾。幽默也就是自嘲,幽默很容易缩短与周围人的距离,而且能够帮助自己有效地寻求社会支持。

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三方面的胁迫,如果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然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三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

既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扩展资料

否定,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否定”与“压抑”极为相似。

唯“否定”不是有目地的忘却,而是把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譬如,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就像沙漠中的驼鸟,敌人迫赶逼迫在眼前,无法面对,把头埋于沙堆中,当做没这回事一样,都是一种否定的表现。

又如春娇与男友志明交往了三年,在订婚的前夕,忽然志明变心了,母亲知道春娇十分爱志明,担心她想不开,就好言安慰她,焉知春娇说:“其实不结,也好,我一向也在担心结婚后怎能家庭与事业兼顾……。”春娇用“否定”的防卫方法来逃避现实的痛苦。

许多人面对绝症,或亲人的死亡,就常会本能地说“这不是真的”,用“否定”来逃避巨大的伤痛。其他如“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都是否定作用的表现。

-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理论包括哪些方面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s)又称心理防卫机制或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s),由弗洛伊德首先提出,属于精神分析学概念范畴。是指人们在面对压力源时,采取的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以减轻焦虑、紧张和痛苦。弗洛伊德认为这种心理策略是无意识的被动的,其理论解释以本能学说为基础。

二、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及内容: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以下14种。

1)否定(denial):对自己无法接受的事实潜意识地加以拒绝,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并不是有意否认事实。

2)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合理化,以掩盖自己的行为动机或解释结果。合理化有好恶、抱怨及需要三种类型。好恶型指以自己的好恶为理由而掩盖不足,以维护自尊,如“酸葡萄效应”。抱怨型指将自己的过失归于客观原因,以推卸责任,减轻内疚,如“难题效应”。需要型指将自己的行为动机归为当时的需要而解脱自己。

3)转移(replacement):将一种情绪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种可以接受的目标上。即将自己对某人无法发泄的情绪发泄到可以接受的人或物身上。

4)投射(projection):将自己的错误夸张地归于他人,以解脱自己。

5)认同(identification):有意识或潜意识地接受所仰慕的人的品质及行为。

6)退化(regression):是人的心理阶段暂时脱离现实的倒退性行为,即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回复幼年时的幼稚行为以应对现实,满足自己的需要及欲望。

7)幻想(fantasy):用白日梦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减轻痛苦。

8)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极力否认自己所忌讳的动机及行为,采取与自己动机完全相反的态度及行为,以掩盖自己本来的愿望。

9)潜抑(repression):将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感情、思想及冲动潜意识的加以抑制。

10)抑制(suppression):用理智的力量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心理需求。

11)补偿(compensation):潜意识地企图克服事实上或想象中的不足而产生的自卑感,用各种方法来弥补由于身心不足而产生的自卑感。

12)升华(sublimation):将被压抑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

13)幽默(humor):以自嘲的方式来缓解窘迫的处境及心理压力。

14)选择性忽视(selective inattention):潜意识地忽视对自己不重要或烦恼的事情。

心理防御机制是什么?

以下是一些个体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下面所述的下策和中策的各种方法,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情况。有意采用者明知这些方法不解决现实问题,只是利用这些方法暂时舒缓情绪,当事人会不断寻找机会或创造条件去解决导致不良情绪的现实问题;而无意者以某种习惯方式运用其中一或两种方法作为自动应付环境的方式,他们不清楚自己正在使用这些不太健康的处理情绪的方式,从而他们的情绪问题持续存在,或者不能适应更高的或变化的环境要求。

心理学 心理 防御机制

一、下策

这些方法只能在别无他法时临时使用,用来暂时调整或勉强控制情绪,切不可滥用尤其不可久用形成习惯,否则必将阻碍人的成长,或者导致更多、更重的情绪困扰甚至精神疾病,或者招致更难处理和接受的事件。

有的人己经在无意之中将某种调节方式模式化了,每当遇到困难或不良情绪时,就自动地以这种方式来应付。例如,他可能习惯地否认几乎所有困难,从而难以真正解决困难,也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导致更多的否认,导致恶性循环。再如,他可能习惯性地以压抑的方式来面对困难和他自己的情绪,这将直接导致情绪中枢的功能异常。阿Q精神是多种下策的集合,所有这些调适方式都没有真正解决困难,也没有真正化解不良情绪,不能从解决困难(人类的重要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和发展的心理需要,它只能起到使人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有时还会使实际问题复杂化,增加挫折和心理冲突的程度。

1、否定

这是一种原始而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定就当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获取心灵上暂时的安慰。这是避免精神的最常用方法,多数人在特殊的困难面前都会自动用到它。

2、压抑

压抑也是一种最基本的自我防卫方法。它是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思想、感情、意向和经验,在还未发觉之前便做了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得以保持心境安宁,感受不到焦虑和恐惧。

3、投射

将自己的恶念和恶习归咎于他人,认为是别人造成了自己的困难或障碍,以此减轻不安、内疚和焦虑。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投射,不是理智的思维。

4、转移

转移是指把不满足的情绪发泄到对自己危险较小的对象(或称之为“替罪羊”)身上。

5、退化

个体以幼稚的行为和情绪来应付压力或挫折,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同情,帮助和照顾。当个体长大成人后,本来应该运用成人的方法和态度来处理事情,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某些原因,个体往往放弃成人方式而恢复使用早期幼稚的方式应付事变。

