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过后,龙龙跑到外面和小朋友一块堆雪人,回来后累得满头大汗。晚上龙龙从睡梦中惊醒,直嚷耳朵疼,爸妈赶紧带龙龙来到医院里。
龙龙得的是急性中耳炎。医生解释说:儿童急性中耳炎是冬季多发病,多见于1~6岁的儿童,冬季儿童容易感冒。人的耳朵和鼻子通过咽鼓管相通,儿童的咽鼓管较短,管腔相对较大,咽口位置较低,走向似一条直线,与水平面交角小,近似水平,因此鼻部和咽部的分泌物及细菌等微生物容易经此侵入中耳,而且咽部淋巴组织丰富,常增生肥大,腺样体沟裂或扁桃体隐窝可隐藏细菌和病毒,中耳与其毗邻,易遭感染。
儿童患急性中耳炎后常常发热,体温高达40℃以上,中耳腔的炎性分泌物渗出,其中的脓性分泌物可刺激鼓膜,造成耳朵疼痛难忍,较小的儿童不会诉说耳痛、耳鸣等症状,常表现为搔耳、搓耳、摇头、哭闹不安,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患急性中耳炎后应及时给孩子应用抗生素,可使咽鼓管通畅。如果不及时治疗,鼓膜因炎症反应可能会穿孔,如果穿孔不愈合,就会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影响孩子的听力。
、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因为感冒是诱发中耳炎的最大致病因素,当儿童在3-6岁时,他们也要开始在幼儿园独立上学,如果擤鼻涕不正确,往往会诱发中耳炎,家长首先要教会儿童正确的擤鼻涕方式。家长要教会孩子擤鼻涕时要温和而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耳朵感染。还应教孩子不要捏住鼻子强忍喷嚏,因为这样也会使感染进入耳朵。
2、减少儿童在不洁环境的机会: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戒烟。与无烟家庭相比,和吸烟者一起生活的孩子似乎更容易患中耳炎。香烟会刺激鼻腔通道和中耳腔的内膜,进而干扰耳咽管的正常活动。如果戒不了烟,那至少做到别在家里抽烟。同时,减少让儿童出现在不洁环境中的机会,如果是到游泳池游泳,也需要选择干净的游泳池,不要在肮脏的水域游泳。若不慎将水流进耳朵里,应及时吹干耳朵,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之远,向耳内吹。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
3、让孩子远离病源。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让孩子远离染病儿童将有助于减少孩子耳朵感染的危险。若孩子患有过敏性鼻炎,则控制好病情也有利于预防耳朵感染。为孩子选择日托机构时,应核查明该机构对患病儿童的处理方法。
4、警惕发病迹象。怀疑孩子的耳朵被感染时应尽快看医生,这非常重要。因此爸妈需要了解预示耳朵感染的症状。耳朵感染时,年龄较大的孩子会抱怨耳朵疼痛或有充胀感。但年龄较小的孩子还不能描述耳痛,因此爸妈需要注意预示耳朵即将感染的其他征兆,如:孩子拉扯或抓挠耳朵,听力或平衡出现问题,比平时更爱哭闹,耳内有液体流出(已经受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烧、哭闹、抓挠耳朵、恶心和呕吐)。
5、用奶瓶喂奶时要小心。避免在婴儿仰面躺着的时候用奶瓶喂奶或其他婴儿食品,因为在婴儿躺着吞咽时,营养丰富的液体会流入耳咽管并聚集,为传染性生物体创造非常舒适的滋生场所。
6、为儿童掏耳朵要小心。因为儿童比较好动,妈妈在给孩子掏耳朵的时候,有可能不小心弄伤了孩子的外耳,因此,在掏耳朵的时候,用力要轻,不需要经常掏耳朵,因为耳朵分泌物也有保护耳朵的作用,适当地用棉签将分泌物拭去即可。
7、提高身体免疫力。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很不完善,抵抗力很低,尤其是年幼的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很低,无法表达身体的不适感。但是,如果家长们发现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不断摇头,用手抓耳,或者出现不肯吃奶、夜间啼哭、不停用手捉摸耳朵、耳朵有分泌物流出等,这时候家长应该多加注意,尽早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查,减少中耳炎对儿童带来更多的伤害。平时家长注意和儿童一起运动,鼓励儿童多参加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儿童中耳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视。 这需要保持警惕。 早期症状不太明显,但是可能会出现长期的睡觉打鼾、鼻子堵住不畅、还有些孩子会出现听力下降、反复感冒等症状 。对于它的治疗,咽鼓管治疗及内镜治疗减少了手术创伤,安全性及准确性均有较大提高。
