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由于阴气日减,阳气日衰的缘故,全身的组织器官功能都日趋衰退。很多老年人都同时患有样那样的许多种疾病。对于这类人而言,平时有效地进行预防保健、调养身体就显得格外重要,其关键就是要及时有效地补充阴气和扶助阳气的运转。
补阴扶阳不管是在对身体的调养中还是在对疾病的调治预防中,始终都处在主导地位。补充阴气的办法在于合理的饮食调养,适当的药物补充,充足的睡眠;扶助阳气的最好办法是艾灸。
是先补阴还是先扶阳呢?其实人体内阴气的生成离不开阳气的运化,所谓阳生阴长,阴阳是互根互用的。通俗地说,你虽然吃下很多有营养的好东西,但是没有足够的阳气运化,这些东西都是无法转化成阴气的,变成了人体的一堆垃圾。如果能有效地扶助阳气,促进阳生阴长,阴阳转化,让体内的阴气阳气相对平衡起来,就能有效地延缓脏器的衰竭,达到了延年益寿、强壮身体的养生效果。对阳气日衰、体力日下、形寒畏冷的老年人乃至一切体弱多病的人来讲,利用艾灸激发扶助阳气,无疑是给了他们第二次青春。
但需指出的是,老年人的许多旧疾都已病根久远,病变脏腑在器质上已有所改变,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治愈已有了些难度,但是最大程度地维持器官的功能,截断旧病的病程,预防新病的发生,是完全可能的。
现在就教大家一古今医学家实践下来公认的扶助阳气、强壮身体的好办法——灸关元。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这3寸怎么折算呢?从肚脐到趾骨联合上缘拉一条线,算作5寸,关元穴就在上3/5的地方。
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是一个能强壮人体的要穴。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等等。
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胸部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艾灸此穴一定要掌握火候,那就是要温而不烫,灸的时间要长,持续地温灸,达到热量内透,自觉腹内暖洋洋,热乎乎,像融化般的舒适状态。灸此穴见效,腹内的寒气会立时觉消散。每次灸的时间一般20分钟左右,或长些,依个体的舒适度为限,每周灸两次即可。
文/陈刚华
一、饮食
秋季以“燥”为主,故防秋燥为秋季 养生 重中之重。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原则,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比如吃些银耳、甘蔗、梨、芝麻、燕窝、藕、糯米、粳米、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饮食上还要“少辛增酸”。所谓“少辛”,就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是以防肺气太盛;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
另外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毛发脱落等症状。因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适当减少洗澡的次数,尽量选择碱性小的沐浴用品,保持皮肤的水油平衡,以免诱发或加重老年皮肤瘙痒症。
二、穿衣
重阳节到,正是秋凉时节,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会随着年龄而退化,而秋季气温变化较大,所以很多老年人会因着衣不当而在这个时候患病。老年人切忌穿狭窄瘦小的衣服,尤其忌领口紧、腰口紧、袜口紧,以免皮肤缺氧,影响身体 健康 。
领口紧会影响心脏向头颈部运送血液,压迫颈部的颈动脉窦中压力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造成血压下降和心跳减慢,使脑部发生供血不足,出现头疼、恶心、眼冒金星、头晕等症状,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的人,极容易发生晕倒甚至休克。
三、起居
秋季 养生 应早睡早起。《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秋季适当早起,便可减少或缩短血栓形成的机会,对预防脑血栓发病有一定意义。
另外,秋季仍然昼长夜短,除了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外,还要有适当的午睡来补充。午睡不仅能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都好好休息,还可以有效地使心血管系统舒缓,使人体紧张度降低,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平衡,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四、运动
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处于‘收养’阶段,阴精阳气都处在内养收敛的状态,故秋季运动 养生 也要顺应这个原则。
老年人此时要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可以适当地参加一些 体育 活动,如慢跑、散步、打拳、跳舞、做操、球类运动等。同时老年人在参加 体育 锻炼的同时要加强保暖,避免过度流汗吹风导致着凉。
五、情志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 ,花木凋零,老年人易生悲忧之情绪。在精神调养上应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这样才会减轻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保持平和心态和愉悦心情,有利于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缓新陈代谢、减轻燥热感。郁闷烦躁时,不妨听听舒缓音乐、看看优美画册等等,才能更好地保持心情愉悦。
中医药在 重大疫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养生 保健过程中更要充分利用中医药的“治未病”作用,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的 。
常见的中医药 养生 特色服务方法包括:
1.针灸: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防治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防治疾病。
2.拔罐: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3.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
4.刮痧: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5.熏洗:是利用药物煎汤乘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6.中医膏方: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治疗和预防等综合作用的中药内服制剂。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九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体质利用膏方辨体调养。
卫生 健康 监督部门提示您: 中医 养生 保健服务既可以在中医医疗机构内开展,也可以在非医疗机构内开展,但两种机构的资质、提供服务的人员资质、开展中医药服务的目的及项目都是由差别的。
一、 中医医疗机构:
1.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活动的前提是,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核准相关诊疗科目。
2.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在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按照中医理论和诊疗规范等实施针灸、 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方法, 属于医疗活动,必须在医疗机构内进行。
3.医疗机构开展针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动,应当由在本机构执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 不得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此类活动。
二、中医 养生 保健机构等非医疗机构:
1.中医 养生 保健机构是指运用 养生 保健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开展保养身心、预防疾病、改善体质、增进 健康 等服务的非医疗性质的服务机构 ,对服务人群进行 健康 干预时可以使用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熏洗 等中医技术。
2.在机构名称、经营项目名称和项目介绍中 不得使用“中医”、“医疗”、“治疗”及疾病名称等 医疗专门术语,不得宣传治疗作用。
3.不得以中医药“预防”、“保健”、“ 养生 ”、“治未病”等为名或假借中医理论和术语欺骗、诱使、强迫消费者接受诊疗和消费,牟取不正当利益。
4.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
5.不得开具药品处方。
6.不得给服务对象使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规定之外的中药饮片或者《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规定禁用的中药饮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做好老年人的全方位 健康 服务,提高老年人生的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中医诊疗,蓝盾护航” ,卫生 健康 监督部门将严厉打击中医药服务领域的非法行医行为,时刻为您的 健康 权益保驾护航!
