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厚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顾植山 江苏江阴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
晚清时以柳宝诒为代表
到清代晚期,这块名医辈出的土地,孕育了一代宗师柳宝诒。与柳宝诒同时稍早的有名医吴达,稍后又涌现出张洵佳、曹颖甫、朱少鸿、承淡安等医学大家。
柳宝诒(1842~1901),字谷孙,号冠群,人称“冠先生”,龙砂地区周庄镇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考中第一名秀才。光绪十一年(1885年)以优贡入京,任正红旗官学教习,兼行医于京。士大夫以病求治,辄着手成春,声名渐显。后弃官归里,精研医道,数年间名声大振,江浙学子来归者甚众。柳氏著作存世者有《温热逢源》、《柳选四家医案》、《素问说意》、《惜余医案》、《柳致和堂丸散膏丹释义》等。另据光绪三十年刻本《江阴柳氏惜余小舍医学丛书目录》所列,柳氏著作尚有《疟痢逢源》、《评医琴川医家三种》、《梓贤医案十六家》、《清芬医案》、《鸿雪医案》等,均佚。1965年有上海张耀卿据《临证治验录》、《惜余医话》、《仁术志》3个抄本整理成《柳宝诒医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柳氏继承龙砂医学传统,重视对《黄帝内经》的钻研而有《素问说意》之作。所著《温热逢源》3卷,从六经究温病,强调“伤寒温热,为病不同,而六经之见证则同;用药不同,而六经之立法相同。治温病者,乌可舍六经而不讲哉!”其书又专论伏气温病,认为温疫病因乃寒郁热化,“所受之寒,无不伏于少阴。”邪伏少阴之说,深得《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精髓。
柳宝诒的学术思想,对龙砂及其周边地区的医家影响甚大。如江阴朱氏中医被称为“一门三杰”(朱少鸿、朱凤嘉、朱莘农),朱少鸿之子朱凤嘉在《论伏邪伤寒证治之概要》中就发挥了柳宝诒的伏邪思想,谓“伏邪为病,包括温暑”,“天下之病,孰有多于伏邪者乎?”朱少鸿之弟朱莘农的著名观点是“夹阴伤寒”,所论“盖缘先天少阴之素虚,偶一不慎,而寒邪直中虚处”;“足见少阴阴阳亏虚,寒邪才能深入。”与柳氏少阴伏邪说一脉相承。
稍早于柳宝诒的名医吴达,字东旸,号澹园。他重视运气之学,其《医学求是》中云:“证之变化,随岁时而转旋”,并记述了许多实例来证明此说,例如:“若丙子秋,所见之证大都脉数、舌光、发热、少汗、干咳、喉痒、咽疼、口渴,一派秋燥,……盖丙子岁,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夏秋多旱,人与天地同气,故所见燥证极多。今岁丁丑,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夏秋多雨,暑令不热,秋病湿证居多。”吴氏在《运气应病说》中总结说:“惟就余迩年所历时证之多者,验之运气,往往相合。特因病以测岁气,非执岁气以求病也。”吴氏从临床实际观察谈对运气学说的体会,可谓实事求是而能活用运气理论者。
稍晚于柳宝诒的张洵佳,字少泉,龙砂华士镇人,晚清优贡,博学精医,曾为徐世昌塾师,后以医名称著京师。晚年退归故里,慈禧骤病,由徐世昌举荐,被急电召赴京城为慈禧治病。1907年张洵佳病逝,徐世昌赠以“江藩宗师”匾额。子张宗曜承父业,亦有医名。
桃李满天下
柳宝诒重视传承教育,弟子达百余人,其中如薛文元、邓养初、金石如、吴晋丰等,俱成为医学名家。
因柳宝诒的学生薛文元,再传弟子章巨膺及同乡晚一辈的曹家达、朱少鸿等俱悬壶上海,柳氏学术思想在近代上海中医界有重要影响。
曹家达(1868~1937年),字颖甫,与柳宝诒同为龙砂地区周庄镇人。其父曹秉生“深通中医,家人患疾,从不延医,自家处方服药,无不霍然病痊。”曹氏从小受家庭熏陶,对当地龙砂医家的学术和临床故事耳濡目染,留下深刻印象。
曹氏在学术上专宗仲景之学,善用经方;所著《伤寒发微》、《金匮发微》,推崇张志聪、黄元御之说,而张、黄两氏,皆以重《内经》、重运气而讲气化著名。从曹氏与龙砂医学的种种渊源,就不难理解曹氏这一学术特色形成的来由了。
曹家达曾长期在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任教,并曾担任过教务长,教过的学生有秦伯未、章次公、陈存仁、严苍山、许半龙、程门雪、王一仁、张赞臣、王慎轩、丁济华、黄文东等,后均成为中医名家。
