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之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精与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虚则神衰。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神,在人体居于首要地位,惟有神的存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古代养生家强调指出:“神强必多寿。”这里所说的“神强”实为脑神健全之意。只有脑神健全,才能主宰生命活动、脏腑协调、肢体运动、五官通利,全身处于阴阳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所以说,精盈、气充、神全,为养生长寿之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又在于养神。
古往今来,医家、道家、养生家们都十分重视精神调养,重视精神治疗和心理养生的作用。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排除杂念。保持心地纯朴专一,顺乎天理,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他们认为“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著名医家石天基作一首《祛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病都却。心病还将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
神只可得,不可失,只宜安,不宜乱。伤神则神衰,神衰则健忘失眠,多梦烦乱;不守舍则发为癫狂,甚则昏厥。安神者在于七情适度,喜、怒、忧、思、悲、恐、惊各有法度,适可而止。“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五脏所伤则精神涣散,精神涣散则神志衰减,神志衰减则诸病丛生。以上三者又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现代医学也证实,人类疾病有50%~80%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等。
对于养生,中医有“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的说法。所谓养神,主要是指注意精神卫生。要做到安静和调,神清气和,胸怀开阔,从容温和,切不可怨天尤人,急躁易怒。“起居有常,养其神也”。如果人们只注意养身,加强饮食营养,不懂得养神,不善于养神,是难以获得健康长寿的。自古以来无数事例表明,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能过古稀之年者不多见,而胸怀开阔情绪乐观者,往往可享高寿。若“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生于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人进入老年之后,由于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健康状况、性格情绪等都会发生改变,若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神”,往往可产生孤独、忧郁、失落、自卑等消极心理。从养生角度讲,老人晚年能否保持良好性格、乐观情绪、高尚涵养和欢畅心境,对延年益寿意义重大。因此,老年人在注重“养身”的同时,更应重视“养神”与“调神”。
总之,祖国的中医养生,着重精神。神的充耗安乱,关系到人的健康长寿,养生应当养神。人们若能遵循古训,修德养性,培养情操,健脑全神,方能享人生“天年”之寿。
1、养心莫善于寡欲。
2、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3、善养生者,先除欲念。
4、笑口常开,百病不来。
5、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6、三分医治,七分调养。
7、树怕剥皮,人怕伤心。
8、体欲常劳,食欲常少。
9、治已病,不若治未病。
10、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11、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
12、萝卜上了街,药方把嘴撅。
13、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
14、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15、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16、生活上适度,精神上大度。
17、要长寿,读书花月随前后。
18、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
19、多言则背道,多欲则伤生。
20、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21、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
22、养生必先养德,大德必得其寿。
23、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24、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
25、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
26、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27、治病必先治神,药疗必先心疗。
28、呼吸吐纳,熊经鸟伸,为寿而矣。
29、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30、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31、千保健,万保健,乐观方才是关键。
32、枕上愁烦多发病,床上欢笑胜寻医。
33、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34、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35、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36、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本来心体宽。
37、夜卧早起三月春,缓形无努志逆生。
38、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39、忠诚是长寿之本,善良是快乐之源。
40、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41、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
42、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
43、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44、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
45、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46、涌泉二穴,精气所生之地,寝时宜擦千遍。
47、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
48、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
49、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
50、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
51、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52、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
53、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
54、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55、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56、体欲常逸,食须常少。劳无至极,食无过饱。
57、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58、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59、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
60、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古人励志格言
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0、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1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1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1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6、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17、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诗》
1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0、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4、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2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28、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2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0、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31、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32、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汪遵《息国》
33、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
34、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
35、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36、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37、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38、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
39、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4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41、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4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3、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46、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4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48、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49、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50、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5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52、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杜甫《岁晏行》
5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54、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李益《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55、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56、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57、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58、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刘长卿《别严士元》
59、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6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古人的劝学格言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7日子象念珠一样,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周,串成月
8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9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10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
11文学之知识乃是学问之门禁
12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13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1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5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1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7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18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19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20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21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22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23忘记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记
24你若需要时间,还得自己把他造出来
25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26时间是一味能治百病的良药
27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28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29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30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31向今天献出自己的人,没有哪一个昨天是给浪费掉的
32对活者的人来说,是没有明天的;死了的人则没有今天
33抓住今天,尽可能少的信赖明天
34岁月是百代的过客,而逝去的年华也是旅客
古人人生格言
古人人生格言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5、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6、君子成一人之美,不成一人之恶。论语
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9、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0、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1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一阳一花木易为春。
1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13、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4、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15、忽如一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18、一靡一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9、世事如今辣酒酿,交友自古春云薄。
20、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2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22、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23、天道酬勤。
2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5、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26、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2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一操一
29、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30、解决最复杂的事情往往需要最简单的方法。
31、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3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33、吃一堑,长一智。
3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一阳一花木易为春。苏麟
35、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36、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
3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3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39、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40、光一阴一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41、先淡后浓,先疏后密,先远后近,交友之道也。
42、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43、除了自己,任何人都无法给你力量。
4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45、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浪一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46、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4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8、如果你很聪明,为什么不富有呢?