6、幻想

遇到困难时,让思想随着愿望任意飘游,以此获得心中的平,即以非现实的方式对付挫折,做“白日梦”。许多时候,当个体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者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会利用幻想的方法,将自已暂时抽离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得享内心的平静和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满足。

7、冷漠

受到挫折后的反应,有时沉默与冷漠。冷漠中也包含有愤怒不满的情绪,只是这种情绪被暂时压抑,没有爆发,而是以间接的方式表示反抗。如果个体因攻击失败而导致更大挫折时,就以冷漠方式来对付挫折。一般内向型个性与心理承受力弱、自信心差的人更倾向以冷漠的方式对付挫折。

8、固着反应

也称固执反应,即指某人遭受挫折时,以一种一成不变的方式作出反应。具有固着反应的人缺乏机敏品质与随机应变的能力,误以为固着是坚定,机敏与应变是投机行为。

9、反向作用

个体的一些不能被自己的理智和社会所接受的欲望和行为虽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不被自己觉察,但仍然具有强大的动机作用,有时会改头换面,从相反的方向,以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反向作用,又称“矫枉过正”现象。

10、攻击

“挫折攻击假说”认为,挫折发生后会引起人的愤怒情绪,导致其直接攻击人或事物。其攻击的方式可能是表情的,或怒目而视,或挥手指责;也可能是口头的直接漫骂或指责;还可能动手打斗。

11、生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个健康人总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但是如果是面对一个病人,社会对他的要求可能会有所减轻甚至会暂时取消,对于病人的过失,也可能免于计较。因此,当个体处于一种非常困难的境地时,有时会以生病的方式来应对,以逃避压力带来的挫败感。

心理学 心理 防御

二、中策

虽是中策,若使用不当,也变成下策。

1、抵消作用

用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或事件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好像那些事情根本没有发生似的,这就是抵消作用。

2、回避

回避是为了使困难自行消失。所谓“惹不起,躲得起”就是这个意思。转移注意力,尽可能回避,躲开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是个体即将或已经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摆脱策略。

3、淡化

外部信息刺激与人的心理认知的相互作用产生心理体验。心理认知、心理体验的不一致导致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无法排解,就可能出现心理间题。这说明,如果能够人为地避免会导致心理冲突的外部信息刺激做到减轻或消除外部刺激对心理认知的影响,就能弱化心理体验的强度,从而减轻心理认知和心理体验的冲突。

4、合理化作用

在某种情况下,个人的动机和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者不能达到目标时,为了避免因挫折而产生焦虑的痛苦,以及维持个人的自尊心理,往往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从解释来看,可能是自圆其说的“好理由”,但从行为动机来讲,未必是“真理由”,而是以合理的言词去辩护偏离正轨的行为,这可能是一种文过饰非的表现。所以,合理化作用也称“文饰作用”。

5、降低期望值

一个人的目标或抱负水平越高,其效价就越高,但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常言道:“希望得愈热烈,失望的痛苦就愈深。”当个体的动机不能实现,实现目标的需要不能满足时,就可能有受挫感,产生心理紧张或痛苦。避免或缓解这种状况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当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受挫时,及时调整目标,使之更加切合实际,易于实现。

6、补偿

指个人行为遭受挫折或因个人生理缺陷能力所限,不能达到目的时,以其它成功的活动方式来代替。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例如,盲人的触摸觉特别灵敏聋哑人心灵手巧,是生理心理的补偿作用。

7、表同作用

这是一个人在遭遇挫折时自觉地仿效他人优良品质和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个体常常把别人有的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使自己的思想、信仰、目标和言行更适应环境、社会的要求,从而在主观上增强获得成功的信念和勇气。

心理 心理学 防御

三、上策

个体遇到挫折时,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做出减轻挫折心理和满足需要的积极适应性行为。

1、转视

并不是任何来自客观现实的外部刺激都可以回避或淡化,但是,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有时候,同一客观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使人陷入心理困境;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它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体验转化为积极情绪体验,走出心理困境。

2、换脑

所着火的屋子迅速在火焰中被夷为平地,一个小男孩站在父母旁边,目睹了这无情的一幕。记者语带同情地说:“孩子,看来你无家可归了。”小男孩抬起头看着记者,口气坚定地说:“我们有家—一我们只是少了放它的场所。”

在个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换脑法,减少或消除心理认知与心理体验的矛盾冲突。

3、升华

升华是把指那些不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与本能的冲动,加以改变、净化、提高,成为符合社会标准的、高尚的追求。例如,当某人爱情遭受挫折时,他可以转向写诗、写小说、绘画、弹琴或雕刻等,抒发自己被压抑的感情,也就是平时人们常说的,化悲痛为力量。升华能使原来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焦虑情绪得以消除,能使个体保持内心的安静与平衡,还能满足个人的与成就的需要。

4、幽默

德国作家布拉尔说过:“使人发笑的,是滑稽;使人想一想才发笑的,是幽默。”诙谐、幽默、风趣、滑稽是调节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个体适应的极好方法。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当个体陷入某种不协调、被动、尴尬的局面中,或与他人发生冲突时,用风趣、幽默的态度去应付,可以使紧张的局得到缓解尴尬的局面变得轻松。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心理适应机制的一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消极的心理防卫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焦虑,远离痛苦,但就像失眠者久服安眠药,副作用极大。个体应尽量采取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以防在不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上、中、下三策共22种心理防御机制,你常用的是哪一种?看看有多少人和你一样,欢迎留言互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02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