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心室预激、室性早搏伴旁路逆向隐匿性传导一例

医案日记 2023-05-17 19:28:23

心室预激、室性早搏伴旁路逆向隐匿性传导一例

隐匿性传导是冲动激动了心肌组织,已达足够的深度,但未传完全程,在体表心电图上没有相应显示,但因它产生了新的不应期,给随后冲动的应激或传导带来影响,产生某些特征性表现。本文报道1例预激综合征,在此图中由于室性早搏伴有旁路和房室结逆向隐匿性传导导致室性早搏后出现两种不同的QRS波。

患者男性,30岁。有反复心动过速发作的病史,近期心律失常2d。图1为Ⅱ、Ⅴ1导联,可见P波顺序出现,频率为65次/min,P波后都跟随着稍宽大的QRS波,PR间期为0.10s,QRS时限为0.10s,PJ间期为0.20s,且QRS波起始部有δ波,这是1例心室预激的心电图。图1中两种波形是怎样形成的呢?前一种情况是由于室性早搏隐匿性地逆行激动房室交界区,使之形成不应期,而旁路则基本上未有隐匿性逆行激动,当其后P波到达时,在房室交界区传导受阻,从旁路下传,故QRS波的预激成份加重。后一种情况是室性早搏同时逆行隐匿性激动房室交界区和旁路,旁路不应性的降低程度大于房室交界区,当其后P波到达时,缓慢地从房室交界区下传,故PR间期明显延长而QRS波形正常化。

房性早搏如何治疗?

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异位心律。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 【病因】过早搏动可发生于正常人。但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均可引起发作,亦可无明显诱因,洋地黄、钡剂、奎尼丁、拟交感神经类药物、氯仿、环丙烷麻醉药等毒性作用,缺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都可引起。冠心病、晚期二尖瓣病变、心脏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常易发生过早搏动。 【发病机制】 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产生。 (一)异常自律性所致冲动形成异常 ①在某些条件下,如窦性冲动到达异位起搏点处时由于魏登斯基现象,使该处阈电位降低及舒张期除极坡度改变而引起过早搏动。②病变心房、心室或浦顷野纤维细胞膜对不同离子通透性改变,使快反应纤维转变为慢反应纤维,舒张期自动除极因而加速,自律性增强,而产生过早搏动。 (二)折返现象--环行折返或局灶性微折返 如折返途径相同则过早搏动形态一致;如折返中传导速度一致,则过早搏动与前一搏动的配对时间固定。 (三)平行收缩 (四)触发激动(triggered activity) 过早搏动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早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消失。早搏呈二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两或三次心搏后有长间歇。早搏插入两次正规心搏间,可表现为三次心搏连续。脉搏触诊可发现间歇脉搏缺如。 各类早搏可发生于正常人群,随年龄增加早搏发生率增加。正常人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各类早搏大多无临床意义。虽然既往把频发和复杂性室性早搏(室性早搏连发、多源性室性早搏、R在T上的室性早搏)与演变为致命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预测相关连,但主要取决于有无心脏病和心脏病类型及其程度。 发生在下列特殊背景下的室性早搏,演变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可能大,如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心肌缺血时、心肌病、低钾、洋地黄及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毒性作用以及原发或继发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频发房性早搏见于二尖瓣病变,甲状腺机能亢进,在急性心肌梗塞时提示心功能不全。多源性房性早搏常为心房颤动的前奏。 过早搏动的共同心电图特征为较基本心律提早的一次或多次P-QRS波群。 (一)房性过早搏动 P波提早出现,其形态与基本心律的P波不同,P-R间期>0.12s。QRS波大多与窦性心律的相同,有时稍增宽或畸形,伴ST及T波相应改变的称为心室内差异性传导,需与室性过早搏动鉴别。房性过早搏动伴心室内差异传导时畸形QRS波群前可见提早畸形的P′波。提早畸P′波之后也可无相应的QRS波,称为阻滞性房性早搏。需与窦性心律不齐或窦性静止鉴别。在前一次心搏ST段或T波上找到畸形提早P′波的,可确诊为阻滞性房性早搏。房性早搏冲动常侵入窦房结,使后者提前除极,窦房结自发除极再按原周期重新开始,形成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偶见房性早搏后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房室交接处性过早搏动 除提早出现外,其心电图特征与房室交接处性逸搏相似。早搏冲动侵入窦房结的形成不完全性代偿间歇,不干扰窦房结自发除极的则形成完全性代偿间歇。 (三)室性过早搏动 QRS波群提早出现,其形态异常,时限大多>0.12s,T波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ST随T波移位,其前无P波。发生束支近端处的室性早搏,其QRS波群可不增宽。室性早搏后大多有完全代偿间歇。基本心律较慢时,室性早搏可插入于两次窦性心搏之间,形成插入型室性早搏。偶见室性早搏逆传至心房的逆行P′波,常出现于室性早搏的ST段上。 房性及室性早搏,按其与基本心律的关系可有二种类型,以心室早搏为例: 1.配对型 即所有早搏和其前一个QRS波有固定距离,此型多见。 2.平行收缩型 早搏与前面的QRS波群不配对,但早搏之间有固定规律,最长的早搏间距与最短早搏间距之间呈整倍数关系,且常出现室性融合波。 实验研究发现上述规律可由于窦性或异位冲动,在保护性传入阻滞区缓慢递减传导,而在阻滞远端产生阈值下电位,影响平行心律异常冲动形成的自发除极,使之提早,延迟或完全被抑制,而有所改变,称为电张电流调变的平行心律(electrotonic modulatedparasystole)。 房性或室性早搏有时由两个以上异位起搏点产生,心电图表现为二种或二种不同形态、配对间期不等的早搏,称为多源性早搏。连续二次或三次和以上的早搏分别称为连发和短阵心动过速。 应参考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是否影响心排血量以及发展成为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而决定治疗原则。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过早搏动,大多不需特殊治疗。有症状者宜解除顾虑,由紧张过度情绪激动或运动诱发的过早搏动可试用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 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宜尽快找出早搏发作的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正确识别其潜在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 除病因治疗外,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性和房室交接处早搏大多选作用于心房和房室交接处的Ia、Ic、Ⅱ、Ⅳ类药,而室性早搏则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I类和Ⅲ类药(参见上文药物分类,也参见第七篇临床药理学概论)。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早搏常需紧急静脉给药。以Ib类为首选。急性心肌梗塞初期仍常首选静脉内利多卡因。心肌梗塞后若无禁忌,则常用β-阻滞剂治疗。原发或继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禁用I类药,原发性者可选用β-阻滞剂、苯妥英或卡马西平。继发性者去除病因,宜用异丙肾上腺素或心房或心室起搏治疗。 近来研究(CAST 1989)提示,抗心律失常药有增加死亡率危险。即使有心脏病患者控制室性过早搏动,亦无证据证明使猝死率降低(除心肌梗塞后用β阻滞剂外)。因此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应权衡其利弊。国内曾有非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患者(主要为过早搏动)较大系列多中心试验、较长时期随访,室上性心律失常用普鲁帕酮、莫雷西嗪,室性心律失常用普鲁帕酮、莫雷西嗪、美西律治疗具有一定疗效,未发现严重心脏事件,但用药过程中仍需密切随访监测其效果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有心功能不全者尤需谨慎。

