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圣何塞10月22日专电(记者 裴剑容)哥斯达黎加心理专家近日说,小孩上幼儿园或与父母分开时常常哭闹不休,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出现分离性焦虑症,而玩捉迷藏游戏能有效帮助孩子适应和父母的分离。
哥斯达黎加心理专家布兰科日前在哥《民族报》上撰文指出,这种儿童情绪障碍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表现为孩子在与亲人分离时出现极度焦虑反应。分离性焦虑症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治疗,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分离性焦虑症?布兰科建议说,玩捉迷藏游戏能有效帮助孩子适应和父母的分离。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在玩耍中知道,父母不在眼前不代表他们消失了。另外,还可在家中让孩子先练习与父母分离,让孩子逐渐习惯父母离开的感觉,比如让爷爷奶奶暂时照顾一下孩子,父母离开时间也可慢慢延长。
她还说,家长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鼓励他们学习认识周围的世界,培养独立性。她建议说,当孩子刚能动手时,就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自理习惯,如自己吃饭、穿衣、刷牙、梳头和大小便等。在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犯错不要责怪他们,否则会影响孩子学习和自立的积极性。
布兰科强调,有些父母离开年幼的孩子时会流露出不安情绪,而孩子很善于捕捉父母要离开时流露的焦虑神色,因此父母要学会在孩子面前隐藏这种情绪,否则长此以往,孩子的依赖心理就更难以克服。
家长要理解分离焦虑是孩子认知发育的一种进步,每个孩子都会有不能程度的分离焦虑,但是我们要帮助孩子为分离做好准备,当分离来临,我们和孩子都能更加从容。孩子的能力感是要逐步培养的,给孩子一点点加大挑战难度,让他体验成功,感觉自己是可以的,遇上问题,多问问孩子的想法,鼓励他去拿主意并实践,孩子的想法被尊重,他们将会更有自信和主见,更有勇气离开父母的怀抱。
每到开学季,幼儿园门口总会变成大型“生离死别现场”——孩子抱着家长不撒手,乱踢乱跳,哭喊着不让父母走,被老师强行抱进学校......面对新入园儿童的分离焦虑,家长该如何应对呢?给大家分享三个亲子小游戏,帮你家宝宝缓解入园的分离焦虑。
一.捉迷藏。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多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知道家长不见了,并不是消失了,是会回来的。也可以不时地离开孩子一会儿,比如去邻居家待一会儿或者快速地出门办点琐事。提前和孩子演习一下短暂的分离,用频繁的短暂的分离来让孩子逐渐适应。如果你要离开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约定回来的时间,一定要准时回来。
二.用积木玩『上学游戏』。1.妈妈先陪宝宝用积木搭出一个“家”。2.找两个人物玩偶,妈妈和宝宝各拿一个。3.妈妈和宝宝用玩具道具在积木搭出来的“家”里,扮演真实生活中的角色。在游戏中,妈妈扮演的角色要跟宝宝扮演的角色说再见。4.在游戏中妈妈引导孩子说:“妈妈,我不要你走!”5.妈妈先耐心安抚、认同宝宝的情绪,再拿着手里的玩具小人儿,跟宝宝手里的玩具小人儿模拟再见。6.妈妈要用一个大大的拥抱来结束告别仪式。拥抱完以后,妈妈就要真的离开噢,千万别感到舍不得又回去,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会慢慢找到“和妈妈在一起”“和“妈妈分开”之间的平衡点。
三.在家互换角色模拟『幼儿园生活』。1.家长扮演老师,孩子扮演在学校的自己。家长像老师一样先点名,再给孩子讲一个绘本故事,或者模拟一节积木搭建课,让孩子像在学校里一样遵守纪律,不随便下位,不乱跑。2.让孩子扮演老师,家长当学生,让孩子给家长上课,这时家长只需要配合孩子,当个乖乖的学生就好了。3.模拟下课和送孩子离开幼儿园。昕昕特别喜欢这个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他会模仿老师,这样就可以在不问他问题的情况下,知道他在幼儿园是怎么过的。经过几次这样的游戏之后,孩子将会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最重要的还是平时给予孩子充分的情感关注,在他需要时及时、积极地给予回应。另外家长们也要注意自己的心态,不要因为别人的孩子都不哭,只有自己的孩子哭而烦躁不已,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崩溃,包容孩子的不完美。昕昕入园已经两个月了,从最开始的大声哭、全天哭变成现在的偶尔哭。老师说他这样的状态可能会持续一整个学期,但是不着急,每天比昨天少哭一次就是进步了,他一定会慢慢克服分离焦虑,爱上幼儿园的。你们还有什么克服分离焦虑的好方法吗?
