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有何特点?

医案日记 2023-05-18 03:50:26

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有何特点?

(1)中国属于世界上糖尿病低患病率的国家,但我国人口12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糖尿病患者人群。

(2)中国糖尿病约90%以上为NIDDM,IDDM不到10%。

(3)糖尿病患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城市、高年龄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脑力劳动、肥胖、某些民族(回族、维吾尔族)、移居海外等。

(4)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近10年内增长很快,1980年患病率约为6.09‰,1993年患病率达2.5%,较10年前增长4倍。死亡率已上升至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位。

(5)遗传对中国糖尿病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对NIDDM发病影响较大,而对IDDM发病相对较小,遗传方式以多基因遗传为主,HLA与IDDM发病有较强的关联,特别是DR-3抗原。

(6)中国糖尿病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与西方国家比,具有微血管并发症高而大血管并发症低的特点。

(7)中国IGT患病率略低于糖尿病组,据1981年统计,我国约有400万以上的IGT患者。

(8)IGT及糖尿病的转归具有双向性,IGT可转变为正常人,也可转变为糖尿病。无症状的糖尿病可转为有症状的糖尿病,也可转为IGT。

糖尿病历史来历 ?

糖尿病历史来历 :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
过“消渴证”“消渴症”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 

唐朝初年,我国著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证患者的小便是甜的,在夏秋两季,糖尿病患者的
小便有时招苍蝇。

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王焘根据其父患口渴难忍,饮量大
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并根据甄立言《古今条验》一书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
甜。于是他亲口尝其父小便,果然是甜的。

故针对消渴病制定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
病情得到控制。他把这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

《外台秘要》比10世纪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的《医典》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早200多
年。公元600年以后英国医生托马斯·威廉才提到病人的小便“其味如糖似蜜”。据考证,糖尿病在
古代为帝王贵族之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扩展资料:

糖尿病是身体不能生成或正常利用胰岛素的一种疾病,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可以将葡萄糖(糖)转化为能量。

健康的非糖尿病人,胰岛素的作用是将葡萄糖转化为完成每天工作的能量,葡萄糖在肝内生成,甜食和淀粉类食物消化后就会产生葡萄糖。糖尿病病人没有足够的胰岛素,或有胰岛素抵抗,不能作这种必须的转换,所以,他们的身体里有高水平的未利用的葡萄糖。这称为高血糖。

糖尿病的机制:

糖尿病葡萄糖水平升高有两个主要的生理机制:

胰岛素分泌障碍(胰岛素缺乏):1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生成和分泌完全缺失。这种胰岛素分泌的损害(90%以上生成胰岛素的β细胞都受到永久性破坏)见于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破坏了胰脏内的β细胞。

因此,1型糖尿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不再生成胰岛素,不能控制血糖水平。1型糖尿病病人随着β细胞生成胰岛素的减少,身体开始利用脂肪和肌肉组织。该过程可导致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称为酮症酸中毒,即血中开始积聚酮体和其它酸性副产品。这种状态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2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素相对缺乏。虽然胰脏还在制造胰岛素,但胰岛素的产量不足以控制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病人的β细胞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在病人的血糖开始升高前,细胞胰岛素分泌能力的50%—75%可能已经丧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2型糖尿病的病人从胰岛素相对缺乏转化成更严重的胰岛素缺乏。因此,大部分2型糖尿病病人需要强化治疗,包括每天注射胰岛素,保证血糖水平得到控制。

人民网-让我们来认识糖尿病

听说喝咖啡如果加冰会导致糖尿病,是真有此事吗?

单从咖啡如果加冰会导致糖尿病来看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但如果咖啡如果加冰,那需要维持咖啡甜度就需要更加多的糖.而摄入过多的糖容易导致血糖激增,而出现胰岛素抵抗,久之导致糖尿病.
故而应该是加入过多的糖的咖啡更有可能导致糖尿病.

