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感冒是风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大体分为风热和风寒两种类型。
风寒型表现为头痛,四肢酸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风热型又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普通的风热感冒,一是病毒性感冒,中医称之为“时疫”。风热感冒表现为头胀痛,咽痛,咳吐黄痰,发热恶寒,口干,汗少,苔薄黄,脉浮数。病毒性感冒即流行性感冒,一般称为流感,中医称之为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有时三五天内整个家庭、社区甚或地域都被覆盖。
防治感冒重在锻炼身体,强壮的体魄是各种疾病的天然防线。在流感暴发期间应尽可能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去,外出戴口罩,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这点。因为流感病毒也可通过接触传染,故应避免行握手礼。流感病毒随呼吸、喷嚏排出后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十几个小时,条件合适时可以悬浮两昼夜以上,所以,即便是数九隆冬,每天也要让室内有通风换气的时间。平常多吃水果蔬菜,避免过饱引起食滞不化而容易外感风邪。在感冒高发季节可以在室内用艾叶或醋熏蒸以预防发病,易发感冒者用白萝卜、青果、白茅根煎服,可预防感冒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可以服用适量板蓝根冲剂或板蓝根与贯众等量煎汤服用以预防感冒。
若已罹患感冒则要注意休息,室内空气保持清新,多喝开水。风寒型感冒可以喝姜糖水,服后盖被发汗。亦可用生姜、葱头水煎服。风热型感冒用大青叶、板蓝根各15克,淡竹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其实没有药物可以真正治愈感冒,采用药物只是缓解患者的症状,所以,按摩疗法在这里同样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可以点按拨揉风池穴9遍,风寒加列缺、外关;风热加合谷、曲池、大椎;鼻塞加迎香、鼻通;头痛加印堂、太阳;痰多加丰隆。
风热感冒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咽喉干痛、头痛还有流鼻涕以及便秘等等的情况,对于生活还有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就需要采取正确的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够获得最好的效果。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多种治疗风热感冒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食疗法
1、菊花茶
材料:菊花、开水
将菊花用开水进行冲泡,盖上盖子五分钟之后就可以代替茶水服用了。
功效:这种方子具有很好的祛风清热的作用,非常的适合风热感冒的患者服用。
2、白菜绿豆饮
材料:白菜头、绿豆芽
做法:将白菜头洗干净之后切片备用;将准备好的白菜头和绿豆芽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开之后服用。
功效:具有很好的祛风清热的作用,取出渣滓之后将汤代替茶水服用。
3、薄荷芦根饮
材料:芦根、薄荷
材料:将准备好的两种食材放入锅中,加入两碗清水,然后大火熬煮。等到汤只有一碗的时候就可以起锅服用了。
功效:这道偏方治疗风热感冒的效果非常的不错,能够很好的散热,令身体远离疾病的困扰。
4、桑菊豆豉饮
材料:菊花、桑叶、淡豆豉
做法:将食材一起放入锅中,然后加入两碗左右的清水,等到汤水只有一半的时候就可以取出药液了。
功效:这道方法非常的适合风热感冒的患者服用,能够快速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5、姜蜜饮
材料:蜂蜜、老生姜
做法:将老姜洗干净之后拍碎,然后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半个小时之后取出药液;随后在药液中加入蜂蜜,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这道方子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热解毒以及辛凉解表,能够有效的促进风热感冒的患者恢复健康。建议每天服用一剂,并且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五天身体就能够恢复健康了。
第二:针灸法
1、将针刺在少商穴、中商穴以及老商穴中,等到稍微出血就可以了。另外,如果身体出现了咽喉痛的情况,那么可以对合谷穴还有天突穴进行针灸;如果头痛那么可以在太阳穴进行针灸;如果还出现了咳嗽的情况,针灸身柱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鼻塞的情况则是应该对迎香穴进行针灸。
2、在风池穴、肺腧穴、攒竹穴、太阳穴还有风府穴进行针灸,采用平补平泻的首发,也就是说将拇指尖懂针五次,并且揉动五次,继续点动五次,再揉动五次,能够很好的缓解身体出现风热感冒的情况。
3、在曲池穴、合谷穴、大椎穴以及风池穴中进行针灸,除此之外胸背部以及后颈部也需要进行针灸。如果身体咳嗽则需要加上颌下以及太渊两个位置。这种针灸最好能够采取梅花针疗法,也就是说需要的刺激比较大,最好能够选择中度或者是比较重的刺激,坚持每天针灸两三次,这样效果更佳。
第三:按摩