张晓冬,沈阳市卫生 健康 监督中心中医监督科科长,副主任医师。先后从事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监督、医疗服务监督、传染病防治监督和中医监督工作10余年,曾参与《中医药监督工作指南(测试版)》及《中医药监督工作规范(讨论稿)》审议工作。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喜欢吃肥甘厚味,饮食、作息也不规律,当代各种慢性疾病高发,实际上当代人体质已经下降了,人们不能抵抗外来邪气,机体便失去正常生理机能因而产生了各种慢性疾病。现代医学对于很多慢性疾病没有较好的根治办法,中医在这方面反而发挥了极大的优势,有一种方法广为人们所接受--艾灸。 那么到底什么是艾灸呢?大家都知道,艾灸的时候需要用到艾叶制成的艾条,燃烧艾条产生会产生艾热,这会 *** 皮肤的某些穴位,进而通过激发局部的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已经变化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和缓解疾病的目的,这便是艾灸。 艾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祖先发现了火并学会了利用火,某一天突然发现伤口如果靠近燃烧的火焰,经过温热的作用,感觉疼痛有所减轻。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艾条这个东西被发现容易燃烧,温热效果好,燃烧还持久,于是艾条就被作为艾灸的主要材料。之后通过前人不断的通过自身感悟与总结,形成了如今的艾灸所具有的穴位体系。艾灸的发展过程与中医也密切相关。 那为什么艾灸很受大家欢迎呢,主要是因为艾灸相对其他治疗方式来说简便、廉价:艾灸只需要用到艾柱或者艾条;操作起来也极其简单,只需点燃,靠近身体应对的穴位即可;最后便是艾条艾柱都比较便宜,对于普通人来说花销很小受益却很大。 大家都知道艾灸的益处很多,尤其是可以扶助人体的阳气,除此之外还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预防疾病的功效,是一种安全而且有效的保健疗法。 之前发布了一篇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穴位,其中提到了委中穴,收到热心读者的评论,说委中可针不可灸,确实是这样的,委中穴因为皮肤薄,血管神经比较集中,所以针灸时一般使用浅刺和快针。艾灸时也不可以直接灸避免烫伤,需要隔物灸。 针对这位网友的留言,我们来聊一聊人体还有哪些位置是禁灸的 人身体上有很多重要的器官以及部位,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都适合艾灸,艾灸前必须要了解有哪些穴位是禁忌,防止灸了禁灸的穴位而发生意外。 禁灸穴位是前人几千年来艾灸实践的总结,对于指导现代中医如何艾灸取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针灸甲乙经》以及《针灸大成》等古代中医文献,所记载的数个禁灸的穴位至今仍然借鉴。 禁灸穴位主要位于头面部、重要脏器、皮肤较薄、浅表血管的附近,艾灸这些部位有时会产生不良反应与效果。或者过于敏感疼痛剧烈,或者损伤血管造成人体损害。那么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禁灸穴位。 一、睛明 该穴位位于内侧眼角稍上方,轻轻按压有一处凹陷,便是本穴。 本穴一般用来治疗视神经炎、结膜炎等,配合四百穴、瞳子髎等穴位治疗目赤等疾病,因为灸过度就会很容易损伤深部的眼部组织结构。虽然这个部位禁灸,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按压该穴位,可以起到消除眼干眼涩、缓解视力疲劳的效果。 二、风府 风府位于枕外隆突直下,在他和斜方肌之间可以触及的凹陷就是本穴。 本穴对于治疗头疼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穴深部就是脊髓,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损伤深部脊髓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瘫痪,因此艾灸的时候尽量选取别的穴位来治疗头痛较好。 三、素髎 该穴位位于面部,在鼻尖的正中央 该穴属于督脉,现代常用来治疗新生儿窒息、昏迷以及鼻炎等疾病,配合迎香穴还可以治疗鼻出血;配合足三里治疗休克,常用于紧急情况下的休克。本穴禁灸,灸此处极易引起皮肤烫伤,并且这个穴位位于面部,烫伤后容易留下疤痕。 四、人迎 该穴位取穴的时候采用坐位,在颈侧部可以触及一处很明显的肌肉,是胸锁乳突肌;在平对胸锁乳突肌前面颈动脉搏动的位置即为本穴。 该穴现代常用来治疗甲状腺肿大、支气管哮喘、淋巴结核等疾病,配合天突穴还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通过取穴可以看出,该处有颈动脉,若是灸法不当,极易对人体颈部造成损害,而此处血管多较表浅,且多是大血管,为防止事故发生我们一般禁灸这个穴位。 五、鸠尾 该穴位位于上腹部,在前正中线上,沿着胸胸剑结合处向下大约一个横指的地方就是本穴。 本穴属于络穴,现代常用来治疗心绞痛、冠心病等,配合后溪穴还可治疗癫痫。艾灸该处容易损伤心脏因此日常禁灸。 五、气冲 该穴位位于腹股沟上面,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水平旁边一个拇指的距离就是本穴,按压本穴时有明显酸胀感。 该穴位现在常用来治疗疝气。月经不调、卵巢炎等,配合三阴交常用于治疗妇科病症。