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為 冬 季 的 主 氣 ﹐ 在 臟 屬 腎 ﹐ 寒 為 陰 邪 ﹐ 易 傷 陽 氣 ﹐ 寒 邪 侵 襲 肌 表 ﹐ 稱 為 " 傷 寒 " ﹐ 可 見 畏 寒 ﹑ 身 痛 ﹔ 寒 邪 直 中 臟 腑 者 ﹐ 稱 為 " 中 寒 " ﹐ 可 見 脘 腹
冷 痛 ﹐ 嘔 吐 腹 瀉 ﹐ 畏 寒 肢 冷 ﹐ 腰 脊 冷 痛 ﹐ 小 便 清 長 ﹑ 大 便 溏 瀉 等。
寒 性 收 引 ﹐ 寒 性 凝 滯 ﹐ 故 易 見 肢 體 拘 急 疼 痛 ﹐ 肢 體 末 端 發 涼 ﹐ 冷 痛 ﹐ 形 體 不 溫 ﹐ 且 易 生 凍 瘡 等 ﹐ 故 冬 季 補 益 藥 膳 重 在 散 寒 邪 ﹑ 溫 腎 陽 ﹐ 藥 補 食 補 均 佳 ﹐ 而 臟 器 食 療 藥 膳 方 尤 宜 ﹐ 可 選 用 下 列 藥 膳 食 療 方。
1.麻 黃 附 片 羊 肉 湯
組 方 ﹕ 麻 黃 5 克 ﹐ 附 片10克 ﹐ 羊 肉500克 ﹐ 生 薑30克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羊 肉 洗 淨 ﹐ 切 塊 ﹐ 諸 藥 布 包 ﹐ 加 清 水 適 量 同 煮 沸 後 ﹐ 調 入 蔥 ﹑ 椒 ﹑ 料 酒 ﹑ 辣 椒 粉 ﹑ 桂 皮 等 ﹐ 同 燉 至 羊 肉 熟 後 ﹐ 去 藥 包 ﹐ 食 鹽 ﹑ 味 精 調 服。
功 用 ﹕ 溫 陽 散 寒 ﹐ 補 腎 益 精。
2.
參 附 牛 肉 湯
組 方 ﹕ 黨 參30克 ﹐ 附 片10克 ﹐ 牛 肉1000克 ﹐ 老 姜30克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牛 肉 洗 淨 ﹑ 切 塊 ﹐ 諸 藥 布 包 ﹐ 加 清 水 適 量 同 煮 沸 後 ﹐ 調 入 蔥 ﹑ 花 椒 ﹑ 辣 椒 ﹑ 料 酒 ﹑ 桂 皮 ﹑ 木 香 ﹑ 草 果 等 ﹐ 同 燉 至 羊 肉 爛 熟 後 ﹐ 去 藥 包 ﹐ 食 鹽 ﹐ 味 精 調 服。
功 用 ﹕ 溫 中 散 寒 ﹐ 補 腎 助 陽。
3.枸 杞 蓯 蓉 鹿 腎 粥
組 方 ﹕ 枸 杞 ﹑ 肉 蓯 蓉 各10克 ﹑ 鹿 腎1對 ﹐ 大 米100克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鹿 腎 剖 開 ﹐ 去 筋 膜 ﹐ 洗 淨 ﹑ 切 細 ﹐ 先 取 肉 蓯 蓉 水 煎 取 汁 ﹐ 加 枸 杞 ﹑ 鹿 腎 ﹑ 大 米 煮 粥 ﹐ 待 熟 時 調 入 蔥 ﹑ 姜 ﹑ 椒 ﹑ 鹽 ﹐ 煮 沸 即 成 ﹐ 每 日 1 劑 ﹐ 分 2 次 早 晚 分 服。
功 用 ﹕ 補 腎 助 陽 ﹐ 補 益 精 血。
4.鹿 膠 魚 膠 粥
組 方 ﹕ 鹿 角 膠 ﹐ 魚 膠 各10克 ﹐ 大 米100克。