49、时光就像一辆畜力车,它的速度取决于我们手中的鞭子。
50、诋毁自己国家的人不一定是汉一奸一,但绝对是混蛋。
5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52、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5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54、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
5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56、理论是一码事,实际又是一码事。
57、培训就是赚钱,教育就是奉献。
58、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59、思路决定出路,气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一性一格决定命运。
6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一离,被惰一性一所消磨。
61、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至于要表演甚么角色,自己去决定。
62、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63、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一色不须多。王安石
64、对于青年期中的年轻人应以豁达的热情去激励,而且应使他们以此种热情去建设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6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66、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6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6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一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7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7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7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7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75、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6、攀登科学高一峰,就象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77、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一爱一迪生
7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7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80、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81、惟天下之至诚,胜天下之至伪。
82、皮之不存,一毛一将焉附?左传
8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8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85、有人在光明中注视着一阴一影,有人在一阴一影中眺望着光明。
8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7、勤劳一日,可得一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88、知识玩转财富。
89、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90、不掩贤以隐长,不刻下以谀上。
91、炫耀是需要观众的,而炫耀恰恰让我们失去观众。
92、只有傻瓜才用双脚去试河水的深浅。
9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9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一骚一数百年。赵翼
95、勤学的人,总是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懒惰的人,却总是埋怨时间跑得太慢。
9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97、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98、时间给勤勉的人留下智慧的力量,给懒惰的人留下空虚和悔恨。
古人励志人生格言
最新古人励志人生格言(一)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4、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0、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1、《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2、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1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3lian/zl/转载请保留
二十、 Do not, for one repulse, forgo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ort.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1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1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传》
1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8、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1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0、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最新古人励志人生格言(二)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2、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
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你不能同时又有青春又有关于青春的知识。因为青春忙于生活,而顾不得去了解;而知识为着要生活,而忙于自我寻求。
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记得,要做最后出牌的人,出让别人觉得出其不意的牌,在他们以为你要输掉的时候,这样,你才能赢得牌局。
6、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每一粒饱满的种子里面,都蕴藏着一个收获的季节;每一个人的生命之海里,都蕴藏着一颗颗成功的珠贝。愿你以勤奋为网,打捞胜利果实,收获幸福人生!
