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伤寒与副伤寒病因

医案日记 2023-05-17 05:42:21

伤寒与副伤寒病因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发生爆发流行本病分布我国各地常年散发以夏秋季最多发病以儿童青壮年较多

本病的病原是伤寒属沙门菌属D族(组)革兰染色阴性呈短杆状长1~3.5μm宽0.5~0.8μm周有鞭毛能活动不产生芽胞无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

伤寒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较强在水中一般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能维持1~2月在牛奶中不仅能生存且可繁殖能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持续数月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日光直射数小时即死加热至60℃经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在3%石炭酸中5分钟即被杀死消毒饮水余氯达0.2~0.4mg/L可迅速致死

伤寒只感染人类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此菌在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以少量内毒素注射于人或家兔静脉内可引起寒战发热不适和白细胞减少这些现象和伤寒病人的表现极相类似伤寒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均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但这些并非保护性抗体由于“O”及“H”抗原性较强故常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以辅助临床诊断亦可用以制做伤寒菌苗供预防接种“Vi”抗原见于新分离(特别是从病人血液分离)的菌株能干扰血清中的杀菌效能和吞噬功能是决定伤寒毒力的重要因素但抗原性不强所产生的“Vi”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较低且为时甚短;当病原菌从人体中清除后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伤寒的诊断及治疗的制作方法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病人及带菌者都是传染源,病源随粪、尿、呕吐物等排出体外,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疾病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多。
一伤寒的诊断:
1.流行病学:当地伤寒流行,患者无伤寒病史与伤寒菌苗接触史,有与伤寒患者密切接触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大多为3-4×109/L左右,并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性粒细胞消失为特征。嗜酸性粒细胞随病情好转而逐渐上升。高热时可有轻度蛋白尿;10-20%有黑便或肉眼血便;大便潜血阳性者更多。
△血培养:是本病确诊的依据。第7-10病日血培养阳性率可达90%,第3周降为30-40%,第4周常为阴性。故应在体温上升阶段,抗生素应用前作血培养,要提高阳性率。采血量不应少于5毫升。
△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对已使用抗生素治疗,血培养阴性者尤为适宜。
△粪便培养:在本病任何阶段,均可从粪便中分离到病原菌。第1周时阳性率10-15%,第3-4周时可达80%左右。3%患者粪便排菌可超过1年。
△尿培养:第3-4周培养阳性率较高,约25%。
△免疫学检查:肥达氏反应用于本病诊断已近90年。病后1周出现O、H凝集素,第3-4周时可达90%,其效价随病程而递增,第4-6周达到高峰。约10%患者肥达氏反应始终阴性。应用标准抗原检测,未经免疫者O凝集素≥1:80,H凝集素≥1:160时有诊断价值。病程中应逐周复查,效价依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上升4倍以上才有意义。O凝集素增高提示为沙门氏菌属感染,而H凝集素则可鉴定沙门氏菌组别。预防接种后,H凝集效价明显上升,可持续数年之久,在其他疾病时可出现“回忆反应”。肥达反应的特异性不强,故评价时需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近年来有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抗体,较肥达氏反应特异、敏感和快速。
二伤寒与其他几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1.粟粒性结核:长期发热,呈消耗病容,中毒症状显著,与本病表现相似。但该病盗汗及呼吸道症状较突出,脉搏增快,胸片可见大小一致对称均匀分布的结节性病变。抗痨治疗有效。
2.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可有发热,全身中毒表现,白细胞总数不高,甚至相对缓脉等酷似伤寒的表现。但该病往往先有胆道、泌尿道或用腹腔内感染等原发病灶。病程中易出现休克、DIC等。白细胞总数虽不高,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培养可检出致病菌。
3.病毒感染:热程可长达10-14天以上,白细胞总数不高;一般肝脾不大。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阴性。病程有自限性。
4.何杰金病:热型多样,多汗,有肝脾肿大及淋巴结肿大。但无明显毒血症状,白细胞不高。确认需有淋巴结病理检查为依据。
5.布氏杆菌病:长期发热,肝脾肿大,粒细胞正常或低下。有与牧畜(牛、羊、猪)接触或饮用未消毒的乳制品史,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热(波浪型),常有转移性关节疼痛或肌痛,出汗较多。血或骨髓培养可分离出布氏杆菌,Wright凝集反应可呈阳性。
6.恶性网状组织病:本病也可见持续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但病情进展快而凶险,出血与贫血显著。同时骨髓中可见异常增大的网状细胞,胞浆丰富,核染色质细而成网状,多有核仁并有淋巴样、单核样及多核巨细胞等异常类型的恶网细胞。