患病人群中许多人患有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是鼻咽的淋巴组织,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的交界处。 如果腺样体肥大,它将阻塞鼻窦,并且鼻咽分泌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易于逆行至中耳,这将引起分泌性中耳炎,从而导致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
急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儿童发病率约为4%。该病的高峰年龄是1〜2岁。冬季和春季是疾病的高发期,并且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患有急性中耳炎的儿童,如果不规范治疗,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的病例会引起颅内和颅外并发症,包括耳和耳脓肿,以及脑膜炎,硬膜外脓肿,硬膜下脓肿,脑脓肿和其他颅内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常见且经常发生的疾病,成年人和儿童均可发生。它是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特征是传导性耳聋和鼓膜积液。大部分鼓膜积液为浆液性或粘液性,无脓液形成。病因复杂,除中耳局部感染,变态反应,遗传因素等外,咽鼓管功能障碍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伴有耳紧,耳鸣和耳痛的听力下降是鼓膜充血和内陷的主要临床表现。当鼓膜腔积聚液体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可以看到液面和气泡,如弧形毛发。鼓膜的活性受到限制。听力测试结果表明,传导性听力损失的程度不同。
1.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季节转换或流行病时期,应提前做好上呼吸道感染或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通过各种活动对孩子进行宣教,帮其改掉挖耳的坏习惯,学会正确的擤鼻方法。
4.定期体检,建立防治卡片,积极治疗鼻、鼻咽等疾病。
儿童中耳炎的预防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孩子够大的时候应教他擤鼻涕时要温和而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耳朵感染,还应教孩子不要捏着鼻子强忍鼻涕,喷嚏,因为这样会感染进入耳朵。
第二,避免二手烟引发中耳炎,研究表明与无烟家庭相比和吸烟者一起生活的孩子似乎更容易患中耳炎,香烟会刺激鼻腔通道和中耳腔的内膜,进而干扰耳咽管的正常活动。
第三,是让孩子远离病源,中耳炎大多有感冒或者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让孩子远离染病儿童,将有助于减少耳朵感染的危险,若孩子患有鼻过敏,控制好病情,也有利于预防耳朵感染,为孩子选择日日托结构时应,应核查明该机构对患病儿童的处理方法。
中耳炎,顾名思义,是一种中耳感染,最常见于幼儿,尤其是三个月至三岁的儿童。在中耳腔中,有一根细管子通向鼻咽鼓管,医学上称为咽鼓管。在寒冷的卡索,鼻咽的免疫防御和细菌释放能力降低,导致鼻腔内大量细菌生长。一般认为,人工喂养的孩子的发育不会低于同龄母乳喂养的孩子,事实上,人工喂养和母乳喂养没有太大区别,但母亲应该注意的是喂养行为。如果他们习惯躺下喂食,那么婴儿很容易患上中耳炎!
临床资料显示,中耳炎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儿童。在这一阶段,约有三分之二的婴儿感染了单耳或双耳,并患有中耳炎,其中70%的中耳炎发生在感冒后,主要是因为感冒后婴儿抵抗力下降,最容易感染细菌。又直又短。它们自己的内脏非常脆弱,抵抗力很弱。易受外界细菌和病毒干扰,导致呼吸道反复感染,影响邻近器官,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50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冬季警惕五官常见病
下一篇: 冬季应防冰冻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