8、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10、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1、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1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9、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当我们容许别人掌握住我们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已是受害者,对现况无能为力,抱怨与愤努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古人养生格言》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古人咏兰诗词 专题。
对于养生,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毕竟相关的广告,已经泛滥成灾。
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养生就像奢侈品,是富人的专利;而穷人,未必消费得起。
诚然,物质愈是贫乏,人们愈是忙于谋生而疏于养生;但是,并非只有衣食无忧的人,才有资格去养生。若轻信广告中的养生之道,可能适得其反。
养生,即保养生命——之所以用“生命”,而不是“身体”,是因为养生不仅指“养身”,也包含“养心”。当然,若将身体视作肉体与灵魂的结合,把养心纳入养身之中,也无可非议——只是如此归类,不便于阐述。
谈养生,必先言养心,而后论养身——毕竟“心”主导着“身”;不注重养心的人,也不可与之谈论养生。所谓的养心,无外乎修德养性。
《庄子·天道》有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虚静恬淡四字,便是养心的宗旨所在。虚者,清心寡欲;静者,不浮不躁;恬者,平和安详;淡者,不浓不热。
对人而言,最大的优点,便是知错能改;最大的缺点,便是过而不改。善于养心的人,必有自知之明与自洁之力,能够照见心中的污秽,并逐渐将其清除。
人心本如水,无污则自净,不躁则自清。故《庄子·达生》有云:“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当然,善难修而易移,恶易染而难改;若意志不坚,毅力不足,便是过错再小、再浅,怕也无法拔除。
能够养心,而后可谈养身。所谓的养身,便是保养身体。其目的,并非一味地追求寿长命久,而是在尽力维持生活质量的同时,谋求终其天年。
生物都有着固有的寿命,得以至此而终,便可谓圆满。若依靠科技,使人拖着残躯苟活而越过天年,那并非福运,而是惩罚。当然,所谓的“天年”,是指自然衰老而死的年限;因治愈疾病而得以益寿延年的人,其天年,并没有发生改变。
水是必不可少,因为水占人体的百分之五十,同时能够提高新陈代谢,加快能量的消耗。
偶尔喝茶,最好选择红茶、绿茶、普洱茶、铁观音或者花茶,因为茶叶中含有一种物质对人体有益,同时喝茶能够排出体内的毒素。
多吃蔬菜,蔬菜中含有的维生素是对于人体有益,特别是对于年轻人和老年人来说,多吃蔬菜有益于养生。
适量的摄入蛋白类的食物,养生就不要选择猪肉等高脂肪的肉类,最好选择鸡蛋和鱼肉类的食物。
适量摄入坚果,特别是对于老年人,适当的吃核桃等一些高蛋白的坚果,因为坚果含有的脂肪对人体有益。
适当的配合运动,养生也是需要锻炼,只要有适量的运动也是有助于养生。
“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这是《黄帝内经》里的一句话,即神宜静,而不宜躁的意思。静神的思想,倡始于老庄。老子、庄子处于社会急骤变化的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观察了当时自然、社会、人事方面的变化,提出了“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这种思想,反映了当时贵族领主政治、养生的积极思想。老子在《道德经》里指出:“静为躁君。”其意是说,在动与静这一对矛盾中,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安静是躁动的主宰。从这一思想出发,他极力主张要“致虚极、安静笃”,即要尽量排除杂念,使心灵空虚而不杂;始终如一地坚守清静,使神气静而不躁。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种静神思想,并以水为例阐明了神之当静的道理,曰:“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并认为静和无为便能达到长寿的境界。《黄帝内经》继老庄之后,第一次从医学的角度提出了静神防病的思想,如在其《素问》里说:“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的“恬憺虚无”,主要是指安静而言,思想安静,神气内持,邪气不能侵害。西汉刘安甚重静神,他在《淮南子·原道训》中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提出了神气的静躁与壮老有密切的关系,如他在《精神训》里云:“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清代大养生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燕居》里说:“养静为摄生首务。”书中仔细分析了前人的静养思想,从实际出发,给“静神”赋予了新的内容。他反对道家虚无缥缈之绝对的“静”,说:“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他主张神宜相对的静,认为神不用不动固属于静,而且用之不过,专一不杂,动而不妄动,同样具有静的意义。“从上述论述可知,古代著名的养生家、思想家都是极力主张“静神”的,即清静以养神。清静,一般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因神气清净而无杂念,可使真气内存,达到心神平安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都非常重视思想清静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生理学研究证实,人在入静后,生命活动中枢的大脑又回复到人的儿童时代的大脑电波状态,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标得到了“逆转”。经测定,高水平的气功师的脑电波与一般人有明显的不同。社会调查发现,凡经过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击之后,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调摄,多种疾病的发病率都有明显增加。由于“神”有任万物而理万机的作用,故神常处于易动而难静的状态。正如陈继儒《养生肤语》所说:“今人作文神去,作事神去,好色神去,凡动静运用纷坛,神无不去。”神去则动,何如能静。陈师诚在《养生导引术·呼吸》中亦云:“心如猿,意如马,动而外驰,不易安定。”所以,真正做到使精神安静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从思想高度认清了静神的意义,才能克服种种干扰,做到“静以神藏”。又如何做呢?