制 法 ﹕ 將 大 米 淘 淨 ﹐ 煮 粥 ﹐ 待 沸 後 調 入 搗 碎 之 二 膠 ﹐ 煮 至 粥 熟 服 食 ﹐ 每 日 1 劑 ﹐
功 用 ﹕ 溫 陽 益 腎 ﹐ 補 益 精 血。
5.海 參 羊 肉 湯
組 方 ﹕ 海 參100克 ﹐ 羊 肉1500克 ﹐ 老 姜30克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海 參 發 開 ﹐ 切 片 ﹔ 羊 肉 洗 淨 ﹐ 切 塊 ﹔ 老 姜 去 皮 ﹑ 切 片 ﹐ 同 放 鍋 中 ﹐ 加 蔥 ﹑ 椒 ﹑ 料 酒 ﹑ 桂 皮 等 ﹐ 文 火 燉 熟 後 ﹐ 食 鹽 ﹑ 味 精 調 服。
功 用 ﹕ 補 益 精 血 ﹐ 溫 腎 助 陽。
6.胡 桃 羊 腎 粥
組 方 ﹕ 胡 桃 肉10克 ﹐ 羊 肉100克 ﹐ 羊 腎 1 對 ﹐ 大 米100克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羊 肉 洗 淨 ﹑ 切 細 ﹔ 羊 腎 剖 開 ﹐ 去 筋 ﹐ 切 細 ﹔ 先 取 大 米 煮 沸 後 ﹐ 下 羊 肉 ﹑ 羊 腎 ﹐ 煮 至 粥 熟 後 ﹐ 蔥 ﹑ 姜 ﹑ 椒 ﹑ 鹽 調 味 服 食。
功 用 ﹕ 補 益 腎 精 ﹐ 溫 陽 散 寒。
7.大 棗 羊 肉 粥
組 方 ﹕ 大 棗 ﹐ 枸 杞 子 各10克 ﹐ 羊 肉100克 ﹐ 大 米100克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羊 肉 洗 淨 ﹑ 切 細。先 取 大 米 煮 沸 後 ﹐ 下 羊 肉 ﹑ 大 棗 ﹑ 枸 杞 ﹐ 煮 至 粥 熟 後 ﹐ 蔥 ﹑ 姜 ﹑ 椒 ﹑ 鹽 調 味 飲 服。
功 用 ﹕ 益 氣 補 血 ﹐ 溫 陽 散 寒。
8.海 參 公 雞 湯
組 方 ﹕ 海 參100克 ﹐ 公 雞1只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海 參 洗 淨 ﹑ 切 片 ﹔ 公 雞 去 毛 雜 ﹐ 洗 淨 ﹑ 切 塊 ﹐ 同 置 鍋 中 ﹐ 加 清 水 適 量 煮 沸 後 ﹐ 下 蔥 ﹑ 姜 ﹑ 椒 ﹑ 桂 皮 等 ﹐ 同 燉 至 雞 肉 熟 後 ﹐ 食 鹽 ﹐ 味 精 調 服。
功 用 ﹕ 溫 陽 補 腎 ﹐ 助 陽 散 寒。
9.蓯 蓉 狗 鞭 雞
組 方 ﹕ 蓯 蓉10克 ﹐ 狗 鞭15克 ﹐ 公 雞 1 隻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狗 鞭 剖 開 ﹑ 洗 淨 ﹔ 公 雞 去 毛 雜 ﹑ 洗 淨 ﹐ 同 加 清 水 適 量 燉 至 雞 肉 爛 熟 後 ﹐ 蔥 ﹑ 姜 ﹑ 椒 ﹑ 鹽 ﹑ 味 精 ﹑ 料 酒 等 調 味 ﹐ 煮 沸 即 成。
功 用 ﹕ 溫 陽 散 寒 ﹐ 補 腎 益 精。
山药既是一味补益良药又是常用的药膳原料,有什么功效呢?