糖piss病,是什么?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的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消渴症”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唐朝初年,我国著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证患者的小便是甜的,在夏秋两季,糖尿病患者的小便有时招苍蝇。
  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王焘根据其父患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并根据甄立言《古今条验》一书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甜。于是他亲口尝其父小便,果然是甜的。故针对消渴病制定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他把这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
  《外台秘要》比10世纪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的《医典》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早200多年。公元600年以后英国医生托马斯·威廉才提到病人的小便“其味如糖似蜜”。据考证,糖尿病在古代为帝王贵族之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 2% ,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 4000 万,并以每年 100 万的速度递增。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身体内惟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
  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几乎占90%以上,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之一。
1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的 5 年内很少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相反,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有慢性并发症发生。据统计,有 50% 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并发症,有些患者是因为并发症才发现患糖尿病的。
因此,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β细胞功能的保护,必须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些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使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达到长期稳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体可长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糖尿病无法治愈,其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合并感染:发病率高,两者互为因果,必须兼治。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
  糖尿病高渗综合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半数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包括脱水严重,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
  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多有心、肝、肾脏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饮酒、大量服用降糖灵史,症状不特异,死亡率高。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1)脑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或早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堵塞性脑血管疾病多见;
  (2)心血管:患者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以冠心病较为多见。临床特点包括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且发病时间早,女性糖尿病的心血管病变发生率增高更为明显,无痛性心肌梗塞等非典型性临床表现多见等等;
  (3)下肢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5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患者多10倍以上,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
  微血管并发症:
  (1)肾脏:患病率尿毒症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特别是Ⅰ型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可有蛋白尿、高血压、浮肿等表现,晚期则发生肾功能不全;
  (2)眼底:双目失明比非糖尿病者高25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的主要原因之一。
  神经并发症:
  (1)感觉神经:疼痛、麻木、感觉过敏;
  (2)运动神经:可见单神经麻痹引起的运动障碍,局部肌肉可萎缩;
  (3)植物神经:出汗异常、血压及心率变化、尿失禁或尿潴留、腹泻或便秘以及阳痿等。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1 型糖尿病患者在最初 2 年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 2% , 15 年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达 98%
2 型糖尿病患者 20 年以后,使用胰岛素或不使用胰岛素病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分别为 60% 和 84%
早期视网膜病变可出现为出血、水肿、微血管瘤、渗出等背景性改变,晚期则出现新生血管的增殖性病变,此期病变往往不可逆,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虽然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延缓、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但是不能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谁能给我提供一些关于 糖尿病 研究的资料(科技文献)谢谢

糖尿病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一、糖尿病卫生经济学评 价的基本方法

疾病费用研究(cost-of-illness study):是描述一种疾病对个人、卫生事业及社会的影响。有许多估计疾病直接花费和间接花费的方法。

疾病研究的花费:用于解决健康问题直接的和间接的费用;直接花费是用于诊断、治疗、监测、预防和有关特殊情况研究的费用;间接花费是由于不工作、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和死亡造成的劳动力丧失的费用。

费用-效果研究(cost-of-illness study):比较达到同样效果的不同方案。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卫生经济评价方法。成本一般是以通用货币单位表示,效果是以某种医疗措施产生的具体结果,如延长患者生命的具体时间,避免发病或死亡的数字。具体分析时将两者联系起来,采用每一医疗效果单位所花费的成本(如延长病人1年寿命所花费的治疗成本),或每一单位货币所产生的医疗效果(如花费若干元人民币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时间)来表示。它的优点是可以在不同的医疗措施之间进行比较和决策时,用相对共同的比较单位进行评价。

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study):比较旨在达到不同效果的干预(如血糖控制、血压控制等)的效用分析。简单地评价一种医疗服务挽救患者奥运会是不够的,还应注意有否后遗症,恢复健康的程度,能否过正常生活或恢复工作,也就是注意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价。特别要从社会的角度来评价医疗效果,例如一位伏案工作的专业人员和一位长跑运动员均因糖尿病而截肢,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却大大不同,此时,用本成-效果或成本-收益分析均有一定困难,而应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中,效果是由社会效益来衡量,也可以说是成本-效果分析一种,或者是其发展的更高阶段。

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通过采用成本-受益的比率,比较单一干预的成本-受益。将不同医疗措施的结果用一定方法,换算为通用货币的方式表示,这样成本和效果均同样用货币单位表示。在具体比较时,可直接以成本效的差值,或效益与成本的比值进行。前者可看出某种措施的净效益为正值或负值,很容易与另一备选医疗措施进行比较和抉择的比值小于1,表示效益反较成本小,如产生的比值愈大,表示效益从事愈高。

成本最小化分析(cost-minimisation study):适合于当两种卫生措施的效果的效果基本相同时,评价和寻求最经济的方法。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涉及多方面费用和后果的慢性疾病,一些作者在分析糖尿病费用和后果时,往往同时采取多种分析方法,如Gilmer等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和并发症的关系和O'Brien等评仨患者HbAlc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相应的医疗费用,就采取了成本-效用、成本-收益等多种分析方法。

医疗费用明显增加有多方面的原因,如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患者利用医疗设施的增加以及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以往由于对糖尿病合并症不够重视和缺乏记录,容易一些费用归于其他原因,如周围血管病变。

糖尿病对于偶然的病理学上与糖尿病无关的疾病也有影响。例如,对于一个因股骨颈骨折入院的糖尿病患者,其住院费用不同于无糖尿病的同类患者,前者住院时间长,检查项目多,和治疗要求都有所不同。

卫生经济评价的重点是解决成本与效果间的效率关系。效率是经济评价的核心。效果可以从病人、医生和社会的角度来衡量,因而发展了不同的具体分析方法。

二、糖尿病的社会经济学代价

WHO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提出,1999年世界糖尿病日的宣传口号是糖尿病的代价(The Cost of Diabetes),旨在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