7.斑疹伤寒:也有发热、皮疹、脾肝肿大。但本病发病急骤,体温上升迅速。脉搏也增速,皮疹增多,脱落后有色素沉着。白细胞在正常范围或稍增,中性粒细胞常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外斐氏反应阳性。应用特效抗生素(氯霉素、四环素等)后24-48小时体温即可退至正常。
8.流行性出血热:发热短程自退,热渗(肿)并存。皮疹多呈出血性,肾脏损害早而严重,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见异型淋巴细胞与血小板减少。临床呈五期经过。
三现代医学治疗:
1.一般护理:
发热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退热后可根据具体情况,由轻度活动到逐步恢复正常生活。随时观察体温、脉搏和血压变化,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卫生,防止褥疮与肺部感染。饮食应给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发热期间,宜用流质或细软无渣饮食,少量多餐。恢复期病人饮食亢进忌吃质坚渣多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诱发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发生。
2.药物治疗:
△氯霉素:每日2-3次,每次0.5克,口服。当体温降达正常后1-2日可减为半量,疗程14-21日。间歇疗法可减少复发率,初用量与上同,当体温降达正常后再用3日,停药5-7日,再用半量约1周,总疗程同上。用药期间应定期(1周)查白细胞计数。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每次2片,口服,疗程为2周左右。对磺胺过敏、肝肾功能减退与孕妇患者慎用,后者服本品期间停止哺乳。
△氨苄青霉素:限用于白细胞显著降低(3×109/L以下)或对以上两药治疗无效的伤寒患者。由于本品在淋巴液内浓度很高,且以活性形式自胆道排出,具有肝-肠循环作用,因此对胆囊感染、孕妇和带菌者尤为适宜。分3-4次肌注或静脉滴注,疗程为2-3周。
△呋喃唑酮:复发率较低,对造血系统无明显影响。每日600-800毫克,分4次口服,待体温降至正常后,减半量服用5-7日即可停药。但它退热慢、对胃有 *** 并可能导致末稍神经炎。
△甲砜霉素:为本病次选药物,结构和氯霉素相似,在体外的抗菌效能较氯霉素略弱,对骨髓的毒性不着,常用1.5-2克/日,分3-4次口服。疗程与氯霉素相同。
四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湿阻卫气型:
症状:恶寒发热,头痛身重,午后热重,胸闷脘痞,面色黄滞,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
方药: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10克,半夏9克,赤茯苓12克,杏仁10克,生薏仁30克,蔻仁10克,猪苓12克,泽泻10克,淡豆豉12克,厚朴12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2.湿重于热型:
症状:身热起伏,午后热增,头重身重,困乏纳呆,胸闷脘痞,腹胀便溏,渴不思饮,苔白腻或白腻兼黄,脉濡。
治法:宣气化湿、佐以淡渗。
方药:三仁汤加减。
杏仁12克,蔻仁12克,薏仁15克,半夏10克,厚朴12克,通草10克,滑石20克,竹叶1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3.湿热并重型:
症状:发热渐高,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心烦脘痞,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溏而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化湿清热。
方药:连朴饮加减。黄连10克,厚朴、菖蒲各12克,半夏10克,山栀10克,淡豆豉10克,芦根2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4.热重于湿型:
症状:身热壮盛,口渴引饮,面赤大汗,气粗,脘痞身重,苔黄微腻,脉象洪大。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白虎汤加减。知母12克,生石膏2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厚朴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5.热入营血型:
症状:身热夜甚,心烦,时有谵语或神昏不语,斑疹隐隐,便血,舌绛少苔。
治法:清营泻热,凉血散血。
方药:清营汤加减。水牛角30克,生地黄20克,赤芍15克,黄连10克,山栀子10克,地榆15克,丹皮12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6.气虚血脱型:
症状:腹部不适,大便出血,量多,身热骤降,颜面苍白,汗出肢冷,脉象细数。
治法:补气固脱止血。
方药:先服独参汤,后用黄土汤加减。灶心土30克,生地黄20克,白术12克,制附子10克,阿胶12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7.气阴两伤,余热未清型:
症状: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神疲懒言,或低热不退,脉细弱,舌质嫩红,苔黄而干或光剥无苔。
治法:益气生津,清解余热。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10克,生石膏、太子参各15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淮山药20克,薏苡仁15克,白扁豆2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五对伤寒的预防:
△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及带菌者。患者停用抗生素后1周,每周作尿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者,方可解除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尤其要注意保护水源,注意饮食消毒,做好粪便、污水、垃圾的管理和处理。
△提高人群免疫力,在本病流行区可进行预防接种。国内常用伤寒、副伤寒甲、乙的三联混合菌苗。成人每周1次,连续3次,分别以0.5毫升、1.0毫升、1.0毫升菌苗作皮下注射。为维持足够的免疫水平,每年应加强注射1次,接种后2-3周,O凝集素效价即上升,维持数月,而H凝集素效价持续较久。预防接种可大大降低发病率。

提醒您:伤寒的诊断及治疗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中医说的伤寒,是什么意思?