1.山药具有促进消化和血液循环的作用。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非性物质,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山药含有很多斑点,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山药的功效显著且多样。山药甜凉,吃进体内可入肺、肾。山药富含可以消化吸收的淀粉,而山药中所含的这些淀粉酶,无论是脾虚还是胃阴不足,都可以帮助调理脾胃。临床上,中医常用山药治疗脾胃虚弱、身体疲劳等症状。
2.山药里有一种特殊的黏液。这种粘液中含有的蛋白质是多糖和蛋白质的混合物,可以防止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保护血管的弹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是药食两用产品。不管是脾阳虚还是胃阴虚,都可以吃。山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有效防止血脂沉积在血管壁上,预防心脏病,达到益智、安神、延年益寿的效果。
3.山药含有淀粉等物质,可以帮助脾胃消化吸收。都有很好的健脾和胃的作用。因为特别是儿童或者老年人,脾胃一般都很差,所以适合经常吃山药的。如果担心麻烦,可以直接煮粥或者用锅蒸着吃。吃了一会,你会觉得脾胃有明显的改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讲究,导致很多人患上了“三高”,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工作中社交活动太多,经常抽烟喝酒,很容易出现高血糖。山药中含有的粘蛋白正好可以帮助降低血糖,对健康有益。山药营养丰富,经常食用可以强身健体,对肾脏特别好。
1、按摩肚脐。这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单手三指正时针方向按摩肚脐周围,直到腿脚有热气感觉为好。
2、耳部按摩。按摩耳朵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而且可以补肾固肾。另外,多梳头、多搓拍双臂,亦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的效果。
3、从脚做起。俗话说:寒从脚起,进入寒冷的秋冬季节,我们格外要照顾好我们的脚,进行脚部的保暖御寒。所以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15-20分钟,并对脚底进行适当的按摩,特别是涌泉穴,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寒症,使脚部变得温暖起来。
4、揉搓双腿。尤其是脚踝和小腿处,因为血气不通畅,到了寒冷的季节会由于冰凉而感觉不适。而且腿脚受凉,将直接伤害我们的肾脏。所以,我们要每天坚持揉搓双腿,促进血液循环,驱除寒气。5、适当出汗可以祛寒。不管是运动后出汗,吃了温热食物而出汗,还是泡脚后微微发汗,都可以达到祛寒的效果。
6、常吃辛辣、温热的食物可以祛寒。由于地理气候的不同,各地区都有适合当地的祛寒饮食习惯。如北方喜欢吃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这些温热、高热量的食物排寒。四川人喜欢麻辣。贵州人喜欢酸辣。湖南人喜欢炸辣。还有的人喜欢喝祛寒的药酒等。虽然各有不同,作用都是祛寒、祛湿、保暖。
有四种分类:
1、按形态分
一为流体类,如将作为药膳原料的药物或食物经粉碎加工制成粗末,以沸水冲泡可温浸即可的茶包;
二为半流体类,如将药材和食物加水一同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状的稠膏;
三为固体类,如以稻米、糯米、小麦面粉等为基本材料,加入具有补益且性味平和的药物制成的米饭和面食类食品。
2、按制作方法分
有炖、焖、煨、蒸、煮、熬、炒、熘、卤、烧和炸。
3、按功用分
一为养生保健延寿类,如补益气血药膳:适用于平素体质素虚或病后气血亏虚之人,如十全大补汤、八珍糕等;
二为美容美发类,如增白祛斑药膳:适用于皮肤上有黑点、黑斑、色素沉着之人,如白芷茯苓粥等,以美容增白;
三为祛邪治病类,如解表药膳:具有发汗、解肌透邪的功效,适用于感冒以及外感病的初期。
4、按滋补形式分
平补:指用甘平和缓的补益方药治疗体虚久病、病势发展较慢者,是一种缓补法;
清补:清补是专指夏天的补养,它指选用具有一定驱暑生津功效的饮食,以补充人体的消耗;
温补:用温性补益药治疗虚寒证的方法;
峻补:用强力补益药治疗气血大虚或阴阳暴脱的方法。因极度虚弱和危重证候时非大剂峻猛补药不足以挽救垂危,故此命名。
扩展资料:
养生药膳的应用原则
1、因证用膳
中医讲辨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只有因证用料,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作用。
2、因时而异
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药膳。
3、因人用膳
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药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化瘀之品。这都是在药膳中应注意的。
4、因地而异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有的地处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而南方的广东饮食则多清凉甘淡,在应用药膳选料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药膳
人民网-想用药膳来养生?注意事项需了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20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养生必先养神
下一篇: 中医食疗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