检查出室性早搏,1度房室传导阻滞,该怎么办好

你好,
心律失常是心脏生物电场的生理物理功能问题,因此,不是生物化学产品(药物)可以解决的。
特别提示心律失常患者勿采用射频消融术,即——采用切断心脏电流传导通路(神经)制止心律失常症状是错误的——到今天为止无一例康复案例。
临床治愈心律失常目前只有两种生物医学工程学的成熟技术产品,你的问题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治疗技术方法:
1、处于早期、中期、恶性心律失常初发阶段的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细胞基因能量治疗仪——即可完全控制、或治愈。 确保疗效:20天内如无显效产品召回。
2、已经处于恶性心律失常中、晚期患者,可以在三甲医院佩戴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即可充分控制心律失常病症,可保患者心脏正常。
孙平

帮忙诊断下24H动态心电图结果(最近胸闷,深呼吸有时候吸不上来气的感觉,做了血常规和胸部的CT都正常)

你多大岁数?建议做个心脏彩超、肌钙蛋白吧,除外一下心肌炎,心肌炎包括心律失常型,可导致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依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表现,白天活动后心率能到128次,提示窦房结的变时性尚可,窦房结功能正常。有如下问题:1.心动过缓,36次/分有些慢,看最长R-R间距是否超过3秒,如果超过3秒有发生阿斯综合征风险,心动过缓且考虑为房室传导阻滞所致,提示房室结可能存在问题。2.预激综合征,存在除房室结外的房室传导通路,多为先天性,因其传导速度快可与房室结构成折返环路,故容易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但如果为房颤伴预激则可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甚至危及生命。

M型超声心动图的M型组织多普勒曲线的临床意义

二维组织多普勒图像对显示室壁运动及心律失常兴奋点有所帮助,如能结合M型组织多普勒曲线进行观察,由于每秒取样扫描线大大增加,故能准确掌握室壁在心动周期的等容收缩期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与缓慢充盈期及心房收缩期等不同时相中的活动规律,了解心壁各层在收缩期跨壁速度梯度的差异;通过观察心肌运动的先后顺序而了解室性早搏患者心电活动的异常兴奋点,确定预激综合征患 者的心室预激区;在束支传导阻滞和安装有起搏器的患者可以发现异常的心室去极化的位置及时间先后程序。这些资料对确定心律失常的原因和起搏点的位置将有重要价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74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