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专家提醒:暖冬过后须防春寒病

医案日记 2023-05-20 19:57:20

专家提醒:暖冬过后须防春寒病

2007年2月6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大厅内坐满了等待医治的小病号们,近日由于气候的异常,暖冬的温差增加了感冒患病的几率。图/记者汪蛟

本报综合报道 暖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专家提醒人们,在暖冬过后要提防春寒病的发生。

气象医学家指出,暖冬气候使得大地水分蒸发快,气候变得异常干燥,容易使人出现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眼发涩、皮肤干燥和发痒等症状。干燥的气候还会大大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从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

暖冬过后,必定会有一段时间的春寒。冷暖气流交汇,使得气候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威胁极大。它可使高血压病人发生脑中风,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忽冷忽热的气候还易使儿童遭受“倒春寒”之苦,感染百日咳、麻疹、猩红热、感冒等疾病。

为此,专家提醒,要预防春寒病的发生,体质虚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在冬去春来之时,不要急于脱掉冬装,应多捂一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居室内应及时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适当做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

雨水时节养生应注意哪些事项

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湿度逐渐升高,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因此,在这个时候,养生保健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好中焦脾胃,注意保温。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古代着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雨水节气天气较凉,要注意根据气温培养衣服。同时,不要过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喝凉茶,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以养脾胃,避免脾胃受凉。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其次,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一、注意预防倒春寒引起的疾病

气象医学家解释,暖冬气候使得大地水分蒸发快,气候变得异常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眼发涩、皮肤干燥和发痒等症状,加之干燥的气候会大大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从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忽冷忽热的气候还易使儿童遭受“倒春寒”之苦,感染百日咳、麻疹、猩红热等疾病。

二、对于年老体弱者,春季不宜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尽管养生道上有种说法,称常年用冷水洗脸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若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容易侵入关节,加之没有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在头上就容易出现疼痛等症状。

另外,在春季时期,湿冷犹存,洗头后应该及时用风筒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再变凉,很容易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尤其是洗完头就赶着出去,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很容易出现“偏头风”的症状。

三、暖湿天气注意脾胃气滞

雨水时节,养生应该着重强调“调养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

春季怎样防病?