1、揉搓脊背:患者选择俯卧的姿势,然后双手弯曲抱在胸前,然后全身放松。医生将双手的拇指放在身体的颈椎两边,然后沿着颈椎两旁的静脉抑制按摩,直到臀部位置。除了需要自上而下的直线推动之外,还需要顺时针进行揉搓,这个动作需要反复进行两三次。
2、推拿正顶法:患者坐着,然后医生的双手拇指放在患者的眉间,也就是印堂的位置。然后拇指沿着头部正中间的直线往上进行按摩,直到百会穴,然后继续到后脑勺推动,直到风府穴的位置。这个动作建议操作五次左右,能够很好的缓解以及治疗风热感冒。
第四:服用中成药
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治疗风热感冒,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方法之外,也可以直接服用中成药,这种方法更加的方便,是现在很多人的第一选择。具体的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如下:
1、板蓝根颗粒:对于这种药应该大家都不陌生了吧,他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热解毒,对于由于身体肺胃热所引起的咽喉肿痛还有口干舌燥等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牛黄解毒片:这种中成药的主要作用也是清热解毒,如果身体出现了内火旺盛所引起的牙龈、咽喉肿痛或者是口舌生疮等等情况,服用之后效果非常的明显。
3、银翘解毒片: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辛凉解表以及清热解毒,非常的适合风热感冒的患者服用,不仅能够令患者的身体恢复加纳看那个,同时头痛、发烧还有咳嗽、咽喉肿痛等等情况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
(1)阴虚感冒
[治法]滋阴解表。
[常方]葳蕤汤加减
[方义]方中以白薇清热和阴,玉竹滋阴助汗;葱白、薄荷、桔梗、豆豉疏表散风;甘草、大枣甘润和中。阴伤明显,口渴心烦者,加沙参、麦冬、黄连、天花粉清润生津除烦。
[处方]生葳蕤9克,生葱白6克,桔梗4.5克,东白薇3克,淡豆豉12克,薄荷4.5克,炙甘草1.5克,红枣2枚。
[用法]上药煎服,分温再服。
[加减]若心烦口渴甚者,可加黄连、竹叶、天花粉;若咳嗽咽干,咯痰不爽,加牛蒡子、射干、瓜蒌皮;若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加鲜茅根、生蒲黄、藕节;若大便干燥,加生地、玄参。
(2)阳虚感冒
[治法]助阳解表,宣肺止咳
[常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方义]以附子温少阴之经,以麻黄散太阳之寒而发汗,以细辛肾经表药,联属其间,是汗剂之重者。
[处方]麻黄50克(去节),细辛20克,附子1枚(炮去皮破8片)
[用法]上三味以水1000亳升。先煮麻黄减200毫升。去上沫。纳药煮取300亳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三服。
[加减]若咳嗽痰多,加杏仁、半夏。
(3)气虚感冒
[治法]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常方]参苏饮加减
[方义]药物以人参、茯苓、甘草益气以祛邪;苏叶、葛根疏风解表;半夏、陈皮、桔梗、前胡宣肺理气、化痰止咳;木香、枳壳理气调中;姜、枣调和营卫。
[处方]人参10克、紫苏15克、葛根15克、前胡12克、姜半夏10克、云苓15克、陈皮1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木香10克、甘草6克、大枣4枚。
[用法]上药煎服,水2盅,生姜3片,煎1盅,不拘时服。
[加减]表虚自汗者,加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气虚甚而表症轻者,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解表。凡气虚易于感冒者,可常服玉屏风散,增强固表卫外功能,以防感冒。
(4)血虚感冒
[治法]养血解表,疏风散寒。
[常方]七味饮
[方义]葱白七味饮系补血药与辛温解表药并用,故为治血虚外受风寒症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兼见血虚或失血病史为主要依据。
[处方]葱白(连根切)9克,干葛(切)9克,新豉(绵裹)6克,生姜(切)6克,生麦门冬(去心)9克,干地黄六9克。
[用法]劳水800毫升,以勺扬之100毫升。上药用劳水煎之三分减二,去渣,分3次温服,相去行八九里。如觉欲汗,渐渐覆之。
[加减]若口渴咽干,加天花粉、芦根;若热重,加银花、连翘、黄芩;如恶寒较重,可酌加苏叶、荆芥;若出血未止,可酌加阿胶珠、藕节、茅根、白及之类;胃纳不佳,可加陈皮理气健胃,使药症尽合。
感冒是感受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中医称为时行感冒。 1.风寒感冒 当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喉发痒、周身不适、咳嗽痰稀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时,为风寒感冒。治疗以辛温解表,可选用荆防败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黄止嗽丸、小儿四症丸和参苏理肺丸。可用生姜、葱白煎汤为药引。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 2.风热感冒 当出现恶寒轻、发热重、汗泄不畅、头涨痛、面赤、咳嗽、痰黄或黏、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或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时,为风热感冒,是感冒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常说的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往往属于风热感冒这一类。