薛文元(1867~1937年),名蕃,柳宝诒嫡传弟子,医名望重于上海,是上海市国医公会和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的发起创办人之—。1931年冬,上海中国医学院创办未久,濒临倒闭,薛文元受上海国医公会委派出任院长,使中国医学院出现空前的安定和兴旺,办学规模和社会地位、师资力量等都超过当时国内其它中医学校,因而被誉为“国医最高学府”。
薛文元的入室弟子盛心如也长期在中国医学院任教,并担任过事务主任、训育主任等职。在薛文元、郭柏良任院长期间,中国医学院培养的学生成为著名医家的有朱良春、颜德馨、梁乃津、何志雄、陆芷青、董漱六等。
柳宝诒的再传弟子章巨膺,一生从事中医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主要弟子有何任、王玉润、钱伯文、凌耀星等。
章氏认为《伤寒论》是对《内经》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强调要在学好《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学习《伤寒》;在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方面,章巨膺曾说:“在卅年前,我也片面地崇奉仲景,不同意叶、吴。”“崇奉仲景,不同意叶、吴”,恰是柳宝诒的观点,反映了章氏早期对柳宝诒学术思想的传承。尽管章氏后来对叶、吴的看法有所改变,但章氏仍强调温病属于伤寒的一部分,故章氏多据《内经》阐释《伤寒》,从《伤寒》而论温病;又曾发表《宋以来医学流派和五运六气之关系》一文,从五运六气的角度分析了中医各家学说形成的原因。章氏重视《内经》、《伤寒》和五运六气,不离龙砂医学本色。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和新中国医学院是解放前上海办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三家中医学校,那时《柳选四家医案》在上海中医界流传极广,几乎人手一册,这与曹颖甫、薛文元和章巨膺分别主持三校教务时的推介有一定关系。
承淡安(1899~1957年),龙砂华士镇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承氏为龙砂世医,承淡安少从父学,后从同邑名医瞿简庄习内科,通内、外、儿各科,尤以针灸见长。承淡安为推广针灸事业,1928年始在苏州、无锡等地开办针灸教育研究机构,广收学员,抗战期间到四川仍坚持办学,20年间培养学生逾万,遍布海内外。弟子赵尔康、邱茂良、谢锡亮、陆善仲、孔昭遐、留章杰等均为针灸名家。1954年出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校长,该校师资班为全国各中医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师资,被誉为中医界的“黄埔军校”,单被选派去北京的就有董建华、程莘农、王玉川、王绵之、颜正华、印会河、程士德、刘弼臣、杨甲三等,为北京中医学院的创办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医大师周仲瑛、张灿玾、班秀文等也都毕业于该校办的师资班。承氏著作颇丰,主要有《中国针灸学》、《铜人经穴图考》、《子午流注针法》、《针灸菁华》、《伤寒论新注》等。承氏重视子午流注,与龙砂医家重视五运六气的传统一以贯之。
曹颖甫、薛文元、承淡安、郭柏良、章巨膺五位中医教育家对近现代中医教育的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
故址在今江西省庐山市和安徽凤阳,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基本介绍中文名 :杏林 含义 :中医学界 故址 :庐山紫霞峰 来源 :《神仙传》 相关人物 :董奉 精神 :亲、善、诚、信、中、和传说故事,董奉,部分释,相关词目,同类典故,史料记载,文化之根,杏林始祖,杏林遗址,杏林文化,杏林精神,杏林位置,杏坛,集美杏林街道,进出岛设施,传说故事董奉,字君异,侯官(现今福建闽县)人,生于三国时代(约公元221~264年之间)。董奉少年时期,除了学习古籍经典之外,发奋钻研岐黄之术,立志要做一位济世的医生。