春天,气候转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猩红热等传染病多有发生、流行。因此,春季一定要重视防病保健。 一、肝病预防。病毒性肝炎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早春发病率最高。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的病毒性肝炎分为五型,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其中甲型、戊型肝炎是经肠道传染、肝炎病毒随病人或健康带毒者的粪便排出,当人们饮用或食用肝炎病毒污染的饮水或食物时,即可导致人体发病。 春季,气候转暖,老鼠、蟑螂、一些苍蝇等传染媒介繁殖、活动增加;天气热,人们喜欢吃生水;新鲜水果、蔬菜大量成熟,生吃瓜果蔬菜多起来,以上因素造成甲型、戊型肝炎在春夏季发生。 防止上述肝病发生的办法是注意环境、饮食、个人卫生。如吃东西前及大小便时用肥皂及流行水洗手;注意食品贮存、避免苍蝇、蟑螂等污染食品;不喝生水、饮用水一定要煮沸;保护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老鼠、蟑螂;至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因主要通过血液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因此,预防的重点是切断血液传染途径。二、红眼病预防。本病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部疾患,好发于每年的春夏之际,一旦在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极易引起暴发流行。 红眼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4小时左右。病后常有眼部不适和有异物感,眼多流泪,怕光及胀痛,眼结膜明显充血,球结膜发红,布满血丝、眼内分泌物增多。若为病毒感染所致,又可见眼睑高度水肿、脸结膜上有大量滤泡、患眼侧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严重的有结膜下出血、角膜发炎、视力模糊。 本病之所以造成暴发流行,主要是接触传染所致。因此,要养成讲卫生、爱清洁、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切忌用手揉眼。在红眼病流行时,不要在游泳池游泳和到公共浴室洗澡。 三、腮腺炎的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在人口密切和居室通风不良的春季容易流行,其潜伏期为7~14天,多发于5~15岁的儿童,本病初起症状是:全身疲倦、口渴、不安、有时高热可达39度左右,突出表现是耳垂周围腮部红肿、压痛、张口或食酸性饮食使唾液分泌增多时,疼痛即可加重。病程一般是1~2周。 由于本病的发生是腮腺炎病毒经病人唾液飞沫侵入口腔粘膜及鼻粘膜产生繁殖,进入血流后即形成病毒血症,所以本病在流行期间,不要到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去。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居室要做到常开窗通风。若确诊为腮腺炎,就要被隔离,一般为三周时间。 四、春天“困倦”的防治。春天,人们常感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道理何在呢? 春困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原因是:冬天为了防止散失大量的热能,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整个皮肤的血管处于收敛状态。而到春天,由于天气变暖,大地复苏,皮肤血管和毛孔渐渐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但由于人体内血液的总流量是相当稳定的,供应皮肤的血流增加,相对来说,供应给脑的血液就会减少;此外,春天日长夜短,人们的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所以,使人感到困倦,爱睡觉。 春天困倦虽不是病态,但因为影响到学习和工作效率,必须设法涂除。 措施是:第一,注意睡眠,即晚上不要太迟入睡,早晨不要贪睡不起,正如俗话所说:早睡早起精神好,这样有助于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晨起最好用冷水洗脸,以刺激皮肤和大脑,使之尽快适应这种冬春季节的血液循环变化。 第二,重视锻炼,因为体育锻炼能大大加快大脑处理信息的反应速度,故能有效地防止春天的困倦。目前,气候逐渐转暖,尤其在冬天长期紧闭室内的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多到大自然中活动,如放风筝,爬山,郊游等,都能使您精神振奋,浑身充满活力。原因是运动改善了肌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增强了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功能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此外,经常按摩太阳穴,晒晒太阳等,亦有益于解除春困。当出现困倦时,可利用音响给自己一定的刺激,这样能改变人体内在节奏,使大脑中枢神经迅速进入清醒状态,从而使困倦得以消除。 五、当心“春寒伤人”。春到大地,给万物带来了生机,然而早春却寒意正浓,人们仍觉得很冷,所以,群众中有“春天冻人不冻水”的谚语。原因何在?春天是冷暖气团的过渡时期,北方冷空气的势力还很强,导致了春天多风的天气。风速越快,人体散失的热量也越快越多,人也就觉得更加寒冷。因而,春天除了防止风邪伤人,亦需要防寒,尤其是在早春时节。古语道:“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就是提醒人们当心春天里的“冬天”。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防寒保暖。因为气温变化是脑中风的一个危险因素,寒冷时脑血管患者发病率高。由于春寒、温度低,体内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从而导致脑血管溢外。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室温最好保持在15℃以上,睡眠时盖的稍厚一点,以不出汗为原则;衣服不要脱得太快。要多饮茶、多喝姜液、食用菌汤。多吃草菇、香菇、平菇、蘑菇等汤菜。原因是:茶叶中的茶色素可以对抗纤维蛋白元、防止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在黑木耳中含有一些妨碍血液凝固的物质,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液迅速凝固。香菇等含有香菇嘌呤碱,可降低或抑制胆固醇吸收。由于早春时节寒冷,干燥的气候,会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会乘虚而入,特别有利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及病毒性肝炎、伤寒等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流行病学大量的调查资料还表明,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气管炎、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春季也远远高于其他季节。以上均说明,春季防病不能忽略了春寒,“春冷透骨寒”和“春寒冻死牛”的民间俗语,非常值得人们警惕。 六、春季感冒的防治。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多发季节当属春天。原因是温暖的春天是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的季节。此外,春天是冷暖气团的过渡时期,北方冷空气的势力还很强,导致了春天多风的天气。风为春季的主气,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因此,春天的风邪袭人,即是风邪与温热邪气结合便成为风温或风热邪气,感冒一般属于风热感冒。风热感冒的特点为:起病急、传变快、恶寒轻、发热重、头痛、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口渴、尿黄、舌尖红、脉浮数、在治疗上应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基本法则。症状较轻者,可服用羚翘解毒丸、板兰根冲剂、感冒清热冲剂等中成药。倘若高热不退,病情较重者,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预防方面要注意:(1)打开窗户,保持居室内空气清新;(2)衣服增减要适度,避免受凉;(3)少食肥甘厚味、大鱼大肉,这些食物不易消化,助湿生热,湿热内蕴,易受外感;(4)平时要注意起居卫生,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雨水节气的传统活动及养生要点

雨水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节气时段为雨水日起,到惊蛰日前(公历3月4-5日)结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雨水节气的传统活动及养生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水节气的传统活动

一、回娘家。

出嫁的女儿带着郎君,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父母长命百岁。另外一个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父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父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夫妇,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二、拉保保(找干爹)。

以前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特别是在川西的民间,这天有个特定的拉干爹的场所。这天不管天晴下雨,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作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干爹”,有的能挣掉就跑了,有的扯也扯不脱身,大多都会爽快的答应,也就认为这是别人信任自己,因而自己的命运也会好起来的。

三、占稻色

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收获的丰歉。“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收成不好,米价将贵。

四、送雨水

四川成都东山客家雨水节上,有个民俗是女儿给父母、女婿给岳父母送节。女婿送节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称为“接寿”,祈求岳父母长命百岁。女儿则是炖了猪脚、鸡汤,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由女婿给岳父母送去。这是女婿对辛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母表示感恩。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母还要回赠雨伞,女婿出门奔波可以遮风挡雨,祝福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

五、接寿

在我国有些地区,雨水这一天女婿、女儿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礼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寿缘” 长,长命百岁。

雨水养生要点

一、注意预防倒春寒引起的疾病

气象医学家解释,暖冬气候使得大地水分蒸发快,气候变得异常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眼发涩、皮肤干燥和发痒等症状,加之干燥的气候会大大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从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忽冷忽热的气候还易使儿童遭受“倒春寒”之苦,感染百日咳、麻疹、猩红热等疾病。