一是抑目静耳。
眼耳为人体五官之一,是神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受着神的主宰和调节。目清耳静则神气内守而心不劳,若目驰耳躁,则神气烦劳而心忧不宁。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此即是说乱视杂听,则会使耳自过用不清,而耗伤神气。尤其要避免“目视玄黄,耳务淫哇”(《养生论》),这样就能减少外界对神气的不良刺激。老人由于阅历万千,思虑易起,故神更是易动难静,《千金翼方·养老大例》针对老年人这一特点,强调指出:“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抑目静耳二者,对于神气来说,抑目尤为重要。《老老恒言·燕居》说:“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目之所致,心亦至焉。”说明了目视累心动神及静神必先抑目的道理,当然,目不可以不视,耳不可能无听,关键在于不要为了满足私欲而乱视妄听,使神气不宁。
二是凝神敛思。
《医钞类编》里说:“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当然,这种凝神敛思、保持清静的养生方法,并不是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不是人为地过于压抑思想和毫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因而它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汉思想绝不相同。从养生学角度而言,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凝神敛思是保持思想清静的良方,反之,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里所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道人吕洞宾提倡“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的养心敛神方法不无道理。
三是多练静功。
静功是气功的一种,包括练意和练气两方面的内容,相当于古代的静坐、吐纳、调息、服气等方法。其中的练意(又称调心),即是调理精神状态,以达到促进神气入静的作用。故《黄帝内经》中说:“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这里的神气内收,即是静功的结果。《养生四要》也说:“人之学养生,日打坐,日调息,正是主静功夫。但要打坐调息时,便思要不使其心妄动,妄动则打坐调息都只是搬弄,如何成得事。”可见,静功是以静神和调气为主要目的地一种锻炼方法,而静神又是气功锻炼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常练静功有清静神气的作用。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此句原文见于《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亦是养神的一条重要原则。所谓“精神内守”,主要是指人对自己的意识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使之与机体、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而不紊乱的能力。“内”针对外而言, “守”是坚守、保持的意思。 “精神内守”,强调了内环境——精神的安定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即“病安从来”,意即精神守持于内,人怎么会得病呢?那么,又怎样“精神内守”呢?
一是要“不时御神”。
《黄帝内经》在谈到人如何衰老时,明确指出:“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里的“半百而衰”,即是过早衰老,而引起衰老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不时御神”。御,驾御、控制的意思。时,善也,不时御神,即是指不善于控制自己的精神。为贪图一时的快乐,违背生活规律而取乐,则有害于身心健康,促使人体过早衰老。
精神耗散,不能守持于内之所以引起衰老,原因是在于“神者,血气也”,意思是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大量、过分地耗散精神,可以使气血损耗,从而产生衰老。事实证明,一个经常大哭大闹、喜笑过度的人,是不会长寿的。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时时、事事做到控制自己的精神,冷静、客观地处理各种事物。对于任何重大变故和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达观的处世态度,顺应事物的自身规律去解决问题。正如寿世青编的《养心说》里所指出的:“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愤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心之法也。”此谓“精神内守”具体运用的最好说明,其中心意思是要人们对外部环境事物要采取安和的态度。安者,对外界各种事物的刺激顺其然而适应;和者,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要顺之而去,千万不要为各种琐事伤透了脑筋、费尽了心机、挖空了心思,这点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不妨“难得糊涂”一点。