中医所说的伤寒分为广义的伤寒与狭义的伤寒,两类伤寒病的意义即有相同的地方也不同的地方。广义的伤寒是指一切外来的邪气而言,也就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叫做:伤寒;而狭义的伤寒则是指:人体感受风寒邪气,感而即发的病证。
广义“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病,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风、寒、暑、湿、燥、火,乃至包括疫疠之气等,这些外来的邪气伤人以后,所发生的疾病,所以统称叫做:外感病。外感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发热”,中医常常要把这个概念写成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这个“热”字并不是指邪气的性质,而是指这类病证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外感病,是一切由于外来的邪气所导致的、并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证候,都是叫做“伤寒”,因此这是广义的伤寒。在《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中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的“伤寒”是指的广义伤寒的概念。
在《难经》中有“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在这段话里既有广义的含义,又有狭义的含义。“伤寒有五”这句话的中的“伤寒”是指的广义伤寒,而其中“有中风,有伤寒”这句话里的“伤寒”则是狭义的伤寒而言。因此“伤寒”两字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是有不同的含义的。
另外我们还要与现代医学中的“伤寒”病相鉴别:当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他们要把西医学的一些术语翻译成中文解释,在翻译的时候,他们自然是要寻找汉语中原来固有的一些词汇来翻译西医学的这些术语。当遇到由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那种肠伤寒和副伤寒时,他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找来找去,最后发现这些中医的伤寒是以发热恶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表现,于是就从中医的术语里面选择了这个词,这就是:伤寒。按理应当说西医所说的那个伤寒,是专门指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劣性传染性疾病,它和中医所说有广义含义和狭义含义的这个“伤寒”的内容并不是一回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中医与西医所说的伤寒,只是文字上是相同的两个字,但这两种病的概念却是根本就不一样的!

比较鸡的白痢与黄痢,伤寒与副伤寒区别?