糖尿病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并给各国政府和人民带来严重经济负担的慢性工谢性疾病。例如,1997年美国用于糖尿病的花费是980亿美元,其中440亿美元为直接医疗消费,540亿美元为间接花费,间接花费指的是由于糖尿病致残、致死所带来的经济支出。糖尿病病人的人均医疗消费是10 071美元,而非糖尿病病人的人均医疗花费则为2 699美元。糖尿病病人占美国整个人口的3.8%,而直接的医疗花费则占到整个医疗支出的5.8%。在间接花费方面,糖尿病引起的残废花费371亿美元,死亡花费约169亿美元。18~64岁的糖尿病病人人均失去了8.3个工作日,而无糖尿病的病人则失去1.7个工作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项调查证实,5%的住院糖尿病患者消耗了该地区10%的卫生费用。

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与其血糖控制的好坏直接相关。Cilmer等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与HbAlc水平正相关。HbAlc大于7%后,增加1个百分点,医疗费用就明显增加。这种增加的费用受到并发病的影响,特别是心脏病和高血压。例如,HbAlc从6%上升到7%,对于不伴有心脏病或高血压者,每例患者需多花费378美元的医疗费用;而对于并存心脏病、高血压者,则多支出医疗费用1 504美元。在无并发因素时,这种关系大致为线形关系。随着并存因素的增加,从单一的高血压到高血压、心脏病并存,非线形关系增加。在该范围上限,HbAlc 10%相比9%者,并有高血压、心脏病者需要多支出年人均4 116美元。O'Brien等通过设立如果……会怎样(what-if)调查表,来评估糖尿病患者一生中HbAlc控制在6%、8%、10%和12%水平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相应的医疗费用。结果为HbAlc控制在6%时,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失明、肾功能衰竭、神经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2.2%、9.8%、1.4%和9.1%,相应的医疗费用为 85 697美元;HbAlc控制8%水平,这4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9.8%、18.2%、8.7%和20.8%,医疗费用为91 146美元;HbAlc控制在10%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为95.9%、53.2% 29.0%和47.2%,医疗费用 120 903美元;HbAlc控制在12%水平,这些发生率则分别99.6%、59.4%、40.2%、74.4%,医疗费用为132 253美元。

解放军第306医院1995~1999年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增长及分布情况初步显示,糖尿病医疗费用的支出相当高。5年内该院总计收住948例(1 509例次)糖尿病患者,年人均总住院费用1995年为2 382元;1996年为2 767元;1997年为4 429元;1998年为4 815元;1999年为4 847元。如果以1995年的费用为基数,5年内总住院费用增长了103.4%。糖尿病还明显地增加了相关疾病的医院费用。我们的资料显示,1995~1999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胆囊炎和(或)胆结石、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均医疗费用分别为4 390元、4 837元、3 560元、4 103元、2 285元,而无糖尿病的同类病变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2 175元、2 079元、1 887元、3 102元和618元,糖尿病合并上述疾病患者医疗费用分别是无糖尿病同类疾病患者的2.02、2.33、1.89、1.32、3.70倍。鉴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要大于对照者,我们将同一年龄段糖尿病合并胆囊炎和(或)胆结石的患者与对照者比较,仍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是对照组的1.73倍。

目前,我国约有糖尿病患者3 500万。到2015年,根据国内外糖尿病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我国糖尿病人群将达到6 000万。因此,在加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研究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糖尿病卫生经济学的研究。

三、研究糖尿病卫生经济学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和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糖尿病需要要终身治疗。这种终身治疗不仅需要药物,更需要知识,需要患者及其家庭的积极合作,要尽可能地减少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依赖性。将科学的武器交给患者并努力使他们合理地应用,就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避免不合理的医陪花费。

糖尿病并发症引起患者残废和死亡。长期的高血糖和慢性并发症使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在美国,与无并发症的患者比较,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或大血管病变以及同时合并大小血管病变的医疗费用分别增加1.7倍、2.0倍和3.5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还可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带来的经济负担难以估算。然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慢性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地发现和科学地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美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证实,良好血糖控制可以使糖尿病神经、肾脏和眼底并发症下降50%~70%。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DPES)结果证实,较好地控制血糖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明显下隆,但不能使大血管并发症明显下隆。控制高血压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隆。

糖尿病是一种涉及多方面因素的慢性复杂疾病。胰岛素抵抗是造成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因素。一些因素甚至是互为因果,如肥胖可以起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又可以加重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促使动脉硬化。因此,在这些危及健康的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防治中,应该强调综合防治。综合防治可以减少费用的投入而提高效益。

糖尿病是一种涉及多个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共同关怀(shared care)的概念十分重要。应该让糖尿病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高质量的多学科合作的医院服务。这种服务可以尽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症,提高医疗和科研的效益并减少医院费用。

糖尿病的研究应该注重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卫生经济学的研究非常重要,也非常适合当前的医疗改革形工。无论是患者劳动力的减少或丧失,还是糖尿病对家庭和和社会的经济影响,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该作出经济学的评价,应该考虑患者及其家庭,甚至患者工作单位和社会的经济承受力。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82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