二是要“高下不相慕”。
这亦是《黄帝内经》里一句重要养生格言,意思是人们社会地位有高低,但都不要相互倾慕而各安于本位。高下,指社会地位高低而言。高,指贵族,统治者;下,为广大群众、百姓。但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高下不相慕”是非常困难的。自古以来,不少人为了高官厚禄互相残杀,连脑袋都丢了,还谈什么养生呢?还有一些人,不但嫉妒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甚至连别人的才华、品德、名声、成就、相貌等高于自己时,都觉得不舒服。这种人常常可以产生一种“无名火”,使心境抑郁,情绪烦躁。现代研究表明,妒火中烧之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压升高,血清素的活性水平降低,因而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大脑机能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因嫉妒而产生悲剧的例子是相当多的,《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只因嫉恨比他更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最后郁闷在胸,吐血而亡。战国时候的庞涓嫉妒心理恶性膨胀,竟干出了毒害同学孙膑的事情。《水浒》里的王伦,也嫉妒心极重,当林冲、晁盖等初上梁山时,他深知这些好汉武艺比自己高强,硬是不肯收留。林冲忍无可忍,当众怒斥王伦说:“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你也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没有“大量大才”,而又“嫉贤妒能”,这可以说是一切嫉妒心强的人的共同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一般说来,强者不会嫉妒弱者,但是,又不是对所有强者都嫉妒。嫉妒往往产生在两个原先水平相仿的人中间。比如,甲乙两人本来关系很好,工作能力也差不多,突然有一天甲的成绩超过了乙,因而受到了领导的器重、大家的敬仰,乙不能正确对待,就会产生嫉妒之心。这又反映了嫉妒心理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而且这种排他性总是发生在两个关系密切,相互平起平坐的人之间,对一个与自己毫不相于的人,即使他样样胜过自己,也不会去嫉妒,尤其是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更易产生嫉妒。消除嫉妒的根本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思想意识修养,把羡慕的心情变成追赶的行动,对感情进行良性控制。还是“高下不相慕”,“知足者常乐”好。 三是应少私寡欲。
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此即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黄帝内经》中亦主张“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红炉点雪》则强调说:“若能清心寡欲,久久行之,百病不生。”事实证明,只有少私寡欲,精神才能守持于内。很难想象,一个私心太重、嗜欲不止的人,他的精神能够安静下来?《太上老君养生诀》里说:“且夫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六害不除,万物纠心,神岂能内守?”
养神的方法有哪些
养神的方法有哪些,养神是一种养生的另一种体现,养神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能够缓解疲劳,能够解除烦恼,通常听说的有闭幕养神,安心养神,你知道还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养神的方法有哪些1 休眠养神
多指睡觉,通过休眠使大脑处于休息状态,同时使身体内各部位的神经、关节韧带、肌肉和器官无负荷或少负荷,进而达到积蓄精力,复苏体质。
生理医学研究表明:保证睡眠6~8小时所积蓄的精力可供正常活动16~18小时的耗费。如果气候和环境条件复杂或劳作过重,往往会酿成过度疲劳和某些器官失调,因此,生活中应劳逸有节。
安心养神
善于养生者心情应清静安闲,徘除各种杂念,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于内,疾病无从生,形体虽劳作但不致疲倦,使身体健康无疾。
娱乐养神
这是调动某些不常运作的神经代替操劳疲惫的神经工作,充分调节各路神经的“积极性”。娱乐养神如下棋、垂钓、跳舞、听音乐、看表演等,可根据个人的爱好与方便,尽情地投入参与。
闭目养神
双目微合,设想一种轻松舒心的意念,排除外界各种干扰,只要长期坚持,就有促进心脑神经和细胞的活化作用,有益于解除疲惫感。
忍气养神
生活中适时节制感情和忍怒宽容是修养高雅的表现,也是重要的保健之道。此外,忍气养神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以心治神,心病还得心药医。人要随时调节情绪,切勿独思苦想和愤怒不平,否则会影响健康和损寿。
糊涂养神
是指在平时行为规范中,有意识地不参与意义不大或价值不高的事情,不无原则地争执和较真,不计较鸡毛蒜皮的是非,让脑筋和心情松弛下来。
适四季以养神