白痢 鸡排出去的是白色稀便 黄痢 鸡排出去的是黄色稀便鸡伤寒是发生于成年鸡和青年鸡的败血性传染病,以肝、脾等实质器官的病变和下痢为特征。本病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 【症状】 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上的青年鸡及成年鸡,病鸡所表现的症状是,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头下垂,不吃料。较有特征的症状是,腹泻,排淡黄色至绿色稀粪,粘污肛门周围的羽毛,频频饮水,如发生腹膜炎,呈企鹅样的站立姿势。慢性病鸡消瘦、贫血、冠及肉髯苍白色。 【剖检】 肝、脾肿大2-4倍,肝表面呈黄色或古铜色,肝和心肌上有白色或淡黄色的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绿色油状胆汁。有时可见心包膜与心脏粘连。 【诊断要点】 (1)3周龄以上的青年鸡或成年鸡,病鸡贫血,冠及肉髯苍白。 (2)排黄绿色稀粪;肝、脾肿大2-4倍,肝呈古铜色。 【防治】 (1)重病鸡及时淘汰处理,轻病鸡隔离治疗,鸡舍及场地要彻底消毒。 (2)预防药物用痢特灵,按0.02-0.04%比例混饲料。雏鸡每天每只在饮水中饮服链霉素0.01克,也有较好的效果。 本病为各种家畜、家禽和人的共患病,对人引起食物中毒,广义称为禽副伤寒。对家禽而言,主要危害雏鸡与火鸡,常造成严重的损失,成年鸡与火鸡常不出现症状,但长期带菌和排菌。由于本病是慢性感染并难于消灭,常使受精率、孵化率和产蛋量下降,病愈鸡生长也受到阻滞而发育不良。机体衰弱,降低其对各种疫病的抵抗力。因此,鸡副伤寒所引起的经济损失是不容忽视的。 【病因/病原】 除鸡白痢和禽伤寒沙门氏菌外,还有许多沙门氏菌能引起鸡副伤寒,称为鸡副伤寒沙门氏菌, 目前已分离出150多种,均对禽具有致病性。这些细菌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和荚膜、有鞭毛、能运动,对外界抵抗力中等。一般消毒药可将其杀灭。在自然条件下很易生存和繁殖,成为本病易于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垫料、饲料中副伤寒菌可生存数月、数年。 【病因附图】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各种家畜、家禽、幼禽均易感。幼禽多发,而成年畜禽多为隐性或慢性感染。 2.发病年龄 雏鸡副伤寒在胚胎期和出雏器内感染的,常在4~5日龄发病。接触感染的雏鸡,常在10~12日龄发病,死亡高峰在10~20日龄,病死率在10%~20%不等,严重的达80%以上,1月龄以上对其有较强抵抗力’,一般不引起死亡,成年鸡往往不表现临床症状。 3.传播途径 很少垂直感染,主要在出雏器内传染,鸡通过消化道感染本病。由于本病为畜禽共患病,在鸡舍内,老鼠、苍蝇、麻雀、猫、狗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而传播本病。成年鸡病原菌均在消化道内,因此种蛋带菌主要在蛋壳表面。 病鸡和其他带菌动物是传染来源,经粪便排出病原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和环境,经消化道感染。本病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带病菌的飞沫可经呼吸道传播。 本病属于人和畜、禽共患病。人和畜或其他禽类都能相互传染,鼠类、苍蝇也能成为传递因素。雏鸡最易感,常暴发流行。4—5日龄和10—12日龄易感多发,死亡高峰可延长到20日龄。 鸡场饲养管理不善,环境卫生差,如温度忽高忽低,拥挤,空气污秽,营养不足等均可促进本病发生。 【病理学】 最急性死亡的,完全没有病变。10日龄以后发病,与鸡白痢相似,消瘦、失水、卵黄凝固,脾、肝充血,并有条纹状出血,肺,肾出血,心包与心粘连,肠有出血性肠炎。成年鸡有肠粘膜溃疡或坏死灶,肝、脾、肾有不同程度的肿大,母鸡卵巢也有白痢病变。 急性死亡者病理变化不明显。发病过程稍缓和的可见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充血,出血性炎症,肠壁增厚,肠淋巴滤泡肿大;肝脾大,、充血和出血性条纹,并有针尖大至粟粒大灰白色坏死小点;脾脏肿大;胆囊肿大并充满胆汁;心包炎,心包膜和心外膜粘连,心包液增多;肾脏充血,肿大;有的见肺炎病灶。成年鸡表现为消瘦,肠炎,肠黏膜坏死溃疡,腹腔积水,输卵管炎,卵巢炎,肝、脾、肾脏肿大,心肌有坏死性小结节,有时可见关节炎。 【病理学图】 【症状】 雏鸡:经带菌卵或出雏器感染,或者以接触方式感染本病的雏鸡,以急性败血症为主,往往不见任何症状而死亡,随日龄增大,10日龄以后发病的出现嗜睡、呆立、垂头、两翅下垂、羽毛松乱、不食、喜饮水,病鸡排水样稀粪,肛门粘有粪便,怕冷而相互拥挤或靠近热源,病程约1~4天,有时表现为流泪、流鼻液,病程较长,死亡率低。 成年鸡,无明显症状,有时轻度腹泻,消瘦,产蛋减少,急性症状少见,有时出现水样下痢,精神沉郁,两翅下垂,羽毛松乱等症状。 4—5日龄雏鸡多呈急性败血症经过,有时不见症状而死亡。10日龄以上雏鸡症状明显表现精神不振,低头、缩颈、垂翅,怕冷,拥挤成堆,食欲降低或废绝,渴欲增加,羽毛松乱无光泽,下痢、排水样粪便,污染肛门周围羽毛;有时表现眼结膜炎、流泪;有时可见呼吸困难。病雏多于1~2天内死亡。随着日龄增大,症状缓和,病程稍长,但体质下降,群势不佳。结膜炎、鼻炎、肠炎,下痢,肛门周围羽毛粘有粪便等仍然存在。 成年鸡常呈隐性或慢性经过,是危险的带菌者,症状轻微,主要症状是消瘦,下痢,结膜炎,产蛋率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 【症状图】 【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实验室分离培养病原,雏鸡必须采取肝、脾、心脏、肺、十二指肠和盲肠病料分离培养该菌以确诊。 【治疗】 所用药物与鸡白痢、鸡伤寒相似,可以控制该病发展。 【防治措施】 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加强平时的卫生管理和消毒隔离措施,此病系人、畜、禽共患病,故应尽量避免人、畜、禽频繁接触,以防人中毒感染。做好种蛋的收集和保存工作,有污染的种蛋不能用来孵化,对种蛋孵化器、育雏器应进行消毒处理,对于血清学阳性种鸡予以淘汰。 加强种鸡场卫生管理,使种鸡健康;种蛋人孵前要彻底消毒;孵化室、孵化器、出雏器要保持清洁;防止鼠类、野禽和闲杂人员人舍;加强育雏期饲养与卫生管理,饲料营养全价,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新鲜,环境卫生好,合理使用预防药物;发现病情要及时治疗,金霉素、土霉素或四环素按0.4%拌料喂服,疗效较好。如食欲不振,可适当增加拌料浓度。0.04%呋喃唑酮拌料喂服7天,长效磺胺0.5%拌料连喂5天,氨苄青霉素每只每天口服500国际单位,连用3天,也很理想。如喂服不行,则可肌肉注射链霉素或卡那霉素每只每次2毫克,每天2次,连用3天。 本病病原体是人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病原菌之一。因此,本病肉尸和蛋要无害化处理后,小心食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60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