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位高人,因而修得道术,不但医术极为高明,而且能够预言风雨,民众都视他为能“呼风唤雨"的仙人。 道术对修身养性,有其一番道理。董奉修得道术后,青春长留,驻颜不变。据说有一个在侯官出生的少年,第一次见到董奉时,董奉已是四十出头的人,五十年后,此人回侯官探亲,看见许多当年的邻居朋友,都已经老的老,死的死,唯有董奉的颜貌一如往日,没有一点变化,心中很奇怪,就问董奉:“当初我看到先生是中年人,而今我已满头白发,您却仍然健壮如中年,先生是否得道?”董奉回答: “偶然耳”。长生不老,乃是历代许多帝王、权贵们梦寐以求的事,但如白居易的诗所说:“又无大药驻朱颜”。因此,前来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和“法术”的人,日益增多,搅得董奉终日不能安宁,于是,他便离开家乡,周游天下,以医术济世救人。 他经过交州(现今广西),刺史士燮罹中毒性休克,厥亡三日,经董奉救治,死而复生,这一讯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江南。士燮全家万分感激,特地在府邸的旁边建造了一座高楼,供董奉居住,一日三餐均亲自侍奉。一年后,董奉谢绝了士燮的盛情挽留,离开交州北上。 途经钟离(今安徽凤阳)时,他看到当地人民由于三国争战而贫病交加,十分同情,便在凤凰山之南六十里的一个贫困的小山坡上居住下来。他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把江南种植果木的农业技术知识传播给钟离农民,鼓励人们在荒山坡上种植杏树以救荒致富,可惜很多人对这位悬壶治病的“游医郎中”,提倡的种杏致富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并不实行。于是,董奉定下了一奇特的规章:看病不收费用,但重病者病痊愈后,要在他居住的山坡上种植杏树五株;病轻者,种一株。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远近患者纷纷前来求治,数年之间就种植了万余株杏树,成为一遍杏林。杏子成熟时,董奉写了一张告示,规定:来买杏的人,不必通报,只要留下一斗谷子,就自行摘一斗杏去。他把杏子交换来的谷,用以救济贫民。据说,每年有二、三万贫病交加的人,受到董奉的救济。《寰宇记》云:“钟离县杏山,吴时董奉居于此,为人治病,惟令种杏五株,数年,杏至万株。”《凤阳县志》也载有,“杏山在府治南六十里,吴时董奉种杏于居,不数年,在他的住处又种植了十多万株杏树,至今在杏山还留有杏林遗迹。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家住庐山。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待到杏子熟了得的时候,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的农民。 董奉在庐山遗迹颇多,根据资料和史实基本可以确定: ①山南般若峰下今归宗寺、渊明醉石间有董奉居住过的杏林草堂,称为董奉馆,又称董真人升坛,后在此处又曾建杏坛庵,清代名为香泉寺。 ②山北莲花峰下(现称龙门沟),董奉去世后,当地人怀念他,在其升仙处建太乙宫祀之,观内有丹井,观后有种杏轩等。 ③西林寺后山的伏虎庵是董奉“虎口取骾”和“虎守杏林”遗址。 ④距董奉馆3华里即今东林寺西北1华里处有董奉的炼丹台等。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元代的书画家赵孟頫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杏林”也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 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园”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董奉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7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解读铁杆中医
下一篇: 薛姨妈胁痛用钩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