治疗以辛凉解表为主,应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VC银翘片、清热解毒口服液、复方感冒灵片等。忌用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等。 3. 暑湿感冒 当出现身热、微恶风、汗少、四肢倦怠或疼痛、头重头痛、鼻流浊涕,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苔薄黄、脉濡数时,为暑湿伤表。治疗以清暑祛湿解表,应选用藿香正气水、香薷散等。不能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 4. 体虚感冒 体虚之人,卫外不固,感受外邪后,常缠绵难愈,或反复不已。其病邪属性仍不外四时六淫。阳气虚者,感邪多从寒化,且易感受风寒之邪;阴血虚者,感邪多从热化、燥化,且易感受燥热之邪。治疗不可过于辛散,单纯祛邪,强行发汗,当扶正祛邪,在疏散药中酌加补正之品。 气虚感冒多见于久病体质虚弱的患者,当气候变化稍微大一些的时候就容易患病。恶寒较重、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则应以益气解表为宜,常用参苏饮加减。常用药物:党参、茯苓、甘草、苏叶、葛根、前胡、半夏、枳壳、桔梗等。 阴虚感冒多出现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以滋阴解表为主。常用加减葳蕤汤为宜。常用药物:玉竹、甘草、大枣、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白薇等。 注意事项 本病在流行季节须积极防治。生活上应该慎起居、适寒温,在冬春季尤其注意防寒保暖,盛夏也不可贪凉露宿。注意锻炼,增强体质,以御外邪。 易患感冒者,可以坚持每天按摩迎香穴,冬春风寒当令季节,可服贯众汤(贯众、紫苏、荆芥各10克,甘草5克);夏令暑湿当令季节,可服藿佩汤(藿香、佩兰各5克,薄荷1.5克);如时邪毒盛,流行广泛,可用贯众、板蓝根、甘草煎服。流行季节,应该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室内可用食醋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用5~10毫升,加水1~2倍,加热熏蒸2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以消毒空气。 中药煎服法要注意,汤剂煮沸后10分钟即可,趁热服,成药用温开水送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进热粥、米汤以助药力。得汗、脉静、身凉为病邪外达之象,无汗是邪尚未去。出汗后尤应避风,以防复感。
中医目前一般将感冒分为四型: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及体虚感冒(包括气虚感冒和阴虚感冒)。风寒感冒,多见于一般体质和阳虚体质,冬季多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不痛不肿,咽痒,舌苔白,脉浮紧;风热感冒,多见于一般体质或阴虚或阳盛体质,春季易发,以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黄涕,口渴,咽痛,舌苔白少津或簿黄,脉浮数为特征;暑湿感冒多发于夏季,以身热不扬,头胀如裹,骨节疼痛,胸闷,口淡或黏为特征;体虚感冒以老年人为多见,患者形体虚弱,多有慢性病,稍不谨即可诱发。
风寒感冒:
证候:恶寒发热,头身酸痛,鼻塞声重、喷嚏频作,咽痒咳嗽,鼻流清涕,痰多稀薄,口不渴,或喜热饮,无汗,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主方:荆防败毒散。
风热感冒: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出,头痛鼻塞、鼻流浊涕,口干而渴,或喜冷饮,咽喉肿痛,咳嗽痰稠不易咳出。舌苔薄黄,脉脬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主方:银翘散。
感冒挟湿证:
证候:恶寒,身热不扬,头胀如裹,肢体酸重。或伴头痛、胸闷,恶心、呕吐、口淡、苔腻、脉濡。
治法:疏风散湿,或芳香化湿,解表和中。
主方:羌活胜湿汤,或藿香正气散。
感冒挟暑证:
证候:身热有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胸闷纳差,舌苔腻、脉濡数。并伴有感冒症状。
治法:清暑解表、芳香化湿。
主方: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
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代表方:参苏饮加减。
若表虚自汗,易伤风邪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以防感冒,有良好效果。
若见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为阳虚外感,当助阳解表,用再造散加减。药用党参、黄芪、桂枝、附子、炙甘草温阳益气;细辛、防风、羌活解表散寒。
阴虚感冒
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干咳少痰;头昏,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57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冬春感冒如何选用中成药
下一篇: 感冒食疗方