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香港学者报道,多数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国患者具有代谢综合症的特点。他们的组织学活性通常较轻。糖尿病是重度组织学改变的最主要预测因素。
香港中文大学的V.W.-S.Wong博士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发达国家的常见疾病,并且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病因。
为此,研究人员调查了经活检证实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国患者的临床和组织学特点,调查重度组织学改变的预测因素。
研究人员检索1996-2003年间行肝脏活检的全部患者(247例)的电子病例。识别具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织学特点的患者。分析这些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实验室与组织学(Brunt标准)指标。
结果发现,42例患者经组织学证实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7岁(23-69岁)。除1例患者外,其他患者均具有代谢综合症的特点。平均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为93(24-270)IU/L。36例(85.7%)患者具有脂肪性肝炎 肝炎,11例(26.1%)发生纤维化。只有1例患者为3期纤维化。
糖尿病能够预测高度脂肪性肝炎和纤维化(P=0.019),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与脂肪性肝炎的组织学严重程度无相关性。平均随访42个月后,无患者发生肝脏失代偿。
Wong博士认为,多数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国患者具有代谢综合症的特点。他们的组织学活性通常较轻。糖尿病是重度组织学改变的最主要预测因素。
【ELSEVIER全球医药新知】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增加结直肠肿瘤发生风险分析26540名接受筛查性结肠镜检查和腹部超音波检查的无症状成年人,以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与结直肠肿瘤之间的相关性。 与非NAFLD的患者相比,NAFLD患者有较高的结直肠肿瘤和晚期结直肠肿瘤罹病率。此外,与非NAFLD患者相比,NAFLD患者患有结直肠肿瘤的OR值为1.1,患晚期结直肠肿瘤的OR值为1.21,因此重度肝病患者比轻度肝病患者有更高的结直肠肿瘤发生风险。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相关,其范围包括单纯性脂肪变性和合并晚期肝硬化的脂肪性肝炎。本研究的目的是在NAFLD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基础上,探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风险。 研究物件为26540名无症状的成年人,均在同一天首次接受结肠镜检查和腹部超音波检查作为健康检查项目。由超音波检查做出是否有NAFLD的诊断。晚期结直肠肿瘤是指直径至少为10 mm 的侵袭性癌或腺瘤,具有高度异常分化,或具有绒毛状组织学特征或其中的任意组合。 相较于非NAFLD的患者,NAFLD患者有较高的结直肠肿瘤(NAFLD患者为38.0%,非NAFLD患者为28.9%)和晚期结直肠肿瘤罹病率(NAFLD患者为2.8%,非NAFLD患者为1.9%)。 在多变数模型中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重指数、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是否使用阿斯匹林以及代谢因素等,相较于非NAFLD的患者,NAFLD患者发生任一结直肠肿瘤的优势比为1.10(95%CI: 1.03-1.17),发生晚期结直肠肿瘤的优势比为1.21(95%CI: 0.99-1.47)。根据肝病严重程度的非侵袭性参数进一步划分NAFLD患者时,重度肝病患者患有任一结直肠肿瘤或晚期结直肠肿瘤的风险高于轻度肝病患者。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罹病率及其严重程度与任一结直肠肿瘤和晚期结直肠肿瘤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表明了临床医师应意识到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结直肠肿瘤的风险是增加的。 本文出自Elsevier全球医药新知 作者简介:ELSEVIER全球医药新知,1880年成立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是全球首要经营医学、科学和技术资讯产品及出版服务的出版商。每年出版1800多种期刊和2200本新书,以及一系列创新电子资料库。
编辑2020年2月,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Eslam教授和George教授以及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Sanyal教授代表二十个专家组成的国际脂肪肝命名小组,在美国《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线上发表了一篇有关更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命名的共识。专家小组经过两轮Delphi投票,达成了以“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取代现有命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国际共识,并在文章中讨论了变更命名的依据、论证了该病的高度异质性,以及有关新药研发和无创诊断的临床研究的新的对策。
共识提出了明确而简单实用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定义,而且让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有别于其他肝脏疾病。[1]
1.诊断标准:基于病理学或影像学脂肪肝证据,同时有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或代谢功能紊乱三项条件之一。
无论患者是否饮酒或是否有其他肝脏疾病均可能诊断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疾病。
2.严重程度:根据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描述
国际专家组建议以肝病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分类替代既往的二分法分类(单纯性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从而更好地描述MAFLD的疾病过程。
从临床和病理学角度出来,新的建议更有助于发现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病例。
3.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硬化,不再是隐源性肝硬化
共识指出,无或<5%肝脂肪变性的肝硬化患者只要符合代谢相关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就应归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硬化,以避免使用“隐源性肝硬化”这一术语。
建议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硬化的诊断标准:缺乏典型的脂肪性肝炎组织学表现但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肝硬化患者:
1) 既往或现存符合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的代谢危险因素;
2) 既往肝脏活检证实存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3) 既往肝脏影像学提示存在脂肪肝。
4.双重病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合并其他肝病
符合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同时伴有酒精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基于目前的酒精使用障碍标准)、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这些疾病之一的患者,应定义为具有双重(或更多)病因的脂肪性肝病。
5.建议避免使用“原发性”和“继发性”脂肪肝这一术语
共识指出,所有的肝脂肪变都是继发性,避免使用“原发性”和“继发性”脂肪肝进行描述。
MAFLD新定义将有助于临床日常诊疗和科学研究,有助于医药企业和国家医药卫生监管机构改进新药临床试验方案。
在临床中,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以降低肝脂肪含量为目标,在这里就不得不说肝脏脂肪的搬运工——胆碱。
胆碱可以促进脂肪代谢
胆碱对脂肪有亲和力,可促进脂肪以磷脂形式由肝通过血液运输或改善脂肪酸本身在肝中的利用,并防止脂肪在肝中的异常积聚。[2]
参考文献
[1]Eslam M, Newsome PN, Anstee QM, et al. A new definition for 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an international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J Hepatol, 2020 Apr 8, Online ahead of print.
[2]杨月欣,李宁.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北京,2017:204.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85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