养生专家提醒,雨水期间要注意“倒春寒”现象。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市民应该注意身体保健,避免在这个时候招病。

需要提醒的是,市民不要过早减去外衣,应多捂一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容易出汗,这时候脱衣服容易着凉,不减衣服闷热难受。养生专家建议,体热的市民出门在外可多带一件轻便的衣服,避免着凉。“因为春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容易伤骨关节致病。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自恃身体好,却不知道这些疾病会一直潜伏体内,年老时聚积爆发。”

二、对于年老体弱者,春季不宜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尽管养生道上有种说法,称常年用冷水洗脸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若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容易侵入关节,加之没有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在头上就容易出现疼痛等症状。

另外,在春季时期,湿冷犹存,洗头后应该及时用风筒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再变凉,很容易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尤其是洗完头就赶着出去,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很容易出现“偏头风”的症状。

三、暖湿天气注意脾胃气滞

雨水时节,养生应该着重强调“调养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

据养生专家介绍,五行学说中对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解释是: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因此“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由于肝木疏泄太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两者都是肝木克脾土。所以,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在中医上,脾胃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效。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如何协调脾胃?除了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外,饮食调整很重要。

首先平时喝水尽量喝温水。一些人在春季容易出现所谓的上火症状,不宜轻易饮用凉茶,以免导致虚火更甚。另外,注意食物清洁与保鲜,避免出现腹泻等问题。这时候不可以盲目进补,避免助阳外泄,肝木生发太过,克伤脾土,同时避免因肥甘厚味滋腻脾胃,肝郁脾虚,脾失健运,造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助长湿滞,导致一系列的脾胃问题。

四、饮食以平性为宜

雨水时节气候转暖,但又风多物燥,常常会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因此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的开始,阳气发越的季节,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食物以平性为宜。“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因此不宜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使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的开始,阳气发越的季节,这时候可多食红枣、淮山、莲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食物,但避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会克伤脾土。

另外,这个节气以粥为好,如莲子粥、淮山粥、红枣粥等,当然,广东人的食疗多以汤为主,这也是不错的选择,如猴头菇煲鲜鸡汤、云苓淮山煲瘦猪肉汤、菠菜滚牛肉片汤、淮山北芪猪横脷汤等,而健胃养脾的汤有冬虫夏草炖水鸭、眉豆花生炖鸡脚、杞子淮山炖猪笔肉等。

据介绍,用中药材调养时要考虑脾胃功能的特点,如用生发阳气之法来调补脾胃,可选用西洋参、沙参、决明子、白菊花等。雨水时节,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会随着春季的阳气而上升,所以更应特别注意肝气的疏泄条达。

雨水节气的天气变化

雨水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

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清明过后“倒春寒”,除了春捂,还要记得做3件事,受益一整年

清明过后“倒春寒”,除了春捂,还要记得做3件事,受益一整年。

清明过后,有非常明显的气候变化,那就是“倒春寒”,民间老话说过:清明过后寒十天,意思也就是说在清明过后十天左右,时常还会突然受较强冷空气的影响而导致剧烈降温,让人感觉又像回到了冬天,这也就是所谓的倒春寒。在这“倒春寒”的日子里,首先要春捂防寒,要不然会有很多疾病悄然上身,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对疾病的防范。

老人们常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由此看来预防“倒春寒”一定不能小觑,只有提前预防倒春寒,才能让身体受益一整年。我们都知道倒春寒一定要做好春捂,春捂的要点是“下厚上薄”,捂好背、腹、足底。但是除了春捂,还要记得做3件事,安稳度过“倒春寒”,身体受益一整年。

做3事

一、多伸伸懒腰

倒春寒最不起眼的一项运动就是要多伸伸懒腰,并且它是最简单最 养生 的动作,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多伸伸懒腰能疏发阳气,疏通心肺,对于缓解四肢是绝对有好处的。这个伸懒腰看似简单,其实在做的时候,一定要使身体尽量舒展,四肢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

二、防止感冒

清明过后气候变化无常,骤然生降,此时人体最容易受到感冒。虽说感冒对于大家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尤其是在这关键时期,不知不觉就会染上感冒,导致有病乱投医。所以这里特别提醒一下老年人和孩子,一定要提前开始预防感冒,避免吹风受寒感冒,还有就是不要急于脱掉防寒衣物。如果是在倒春寒而引起的感冒,前前后后就要折腾一星期,这样就会导致一整年的身体素质很差。

三、调整作息

在这个变脸如变天的季节里,人们也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早睡早起。尤其是一些身体素质弱和作息不规律的人群来说,这倒春寒这个特殊时期,更要合理调整自己的作息问题。因为在一年四季中,只有春季的早晚温差变化最大,在这个时候如果你的作息不规律,疾病就会迅速向你的身体发出信号。所以一定要调整作息,这样身体才能安稳度过“倒春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47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