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也可以自我调节。焦虑症的自我心理治疗:x0dx0a1.、每天吃谷维素,一天3次,一次2粒,这会舒缓你的神经,帮助你睡眠。x0dx0a2、用森田疗法,就是不把身体的症状放在心里,身体的不舒服,都是错误的信息,你不理会这些不舒服,你的症状就会慢慢减轻。x0dx0a3、用系统脱敏法或厌恶疗法治疗,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根皮筋套在手腕上,一有焦虑情绪或想法就用力弹一下,要感到疼痛才行,这也是一种强化。x0dx0a4、放下你的担忧,你的担忧都是扩大化的结果,人都是生活在担忧之中,人生下来就有万一,我们要接受这种万一。x0dx0a5、当你紧张,非常不舒服的时候,做深呼吸,心理暗示自己,我的症状等会就好了,这是焦虑症的症状,是身体的错误信息,等会就好了,时间长了就好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别好玩的事情,尽管是已经玩了千万遍的 游戏 ,但是孩子呢,依旧乐此不疲。
但众多的亲子 游戏 当中,捉迷藏绝对是孩子最百玩不厌的一种。
玩 游戏 的时候,孩子会把自己藏在窗帘后面,或者直接捂住脸,然后突然打开,再配合脸上惊喜又可爱开心的表情,简直是不亦乐乎。
但是呢,想必很多家长也发现了,在玩 游戏 的过程中,很多孩子呢,藏了脑袋,却疏忽了小脚,所以在这场 游戏 当中,大人就像是开了“上帝视野”一样,虽然分分钟能看到孩子,但往往也会假装看不见,来配合孩子。
不过呢,也有很多家长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孩子捉迷藏,只藏脑袋不藏脚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偏爱“捉迷藏”这类 游戏 。
其实,在孩子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和家长进行“捉迷藏式”的互动了,比如很多家长经常会把自己的手放在脸部,然后突然张开,冲着孩子“瞄”一下,往往孩子就会特别开心。
孩子满6个月以后,就开始可以和家长进行互动了,但是家长不知道的是,这种互动是有局限性的。
简单来说,就是“物体的客观存在性”,一个苹果放在桌子上,无论是睁眼看,或者不睁眼看,这个苹果都是放在桌子上的。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不是如此,他们没有客观的想法,而是以自己所看到的为主,也就是说,睁开眼睛看到了,那里就有,闭上眼睛没看到,就是没有。
也正是因为这样,孩子总会对一些凭空消失的东西,产生巨大的好奇,这也是孩子为什么喜欢“捉迷藏”的原因。
在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暗藏着儿童心理学,可别认为是孩子笨哦。
第一,在孩子小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个阶段,孩子认为,自己的感受就是别人的感受,自己看不见的东西,别人也一定看不见。
所以,捉迷藏的时候,把自己的小脑袋藏起来,这样呢,自己其实是看不见外界的环境的,而孩子就认为外界也是看不见自己的。
第二,孩子对于爸爸妈妈,能够及时找到自己,是有极大的渴望的,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当我们不去理会孩子的时候,孩子会特别焦急,甚至会出声提醒我们。
所以,孩子伸出小脚,有时候也是一种提示,他们着急的让我们找到他们,从而孩子就能获取到亲子快乐。这种满足感,是出于孩子对于外界事物的逐渐认知所产生的。
可以说,捉迷藏这类的 游戏 ,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都同样有着很多的好处。
首先,玩捉迷藏的孩子,往往更具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源于父母短暂的消失,一般而言,孩子的认知是通过家庭来感知到的。
而在捉迷藏的时候,父母是会短暂消失在孩子的视野当中的,而经常玩这个 游戏 ,孩子在父母离开时,就不会产生焦躁的情绪,出现哭闹,因为他们的认知里,有“父母短暂离开,不会永久消失”的情况。
所以,无论是父母上班,还是以后孩子上幼儿园,都可以避免分离焦虑的出现,或者可以大大降低孩子哭闹的情况。
此外,研究发现,经常和父母玩捉迷藏的孩子,性格更加乐观积极,亲子关系也更加和谐融洽。
所以,玩捉迷藏,不但对孩子的认知有帮助,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简单又好玩,何乐而不为呢?
忒咪妈妈寄语:
捉迷藏作为一个非常普遍的亲子 游戏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游戏 ,可以说简单方便,安全性也比较好,值得向父母们推荐哦。
今日话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27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胎动异常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 儿童仅靠锻炼不足以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