人的神志随四季节气而变。古人据此提出四时调神健身之法,即按照季节特点使精神情感做到:春季活泼,夏令畅达,秋天恬静,入冬则藏而不泄。此外,吃完饭后闭目养神10~30分钟能养护肝脏,详情可阅读:吃完饭后闭目养神10~30分钟能养护肝脏
养神的方法有哪些2 (一)端心正坐
孕妇要加强思想品德的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要专心致志地工作和学习,去赢得事业的成功和快乐。要胸怀开阔,乐观豁达,无私心杂念,不患得患失。生活上知足,待人宽厚,助人为乐,处事无妒忌之心,言行举止端庄大方,做到“坐无邪席,立无偏倚,行无邪径,目无邪机,口无邪言”(《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病诸候上》)。如此,胎儿禀气纯正,有助于良好气质与性格特征的形成。
(二)怡情养性
《叶氏竹林女科》认为,“宁静即是胎教”。要求孕妇遇事冷静,使心静于内,虑谧于中,做到“无悲哀思虑惊动”(徐之才《逐月养胎法》),不为七情所伤,摒弃孤独、忧伤和烦恼,始终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如此,可使孕妇气血和顺,胎元调固,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可适当地参加文体活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以丰富自己的生活,通过琴棋书画、诵读诗歌及旅游等途径陶冶情性。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胎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和氧气,是母亲血液通过胎盘供给的,母亲情绪变化会影响激素分泌和血液的化学成分。积极的情绪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利于胎儿健康发育的化学物质,而消极的情绪则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害于胎儿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的物质。在孕期,母亲的.情绪过度紧张,会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引起胎儿发育畸形。据临床观察,孕妇的情绪状态对妊娠和胎儿的活动、发育有很大影响。母亲心平气和则胎动规律,情绪过于紧张或焦虑则胎动剧烈,这样的胎儿出生后也往往多动,容易激怒,好哭闹,甚至影响喂奶和睡眠。重庆医学院曾对儿童多动症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儿童在胚胎期,其母亲都曾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的过程。由于情绪变化与大脑皮层边缘系统、植物神经系统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对胎儿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三)近美好避邪恶
《诸病源候论》提出,孕妇宜“数视白璧美玉着孔雀”,多接触美好的事物,使秀气入胎,勿“令见伛偻侏儒丑恶形人及猿猴之类”,回避淫邪、行凶、丑陋等不良刺激。
(四)及时的胎儿训练
孕妇应在胎儿感觉系统机能发展的最佳期,及时对胎儿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感觉功能与动作训练,以促进各种感官与脑的信息渠道形成稳定的联系,有助于出生婴儿智力与行为的发展。
1 听觉训练 妊娠中期,胎儿中耳发育完成,前庭系统的发展是在婴儿出生之前。因此,应当从训练胎儿的听觉入手。孕妇可以从妊娠的第13周开始,坚持有计划地对胎儿说话、诵读诗歌,为其高歌或放录音磁带,让胎儿听悠扬动听的乐曲或歌曲,可以唤起孩于的注意力。此外,母亲与别人的谈笑声、林间鸟语、昆虫啼鸣及潺潺的流水声,都是促进胎儿听觉和神经系统发展的良好信息。研究发现,孕妇多听轻快悦耳的音乐,胎儿躁动减少,生长发育良好;如果孕妇经常听嘈杂震耳的摇滚乐,会使胎儿躁动增加。
2 抚摩动作训练 孕妇躺在床上,双手放在腹部,用手指轻轻地压抚胎儿,胎儿便出现蠕动。此法于睡前施行较好,怀孕末期尤为必要,但有早期宫缩的孕妇忌用此法。该法可激发胎儿运动的积极性,使站立行走早于未受过训练的婴儿。
巢元方指出,胎教实为“外象而内感”。认为孕妇的言谈举止、所见所闻及喜恶爱好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对胎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这种作用是通过胎儿神经系统完成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主要是在人的成长期,其中以胎儿期和乳婴期尤为关键。胎儿压觉、触觉等受体,自怀孕10周后即已发生并有其功能,胎儿对音响反应大约在怀孕20周前后即已发生,耳、目和感觉在出生前已渐趋完善。这使胎儿能对外界丰富的信息刺激及其孕妇的生理、心理变化做出敏锐的感觉,触觉、听觉尤其敏感,这正是胎教的生理学依据。实际上,胎教是在胎儿神经系统形成过程中所采取的培育手段,也是婴儿早期教育的发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20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一日不睡十日不醒
下一篇: 冬季補益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