该处穴位感受较为敏感,且较为隐私,一般不用做艾灸穴位。 从以上几个穴位看来,禁灸的部位多分布在人体头面部、深部为重要组织脏器以及血管的穴位,因此,凡涉及到五官、前后二阴以及大动脉的血管我们都不应当对其进行艾灸,以防止造成皮肤或者脏器的损害。除了上述部位,妇女妊娠期小腹部、腰骶部、 *** 、 *** 等也不宜施灸。 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人体解剖学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各部位的结构了解更为深入,加上艾灸疗法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艾灸贴的普遍使用,现在我们可以较灵敏地控制机体局部受热的面积和温度,并且随着方法的改进,古人所说的禁灸穴大部分都可以用艾条或者艾灸盒以及艾灸贴温和施灸,这样既不会对机体有创伤,也能使艾灸疗法很好的为我们服务,所以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禁灸之穴。但是日常艾灸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这些穴位,因为艾灸手法稍微不当很容易损伤机体,甚至留下瘢痕、造成血管破裂等严重的后果。 不过艾灸对于一些慢性病症的缓解方面至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中老年人使用艾灸疗法的同时配合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效果很明显。对于一些急性病症,我们一定要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但是在积极就医的同时,懂得一些急救的艾灸疗法有时也可为患者带来一线生机。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 秋分 节气,天气逐渐寒凉干燥,人体脾胃在此时阳气虚弱,需要调养,而秋分后凉燥旺盛,肺部更需润燥,因此秋分后的艾灸养生,就应该以润燥养肺壮脾胃为关键,那么就让 为你介绍。
传统中医认为,秋分到立冬的45天为秋行冬令,主气为阴,非凉即寒,此时人体阳气收敛,阴气渐长,肠胃阳气虚弱,致使消化受损;同时,秋天主燥主肺,秋分之后以寒燥为主,因此跟肺相关的虚寒之症会增加,因此润燥养肺壮脾胃成为秋分艾灸养生的重点。
秋分艾灸取穴,多取大椎穴、肺俞穴、大肠俞、肾俞、关元穴、肚脐、天枢穴、足三里、合谷穴等,艾灸每天一次,每次每穴艾灸时间30分钟,艾灸一周休息12天。
秋分艾灸养生常用穴
大椎穴
功能作用:益气壮阳
主治疾病:热病,疟疾,咳大椎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灸法:大椎穴,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可艾灸,每次515分钟。
肺俞穴
功能作用:调补肺气,补虚清热。
主治疾病: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等。
灸法:取俯卧位。点燃艾条,距离肺腧穴1.53厘米处施灸,1020分钟。
肾俞穴
功能作用:外散肾脏之热
主治疾病: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灸法:温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周12次,长期坚持。
关元穴
功能作用: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主治疾病:补肾壮阳、调理冲任、理气和血、强身健体等作用。常用于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的病症;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小便不利、尿频、尿闭等肠腑及泌尿系病症;遗精、白浊、阳萎、早泄等男科病症;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赤白带下、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症。
灸法:每穴悬灸10分钟,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
天枢穴
功能作用: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
主治疾病: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灸法:孕妇不可灸。
足三里穴
功能作用:补益气血,扶正培元
主治疾病:胃痛、呕吐、腹胀、泄泻、下肢痹痛、水肿及虚劳羸瘦等。
灸法:对准足三里,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舒适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520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施灸时注意避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23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闲来品味茶文化
下一篇: 易焦虑男人小心膀胱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